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坦克(上)

在春天的原野上農民依然在辛苦的勞作,只是大戰的影響現在地裡青壯年男子少了許多。

在原野延伸的鐵路上一列火車飛馳而過,在這列從維也納開往布加勒斯特的列車上,有兩名穿着羅馬尼亞軍服的人在聊天。

“霍夫曼少校,戰爭對這個國家影響真大,許多農活不得不讓這些老弱婦孺來做。”

一名穿着羅馬尼亞軍服的軍官望着窗外奧匈的田園景色,對身旁明顯比他大幾歲的軍官說道。

這名叫霍夫曼軍官就是羅馬尼亞裝甲營的創始人海因斯.馮.霍夫曼,他在法國前線觀察了英法對裝甲車的使用,發現和他所設想的不一樣,因爲西線已經進入戰壕戰,輪式裝甲車在前線完全沒有多少發揮的餘地,他只能更多的觀察英法對於裝甲車調動和保養的情況。

這次回去是因爲康斯坦察傳來消息,履帶式裝甲車已經完成,需要他這個裝甲營的負責人去看是否滿足要求。早就將英法對於裝甲車運用瞭解透徹的霍夫曼,當然立刻放下手裡的事趕回去檢查自己需要的武器裝備。

而身邊這位伊拉斯庫少校就風光多了。在當軍事觀察員期間,他不僅親自駕駛飛機上天和德國人較量一把,打落了德軍一架戰鬥機。而且還憑藉自己幾乎像大船中男主角的迷人長相,讓不少法國姑娘爲他着迷。根據霍夫曼瞭解到的小道消息,甚至有還幾個姑娘爲他懷孕,而且還爲此鬧到了軍營裡。讓兩國軍方爲此也很頭疼,所以他也被召回國內。

兩個回國的羅馬尼亞軍官乘坐列車從法國趕往意大利,再從意大利趕到奧匈,現在這是他們回國的最後一段路程。在列車上霍夫曼這位帶着學者氣息的裝甲理論軍官,同伊拉斯庫少校帶着花花公子氣息的飛行員,從兩人互相排斥到慢慢的相互理解還是花了不少時間,他們共同點就是談論對於未來的軍事理論。

在兩人達成的共識中,都認爲飛機和裝甲戰車這些新興武器,將是未來軍事發展的主要方向。至於是以裝甲戰車還是飛機爲主,這就是他們小小的分歧所在,都需要他們進一步探討纔是消除。現在兩人的共同點都是爲本方兵種爭取更多經費,加快自己的發展。

其實在他們爭執的時候,作爲羅馬尼亞軍方就已經根據歐洲大戰的局勢決定好了。打算將羅馬尼亞現在所屬的飛行隊拆分成駐地雅西的第三飛行隊(54架飛機+4架備用),駐地皮特什蒂的第二飛行隊(54架飛機+4架備用),駐地康斯坦察的第四飛行隊(48架+4架備用),還有駐地布加勒斯特的第一飛行隊(58架+6架備用)的完整羅馬尼亞防空體系。

當然這只是今年羅馬尼亞所準備的方案,在未來還可以根據局勢的發展對各個飛行隊進行擴充。而在法國勾引姑娘的伊拉斯庫少校將被排到第三飛行隊去保衛邊境,算是對他在國外不止收斂的處罰。當然他會被任命爲飛行隊副隊長進行指揮空中戰鬥,就是不知道這到底是對他的處罰還是獎勵?

至於霍夫曼的裝甲營就沒辦法,誰讓裝甲戰車造價太高,而且在這場歐洲大戰中到目前爲止還沒有讓人亮眼的表現。要不是國王埃德爾的堅持,總參謀部連編制擴大都不能批准。最終還是依靠國王的權威,霍夫曼組建的這個裝甲營被批准擴大成兩個輪式裝甲戰車連(一個連14輛),和兩個履帶式裝甲戰車連(一個連12輛)的大編制營。加上維修連,伴隨步兵連醫護兵等,全營官兵達到821人的編制。

目前還不知道詳情的兩人繼續看着鐵路沿線的風景,和之前在戰場所看到硝煙瀰漫的場景完全不一樣,這讓兩名才從戰場歸來的軍官對於和平的景象還是有點流連忘返。不過再美鐵路沿線景色也有看到頭的時候,他們沒過兩天就穿過奧匈境內,進入羅馬尼亞境內。再經過半天的路程就抵達了終點站布加勒斯特。

兩位中級軍官的回國當然不可能讓參謀部買人來接,除非他們能達到將軍這個級別。兩人在下車後,立馬叫了一輛出租汽車趕往總參謀部,他們還等着總參謀部對兩人的安排。

兩人趕到繁忙的總參謀部,如果依照正常程序,他們需要先到組織處備報,告訴軍方他們回來了,接着聽候組織處的職務安排。不過這兩個軍官因爲都是總參謀長和國王直接插手的緣故,組織處處長博爾克斯上校在接見兩人時還是比較客氣。而且三下五除二就安排了他們的去處。

伊拉斯庫少校被安排去雅西擔任第三飛行隊副隊長,而霍夫曼則出了點其他事情。在送走伊拉斯庫少校之後,博爾克斯上校對眼前的霍夫曼少校講到。“霍夫曼少校,你依然被任命爲裝甲實驗營的營長。對於你本人的努力,陛下和普烈山閣下都看在眼裡,所以我們爲你準備了一副新軍銜讓你更好的指揮部隊。”

說完從抽屜中拿出代表中校的兩星肩章還有胸章,博爾克斯上校對霍夫曼少校講到。“本來這應該是普烈山閣下給你晉升軍銜,不過現在你也看到現在參謀部的情況。而且總參謀閣下正在視察各部隊的情況,實在忙不過來,你則需要馬上趕往康斯坦察。所以這次你的晉升將由我代勞。”

看着代表中校的軍銜,霍夫曼不激動是不可能的。他連忙講到。“沒關係,對我而言這真是意外的驚喜。”

對於霍夫曼的晉升,其實真的是沾了裝甲實驗營編制擴大的光。在這次埃德爾堅持下擴大裝甲營編制的過程中,其經費花費已經相當於兩個步兵團的費用。再讓其指揮官頂着少校軍銜的編制已經不合適了,所以纔有霍夫曼回國就被立即晉升的待遇。

而完全不知道內情的霍夫曼少校,不對現在是中校,就撿了一個便宜。霍夫曼中校在走出博爾克斯上校的1辦公室,當然立刻就得到新任好友伊拉斯庫少校的祝賀。兩人在布加勒斯特住一晚後就各奔東西,霍夫曼中校現在急切的想看到大衆工廠研發成功的履帶式裝甲戰車。

第285章 準備(五)第654章 來自羅馬尼亞的援助第645章 卡魯斯特的新安排第450章 華沙戰役 一第619章 風起保加利亞(中)第五十一章 柴油機的發展方向第697章 戰爭爆發第354章 戰前準備(下)第230章 教育改革法案(下)第764章 激戰(上)第650章 劫船(下)第204章 工會(中)第706章 七日下華沙(二)第485章 準備出行第687章 歐洲三軸心(三)第238章 諜影重重(中)第224章 嬰兒潮 下(爲天諾W有情加更)第135章 保加利亞的軍事計劃(求訂閱)第648章 空軍(下)第655章 訪問(上)第616章 國會縱火案第230章 教育改革法案(下)第220章 裝甲營演練第三十五章金融戰 下第132章 塞爾維亞的準備第131章 羅馬尼亞的計劃(求訂閱)第118章 呂勒布爾加斯戰役 一第185章 薩拉熱窩事件的影響 (下)第210章 難民(下)第209章 難民(中)第252章 一月革命第736章 奪島(上)第622章 向索菲亞進軍(一)第168章 新式裝甲車第130章 保加利亞的準備第107章 1911年總結第137章 修改計劃第795章 突尼斯角海戰(中)第118章 呂勒布爾加斯戰役 一第700章 波蘭戰役(三)第673章 不一樣的慕尼黑會議(中)第538章 德國的政治變局第九十九章 軍隊要經費第133章 塞羅談判第517章 潛伏的卡爾·摩爾利第337章 喀山黃金(一)第268章 俄國退出一戰第191章 石油爭奪戰(上)第791章 劣勢的英軍第八十八章 拖拉機貸款第279章 丘吉爾的方案(上)第392章 史上最大白刃戰第646章 空軍(上)第394章 德瓦戰役(四)第406章 逃難的烏克蘭政府第499章 美國行(四)第171章 裝甲試驗營第四十章 攪局者T型車第381章 無題第282章 準備(二)第339章 喀山黃金(三)第706章 七日下華沙(一)第325章 保加利亞戰役(六)第700章 波蘭戰役(三)第261章 謝洛夫(上)第357章 飲馬蒂薩河(下)第271章 情報入手第八十八章 拖拉機貸款第435章 索卡爾煤礦第511章 戰列艦帶來的反響第646章 空軍(上)第404章 烏克蘭亂局第280章 準備(一)第217章 高漲的民族情緒(中)第407章 羅烏合並(上)第204章 工會(中)第659章 爆發第109章 巴爾幹同盟初現第664章 元首的羅馬尼亞行(一)第538章 德國的政治變局第十五章 問題延後第198章 新的國王第531章 大蕭條來了第221章 隱形整編(下)第三十一章 金融動盪 上第715章 虎、虎、虎!第124章第460章 佈列特斯攻防戰(下)第八十章 嘉獎第九十九章 軍隊要經費第378章 巴黎和會(中)第392章 史上最大白刃戰第九十三章 新的執政方案第765章 激戰(下)第787章 大馬士革淪陷第234章 卡拉圖裡的野望第440章 轉型的霍克(下)第368章 鯨吞(七)第660章 德奧合併第407章 羅烏合並(上)
第285章 準備(五)第654章 來自羅馬尼亞的援助第645章 卡魯斯特的新安排第450章 華沙戰役 一第619章 風起保加利亞(中)第五十一章 柴油機的發展方向第697章 戰爭爆發第354章 戰前準備(下)第230章 教育改革法案(下)第764章 激戰(上)第650章 劫船(下)第204章 工會(中)第706章 七日下華沙(二)第485章 準備出行第687章 歐洲三軸心(三)第238章 諜影重重(中)第224章 嬰兒潮 下(爲天諾W有情加更)第135章 保加利亞的軍事計劃(求訂閱)第648章 空軍(下)第655章 訪問(上)第616章 國會縱火案第230章 教育改革法案(下)第220章 裝甲營演練第三十五章金融戰 下第132章 塞爾維亞的準備第131章 羅馬尼亞的計劃(求訂閱)第118章 呂勒布爾加斯戰役 一第185章 薩拉熱窩事件的影響 (下)第210章 難民(下)第209章 難民(中)第252章 一月革命第736章 奪島(上)第622章 向索菲亞進軍(一)第168章 新式裝甲車第130章 保加利亞的準備第107章 1911年總結第137章 修改計劃第795章 突尼斯角海戰(中)第118章 呂勒布爾加斯戰役 一第700章 波蘭戰役(三)第673章 不一樣的慕尼黑會議(中)第538章 德國的政治變局第九十九章 軍隊要經費第133章 塞羅談判第517章 潛伏的卡爾·摩爾利第337章 喀山黃金(一)第268章 俄國退出一戰第191章 石油爭奪戰(上)第791章 劣勢的英軍第八十八章 拖拉機貸款第279章 丘吉爾的方案(上)第392章 史上最大白刃戰第646章 空軍(上)第394章 德瓦戰役(四)第406章 逃難的烏克蘭政府第499章 美國行(四)第171章 裝甲試驗營第四十章 攪局者T型車第381章 無題第282章 準備(二)第339章 喀山黃金(三)第706章 七日下華沙(一)第325章 保加利亞戰役(六)第700章 波蘭戰役(三)第261章 謝洛夫(上)第357章 飲馬蒂薩河(下)第271章 情報入手第八十八章 拖拉機貸款第435章 索卡爾煤礦第511章 戰列艦帶來的反響第646章 空軍(上)第404章 烏克蘭亂局第280章 準備(一)第217章 高漲的民族情緒(中)第407章 羅烏合並(上)第204章 工會(中)第659章 爆發第109章 巴爾幹同盟初現第664章 元首的羅馬尼亞行(一)第538章 德國的政治變局第十五章 問題延後第198章 新的國王第531章 大蕭條來了第221章 隱形整編(下)第三十一章 金融動盪 上第715章 虎、虎、虎!第124章第460章 佈列特斯攻防戰(下)第八十章 嘉獎第九十九章 軍隊要經費第378章 巴黎和會(中)第392章 史上最大白刃戰第九十三章 新的執政方案第765章 激戰(下)第787章 大馬士革淪陷第234章 卡拉圖裡的野望第440章 轉型的霍克(下)第368章 鯨吞(七)第660章 德奧合併第407章 羅烏合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