第156章 南方戰場

按理說,廣東屬於華南戰區,只是當時華南戰區還沒有正式開始運作,加上東南戰區的戰事並不是很激烈,所以由陳必時代爲指揮。

這場登陸作戰從一開始就不是很順利。

不是說陳必時非常厲害,而是美軍的準備工作嚴重不足。

在指揮上,帕特里奇就犯了一個嚴重錯誤,即在爲東北戰場上的決戰做準備的時候,分心去指揮南方戰場上的登陸行動。

雖然美軍有着完善的指揮機制,但是在重大決策上,仍然得由司令官定奪。

在指揮登陸作戰的時候,還有很多瑣事困擾着帕特里奇,比如合理分配用與打擊導彈部隊與戰場支援的作戰飛機,以及部署東北戰場上的作戰部隊,使得他在部署登陸作戰的時候忽略了很多問題。

最顯著的影響就是兩棲艦隊在到達預定海域之後,因爲負責運送作戰物資的船隊在夏威夷多耽擱了一天,沒辦法及時趕到,結果帕特里奇不得不把登陸作戰時間延遲一天。在這二十四小時內,美軍不但暴露了戰役企圖,還讓中**隊獲得了調整防禦部署,進行防禦組織的機會。

結果就是,美軍上岸之後就遭到了中**隊的頑強抵抗。

當然,這也與中**隊在抗登陸作戰中積累的經驗有關。

當時美軍面臨的最大問題仍然是支援力量不到位。

雖然汕頭距離臺島並不遠,但是部署在臺島的作戰飛機大多被派去執行打擊導彈部隊的任務。更要命的是,直接支援登陸作戰的只有一支艦隊,而且該艦隊在此之前已經持續活動數個月,僅在撤出日本海,進入那霸港的時候休整了數天。雖然艦載戰鬥機可以輪替,但是航母卻無法輪替。

因爲美臺聯軍仍然在內陸戰場上作戰,所以在東海南部海域活動的美軍艦隊無法南下。

如此一來,支援登陸的航空兵非常有限。

如果不是帕特里奇緊急向臺島增派了一批制空戰鬥機,說不定連美軍艦隊與兩棲艦隊的安全都得不到保障。

糟糕的開始,使得美軍在接下來的戰鬥中舉步維艱。

別的不說,僅在美軍上岸之後,就花了五天時間才鞏固了灘頭陣地,並且向北面的汕頭港進軍。

在這五天中,不但上岸的兩個陸戰師傷亡慘重,就連被派上去的兩個國民警衛隊師也遭受了不少損失。

受此影響,在攻打汕頭港的戰鬥中,美軍的表現更加糟糕。

如果不是美軍在九月十七日,也就是進攻汕頭港的第三天攻入港區,並且依靠海豹突擊隊控制了幾條主要碼頭,使得運載作戰物資的船隊能夠順利靠港,使得即將耗光物資的作戰部隊得到了補給,帕特里奇很有可能在當時宣佈登陸失敗。

與之前在浙江登陸相比,美軍的這次登陸作戰行動只能用失敗來形容。

當然,在軍事上,美軍並沒徹底失敗。

只少在佔領了汕頭港,保住了幾條主要碼頭之後,美軍有能力派遣更多的地面部隊,並且攻打汕頭市區。

問題是,帕特里奇派出的部隊非常有限,也壓根沒有想到會遭到如此激烈的抵抗。

說得準確一點,是帕特里奇根本沒有想到會打得如此糟糕。

受此影響,接下來的三天中,美軍沒有發起像樣的進攻。

直到九月二十日,隨着第一批協同作戰的臺軍到達,並且完成了集結行動,美軍纔在臺軍的支持下攻入汕頭市區。

因爲給中**隊留下了充足的防禦準備時間,所以美臺聯軍攻打汕頭市區的行動也不是很順利。

按照帕特里奇的計劃,美臺聯軍必須在九月底之前佔領汕頭市。

原因也很簡單,東北戰場上的諸多情況讓他相信,羅耀武肯定會在十月初發起進攻。更何況,帕特里奇也希望在十月初進軍朝陽,就算東北軍不主動進攻,他也會積極主動,不會繼續耽擱下去。

如此一來,南方戰場上的作戰行動就得在此之前取得決定性的勝利。

問題是,就算臺軍參戰,美臺聯軍也沒能在九月底打下汕頭市。

打到十月二日,即突出部戰役打響時,美臺聯軍仍然在汕頭市區內與中**隊鏖戰。

兩日之後,帕特里奇不得不做出一個極爲艱難的決定,讓美臺聯軍就地轉爲防禦。正是如此,他才能在突出部戰役打響後不久,將美國海軍的艦載航空兵派往韓國,以加強東北戰場上的空中力量。

沒有航空兵的支持,美臺聯軍很難在汕頭市取得重大突破。

當然,中**隊要想在汕頭市發起反擊,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陳必時部署在汕頭市的作戰部隊中,沒有一支主力集團軍,全是新編集團軍,而且半數以上是臨時武裝起來的民兵。

客觀的講,僅靠沒有實戰經驗的新編集團軍,以及戰鬥素質奇差的民兵,能夠打成這個樣子已經非常不錯了。

美臺聯軍無力進攻,不等於沒有辦法進行防禦。

更重要的是,美軍艦隊撤走之前,帕特里奇讓撤下來休整的第一陸戰師打下了汕頭東面的南澳島,並且在島上構築了幾座臨時機場,還部署了兩個旅的遠程炮兵。加上美臺聯軍已經控制了汕頭港,能夠向前線作戰部隊提供充足的作戰物資,所以美臺聯軍有足夠的能力守住防線。

接下來的十多天中,汕頭市區內的戰鬥並沒停止,只是雙方都無法取得重大突破。

直到十月二十日,隨着帕特里奇將派往韓國的艦載航空兵派回航母戰鬥羣,美臺聯軍的空中力量大幅度提升,進攻行動纔再次開始。

五天之後,美臺聯軍佔領了汕頭市區。

可惜的是,耽擱的十多天,讓美臺聯軍措施了繼續進軍的機會。

在這十多天裡,陳必時有足夠的時間調整防禦部署,比如將駐紮在惠州的三個集團軍派往揭陽,並且利用在當地招募的民兵,圍繞着汕頭市構築一道足以擋住美臺聯軍向西進軍的堅固防線。

正是這道防線,讓美臺聯軍喪失了進軍珠江口的機會。

到十月底,在數次進攻均被挫敗,投入南方戰場的兩個陸戰師與三個國民警衛隊師均以疲憊不堪,且傷亡慘重的情況下,帕特里奇不得不讓美臺聯軍退回汕頭市,沿着中**隊的防線部署一道戰略防線。

雖然帕特里奇並沒放棄進軍廣州的想法,但是在短期之內,他不得不另做打算。

到此,帕特里奇只能把目光轉回東南戰場。

正如前面提到的,在東南戰場上,美臺聯軍的唯一出路就是打下南京。

只有打下南京,才能盤活東南戰場,也才能取得更加重大的突破。

十一月一日,帕特里奇親自聯繫了臺軍高級將領,開始爲進軍南京做準備。

毫無疑問,對臺軍來說,這是一個天大的好消息。

雖然在作戰指揮上,臺軍沒有韓軍與日軍那麼多問題,一直以美軍馬首是瞻,從沒提出過反對意見,畢竟臺灣政權的存在是建立在美臺聯盟基礎之上的,如果沒有美國的支持,臺灣政權將無法生存,臺軍也就沒有存在的空間了。但是在東南戰場的作戰問題上,臺軍將領對美軍的戰術仍然頗有微詞。

主要就是,美軍一直沒有把攻打南京當成主要任務,在其他方向上花費了太多力氣。

雖然從根本上講,擴大戰線也能給臺灣當局帶來好處。畢竟對一個政權來說,要想獲得廣泛支持,就不能僅僅佔領一座城市,而是要控制廣大的範圍。這也是臺軍一直緊隨美軍作戰的主要原因。但是在臺軍將領看來,在打下南京之前,臺灣當局在佔領區裡建立的臨時性政權都不牢靠。只有臺灣當局的合法性得到鞏固,臺灣當局才能將佔領區變成統治區,得到大陸民衆的認同與支持。

帕特里奇再次提出攻打南京,自然得到了臺軍將領的歡迎與支持。

問題是,攻打南京有那麼容易嗎?

暫且不說守在南京的中**隊有多少,因爲戰線拉得過寬,美臺聯軍部署在南京附近的部隊也只能做到勉強守住防線。要想發起進攻,就得從其他戰線抽調兵力,重新部署,而這肯定需要時間。

保守估計,至少需要一個月!

也就是說,即便從十一月一日開始,美臺聯軍也只能在十二月初發起進攻。

毫無疑問,這就是美臺聯軍,或者說是帕特里奇面臨的最大難題。

按照帕特里奇的估計,就算有足夠的兵力,美臺聯軍也需要花費兩到三個月纔有可能打下南京。從十二月初算起,要到二月底左右才能完成作戰行動。顯然,這與東北戰場上的作戰部署發生了衝突,因爲按照帕特里奇的計劃,東北戰場上的美日聯軍肯定會在十二月底或者一月初發起進攻。

同時在兩條戰線上發動大規模進攻,顯然是不太顯示的事情。

更何況,到了年底,中**隊的好幾種主戰裝備,特別是具有對抗f-22a能力的j-20戰鬥機將大批量服役,必然會對美軍的作戰行動產生嚴重影響。

此消彼漲之下,帕特里奇最多隻能保證在一個戰略方向上發起全面進攻。

毫無疑問,帕特里奇必須有所取捨!

第100章 別無所求第170章 最後辦法第24章 全面撤退第101章 多此一舉第141章 拼死突圍第44章 再次入朝第33章 適可而止第96章 新任司令第76章 不戰自潰第37章 見證奇蹟第123章 東南戰事第121章 相對幸運第85章 又是一道第53章 關鍵一炮第136章 前線後方第62章 額外任務第15章 東南告急第196章 全面開花第162章 大舉增兵第44章 機票作廢第73章 進軍大連第112章 小題大做第60章 這是戰場第35章 坦克大戰第29章 箭在弦上第3章 身份問題第64章 一席之談第109章 瀋陽被圍第39章 戰鬥英雄第193章 北上準備第125章 縮小差距第83章 破例而行第188章 戰略打擊第31章 千鈞一髮第44章 再次入朝第91章 熱血已冷第168章 計劃之外第31章 千鈞一髮第78章 關鍵戰役第31章 絕不能退第79章 再接再厲第13章 假戲真做第179章 悲情人物第1章 從天而降第128章 美軍上島第94章 未雨綢繆第22章 絕對射殺第5章 大局爲重第54章 重裝上陣第119章 關鍵一環第131章 歪打正着第23章 發動羣衆第32章 全旅壓上第140章 等到天黑第61章 打破僵局第192章 努力爭取第46章 舉步維艱第184章 信仰危機第77章 推心置腹第5章 烈火將軍第159章 另類戰鬥第39章 火速增兵第15章 以退爲進第45章 最後一餐第45章 艱難突圍第48章 只靠自己第96章 新任司令第188章 戰略打擊第125章 守株待兔第33章 野外決戰第165章 用兵難題第88章 強勢干預第5章 大局爲重第2章 積極準備第35章 坦克大戰第2章 戰場小兵第66章 遍地主力第33章 適可而止第178章 別無選擇第64章 服從命令第133章 不得不撤第72章 存亡之秋第10章 斬首行動第151章 來勢洶洶第129章 短兵相接第55章 大動筋骨第140章 等到天黑第125章 縮小差距第49章 出奇制勝第45章 最後一餐第19章 當機立斷第52章 日本定策第13章 假戲真做第163章 環形工事第198章 利益關係第117章 有主有次第75章 自我犧牲第46章 炮火打擊第167章 撤離戰場
第100章 別無所求第170章 最後辦法第24章 全面撤退第101章 多此一舉第141章 拼死突圍第44章 再次入朝第33章 適可而止第96章 新任司令第76章 不戰自潰第37章 見證奇蹟第123章 東南戰事第121章 相對幸運第85章 又是一道第53章 關鍵一炮第136章 前線後方第62章 額外任務第15章 東南告急第196章 全面開花第162章 大舉增兵第44章 機票作廢第73章 進軍大連第112章 小題大做第60章 這是戰場第35章 坦克大戰第29章 箭在弦上第3章 身份問題第64章 一席之談第109章 瀋陽被圍第39章 戰鬥英雄第193章 北上準備第125章 縮小差距第83章 破例而行第188章 戰略打擊第31章 千鈞一髮第44章 再次入朝第91章 熱血已冷第168章 計劃之外第31章 千鈞一髮第78章 關鍵戰役第31章 絕不能退第79章 再接再厲第13章 假戲真做第179章 悲情人物第1章 從天而降第128章 美軍上島第94章 未雨綢繆第22章 絕對射殺第5章 大局爲重第54章 重裝上陣第119章 關鍵一環第131章 歪打正着第23章 發動羣衆第32章 全旅壓上第140章 等到天黑第61章 打破僵局第192章 努力爭取第46章 舉步維艱第184章 信仰危機第77章 推心置腹第5章 烈火將軍第159章 另類戰鬥第39章 火速增兵第15章 以退爲進第45章 最後一餐第45章 艱難突圍第48章 只靠自己第96章 新任司令第188章 戰略打擊第125章 守株待兔第33章 野外決戰第165章 用兵難題第88章 強勢干預第5章 大局爲重第2章 積極準備第35章 坦克大戰第2章 戰場小兵第66章 遍地主力第33章 適可而止第178章 別無選擇第64章 服從命令第133章 不得不撤第72章 存亡之秋第10章 斬首行動第151章 來勢洶洶第129章 短兵相接第55章 大動筋骨第140章 等到天黑第125章 縮小差距第49章 出奇制勝第45章 最後一餐第19章 當機立斷第52章 日本定策第13章 假戲真做第163章 環形工事第198章 利益關係第117章 有主有次第75章 自我犧牲第46章 炮火打擊第167章 撤離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