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後續影響

看到大家都非常的沉悶,作爲政府首腦的李沃夫開口講到。“現在退出戰爭史不可能,不然我們沒有還款的財力。現在我們只能將這場戰爭繼續下去,才能維持政府的運作。”

作爲政府的首腦,李沃夫這樣講算是定了政府的基調,下面的其他人哪裡會有意見。於是在2月15日,俄國臨時政府照會英法兩國,經過慎重的考慮,俄國臨時政府任然會呆在協約國內,繼續與同盟國作戰。對於俄國臨時政府的決定,英法兩國當然大爲放心。

而已經看到俄國有搖搖欲墜跡象的德國政府,當然不會讓其安定下來。尤其現在陸軍掌控者興登堡和魯登道夫,兩人對於東線的重視超過了以往德國總參謀長。看到現在俄國的情況不重點針對其打擊一番,簡直對不起他們對東線的重視,而且德國政府現在也看到結束東線作戰的曙光,當然也會加大支持力度。

在羅馬尼亞一直等待消息的埃德爾也收到了這個消息。

“看來紅俄上臺不可避免。”

埃德爾看着聖彼得堡發來的消息,判斷的自言自語道。不過可惜對於遠在聖彼得堡的事,羅馬尼亞也干預不了,只能等待事情的發展。

不過現在管不到聖彼得堡,不代表以後沒有機會。埃德爾叫來自己的兩位情報主管。

“對於俄國方面將是你們重點滲透的區域,尤其是那個布爾什維克政黨將是你們的主要目標。我會專門批一千五百萬列伊的經費給你們使用,都要將其花在這方面。同是從俄國收購物質的事也不要停下來,還要做大隻要那些人敢賣,你們就要多多買進。”

埃德爾想法是趁現在布爾什維克還沒有做大之前,先派人進行潛伏。哪怕潛伏一百人,能成功一人也算賺大發了。因爲埃德爾打算十年內不動用潛伏進布爾什維克黨的這些人,他想要在關鍵時候才動用這些歷經千辛萬苦才存活下來的間諜。至於繼續購買俄國物質,也是爲了讓局勢更加利於羅馬尼亞的變化。

在說完針對俄國的情報工作要點之後,埃德爾說起了國內的安排。“從現在開始要密切關注那些左翼政黨,尤其是那些有過宣傳暴力傾向的政黨是重點關注對象。”

埃德爾知道現在羅馬尼亞偏左翼政黨一般都是社民黨,最爲和即將出世的紅色帝國相仿的政黨,就是恩格斯所創立的第二國際社會民主黨。事實上羅馬尼亞也有社會民主黨不過因爲其比較弱小,纔沒有受到其他政黨的關注,不過在卡魯斯特這裡也是有派人潛伏。

不過對比於左翼政黨的弱小無力,羅馬尼亞右翼政黨就強力多了。因爲民族主義的蓬勃發展,讓右翼政黨的主張大爲吃香。現在羅馬尼亞政黨真正讓埃德爾頭疼的反而是右翼政黨,動不動就是對國外羅馬尼亞族生存的擔心,政府需要去解救這些受苦難的人。

埃德爾目前還是用得上右翼政黨,等到他心中大羅馬尼亞初步完成後,這種狹義的民族主義觀點就會被他拋棄。因爲到那個時候羅馬尼亞就是多民族國家,像現在這種民族政策必須得到改變,不然國內問題就能拖住社會發展的腳步。至於到時候是什麼民族政策,這個埃德爾自己也沒有想好。

像自己前世那種政策,埃德爾是不會考慮的,最多就是在國內放棄民族成見,爭取社會平等。到哪個時候,沒本事的人就別說什麼民族歧視,地區歧視什麼的,自己沒本事走到哪裡都會被歧視。

兩位情報負責人在接到埃德爾的命令後就下去辦了,至於該怎樣做就需要他們兩人自己考慮。

在送走兩人後,埃德爾再一次招來了首相。

“最近協約國方面對我們的條件有沒有鬆動?”

面對埃德爾的詢問,布勒蒂亞努首相回答道。“陛下,目前英法還是不鬆口。”

“哪怕是俄國革命之後?”

“是的,陛下。”

埃德爾聽到這裡不由得想到,是什麼會讓英法在俄國革命後依然在不鬆口,難道他們不知道革命爆發的原因?

俄國算是廢了大半,國內一團糟,而且軍隊士氣裝備也很差,完全和之前是兩個概念。這些情況英法兩國一定知道,是什麼倚仗讓他們不願意羅馬尼亞獲利太多呢?

埃德爾聽到首相的話後,來回走動起來。布勒蒂亞努首相看着國王來回走動,也不敢打擾。

埃德爾在走動中靈光一現,想起還有一個列強國家沒有參戰,莫非是英法已經將其拉到自己陣營。在美洲唯一的列強,也是GDP總值世界最高的美國。一想起這個國家,埃德爾就可以從前世記憶中找出不少稱號,人類的希望,文明的燈塔,自由的鬥士等等。這些諸多稱號用在一個國家身上,可以看出其的地位,在自己前世也就自己祖國有希望超越這個國家,不過直到是穿越前還只是很有可能。

現在美國也沒有那個時代的威風,現在歐洲提起美國都是一臉的不屑。除了少數新興行業和各種資源以外,美國貨就代表着劣質產品,這也是現在歐洲人的共識。只是這幾年歐洲大戰,讓美國工業獲得巨大的發展,將其從債務國一舉變爲債券國,而且英法爲其供應大半的債務。

爲了不讓自己債務變成廢紙一堆,美國就不能讓英法兩國倒下。這些都是埃德爾在前世所有人都是達成共識的觀點,至於那個墨西哥想入侵美國的笑話,估計連墨西哥人都不相信。因爲墨西哥恨美國,是因爲爲什麼美國不全部吞併墨西哥。

埃德爾在理清思路後,知道肯定是美國決定入場,讓英法兩國不想拿出太多利益給羅馬尼亞。而羅馬尼亞現在拿到的利益,完全讓埃德爾覺得還不值得出手,因爲俄國退出戰爭將是英法最爲害怕的事情。這時候英法一定會讓自己出手,這時候價碼就一定會適合羅馬尼亞的需求。

埃德爾就在想,能不能在這件事上爲羅馬尼亞獲得足夠的利益。不過在思考一番後,埃德爾發現以羅馬尼亞的體量對此完全沒有辦法。

看來只能等美國的消息。

第151章 特爾諾沃戰役 (完)第158章 軍隊嘉獎第二十一章 流水線第709章 波蘭戰敗第724章 撤退第391章 莫諾爾戰役(下)第556章 羅蘇局部戰爭(完)第394章 奪取布達佩斯第725章 英國災難日第506章 歸國第391章 莫諾爾戰役(下)第四章 家事第623章 向索菲亞進軍(二)第150章 特爾諾沃戰役(五)第416章 羅蘇衝突(七)第121章 呂勒布爾加斯戰役 四第五十一章 柴油機的發展方向第142章 出擊,王國利劍(二)第十五章 問題延後第七十五章 鋼鐵廠新領導第761章 空降塞浦路斯(下)第725章 英國災難日第七十五章 鋼鐵廠新領導第163章 新領土(上)第794章 突尼斯角海戰(上)第221章 軍隊大巡查第275章 羅馬尼亞的應對(上)第393章 戰敗第515章 利比亞石油(下)第四十六章 新總裁第661章 保羅合併(上)第511章 戰列艦帶來的反響第122章 呂勒布爾加斯戰役 完第376章 被救濟的德國第164章 新領土(下)第338章 喀山黃金(二)第三十六章 特蘭西瓦尼亞 上第180章 埃德爾的野望第481章 魯爾危機重要單章,大家務必看看第207章 米茲克第542章 赫爾梅克衝突(一)第227章 國民教育(中)第302章 德瓦保衛戰(三)第513章 利比亞石油(上)第192章 石油爭奪戰(中)第755章 薩拉丁計劃(下)第773章 北非第一戰(下)第691章 歐洲三軸心(完)第259章 聖彼得堡暗夜第267章 八月革命第763章 奪取機場(下)第十六章 飛行第557章 和談(上)第621章 暴風雨的來臨第198章 新的國王第234章 卡拉圖裡的野望第二十二章 改變第285章 準備(五)第274章 同盟國的最後條件(下)第674章 不一樣的慕尼黑會議(下)第七十五章 鋼鐵廠新領導第650章 進軍萊茵第153章 保加利亞求和第八十二章 海軍方案 上第一百章 第二次摩洛哥危機第375章 德國戰敗第616章 國會縱火案第209章 難民(中)第529章 突如其來的休假(下)第236章 羅馬尼亞的試探(下)第646章 西班牙黃金(一)第629章 來自英法的問候第789章 空軍第12維京聯隊第319章 蘇恰瓦淪陷第801章 中東戰役(一)第703章 騎兵大戰坦克(中)第522章 貝凱什喬包暴動(上)第433章 元帥第十二章 清理雜草第214章 保加利亞參戰第273章 同盟國的最後條件(中)第297章 德瓦戰役(七)第392章 史上最大白刃戰第337章 喀山黃金(一)第111章 羅保談判 上(求訂閱)第680章 捷克終結第687章 歐洲三軸心(三)第312章 佔領克盧日第八十三章 艦長人選第695章 最後的機會,但澤第607章 羅斯福上臺第250章 俄國的隱患第六十章 危機結束第354章 戰前準備(下)第104章 意土戰爭爆發第三章 採購 下第526章 1928年的結束第685章 歐洲三軸心(一)第205章 工會(下)
第151章 特爾諾沃戰役 (完)第158章 軍隊嘉獎第二十一章 流水線第709章 波蘭戰敗第724章 撤退第391章 莫諾爾戰役(下)第556章 羅蘇局部戰爭(完)第394章 奪取布達佩斯第725章 英國災難日第506章 歸國第391章 莫諾爾戰役(下)第四章 家事第623章 向索菲亞進軍(二)第150章 特爾諾沃戰役(五)第416章 羅蘇衝突(七)第121章 呂勒布爾加斯戰役 四第五十一章 柴油機的發展方向第142章 出擊,王國利劍(二)第十五章 問題延後第七十五章 鋼鐵廠新領導第761章 空降塞浦路斯(下)第725章 英國災難日第七十五章 鋼鐵廠新領導第163章 新領土(上)第794章 突尼斯角海戰(上)第221章 軍隊大巡查第275章 羅馬尼亞的應對(上)第393章 戰敗第515章 利比亞石油(下)第四十六章 新總裁第661章 保羅合併(上)第511章 戰列艦帶來的反響第122章 呂勒布爾加斯戰役 完第376章 被救濟的德國第164章 新領土(下)第338章 喀山黃金(二)第三十六章 特蘭西瓦尼亞 上第180章 埃德爾的野望第481章 魯爾危機重要單章,大家務必看看第207章 米茲克第542章 赫爾梅克衝突(一)第227章 國民教育(中)第302章 德瓦保衛戰(三)第513章 利比亞石油(上)第192章 石油爭奪戰(中)第755章 薩拉丁計劃(下)第773章 北非第一戰(下)第691章 歐洲三軸心(完)第259章 聖彼得堡暗夜第267章 八月革命第763章 奪取機場(下)第十六章 飛行第557章 和談(上)第621章 暴風雨的來臨第198章 新的國王第234章 卡拉圖裡的野望第二十二章 改變第285章 準備(五)第274章 同盟國的最後條件(下)第674章 不一樣的慕尼黑會議(下)第七十五章 鋼鐵廠新領導第650章 進軍萊茵第153章 保加利亞求和第八十二章 海軍方案 上第一百章 第二次摩洛哥危機第375章 德國戰敗第616章 國會縱火案第209章 難民(中)第529章 突如其來的休假(下)第236章 羅馬尼亞的試探(下)第646章 西班牙黃金(一)第629章 來自英法的問候第789章 空軍第12維京聯隊第319章 蘇恰瓦淪陷第801章 中東戰役(一)第703章 騎兵大戰坦克(中)第522章 貝凱什喬包暴動(上)第433章 元帥第十二章 清理雜草第214章 保加利亞參戰第273章 同盟國的最後條件(中)第297章 德瓦戰役(七)第392章 史上最大白刃戰第337章 喀山黃金(一)第111章 羅保談判 上(求訂閱)第680章 捷克終結第687章 歐洲三軸心(三)第312章 佔領克盧日第八十三章 艦長人選第695章 最後的機會,但澤第607章 羅斯福上臺第250章 俄國的隱患第六十章 危機結束第354章 戰前準備(下)第104章 意土戰爭爆發第三章 採購 下第526章 1928年的結束第685章 歐洲三軸心(一)第205章 工會(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