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節 利潤點

奴易茲乍看到清單上250兩銀子/人的價格後,是很不以爲然的;還處在慣性思維下的荷蘭人,自然不會認爲這個價格能買到“外籍勞工”。要知道,這連300%的利潤都不到,而且高昂的成本並沒有減少:從西非來到東亞,正常情況下船員的死亡率是和去美洲持平的,奴隸自然也一樣。

但是當他聽懂蔡飛明的言下之意後,瞬間就看到了一個巨大的利潤增長點:是的,爪哇人,馬來人,安達曼人,巽他人,望加錫人......這些數也數不清的南亞土著,這些矮小懶惰的土人,這一刻全部變成了金幣。

巴達維亞每年都要花費鉅額財政用來鎮壓當地爪哇人,另外,公司在控制香料羣島的過程中,隨手滅亡掉的土著大小部落實在無法計算,因爲太多,只有像一次性殺掉萬名以上土著的時候纔會有記錄——比如班達人。

南亞土著的“上船價”有390荷盾嗎?肯定是沒有的,這些擠滿了巴達維亞監獄和貧民窟的南洋矮子,100荷盾(約25兩銀子)大概就足夠,或許50荷盾?

南洋土著運輸死亡率高嗎?肯定不會很高,因爲巴達維亞到大員的海程很短,不會出現三艘沉兩艘的情況,船艙裡也能儘量多塞人進去,這樣的話......

奴易茲的大腦這一刻在瘋狂運算:清單上是250兩白銀/人的“到岸價”,一個“外籍勞工”的總成本無論如何也不會超過30兩白銀/人,這樣的話,船上穩妥一點裝350個人,路上哪怕死掉50人,那麼300人的純利就在65000兩白銀以上,哦,我的上帝......如果每年多跑幾個船次的話......哦,耶穌基督!

“專利權,我們需要大員頒發的奴隸貿易專利證書!”奴易茲這一刻再不掩飾,紅着眼睛對蔡飛明喊到。

“有許可證,但是沒有專利證書。”蔡飛明解釋道:“VOC是第一個與我方建立正常外交關係的勢力,其他西班牙和葡萄牙兩國目前並沒有和大員建立正常外交關係,所以就當下的情況來說,你們有先發優勢......我個人估計,至少在下一年度,VOC是有隱形壟斷權的。”

......

奴易茲用盡全身力氣,才強迫自己把目光落到清單的下一項上:“哦,稻米,無限量的稻米。”

這一樣商品巴達維亞是有存貨的,這不是什麼大問題。“如果今後需求量大的話,可以讓明國人在巴達維亞城外多開闢一些水田,反正城外的那些矮子們遲早都會被賣掉,土地都會空出來。”奴易茲想到。

荷蘭人自從佔領巴達維亞後,多年來一直在誘惑和抓捕明國人到巴達維亞定居,並任命漢人“甲必丹(captain船長)”——來管理。因爲明國人勤勞吃苦,什麼都會幹,和本地土著完全是兩個物種,荷蘭人可以從他們身上得到稅金和商品。

“什麼,你們居然對香料課稅?”奴易茲看到下一項時,忍不住又高叫起來。

“多新鮮那,你以爲大員和長崎一樣,免稅港嗎?”蔡飛明嗤笑一聲,然後用手指剁着桌面,挑着眉毛對奴易茲說道:“稻米是唯一免稅的,不但免稅,今後每年你們必須運來我們規定的數量。其餘商品統統要課稅,不過稅率不同,你看像皮革和硝石稅率就很低,你們其實有得賺。”

奴易茲低頭看了看清單下方的那一長串商品,發現這些基本都是原料:羊毛,皮革,各種熱帶紅木,以及棉花,生熟鐵,銅,硝石。

蔡飛明開始一項項給他解釋:大員需要各種皮革,水牛皮,鱷魚皮,羊皮,鹿皮,豬皮,驢皮來者不拒,以上這些粗貨包括紅木和棉花在內,巴達維亞本地不足的話,隔壁印度就有豐厚的貨源。

至於各種金屬,穿越衆不強求,有沒有都可以。

硝石是重點:在所有商品裡硝石的稅率是最低的,而且收購價很高。蔡飛明口沫橫飛的告訴荷蘭人:只要在孟加拉沿海,就能從當地土邦手裡收購到上好的硝石——臥莫爾帝國在該地區頻頻吃癟,不是沒有原因的。另外,英國人已經在馬德拉斯(金奈)開始建立商館,那裡應該也有貨源。

見這位來自明國的熱心人士開課講解如何獲得南亞物產,談判桌對面的荷蘭人違和感頓時掉了一地。只有對穿越衆瞭解最深的範德哈根同志,臉上的表情還算淡定:他知道這夥復國者掌控着明國境內的一些黑市和盜賊兄弟會,有點南亞的情報也可以理解。

......

總之,這場持續到第二天的穿荷雙邊談判,雖說途中有點小磕絆,最終還是達成協議。彼得·奴易茲經過據理力爭,錙銖必較,最終爲東印度公司贏得了一份他無權決定的文件,以及一船貨物。

協議分爲兩份文件。

第一份文件是停戰協定:雙方同意將前段時間發生在大員的交火事件,定義爲“衝突”,決定自協議簽訂之日起,互相交還俘虜,結束衝突,恢復正常貿易關係。

另外,VOC宣佈放棄對大員島以及周邊地區的所有權,同時宣佈放棄對商館存銀,以及商館本身的追索權,原名爲“威爾登號”,現已改名爲“乘風號”的快艇,同樣照此辦理。

這份文件由“西崑崙貿易開發總公司”的代表蔡飛明和“聯合東印度公司”的代表彼得·奴易茲草簽,當天晚些時候,夏先澤CEO代表公司董事會簽署了文件,現在只等巴達維亞的簡·皮特斯佐恩·科恩總督簽名後,協議就會正式成立。

......

第二份文件是貿易協定:穿越方同意預支給VOC包括生絲在內的一部分商品,由奴易茲暫任船長的斯洛滕號負責將貨物運回巴達維亞。荷方保證在1628年度,會給大員輸入需求清單上的商品,用來衝抵貨款和利息,不足部分荷方用現款償付。

穿越方承諾:即日起大員港允許荷方貿易船停泊交易,今後將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保證大員對VOC包括生絲和瓷器在內的明國商品及時,足量的供貨。

荷方承諾:同樣開放東南亞VOC治下的港口,並且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保證大員所需商品的供應。

雙方同意互設商館。

以上條目的數字細則詳見附錄。

第339節 開港(五)第300節 龍巖戰記(二十二)第261節 一波又起第33節 年夜驚變(二)第439節 老孫頭第352節 開港(十八)第582節 大淩河之戰(一)第261節 一波又起第637節 箭第21節 王國棟第456節 各方(一)第22節 買槍第528節 吳掌櫃的日常(七)第44節 丐幫第137節 鹽場和船廠(一)第136節 捱打立正第96節 四大將軍第219節 修路和奴隸第288節 龍巖戰記(十)第160節 亮相第131節 大員鷹第627節 討逆(五)第311節 瘟疫第432節 服了第284節 龍巖戰記(六)第97節 居者有其屋第141節 農場第627節 討逆(五)第75節 錢錢錢第167節 木料和水泥第421節 選拔第512節 公文和健勇第353節 開港(十九)第140節 鍊鋼第509節 雞湯第33節 年夜驚變(二)第397節 堂上交鋒第189節 夜會熊文燦第112節 終遭毒手第524節 吳掌櫃的日常(三)第664節 共襄大業(一)第324節 營養過剩第600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第617節 皇帝的心思你別猜(下)第193節 蚊子叮大象第29節 告辭第691節 北歸(一十六)第95節 疏浚新港溪第727節 歷史(二)第246節 升級第649節 赴任之路(三)第275節 養豬第413節 炮打徐府第60節 姜十三第142節 種點什麼好第249節 化工廠(二)第318節 土地政策第283節 龍巖戰記(五)第109節 戰略相持第154節 黃老爺第445節 三角第625節 討逆(三)第286節 龍巖戰記(八)第284節 龍巖戰記(六)第496節 裂縫第618節 大會(一)第434節 亂戰第77節 雖近亦誅第84章 電信第652節 勳章和墨寶第447節 打援第427節 病友第211節 殺王(八)第444節 人頭武庫和包衣第161節 你也來了第701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十)第594節 上門第649節 赴任之路(三)第25節 到地頭第288節 龍巖戰記(十)第71節 散沙第198節 播種機第52節 新貴第86節 崑崙人第727節 歷史(二)第510節 三零式隧發槍第177節 船廠第480節 買地政策第285節 龍巖戰記(七)第134節 砸響窯第728節 歷史(三)第582節 大淩河之戰(一)第637節 箭第117節 政局第598節 撫遠號條約(二)第97節 居者有其屋第645節 銷假第6節 迴歸第489節 特區局面(一)
第339節 開港(五)第300節 龍巖戰記(二十二)第261節 一波又起第33節 年夜驚變(二)第439節 老孫頭第352節 開港(十八)第582節 大淩河之戰(一)第261節 一波又起第637節 箭第21節 王國棟第456節 各方(一)第22節 買槍第528節 吳掌櫃的日常(七)第44節 丐幫第137節 鹽場和船廠(一)第136節 捱打立正第96節 四大將軍第219節 修路和奴隸第288節 龍巖戰記(十)第160節 亮相第131節 大員鷹第627節 討逆(五)第311節 瘟疫第432節 服了第284節 龍巖戰記(六)第97節 居者有其屋第141節 農場第627節 討逆(五)第75節 錢錢錢第167節 木料和水泥第421節 選拔第512節 公文和健勇第353節 開港(十九)第140節 鍊鋼第509節 雞湯第33節 年夜驚變(二)第397節 堂上交鋒第189節 夜會熊文燦第112節 終遭毒手第524節 吳掌櫃的日常(三)第664節 共襄大業(一)第324節 營養過剩第600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第617節 皇帝的心思你別猜(下)第193節 蚊子叮大象第29節 告辭第691節 北歸(一十六)第95節 疏浚新港溪第727節 歷史(二)第246節 升級第649節 赴任之路(三)第275節 養豬第413節 炮打徐府第60節 姜十三第142節 種點什麼好第249節 化工廠(二)第318節 土地政策第283節 龍巖戰記(五)第109節 戰略相持第154節 黃老爺第445節 三角第625節 討逆(三)第286節 龍巖戰記(八)第284節 龍巖戰記(六)第496節 裂縫第618節 大會(一)第434節 亂戰第77節 雖近亦誅第84章 電信第652節 勳章和墨寶第447節 打援第427節 病友第211節 殺王(八)第444節 人頭武庫和包衣第161節 你也來了第701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十)第594節 上門第649節 赴任之路(三)第25節 到地頭第288節 龍巖戰記(十)第71節 散沙第198節 播種機第52節 新貴第86節 崑崙人第727節 歷史(二)第510節 三零式隧發槍第177節 船廠第480節 買地政策第285節 龍巖戰記(七)第134節 砸響窯第728節 歷史(三)第582節 大淩河之戰(一)第637節 箭第117節 政局第598節 撫遠號條約(二)第97節 居者有其屋第645節 銷假第6節 迴歸第489節 特區局面(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