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節 戰略相持

吃飽就睡的神仙日子終於結束,勞工們今天又開始上工。一進窯區,看到那些憑空出現的,閃着金屬光澤的鋼鐵怪物,明人們就開始不淡定了。

穿越衆自然不會在乎手下想什麼,勞工們被勒令排成橫排,近距離觀察設備如何運行。下一刻,轟隆隆的響聲中,大腿粗的木料被鐵牙一口口吞掉,原本就戰戰兢兢的勞工們,在恐怖直播中頓時給跪。

穿越後從沒拿自己當過外人,第一時間就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工作中的姚浙生同志,見到如此愚昧的場景,一邊破口大罵一邊衝進人堆連踢帶拉,然而拉起一個另一個又給跪......至尊寶在春十三娘面前毆打手下時大概也是這個心情——恨鐵不成鋼。

好不容易把這幫貨都給捋直,然後...沒有然後,觀摩教學吧,機器旁先站半天,克服掉恐懼感再說。

事實上核心動力系統用不了很多工人,從破碎機一直到汽輪機,大部分操作都是自動的,工人最大的體力勞動,無非是把樹枝,木料,鋸末刨花這些東西搬到傳送帶上。鍋爐汽輪機這些設備,旁邊永遠會有工業黨人在值班,什麼時候能培養出弄懂這些裝備的土著,現在還是個謎。

包括磚場,木工廠在內,由於電力的產生,體力勞動者人數會被降到最低,小型叉車這些倉庫必備的東東會很快裝備齊全。

......

荷蘭人和班達人依舊在新港溪上下游奮戰。紅毛們運氣好一點,負責清理新港溪下游的河道和岸上植被,這個活計是越幹越輕鬆的——下游植被逐漸稀疏,溪水鹽度逐漸升高,所以工作的艱苦程度和蚊子每天都在遞減。

截至今天,因爲各種原因死掉的荷蘭人一共還不到20個,未來幾天有望保持零傷亡:這一點是大辦公室特意交待過的,馬上奴易茲先生就要從日本回來,到時候發現手下死光光的話,面子上有點下不去。

班達人沒有那麼幸運,臺灣之所以被西班牙人稱爲“福摩薩”,那是有原因的。

窯區基地位於新港溪中游,這裡在臺南平原的位置比較靠東,已經接近阿里山腳下的淺丘陵地帶,而班達人往新港溪上游的拓荒行動,隨着海拔逐漸升高,死亡率也在逐漸升高。

丘陵地帶濃密的植被使得班達人舉步維艱。

阿里山系在海拔800米以下,佈滿了樟樹,榕樹,相思樹,野生龍眼,茄冬等等常綠喬木林,另外還有大片的毛竹,綠竹,桂竹等10幾種竹林,各種野生闊葉植物和灌木,黃藤佔據了腳下的每一寸土地,原始植被匯成一片綠色海洋,宛如海中波濤,絲毫無懼外來者的侵犯。

班達人往新港溪上游推進2公里後,死亡率就開始迅速升高。哪怕穿越衆已經給他們配發了全套勞保服,全套後世帶來的工具,並且受傷後能得到及時治療,也抵擋不住瘧疾和工傷的瘋狂殺人速度。

早期的100多號班達人現在已經只剩下70人,死亡率超過30%。現在每天上工前,都會有拿着紅外體溫計監工在所有人脖子上照射一下,一但發現有體溫升高者,立即帶走——患病者被小船轉移到北線尾島上的竹棚觀察,在這裡,所有打擺子的人,會被鐵錘一下砸死,然後海葬。

少數堅持到底,最後確診爲感冒的患者會得到幾片阿司匹林,不會有磺胺和抗生素,因爲論壇上關於耐藥性的辯論還沒有結束。

穿越衆理想中的“5公里”絕對蚊子防禦圈,由於炮灰消耗量太大,不得不暫時停手。以窯區爲圓心,東面阿里山方向只清理掉2公里植被,新港溪對岸的北方地區乾脆還沒有動手,只有西南赤崁方向可以接受。

總之,道路曲折,前途光明,隨着時間推移,戰略相持的局面遲早會被打破,最終敗退的一定是環境,而不是正在努力發展工業化的某勢力。

......

波濤翻滾,海天相連,午後的陽光溫暖明媚,由杭州始發的狗眼號船隊,此刻已經走完了臺浙航線的大部分路程,三艘千料海船組成的船隊,正在臺灣海峽中線組成一字型船隊,斬浪前行。

遙遠的輝煌早已是過去式,鄭和的後人們在200年後,已經在航海方面全面落後,淪落到只能靠肉眼觀測沿途地標的地步。眼下這個時間段,殖民者在日益發展的數學,天文學,航海學的武裝下,每年都能橫跨廣袤的太平洋來到東亞,而大明的船東們,依舊在揹着古老的針路,沿着海岸線北上南下。

他們可以遠航到北大年,馬尼拉,巴達維亞,因爲這些地方,沿途都有海岸線和各種島鏈可以避風和指示方向。

但是他們卻沒有能力,沿着家門口臺灣海峽的中線航行:均寬300公里的海峽,看不到地標,只有海水,只需要一個黑夜,或者一場風雨,明船就會迷失方向,不知道自己在朝鮮還是在廣東——他們沒有能力用天上的星星指路。

穿越者的船隊,由於安裝了後世帶來的科技裝備,所以茫茫深海反而變成航行中的屏障。船隊早期開創的臺浙航線,眼下已經日趨完善,只要海況允許,領頭的導航船現在更趨向於沿着海峽中部航行,避開可能的麻煩,直到緯度接近臺南以後,纔會改變航向。

楊二提着尿桶,從艙底一步一步走上來......這趟終於輪到他放風。上來甲板,對着船尾的廁坑,把尿桶裡的東西統統倒入海中,然後用旁邊的木桶提上來海水,刷洗乾淨尿桶之後,他終於可以靠在船舷上吸幾口清爽的海風了!

今時的楊二,剔着光頭,臉上那塊紫紅色的胎記依舊醒目,上身是最便宜的月白土布對襟小褂,下身是露着腳踝的月白土布七分褲,腳下瞪着草鞋,形象談不上時尚,如果頭上再裹一塊月白布毛巾的話,倒是能試着走一下陝北風。

第435節 淬火第721節 逐鹿第294節 龍巖戰記(十六)第95節 疏浚新港溪第18節 胡管家第262節 工分券和貨幣政策第143節 瘧疾和奴隸第595節 甲板衆生第489節 特區局面(一)第637節 箭第263節 入住第255節 原始打撈第195節 欲取先予第224節 噩耗第611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十二)第633節 聯軍第392節 碧血丹心第299節 龍巖戰記(二十一)第470節 京觀第664節 共襄大業(一)第489節 特區局面(一)第718節 清場第584節 大淩河之戰(三)第5節 高科技第270節 表兄弟第154節 黃老爺第341節 開港(七)第394節 大手筆第186節 福州第517節 展示和震懾第546節葡人的抗戰準備(二)第7節 狗死了第533節 接待入住第77節 雖近亦誅第637節 箭第562節 接收(五)第115節 兩位秀才第427節 病友第557節 明葡戰爭(九)第304節 建制(二)第634節 歷史慣性的體現以及火線提幹第560節 接收(三)第405節 同心圓第170節 敵我矛盾第213節 殺王(十)第659節 救反賊(五)第385節 另一處戰場第463節 懟第110節 楊二和摩雲觀第693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二)第84章 電信第306節 建制(四)第617節 皇帝的心思你別猜(下)第268節 阿隆索第221節 人質第559節 接收(二)第538節 談話(一)第424節 校場(三)第507節 PPT第339節 開港(五)第447節 打援第12節 屍體第448節 連戰第486節 黑導遊第22節 買槍第689節 北歸(一十四)第226節 善後雜談第207節 殺王(四)第296節 龍巖戰記(十八)第96節 四大將軍第98節 玄武岩第373節 無病呻吟第425節 飛虎營第93節 談判條件第596節 登艦第276節 惡意第346節 開港(十二)第644節 年話第359節 開港(二十五)第154節 黃老爺第589節 攤牌一刻第639節 火光第310節 建制(八)第432節 服了第187節 接觸第91節 大樟村第364節 意向協議第270節 表兄弟第165節 糞土當年第390節 何以解憂第331節 劉香的應對第553節 明葡戰爭(五)第72節 油畫第471節 面聖第366節 政策第689節 北歸(一十四)第470節 京觀第336節 開港(二)第581節 春雷營(二)第56節 李逵李鬼(一)
第435節 淬火第721節 逐鹿第294節 龍巖戰記(十六)第95節 疏浚新港溪第18節 胡管家第262節 工分券和貨幣政策第143節 瘧疾和奴隸第595節 甲板衆生第489節 特區局面(一)第637節 箭第263節 入住第255節 原始打撈第195節 欲取先予第224節 噩耗第611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十二)第633節 聯軍第392節 碧血丹心第299節 龍巖戰記(二十一)第470節 京觀第664節 共襄大業(一)第489節 特區局面(一)第718節 清場第584節 大淩河之戰(三)第5節 高科技第270節 表兄弟第154節 黃老爺第341節 開港(七)第394節 大手筆第186節 福州第517節 展示和震懾第546節葡人的抗戰準備(二)第7節 狗死了第533節 接待入住第77節 雖近亦誅第637節 箭第562節 接收(五)第115節 兩位秀才第427節 病友第557節 明葡戰爭(九)第304節 建制(二)第634節 歷史慣性的體現以及火線提幹第560節 接收(三)第405節 同心圓第170節 敵我矛盾第213節 殺王(十)第659節 救反賊(五)第385節 另一處戰場第463節 懟第110節 楊二和摩雲觀第693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二)第84章 電信第306節 建制(四)第617節 皇帝的心思你別猜(下)第268節 阿隆索第221節 人質第559節 接收(二)第538節 談話(一)第424節 校場(三)第507節 PPT第339節 開港(五)第447節 打援第12節 屍體第448節 連戰第486節 黑導遊第22節 買槍第689節 北歸(一十四)第226節 善後雜談第207節 殺王(四)第296節 龍巖戰記(十八)第96節 四大將軍第98節 玄武岩第373節 無病呻吟第425節 飛虎營第93節 談判條件第596節 登艦第276節 惡意第346節 開港(十二)第644節 年話第359節 開港(二十五)第154節 黃老爺第589節 攤牌一刻第639節 火光第310節 建制(八)第432節 服了第187節 接觸第91節 大樟村第364節 意向協議第270節 表兄弟第165節 糞土當年第390節 何以解憂第331節 劉香的應對第553節 明葡戰爭(五)第72節 油畫第471節 面聖第366節 政策第689節 北歸(一十四)第470節 京觀第336節 開港(二)第581節 春雷營(二)第56節 李逵李鬼(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