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 特里亞農條約

匈牙利的局勢,在羅馬尼亞擊敗人民軍奪取布達佩斯後就日益明朗,而當姍姍來遲的協約國軍隊抵達匈牙利後(主要是法國軍隊),匈牙利共產黨的命運就已經被註定了。

儘管人民軍利用這段時間加強軍隊,還派兵奪取了斯諾伐克地區,將該地區的捷克軍隊趕回了布拉格,。但是面對多國聯合組織起來的干預軍,目前在採爾的蘇維埃政府已經算得上窮途末路。

而作爲協約國的一員,薩拉米克上將統帥的羅馬尼亞干預軍也派出六萬兵力,參加了這場對匈牙利蘇維埃政府的最後一擊。

而出任協約國在匈牙利最高指揮官的法國將領路易斯.德斯佩雷元帥,也是知道分寸。對於勞苦功高的羅馬尼亞軍隊沒有安排什麼重要的任務,反而讓他們負責攔截可能逃竄的匈牙利共產黨的突圍。

德斯佩雷元帥也算是羅馬尼亞軍方的老熟人了,這位法國較爲出名的進攻方針的代表人物。在西線戰場抵抗德國入侵中,表現相當出色。只不過在後來爭奪約瑟夫·霞飛卸任的法軍總司令職務時,弗朗謝·德斯佩雷敗給了羅伯特·尼維爾。

後來羅馬尼亞參戰條件之一,要求協約國在馬其頓地區牽制保加利亞軍隊。於是巴黎就將德斯佩雷元帥派到馬其頓,統一指揮該地區的協約國軍隊。所以對於羅馬尼亞軍隊,德斯佩雷元帥相當熟悉。

在採爾城外,法、美、塞爾維亞等國的協約國軍隊,將匈牙利共產黨最後的城市團團圍住。在這些軍隊中,有一支打着匈牙利三色旗的軍隊。

沒錯,匈牙利共和軍參加了這場對共產政權的最後一擊。作爲剛剛從考波什堡搬到布達佩斯的共和政權,當然不會放過這些赤色分子。爲了向文明世界表明自己的態度,海軍上將霍爾蒂統帥的這支共和武裝,當然一定要在這裡露臉。

爲了得到協約國的支持和能夠返回布達佩斯,卡羅利政權對於協約國的要求當然沒有還口的餘地。在協約國各國軍隊大兵降臨幫忙平叛之際,卡羅利不能忽視其中的重要性,不然搞不好他們也會被當成叛軍給平定了。

所以對於貝拉·庫恩爲首的匈牙利共產黨,卡羅利政府也是相當痛恨。是這些赤色分子讓匈牙利沒了迴旋的餘地,是他們讓匈牙利遭受到現在的苦難,是他們讓匈牙利人民分割到不同的國家。一切都是這些赤色分子的錯,而自己等人只是爲了挽救這個國家,所不得不做出這個違心的決定。

有時候不得不說阿Q的精神勝利法還是有些作用。儘管一樣是賠款割地,但是披上拯救國家民衆的外衣就像給爛果子披上一層糖漿,至少勉強可以入咽。

所以在攻克採爾城後,匈牙利共和政府就不得不派人同協約國商談戰敗條約。不過儘管如此,匈牙利共和政府依然幻想通過威爾遜總統,讓匈牙利減少損失。爲此其外交部長科爾達米克找到美國總統威爾遜,向他請求由美國出面求情,減免部分劃割給其他國家的匈牙利領土和賠款。

對於這個可以讓美國站在道德高處指責英法,內心深處受了一肚子火的威爾遜來說,當然不會拒絕。爲此他在談判一開始就指責英法這不是在爲和平談判,而是在製造地區新的衝突點。

威爾遜總統的話匣子一打開,就對英法各種問題進行責難。從匈牙利慢慢擴大到整個歐洲。並且將其在巴黎和會所遭受的不滿,一股腦的發泄出來,看的科爾達米克部長和其他代表都目瞪口呆。

只是這一通發泄有用麼?從個人角度講有用,這讓威爾遜總統心氣消停了不少,至少利於本人身體的健康。

是從國家來講,這沒什麼卵用。沒看到喬治首相和克列孟梭總理都面帶微笑的聽着他的話,甚至首相閣下還不小心打了個哈欠。這讓其他代表對威爾遜總統代表的美國,對歐洲的影響力感到懷疑。

事實上威爾遜總統對此也感到迷茫,美國的確從這次大戰中賺到了錢,而且還不少。只不過對於歐洲影響力的滲透,卻是真的相當無奈。英法數百年建立的形象,可不會一夜之間就倒塌,目前各國對英法的認知一然沒有太多改變。只不過對美國的形象倒是認知了不少,不過美國的手還隔着一個大西洋,的確遠了點。

而最後談判的結果,倒也證實了各位代表對威爾遜總統的預測。

經過十多天的商討,最終在凡爾賽的大特里亞農宮,匈牙利和協約國方面簽訂了和平條約。和歷史上一樣被稱爲特里亞農條約,其中主要條款如下。

第一條;各國同匈牙利即日起停止戰爭等一系列敵視行爲。

第二條;作爲戰爭發起一方,奧匈帝國對這次戰爭具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其中匈牙利政府作爲奧匈帝國繼承者之一,必須對此接受懲罰。

領土方面的懲罰;匈牙利割讓斯洛伐克給捷克共和國。布爾根蘭的大部分歸於奧地利。特蘭西瓦尼亞和蒂薩河以東,以及喀爾巴阡山脈東部羅塞尼亞劃歸羅馬尼亞。克羅地亞、巴納特西部劃歸塞爾維亞王國。

同時多瑙河作爲當地多國主要河流,也將有國際社會共管。(英、法、意、奧地利、南斯拉夫、羅馬尼亞、匈牙利,將共同組建多瑙河管理委員會。)

而在軍事方面,匈牙利普遍兵役制,同時其軍隊規模不得超過3.8萬人。(比歷史多了三千人)

經濟上,匈牙利作爲戰爭發起國,將接受22億法郎的戰爭賠款。其中一半都是賠償給塞爾維亞,其餘則由其他各國劃分。

條約簽定後,匈牙利喪失了78%的國土面積,人口也由2080萬大幅減至740萬人。(比歷史上多了90萬人,可見羅馬尼亞的努力)

而一千多人匈牙利人也隨着這份條約的簽署,被劃給了其他國家。只是不知道這些原本在奧匈帝國當慣了大爺的人,能不能忍受其他民族翻身農奴把歌唱的情景。只是這次可沒有奧匈帝國爲他們撐腰。

第131章 羅馬尼亞的計劃(求訂閱)第一百章 第二次摩洛哥危機第768章 在利沃夫(下)第171章 裝甲試驗營第158章 軍隊嘉獎第468章 保加利亞的新情況(上)第345章 喀山黃金(八)第489章 德國訪問(下)第370章 敖德薩條約(上)第118章 呂勒布爾加斯戰役 一第285章 準備(五)第629章 意大利的消息(感謝小興盟主與句號大佬的打賞)第376章 被救濟的德國第344章 喀山黃金(七)第六十一章 霍夫曼(4000多字大章)第342章 喀山黃金(六)第120章 呂勒布爾加斯戰役三第103章 婚禮 下第734章 希臘戰役(下)第706章 七日下華沙(二)第631章 噴氣式的首飛第九十一章 奧匈行 下第461章 里加條約第110章 保加利亞的外交準備(求訂閱)第665章 元首的羅馬尼亞行(二)第六十二章 黑手會第三十二章 金融動盪中第644章 擴軍計劃第343章 流感來了第794章 突尼斯角海戰(上)第284章 準備(四)第二十九章 自行車第762章 奪取機場(上)第九章 軍隊整編 下第八十章 嘉獎第198章 新的國王第526章 1928年的結束第516章 德國加入國聯第五十九章 危機纏身第317章 德軍的攻勢(下)第九十四章 三國借款第七章 軍隊整編 上第120章 呂勒布爾加斯戰役三第322章 保加利亞戰役(三)第七十六章 小型柴油機第609章 新首相第704章 騎兵大戰坦克(下)第260章 瘋狂的走私第182章 薩拉熱窩的槍聲(下)第355章 飲馬蒂薩河(中)第746章 克里特戰役(二)第七十五章 鋼鐵廠新領導第九十二章 新首相第620章 風起保加利亞(下)第767章 在利沃夫(上)第685章 歐洲三軸心(一)第241章 AV7型坦克(今天爆更求鼓勵)第363章 鯨吞(二)第五十一章 柴油機的發展方向第640章 R20中型坦克樣車(下)第217章 坦克(上)第六十三章 投機前的準備第234章 卡拉圖裡的野望第160章 裝甲部隊的雛形第164章 新領土(下)第518章 造船廠的海上巨獸第490章 嗨,希特勒(上)第309章 目標克盧日(四)第106章 巡查軍隊第447章 羅波友好協定 (上)第320章 保加利亞戰役(一)第227章 國民教育(中)第388章 羅匈≠合併第480章 1913年的財政安排第181章 薩拉熱窩的槍聲(上)第276章 羅馬尼亞的應對(下)第383章 干預匈牙利(一)第631章 噴氣式的首飛第263章 臨時政府的攻擊第269章 談判泄露(上)第522章 貝凱什喬包暴動(上)第三章 採購 下第五章 普洛耶什蒂第九章 軍隊整編 下第300章 德瓦保衛戰(一)第370章 敖德薩條約(上)第366章 鯨吞(五)第400章 間隙第八十八章 拖拉機貸款第646章 空軍(上)第423章 潰敗(下)第265章 羅馬尼亞的條件第212章 新飛機第124章第547章 搞砸了第698章 波蘭戰役(一)第302章 德瓦保衛戰(三)第311章 後續第351章 新的作戰計劃第742章 南斯拉夫的態度
第131章 羅馬尼亞的計劃(求訂閱)第一百章 第二次摩洛哥危機第768章 在利沃夫(下)第171章 裝甲試驗營第158章 軍隊嘉獎第468章 保加利亞的新情況(上)第345章 喀山黃金(八)第489章 德國訪問(下)第370章 敖德薩條約(上)第118章 呂勒布爾加斯戰役 一第285章 準備(五)第629章 意大利的消息(感謝小興盟主與句號大佬的打賞)第376章 被救濟的德國第344章 喀山黃金(七)第六十一章 霍夫曼(4000多字大章)第342章 喀山黃金(六)第120章 呂勒布爾加斯戰役三第103章 婚禮 下第734章 希臘戰役(下)第706章 七日下華沙(二)第631章 噴氣式的首飛第九十一章 奧匈行 下第461章 里加條約第110章 保加利亞的外交準備(求訂閱)第665章 元首的羅馬尼亞行(二)第六十二章 黑手會第三十二章 金融動盪中第644章 擴軍計劃第343章 流感來了第794章 突尼斯角海戰(上)第284章 準備(四)第二十九章 自行車第762章 奪取機場(上)第九章 軍隊整編 下第八十章 嘉獎第198章 新的國王第526章 1928年的結束第516章 德國加入國聯第五十九章 危機纏身第317章 德軍的攻勢(下)第九十四章 三國借款第七章 軍隊整編 上第120章 呂勒布爾加斯戰役三第322章 保加利亞戰役(三)第七十六章 小型柴油機第609章 新首相第704章 騎兵大戰坦克(下)第260章 瘋狂的走私第182章 薩拉熱窩的槍聲(下)第355章 飲馬蒂薩河(中)第746章 克里特戰役(二)第七十五章 鋼鐵廠新領導第九十二章 新首相第620章 風起保加利亞(下)第767章 在利沃夫(上)第685章 歐洲三軸心(一)第241章 AV7型坦克(今天爆更求鼓勵)第363章 鯨吞(二)第五十一章 柴油機的發展方向第640章 R20中型坦克樣車(下)第217章 坦克(上)第六十三章 投機前的準備第234章 卡拉圖裡的野望第160章 裝甲部隊的雛形第164章 新領土(下)第518章 造船廠的海上巨獸第490章 嗨,希特勒(上)第309章 目標克盧日(四)第106章 巡查軍隊第447章 羅波友好協定 (上)第320章 保加利亞戰役(一)第227章 國民教育(中)第388章 羅匈≠合併第480章 1913年的財政安排第181章 薩拉熱窩的槍聲(上)第276章 羅馬尼亞的應對(下)第383章 干預匈牙利(一)第631章 噴氣式的首飛第263章 臨時政府的攻擊第269章 談判泄露(上)第522章 貝凱什喬包暴動(上)第三章 採購 下第五章 普洛耶什蒂第九章 軍隊整編 下第300章 德瓦保衛戰(一)第370章 敖德薩條約(上)第366章 鯨吞(五)第400章 間隙第八十八章 拖拉機貸款第646章 空軍(上)第423章 潰敗(下)第265章 羅馬尼亞的條件第212章 新飛機第124章第547章 搞砸了第698章 波蘭戰役(一)第302章 德瓦保衛戰(三)第311章 後續第351章 新的作戰計劃第742章 南斯拉夫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