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7章 出逃華沙的波蘭政府

這場戰爭逐漸向波蘭人最不願看到的方向劃去,這是所有波蘭人開戰前所沒有想到了。

而對於這樣的困局,波蘭一方面要求英法發起攻擊,牽制德國的進攻。最好能將德國主力都引到西線,只不過波蘭人的要求,被英法無情的拒絕了。他們以還沒有做好裝備爲由,拒絕了波蘭的求援。

對於英法軍隊待在馬奇諾防線後,看着波蘭一點點被德羅兩國軍隊吞噬的行爲。英國軍事史家富勒事後寫道:“當波蘭正被消滅之時,西線也正發生了一場令人驚奇的衝突。它很快就被稱爲‘奇怪的戰爭’,而更好的名稱是‘靜坐戰’。”

既然英法目前顧不上,那麼波蘭還有什麼其他辦法麼?

說起來也是怪波蘭自己作死,在獨立後又到處惹事。先是干涉蘇聯革命,佔領蘇聯大片領土。然後,又配合法國造成魯爾危機,讓德國人對波蘭感官極差。

如果說波蘭和蘇聯、德國有世仇,雙方齷齪不斷可以理解,那麼波蘭和傳統盟友立陶宛鬧翻就有點無語了。波蘭和立陶宛歷史上是傳統盟友,還曾組建了波蘭立陶宛聯邦,並稱雄一時。

一戰波蘭復國後,波蘭和立陶宛就鬧翻了。1920年,波蘭搶了立陶宛的首都維爾紐斯,兩國從此勢如水火,而且波蘭一直佔據維爾紐斯到現在。所以在德羅入侵波蘭後,立陶宛封鎖了波立邊界,順帶扣押了波蘭在立陶宛的資產。

至於新成立的斯洛伐克就不用提了,那麼傀儡國。

轉了一圈,波蘭除了與拉脫維亞沒有交惡之外,將周圍國家得罪了一個遍。所以面對這種情況,波蘭根本找不出能救援自己的國家。

至於蘇聯那更不用說了,鋼鐵同志吃肉不吐骨頭,所以波蘭的請求直接被拒絕了。

而這時候波蘭才發現,放眼望去都是巴不得自己去死的鄰國。而更加現實的問題是,波蘭政府連個逃跑的地方都沒有。也不能說沒有,拉脫維亞與波蘭沒有什麼外交衝突。但是面對德羅蘇三國的威脅,這個波羅的海的小國,非常明智的拒絕了波蘭人的進入。

而更加讓人膽戰心驚的消息是,羅馬尼亞的裝甲部隊正在向華沙突進,目前已經趕到距離華沙只有不到85公里的加爾沃林。至於德國方面,其先頭部隊也已經抵達距離華沙只有120公里的羅茲。

現在的問題是波蘭政府再不走,將會被圍困在華沙。

所以現在對波蘭政府而言不是逃還是不逃的問題,而是逃到哪裡去的問題。當然波蘭政府更官方的說法是,波蘭政府需要遷都,更好的領導國民抵抗羅德兩國的入侵。

所以波蘭高官聚在總理府,準備商議具體遷都地點。

而等到衆人都齊聚後,主持這次會議的西科爾斯基總理感到一陣唏噓。沒想到戰爭的結果會如此慘,波蘭苦心經營的軍隊,會在德羅聯合進攻下,一個星期都沒有堅持到,就到了要放棄首都地步。

只不過他還牢記着自己使命,波蘭不能亡國,不然下一次復國都不知道是什麼時候了。現在首要任務是將先將政府遷出去,利用華沙拖延兩國的腳步,等英法的救援。

到現在波蘭依然將希望寄託在英法身上,這該說什麼好啊。

“好了,現在開會,我們的議題是遷都的問題。現在華沙就要變成前線了,爲了政府繼續工作下去,那麼我們該將首都遷到哪裡?”

等總理西科爾斯基說出這次議題後,擔任總參謀長的斯塔科維茨上將立刻站了出來。“根據我們軍方的建議,政府最好遷往可布林。這樣能夠拉開與德羅軍隊的距離,而且還能利用佈列斯特,抵禦兩國的進攻。”

總參謀長的話是從軍事上,講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既可以逃離華沙這個四戰之地,還能利用佈列斯特要塞抵擋德羅軍隊的攻勢。

對於這座波蘭爲蘇聯準備的要塞城市,政府上下還是有信心的。這可是咽喉城市,南面的普拉特沼澤地帶讓人畏懼,北面的陰森密林同樣不適合軍隊行軍。所以俄國世代,該地就被作爲要塞使用。

而從蘇波戰爭後,波蘭就苦心經營這座戰略要點城市,只要佈列斯特不陷落,蘇軍根本打不進波蘭腹地。

現在軍方很明顯打算利用該城市,擔負起防禦德羅軍隊的重任。

只不過斯塔科維茨上將立刻引來的反擊,只見工業部長齊埃考斯基站起來說到。“說得輕巧,政府搬遷到可布林,那麼民衆和物資怎麼辦,那些工廠也能搬走麼?沒有了物資,你們軍方拿什麼繼續打下去。光靠躲在佈列斯特後波蘭就能存在了?就這樣的仗打下去,我看佈列斯特的淪陷也不超過兩個月。到時候那麼我們該怎麼辦,投蘇聯麼?”

工業部長齊埃考斯基的話如果說一開始還算有理有據的話,那麼到後面完全變成是了對軍方不滿的發泄。

衆所周知,波蘭政治受到軍方影響非常大,從畢蘇斯基世代開始,軍方就一直都對政治有很深的影響(著名的上校政治,一堆上校軍銜的退役軍官,擔任政府高官)。而在軍方這種強硬派的影響下,波蘭的奇葩外交也就沒什麼好奇怪了。

當然如果是在軍方影響下,一切都在向好處發展,那麼這也不是問題。但是波蘭在軍方影響下,結果越來越差,現在都快到亡國的邊緣,這怎麼不讓別人發泄呢?很明顯在場的人都知道這一點,所以沒人反駁他。

而斯塔科維茨上將很明顯也知道政府內,有一大羣人對軍方怨氣激生,所以他並沒有反駁對方。畢竟怨氣還是需要發的,再說軍隊在這場戰爭中打的太難看了,還能不允許別人說幾句麼。

所以他等工業部長齊埃考斯基說完後,纔開口說道。“那麼你有好的選擇麼?”

這句話把齊埃考斯基問住了,畢竟對於軍事上他也不熟悉。而且要是隨意指一個城市,那更是對波蘭人民的不負責任。至於佈列斯特以西,看看地圖上那些德羅軍隊的進攻線就知道,更是危險。

所以他只能說了一句。“我還沒想好。”

最終迫於現實的局勢,波蘭做出遷都可布林的決定。而且動作相當快,就在當晚,第一批載着政府高官和各項文件與貴重物資的列車就駛離了華沙。

至於公路上,載着自己全部加家當的車輛,將華沙到佈列斯特的道路給擠滿了。而且還有不少步行的居民扛着自己行李,逃離着華沙。他們都清楚這裡即將陷入戰火,不想自己受到傷害的,華沙居民自然只能逃離。

第774章 北非第一戰 (終)第七十三章 整治國企第四十五章 土耳其的應對第258章 黃金第533章 羅馬尼亞新政(二)第316章 德軍的攻勢(中)第438章 東加利西亞重工業區(下)第603章 截胡(中)第373章 流感爆發第659章 爆發第559章 霍夫曼暢想的新裝備第八十四章 小人物的改變(爲長老天若W有情加更)第186章 最後通牒第267章 八月革命第六章 瑣事第320章 保加利亞戰役(一)第169章 合成氨工廠第522章 貝凱什喬包暴動(上)第247章 米茲克上尉(下)第310章 目標克盧日 (五)第193章 石油爭奪戰(下)第468章 保加利亞的新情況(上)第516章 德國加入國聯第675章 薩洛尼卡(上)第五十二章 合成氨第九十一章 奧匈行 下第340章 喀山黃金(四)第400章 間隙第427章 羅馬尼亞共產黨(上)第五十六章 送別魯登道夫(求推薦票)第746章 克里特戰役(二)第426章 和平降臨?第104章 意土戰爭爆發第499章 美國行(四)第119章 呂勒布爾加斯戰役 二第六十五章 準備投機第461章 里加條約第195章 新的生命 (二更求月票)第378章 巴黎和會(中)第485章 準備出行第686章 歐洲三軸心(二)第478章 進軍羅馬第545章 赫爾梅克衝突(四)第233章 新式坦克(下)第468章 保加利亞的新情況(上)第232章 新式坦克(中)第664章 元首的羅馬尼亞行(一)第527章 1929年來了第323章 保加利亞戰役(四)第102章 婚禮中第241章 AV7型坦克(今天爆更求鼓勵)第331章 薩洛尼卡停戰協議第五十八章 大衆新目標第408章 羅烏合並(中)第八十二章 海軍方案 上第220章 裝甲營演練第448章 羅波友好協定(下)第777章 海中刺客(下)第649章 1935年的結束第158章 軍隊嘉獎第775章 海中刺客(上)第631章 噴氣式的首飛第五十三章 電力供應第413章羅蘇衝突(五)第十八章 演習 下第534章 羅馬尼亞新政(三)第417章 羅蘇衝突(九)第801章 中東戰役(一)第430章 威廉港的寒冬(下)第488章 德國訪問(上)第六十八章橡膠危機 三第257章 比薩拉比亞和西烏克蘭第688章 歐洲三軸心(四)第763章 奪取機場(下)第244章 安第齊·丹東(下)第194章 軍事觀察團名單(求月票)第254章 後續影響第386章 干預匈牙利 (四)第361章 奧匈的戰敗(下)第五十七章 新的施利芬計劃第651章 與猶太人的合作(上)第194章 軍事觀察團名單(求月票)第300章 德瓦保衛戰(一)第748章 克里特戰役(四)第130章 保加利亞的準備第227章 國民教育(中)第214章 巴庫石油(上)第755章 薩拉丁計劃(下)第138章保加利亞的突襲第607章 羅斯福上臺第795章 突尼斯角海戰(中)第135章 保加利亞的軍事計劃(求訂閱)第280章 準備(一)第742章 南斯拉夫的態度第六十八章橡膠危機 三第352章 卡爾的苦惱第607章 羅斯福上臺第658章 訪問(終)(爲小興上盟主加更)第282章 準備(二)第388章 羅匈≠合併
第774章 北非第一戰 (終)第七十三章 整治國企第四十五章 土耳其的應對第258章 黃金第533章 羅馬尼亞新政(二)第316章 德軍的攻勢(中)第438章 東加利西亞重工業區(下)第603章 截胡(中)第373章 流感爆發第659章 爆發第559章 霍夫曼暢想的新裝備第八十四章 小人物的改變(爲長老天若W有情加更)第186章 最後通牒第267章 八月革命第六章 瑣事第320章 保加利亞戰役(一)第169章 合成氨工廠第522章 貝凱什喬包暴動(上)第247章 米茲克上尉(下)第310章 目標克盧日 (五)第193章 石油爭奪戰(下)第468章 保加利亞的新情況(上)第516章 德國加入國聯第675章 薩洛尼卡(上)第五十二章 合成氨第九十一章 奧匈行 下第340章 喀山黃金(四)第400章 間隙第427章 羅馬尼亞共產黨(上)第五十六章 送別魯登道夫(求推薦票)第746章 克里特戰役(二)第426章 和平降臨?第104章 意土戰爭爆發第499章 美國行(四)第119章 呂勒布爾加斯戰役 二第六十五章 準備投機第461章 里加條約第195章 新的生命 (二更求月票)第378章 巴黎和會(中)第485章 準備出行第686章 歐洲三軸心(二)第478章 進軍羅馬第545章 赫爾梅克衝突(四)第233章 新式坦克(下)第468章 保加利亞的新情況(上)第232章 新式坦克(中)第664章 元首的羅馬尼亞行(一)第527章 1929年來了第323章 保加利亞戰役(四)第102章 婚禮中第241章 AV7型坦克(今天爆更求鼓勵)第331章 薩洛尼卡停戰協議第五十八章 大衆新目標第408章 羅烏合並(中)第八十二章 海軍方案 上第220章 裝甲營演練第448章 羅波友好協定(下)第777章 海中刺客(下)第649章 1935年的結束第158章 軍隊嘉獎第775章 海中刺客(上)第631章 噴氣式的首飛第五十三章 電力供應第413章羅蘇衝突(五)第十八章 演習 下第534章 羅馬尼亞新政(三)第417章 羅蘇衝突(九)第801章 中東戰役(一)第430章 威廉港的寒冬(下)第488章 德國訪問(上)第六十八章橡膠危機 三第257章 比薩拉比亞和西烏克蘭第688章 歐洲三軸心(四)第763章 奪取機場(下)第244章 安第齊·丹東(下)第194章 軍事觀察團名單(求月票)第254章 後續影響第386章 干預匈牙利 (四)第361章 奧匈的戰敗(下)第五十七章 新的施利芬計劃第651章 與猶太人的合作(上)第194章 軍事觀察團名單(求月票)第300章 德瓦保衛戰(一)第748章 克里特戰役(四)第130章 保加利亞的準備第227章 國民教育(中)第214章 巴庫石油(上)第755章 薩拉丁計劃(下)第138章保加利亞的突襲第607章 羅斯福上臺第795章 突尼斯角海戰(中)第135章 保加利亞的軍事計劃(求訂閱)第280章 準備(一)第742章 南斯拉夫的態度第六十八章橡膠危機 三第352章 卡爾的苦惱第607章 羅斯福上臺第658章 訪問(終)(爲小興上盟主加更)第282章 準備(二)第388章 羅匈≠合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