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東南戰事

彰武會戰後,交戰雙方均疲憊不堪,東北戰事暫時停歇。..

雖然在這場會戰中,美軍的損失不算太大,各主力師的傷亡也不是很嚴重,仍然有繼續打下去的能力,但是日軍傷亡慘重,剩下的十多個師團以二線步兵部隊爲主,無法擔負起控制佔領區、保護後勤線等重任。

受此影響,就算帕特里奇主張的南下戰略得到認同,美日聯軍也無法立即南下。

進入六月份,帕特里奇把目光轉向了東南戰場。

五月初,美日聯軍就沿着三四一省道攻入南京溧水縣,隨後花了十來天攻打南面的高淳縣。與此同時,另外一股美軍攻入安徽境內,在宣城市渡過水陽江,一路繼續向西推進,攻打南陵與銅陵市,一路北上進攻蕪湖市。

打到五月底,隨着蕪湖市與銅陵市淪陷,王虞珉指揮的華中軍團退守池州市與長江北岸的巢湖市,美臺聯軍實現了對南京的戰略迂迴。

出於防禦上的考慮,陳必時在五月下旬派軍進駐馬鞍山市,控制了南京的南大門。

如此一來,到六月初,美臺聯軍有兩種戰略選擇。一是北上強攻南京,二是渡過長江完成對南京的戰略包圍。

北上攻打南京,最大的問題就是陳必時在這邊的嚴密防禦。

美軍爲了打下溧水縣,花了足足一個月,打了一場實實在在的攻堅戰與消耗戰,部隊傷亡巨大不說,還消耗了大量作戰物資。如果不是在這邊消耗得過於嚴重,美臺聯軍說不定打到了池州市,並且佔領了安徽在長江南岸的幾個市縣。

與南京比起來,溧水縣只是小兒科。

陳必時在溧水縣北面至少部署了六個主力集團軍、十個新編集團軍與兩個民兵縱隊,總兵力高達八十萬。如果算上部署在馬鞍山市與鎮江的部隊,總兵力高達一百二十萬。這還沒有包括動員的兩百萬到三百萬平民。

中隊已經揚言,要將南京變成中國的斯大林格勒。

強攻南京,美臺聯軍至少得準備百萬大軍,以及數個月的時間。至於會有多少傷亡,帕特里奇心裡也沒準。

只要中隊拼死抵抗,肯定能把美軍擋在長江南岸。

如果一來,就算打下了南京,也無力繼續北上進軍。到時候,中隊與美臺聯軍隔江相望,形成戰略僵局。

接下來的進攻還怎麼打?

無法渡江,也就威脅不到長江北岸的廣大地區,更加不可能進軍中原,對向上的戰略進攻沒有任何幫助。

再說了,陳必時的戰略思想就是與美臺聯軍打消耗戰。

正要打成了消耗戰,這場戰爭離結束也就不遠了。

強攻南京不行,就只能繼續進行戰略大迂迴,在更加廣闊的區域內與中隊作戰,通過拉開戰線來削弱中隊的防禦強度。

問題是,中隊撤退的時候,炸掉了蕪湖市到銅陵市之間的所有長江大橋。

渡過長江,絕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如果在幾個月前,也就是南方旱季的時候,渡江還稍微容易一點。可是進入五月,南方雨水逐漸增多,六月就進入了雨季,江面更加開闊,水流更加湍急。對美臺聯軍來說,渡過長江的難度不比渡過臺灣海峽差多少。

在江岸防禦部署上,王虞珉也做得非常狠辣。

面對美臺聯軍的兇猛攻勢,王虞珉一邊讓部隊邊打邊撤,一邊組織安徽、湖北與湖南的二線兵工廠,大量生產各類簡易水雷,特別是漂雷與錨雷,然後在長江上游施放,或者直接部署到長江航道上。

美臺聯軍要想渡江,還得清除這些水雷。

總而言之,對美臺聯軍來說,在蕪湖市與銅陵市渡江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可以說,打到這個時候,圍繞着南京的戰略僵局已經形成。雖然一再希望由向上的戰略突破爲向上的戰略進攻創造有利條件,但是在更多的時候,反而是向上的戰略突破在爲向上的戰略進攻創造條件。

這個時候,一個原本被擱置起來的戰略計劃再次浮上水面。

那就是攻打上海。

按照帕特里奇最初制定的戰略計劃,只要能夠打下南京,就不打上海。畢竟在美臺聯軍佔領常州之後,上海與南京的地面交通已經斷絕,水路交通也受到威脅。加上美軍在浙江方向上的重大勝利,使得攻打上海變得毫無意義。

問題是,現在南京急切之間拿不下來,上百萬美臺聯軍總得早點事做吧。

只不過在攻打上海這個問題上,帕特里奇的態度一向堅決,即只要可以就不打,儘量避免在上海這樣的大城市裡與中隊鏖戰。

受此影響,美臺聯軍將攻打上海變成了進軍蘇州,掃除上海西面的最後一道屏障。

這一作戰計劃最終被帕特里奇批准,並且在六月初開始實施。

只是到這個時候,美臺聯軍在東南戰場上的重點已經轉到南面,即由兩個美軍陸戰師爲主,加上四個國民警衛隊師與三十個臺軍旅發動的南下進軍行動。

早在三月份,美軍就已打下臺州與溫州,攻佔了浙江沿海地區。

經過一個多月的休整,讓兩個陸戰師得到充分休息,以及補充的四個國民警衛隊師到達之後,美軍在四月下旬攻入福建寧德,隨後在進軍福州的時候,與陳必時親自指揮的中隊打了一場規模不算小的會戰。

從某種意義上講,美臺聯軍在南京方向沒能取得重大突破,與福州會戰有很大的關係。

打福州會戰,基本上是臺軍的主意,而不是帕特里奇的戰略主張。

陳必時迴歸前線之後,除了積極組織正面防禦之外,還在福建重新集結部隊,並且通過江西將五個配備了戰術彈道導彈與遠程火箭炮的炮兵旅派往福州,從四月中旬開始,對臺島各大城市進行無規律炮擊。

雖然炮擊造成的損失不是很大,但是從不間斷,搞得臺灣當局很難做。

別的不說,那些在夜間突然落下的導彈與火箭彈就讓很多臺灣人無法安然入睡,也就對政府的戰爭行動產生了懷疑。

臺軍既然能夠反攻大陸,爲什麼不能保護臺灣的安全?

換句話說,如果臺軍不能保護臺灣的安全,反攻大陸又有什麼意義?

受此影響,臺灣當局堅決主張首先攻佔福建,消除大陸軍隊對臺灣的威脅,再北上攻打南京。

顯然,從軍事上講,此時攻打福建確實沒有多少意義。

問題是,戰爭本身就是爲政治服務的,帕特里奇再厲害,也得聽從美國總統的命令。

再說了,向上的惡戰即將展開,羅耀武隨時有可能大動干戈,如果不能在此之前消除臺灣受到的威脅,陳必時很有可能趁機在福建方向上發起戰略反擊,將攻入福建的美臺聯軍趕回去,從而迫使美臺聯軍在福建投入更多兵力。

對於攻打南京的作戰行動來說,在福建分兵顯然是最糟糕的情況。

爲此,帕特里奇不得不在四月底,在沒有做好充足準備的情況下,倉促發動攻打福州的作戰行動。

這就是第二次福州會戰。

這次會戰一直打到五月中旬,美臺聯軍最終以將軍七萬人傷亡的慘重代價攻佔了福州。

可惜的是,問題不但沒有得到解決,反而變得更加嚴重。

中隊退出福州之後,退守永泰與莆田。

雖然帕特里奇已經決定在北面進攻蘇州,但是要向南調動部隊還是困難重重。

原因也很簡單,福建的地形本來就很崎嶇,沿海平原過於狹窄,內地多山。陳必時學着羅耀武在東北的做法,開始大規模武裝敵後游擊隊,甚至爲一些游擊隊配備了像單兵反坦克導彈與單兵防空導彈這樣的先進裝備。

帕特里奇甚至懷疑,陳必時將一些主力集團軍改編成了游擊隊。

總而言之,美臺聯軍肯定得繼續向南進軍,只是進攻的難度將越來越大。

六月初,美臺聯軍攻佔了永泰,隨即南下攻打莆田。

莆田會戰打響的時候,也正是美臺聯軍進軍蘇州的時候。

同時在兩條戰線上開打,對美臺聯軍的後勤保障能力造成了極爲嚴峻的影響,主要就是負責後方佔領任務的臺軍能不能對付那些神出鬼沒的游擊隊。

東北戰場上的戰鬥已經表明,僅僅依kao軍隊,肯定對付不了游擊隊。

游擊隊的根基不是軍隊,而是佔領區的民衆。只有得到民衆的支持,游擊隊纔有生存與活動的空間。這也是爲什麼羅耀武要武裝佔領區的民衆,在民衆中組建游擊隊,而不是把正規軍派去打游擊戰的主要原因。

也就是說,要想對付游擊隊,還是得在佔領工作上做文章。

要想爭取民衆支持,就得讓民衆吃飽飯,讓民衆安居樂業,並且組建一個能夠得到民衆認同的政府。

顯然,在東南戰場上,這個問題更容易解決。

不管怎麼說,大陸民衆對臺灣當局的反感遠不如日本人。即便仍然存在價值觀等方面的問題,但是在部分大陸民衆眼裡,打着“民國”旗號的臺灣當局不算是入侵者,是另外一個由中國人組建的政權。

受此影響,到了六月份,美臺聯軍除了繼續在前線作戰之外,主要精力放在了維持佔領區的工作上。

也就是說,帕特里奇想打大仗,結果沒打起來。

第90章 找對領導第31章 絕不能退第127章 落刀之處第132章 全面開打第35章 還沒結束第203章 有舍有取第18章 圍點打援第61章 打破僵局第127章 麻煩不斷第55章 大動筋骨第10章 斬首行動第118章 只打日軍第104章 似輸非敗第2章 戰場小兵第89章 兄弟歸隊第38章 關鍵時刻第122章 改寫紀錄第57章 人情關係第45章 最後一餐第148章 以退爲進第125章 縮小差距第83章 破例而行第172章 遠程炮火第5章 兩種聲音第164章 惱羞成怒第86章 全數投入第126章 護身寶貝第169章 突然襲擊第60章 一飛沖天第183章 全面妥協第41章 背靠本土第39章 火速增兵第28章 軍事管制第116章 主動退卻第45章 最後一餐第18章 老虎吃天第3章 身份問題第2章 積極準備第106章 帶話回去第173章 二次會戰第20章 痛失戰友第87章 鋪開了打第76章 峰迴路轉第17章 自投羅網第57章 經典突擊第7章 攔路奪命第4章 好話在前第11章 入朝作戰第39章 迂迴得逞第189章 反擊方法第174章 積極進攻第82章 空中救援第197章 瞞天過海第65章 實力說話第180章 層層遞進第50章 意外收穫第172章 遠程炮火第54章 當局者迷第4章 飢寒交迫第72章 存亡之秋第25章 慶祝方式第52章 致命伏擊第6章 重大發現第10章 最後底線第13章 捷足先登第44章 保衛天津第17章 戰場揚威第78章 再接再厲第45章 最後一餐第30章 將功補過第56章 開闢戰線第89章 兄弟歸隊第3章 機緣巧合第8章 秘密基地第67章 獵捕海豹第156章 南方戰場第76章 如狼似虎第157章 左右挨刀第67章 血戰到底第1章 戰略契機第51章 重於泰山第46章 炮火打擊第108章 鬥志鬥勇第156章 知難而退第88章 強勢干預第56章 時機未到第1章 戰略契機第28章 集體造反第73章 政治木偶第115章 功虧一簣第25章 強行抓人第16章 祿口惡戰第29章 權利宣言第43章 何爲希望第32章 中央突破第19章 先南後北第110章 三個要求第75章 自我犧牲第69章 生死之外第99章 只要三天
第90章 找對領導第31章 絕不能退第127章 落刀之處第132章 全面開打第35章 還沒結束第203章 有舍有取第18章 圍點打援第61章 打破僵局第127章 麻煩不斷第55章 大動筋骨第10章 斬首行動第118章 只打日軍第104章 似輸非敗第2章 戰場小兵第89章 兄弟歸隊第38章 關鍵時刻第122章 改寫紀錄第57章 人情關係第45章 最後一餐第148章 以退爲進第125章 縮小差距第83章 破例而行第172章 遠程炮火第5章 兩種聲音第164章 惱羞成怒第86章 全數投入第126章 護身寶貝第169章 突然襲擊第60章 一飛沖天第183章 全面妥協第41章 背靠本土第39章 火速增兵第28章 軍事管制第116章 主動退卻第45章 最後一餐第18章 老虎吃天第3章 身份問題第2章 積極準備第106章 帶話回去第173章 二次會戰第20章 痛失戰友第87章 鋪開了打第76章 峰迴路轉第17章 自投羅網第57章 經典突擊第7章 攔路奪命第4章 好話在前第11章 入朝作戰第39章 迂迴得逞第189章 反擊方法第174章 積極進攻第82章 空中救援第197章 瞞天過海第65章 實力說話第180章 層層遞進第50章 意外收穫第172章 遠程炮火第54章 當局者迷第4章 飢寒交迫第72章 存亡之秋第25章 慶祝方式第52章 致命伏擊第6章 重大發現第10章 最後底線第13章 捷足先登第44章 保衛天津第17章 戰場揚威第78章 再接再厲第45章 最後一餐第30章 將功補過第56章 開闢戰線第89章 兄弟歸隊第3章 機緣巧合第8章 秘密基地第67章 獵捕海豹第156章 南方戰場第76章 如狼似虎第157章 左右挨刀第67章 血戰到底第1章 戰略契機第51章 重於泰山第46章 炮火打擊第108章 鬥志鬥勇第156章 知難而退第88章 強勢干預第56章 時機未到第1章 戰略契機第28章 集體造反第73章 政治木偶第115章 功虧一簣第25章 強行抓人第16章 祿口惡戰第29章 權利宣言第43章 何爲希望第32章 中央突破第19章 先南後北第110章 三個要求第75章 自我犧牲第69章 生死之外第99章 只要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