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8章 1933年

果然政府方面對這份造艦費用大爲不平,不過在埃德爾的強壓下只能通過了。

至於造艦引來的其他國家關注,羅馬尼亞只能宣稱這兩艘暫時被命名爲H型的戰列艦標準排水量爲3.5萬噸,將其他國家糊弄住。反正撒謊又不是第一次了,多撒一次謊有什麼關係,等到其他國家發現不對時,誰還有精力來管羅馬尼亞。

雖然暫時混過關,不過英法等國強烈要求羅馬尼亞加入華盛頓海軍條約,之前只有一艘戰列艦他們還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現在明顯羅馬尼亞要大肆造艦了,所以他們希望用華盛頓條約將羅馬尼亞拴住。

對於加入華盛頓海軍條約,埃德爾其實不反對,因爲這個條約也沒幾年就要失效了。不過想要羅馬尼亞加入那必須撕扯一層嘴皮子再說,想讓羅馬尼亞加入就加入麼,哪有這麼好的事。

而在這陣扯皮當中,時間就來到了1933年。而羅馬尼亞的經濟而在這一年迅猛的發展。

其中羅馬尼亞與民國簽訂經貿合作,讓國內的生產的商品找到了宣泄口。而在歐洲其他國家內經濟危機依然在持續。所以也導致蘇聯和羅馬尼亞成爲了歐爲數不多依然保持經濟增長的國家。這樣亮眼的成績讓歐洲不少經濟學者對羅馬尼亞在經濟危機中的做法,進行了深入研究。

其中宏觀經濟學之父凱恩斯,就在報紙上極力讚揚羅馬尼亞的應對舉措。在他看來羅馬尼亞在這場波及到全世界經濟危機中的應對十分得當,其政府對經濟的強力干預是其能夠免於衰退的關鍵。

而且他認爲羅馬尼亞增發貨幣雖然有人爲降低國民收入的嫌疑,但是其對經濟的刺激更爲重要。這至少能夠保住工廠的開工率,讓工人能夠繼續獲得收入,而這也讓羅馬尼亞的經濟活動對外部的影響降到最低。

而且羅馬尼亞將這些增發的貨幣投入到國內基礎設施建設,也是十分聰明的決定。這既能拉動經濟增長,又能提升國內的商品的運輸時間,還能減少在流通環節的消耗,完全是值得其他國家學習的典範。

不過雖然這些民間的經濟學家在鼓吹羅馬尼亞應對方法,不過對其他國家而言,想要做出改變首先就會讓不少官員反對。因爲這樣做目前只看到成效,還沒有看到後果。如果因此而改變那麼需要做的事情就太多了,至少要讓官員從傳統的自由經濟學思想改變才行。而英法因爲有廣大的殖民地作爲緩衝,對此改變政策興趣不大。

而其他國家有着自己的各種各樣的原因,對於羅馬尼亞這種模式用不了。所以到了1932年末,羅馬尼亞國民經濟總值在經濟刺激下達到741.7億列伊(依照貶值羅馬尼亞貶值20%與美元貶值50%計算,應該是231.3億美元)的歷史新高,完全將身後的波蘭和意大利拋在腦後。

目前排在羅馬尼亞之前的是美、英、德、法、蘇、日,羅馬尼亞目前只能排到世界第七的位置。而羅馬尼亞只要經濟發展不落下,那麼超過日本將也就是這幾年的事。因爲目前從其他國家採購的設備正在陸續運回國,而等到一年後羅馬尼亞的整張必然會再爆發一波。

而最能體現一國實力的鋼鐵業裡,羅馬尼亞也憑藉年產鋼鐵378萬噸的產量排在世界第七位置上,在其之前的依然是美、德、英、蘇、法、日。而隨着羅馬尼亞鋼鐵業的擴張,必然會將法、日兩國拋在腦後。

除此之外,羅馬尼亞在採煤、發電、氨肥、水泥、汽車、拖拉機等產業上也得到迅猛的發展,其中大量的基礎設施建設讓不少相關行業都得到充分的發展,而這些行業的發展也帶動了其他關聯行業增長。所以讓羅馬尼亞依然能夠保持經濟增長的勢頭。

目前羅馬尼亞汽車保有量達到147萬輛,每三十五人中就有一輛汽車。

這得益於目前羅馬尼亞依然是歐洲最大的汽車生產基地。便宜的汽車讓不少腰包鼓起來的民衆敢於購買汽車。

雖然在歐洲其他國家羅馬尼亞的大衆汽車面臨着競爭,不過憑藉先發的優勢。讓羅馬尼亞汽車行業依然有着不小的優勢。尤其是在貨車製造上,羅馬尼亞的東風卡車一直都是質量的代名詞。

雖然羅馬尼亞各行業都在迅猛的發展,不過依然有出口萎靡的。那就是石油產業,在出口上陷入下跌的趨勢。說起來都是埃德爾作死點開了利比亞石油,讓現在的意大利日子好過多了。雖然在經濟危機中意大利也遭受到創傷,不過憑藉賣油的錢,墨索里尼領導的意大利過的還算不錯,其經濟下跌不明顯。

不過對羅馬尼亞出口的石油產品來說就難過了,丟失傳統的意大利石油市場,只能在其他國家想辦法。雖然在西班牙、土耳其、德國等國陸續開拓了一些市場,不過現在石油市場的利比亞原油依然是羅馬尼亞的強烈競爭者。雖然羅馬尼亞在利比亞石油上有股份,不過與人分食哪有獨吞利潤高。所以在歐洲石油供應市場,多一個競爭者的羅馬尼亞石油日子不太好過。

面對這一情況,羅馬尼亞石油公司也在想出路。他們將更多精力放在研發高品質石油產品上,希望通過高品質汽柴油,給公司帶來更多的利潤。

雖然有一些不利的消息,不過羅馬尼亞經濟的快速增長是確定的。這也導致政府收入達到新的臺階,全年政府總收入爲86.7億列伊。雖然收入看起來不錯,不過比起支出那就差遠了。在1933年列出的財政支出羅馬尼亞達到了創紀錄的127.8億列伊。超支達到41.1億列伊,可謂是觸目驚心。

其中基礎建設佔據41.78億列伊,其次是軍費達到21.33億列伊。基礎設施建設我們就不說了,不過軍費的增長主要來自新式武器的研發以及建造。

其中海軍主要是軍艦建造費用,還有武器研發。本年度除了對兩膄H級戰列艦的撥款之外,還需要對一膄重巡洋艦、一膄輕巡洋艦、三艘驅除艦、四膄潛艇等艦船進行撥款。其中潛艇主要是與德國合作,生產400多噸的小型潛艇。

而陸軍方面則是對火炮、坦克、步槍、通訊等新式裝備進行研發,因爲需要研發的數量多,裝備的量大,所以需要的花費也高。

至於政府其他部門的花費,則相比之下就少多了,因爲這些部門不需要其他方面進行大的投入。話說目前如此緊張的經濟形勢,也讓其他部門不敢有多餘的心思。

第554章 羅蘇局部戰爭(七)第365章 鯨吞(四)第140章 羅馬尼亞宣戰第236章 羅馬尼亞的試探(下)第546章 赫爾梅克衝突(完)第363章 鯨吞(二)第265章 羅馬尼亞的條件第279章 丘吉爾的方案(上)第200章 海峽封閉的影響第420章 反攻(上)第365章 喀山黃金(完)第221章 隱形整編(下)第330章 保加利亞戰敗(中)第654章 來自羅馬尼亞的援助第779章 芬蘭軍購第520章 農業改革(二)第435章 索卡爾煤礦第632章 意大利的異動第511章 戰列艦帶來的反響第十章 軍隊紛爭第128章 巴爾幹同盟破裂第525章 後續影響第656章 訪問(中)第465章 行政改制(上)第161章 新型載重汽車第445章 威廉皇家造船廠第224章 嬰兒潮 下(爲天諾W有情加更)第764章 激戰(上)第452章 華沙戰役(三)第220章 裝甲營演練第193章 石油爭奪戰(下)第352章 卡爾的苦惱第629章 意大利的消息(感謝小興盟主與句號大佬的打賞)第367章 鯨吞(六)第六十七章 橡膠危機 二第121章 呂勒布爾加斯戰役 四第676章 薩洛尼卡(下)第624章 向索菲亞進軍(三)第十三章 問題第156章 布加勒斯特談判(二)第221章 軍隊大巡查第十一章 軍隊亂象第122章 呂勒布爾加斯戰役 完第六十七章 橡膠危機 二第181章 薩拉熱窩的槍聲(上)第104章 意土戰爭爆發第545章 赫爾梅克衝突(四)第229章 教育改革方案(上)第197章 國王的逝世第500章 美國行(五)第619章 風起保加利亞(中)第439章 轉型的霍克(上)第四十五章 土耳其的應對第五十四章 電廠競標第551章 羅蘇局部戰爭(四)第十二章 清理雜草第739章 溫泉關(上)第六十五章 準備投機第710章 坎寧安的決斷第642章 1935年編制(下)第295章 德瓦戰役(五)第442章 未來的佈局(下)第686章 歐洲三軸心(二)第三十五章金融戰 下第107章 1911年總結第550章 羅蘇局部衝突(三)第747章 克里特戰役(三)第162章 羅馬尼亞的物質儲備第460章 佈列特斯攻防戰(下)第197章 國王的逝世第361章 奧匈的戰敗(下)第724章 撤退第106章 巡查軍隊第二十七章 鋼鐵廠第536章 經濟危機的陰影第245章 胡狼坦克第416章 羅蘇衝突(八)第六十三章 投機前的準備第426章 和平降臨?第五十一章 柴油機的發展方向第275章 羅馬尼亞的應對(上)第四十章 攪局者T型車第二十七章 鋼鐵廠第623章 向索菲亞進軍(二)第六十五章 準備投機第529章 突如其來的休假(下)第529章 突如其來的休假(下)第359章 搖搖欲墜的帝國(續)第789章 空軍第12維京聯隊第三章 採購 下第752章 克里特戰役(終)第179章 來自奧匈的消息第788章 慘敗的蘇軍第629章 意大利的消息(感謝小興盟主與句號大佬的打賞)第480章 1913年的財政安排第三十二章 金融動盪中第612章 烏克蘭大饑荒(下)第六十二章 黑手會第259章 聖彼得堡暗夜第六十章 危機結束
第554章 羅蘇局部戰爭(七)第365章 鯨吞(四)第140章 羅馬尼亞宣戰第236章 羅馬尼亞的試探(下)第546章 赫爾梅克衝突(完)第363章 鯨吞(二)第265章 羅馬尼亞的條件第279章 丘吉爾的方案(上)第200章 海峽封閉的影響第420章 反攻(上)第365章 喀山黃金(完)第221章 隱形整編(下)第330章 保加利亞戰敗(中)第654章 來自羅馬尼亞的援助第779章 芬蘭軍購第520章 農業改革(二)第435章 索卡爾煤礦第632章 意大利的異動第511章 戰列艦帶來的反響第十章 軍隊紛爭第128章 巴爾幹同盟破裂第525章 後續影響第656章 訪問(中)第465章 行政改制(上)第161章 新型載重汽車第445章 威廉皇家造船廠第224章 嬰兒潮 下(爲天諾W有情加更)第764章 激戰(上)第452章 華沙戰役(三)第220章 裝甲營演練第193章 石油爭奪戰(下)第352章 卡爾的苦惱第629章 意大利的消息(感謝小興盟主與句號大佬的打賞)第367章 鯨吞(六)第六十七章 橡膠危機 二第121章 呂勒布爾加斯戰役 四第676章 薩洛尼卡(下)第624章 向索菲亞進軍(三)第十三章 問題第156章 布加勒斯特談判(二)第221章 軍隊大巡查第十一章 軍隊亂象第122章 呂勒布爾加斯戰役 完第六十七章 橡膠危機 二第181章 薩拉熱窩的槍聲(上)第104章 意土戰爭爆發第545章 赫爾梅克衝突(四)第229章 教育改革方案(上)第197章 國王的逝世第500章 美國行(五)第619章 風起保加利亞(中)第439章 轉型的霍克(上)第四十五章 土耳其的應對第五十四章 電廠競標第551章 羅蘇局部戰爭(四)第十二章 清理雜草第739章 溫泉關(上)第六十五章 準備投機第710章 坎寧安的決斷第642章 1935年編制(下)第295章 德瓦戰役(五)第442章 未來的佈局(下)第686章 歐洲三軸心(二)第三十五章金融戰 下第107章 1911年總結第550章 羅蘇局部衝突(三)第747章 克里特戰役(三)第162章 羅馬尼亞的物質儲備第460章 佈列特斯攻防戰(下)第197章 國王的逝世第361章 奧匈的戰敗(下)第724章 撤退第106章 巡查軍隊第二十七章 鋼鐵廠第536章 經濟危機的陰影第245章 胡狼坦克第416章 羅蘇衝突(八)第六十三章 投機前的準備第426章 和平降臨?第五十一章 柴油機的發展方向第275章 羅馬尼亞的應對(上)第四十章 攪局者T型車第二十七章 鋼鐵廠第623章 向索菲亞進軍(二)第六十五章 準備投機第529章 突如其來的休假(下)第529章 突如其來的休假(下)第359章 搖搖欲墜的帝國(續)第789章 空軍第12維京聯隊第三章 採購 下第752章 克里特戰役(終)第179章 來自奧匈的消息第788章 慘敗的蘇軍第629章 意大利的消息(感謝小興盟主與句號大佬的打賞)第480章 1913年的財政安排第三十二章 金融動盪中第612章 烏克蘭大饑荒(下)第六十二章 黑手會第259章 聖彼得堡暗夜第六十章 危機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