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節 丐幫

一排太陽能板斜靠在院牆根,和包括電瓶在內的組件一起負責提供電源,穿越者手裡的各式小玩意,包括電腦,電燈,以及天線和車載無線電臺現在都可以正常運轉。

幾座冷藏車箱體搭起來的活動板房擔任着臨時庫房的作用。

窗外豔陽高照,而窗內的人們正圍坐在一張八仙桌旁,聚精會神的聽着某人的發言。

留着光頭,一身僧袍的馮峻馮和尚這時正侃侃而談,有點陰柔的男中音在屋中迴盪:“眼下這種環境,公開收羅流民根本就不現實。即便是縉紳老爺,也就是閒着沒事施幾碗粥,何況咱們這些人在大明壓根就沒有社會地位。前腳弄點流民回來,後腳連看門大爺都知道塘莊裡是一夥反賊了,明人對這一套把戲很熟悉的!”

“鐺鐺”,夏先澤用手指敲了敲桌面,不耐煩的打斷:“說解決方案!這些誰不知道,你們人力資源部調查了小一個月,方案呢?”

“方案已經有了,有兩個,一個短期,一個長期。”

馮峻在筆記本鍵盤上敲了幾下,然後開始解說:“首先是短期方案,走下三路,這個流程短,見效快,不過要殺一些人,可能還要視情況放幾把火。”

“哈?”聽他這麼一說,很多人倒是來了興趣:“說說,這個下三路是怎麼個走法?”

馮峻輕輕一笑,嘴裡蹦出兩個字:“丐幫”。

接下來他開始詳細解釋:“大明朝的丐幫業務範圍是很廣的:城市垃圾清理,屍體火化,街頭曬馬,刑事背鍋犯批發......總之,這是一個集合了民政,黑幫,市政管理功能的綜合性犯罪集團,而我們下一步的計劃,就要着落在丐幫身上。”

馮峻講到這裡,聽衆已經明白過來:“你是說控制丐幫來收集流民?”

“沒錯!”馮峻點點頭:“首先,丐幫本身就是一個龐大的無業者聯盟——杭州城裡正牌的乞丐不會少於三千人,除去少數金字塔頂的管理層之外,其餘幫衆都是由城鄉無業者,失地農民,以及季節性流民組成,這就相當於一個水庫,替官府蓄洪,丐幫原本就有吸納流民的職能。”

“其次,”馮峻繼續說道:“一個流民從進入杭州範圍開始,一直到餓死在路邊,最後被擡去火化,這一系列程序都離不開丐幫。而這一套光明正大的程序,正是我們目前最需要的。”

說到這裡,馮峻嘿嘿一笑:“茫茫多的流民,乞丐,路倒,中間少了那麼些,誰知道?知道又能怎樣?”

看到在座諸人一副沉思的樣子,馮峻繼續道:“這個短期方案我們論證過,小心一點的話,至少能保證一年內的地下流民輸送。前期調研我們也做的很紮實,包括初步試探徽商劉耀祖的配合態度,當然,結果不大好,不過這不重要,一旦這個計劃通過,公司的資源調動起來,劉耀祖那裡總有辦法。”

馮峻頓了頓,然後微笑着掃視諸人:“所以,咱們現在是不是該討論一下,如何火拼洪七公的問題了?”

“先不忙討論!”夏先澤伸出食指搖了搖:“短期方案大家已經聽到了,等會就商量,你先說說那個長期方案是怎麼回事。”

“長期方案很複雜,步驟很多。”馮峻爲難的撓了撓光頭:“我這裡光計劃書就六千字,這樣吧,大家先自己看,看完咱們再說。”

說完,馮峻掏出一個U盤扔到桌上。

看到大夥輪流在用U盤下文件,馮峻想了想又補充道:“我簡單概括一下吧:這是一個步驟極其複雜的計劃,還需要有運氣成份在內才能完成。優點嘛,就是佔用‘進口物資’不多。最終目的很簡單,就是打造出一位由穿越者扮演的,能吟詩作畫的正牌縉紳出來!”

“一個正牌縉紳能給我們的事業帶來多少方便,就不用我多說了吧?搞點流民算什麼。”馮峻說到這裡,得意洋洋:“這個計劃連名字我們都想好了,就叫‘李逵行動!’”。

衆人“......”。

兩日後的下午時分,流福坊,劉宅,劉耀祖劉大老爺正在自家涼亭中消暑。

流福坊在清波門內,與西子湖一牆之隔,北臨府縣衙署扎堆的“三衙前”,南枕玉皇山,正是官紳人家匯居之地,“上城區”的精華所在。而充斥着濃郁徽派風格的劉家大宅,就坐落在流福坊的西北角。

劉耀祖今年四十有三,中年發福,身材有些微胖,臉上留着三綹長鬚,平眉正眼,很有一番雍容氣度。

夏日炎炎,穿着素色湖絲薄袍,半躺在涼椅上的劉老爺,此刻正盯着花池裡的幾尾錦鯉發呆。慣常和善的臉上這時一絲表情都沒有,手中的青花茶盅捧了半天都沒有喝一口,身後打扇的婢女知道老爺心情不妙,這時連大氣都不敢出,動作愈發輕柔起來。

劉耀祖此刻的心情確實只能用糟爛來形容——大少爺的病已經拖不下去了。

劉家從祖輩開始行商,到劉耀祖這一輩已經是四代基業。父祖輩當初撒銀子搞明朝版的“天使投資”,到劉耀祖這裡終於開出了幾個大獎。現如今劉家戶部有郎中,督察院有御史,劉家看似聲名不顯,然而下盤極穩。在這杭州城裡,除過那些累世簪纓的高門大宦之外,已然是穩居二線的大好局面。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兩個月前劉家大公子劉思維突然病倒,起初只是偶感風寒,一週後開始腹瀉,隔幾天就高燒發作一次,劉家遍請名醫,多方會診,結論是外感溼邪,正氣虛虧,一個詞:傷寒,一句話:吾輩盡力,盡力......

劉家從這一刻起就炸了鍋。

劉耀祖膝下有兩子,嫡子劉思維年紀輕輕就考取了秀才功名,來日或許還能搏個舉人回來,是完美的二代目人選。

關於庶子劉思賢,劉老爺已經放棄治療了——此子是完美的富二代,年紀輕輕就爲杭州城內的娛樂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劉大公子的病情時好時壞,反覆發作,兩個月時間拖下來,愈發嚴重,這幾日已經是昏多醒少,水米難進。就在今天早晨,值守的老杏林已經開始給劉老爺暗示:天有不測風雲......

第491節 李大嘴第525節 吳掌櫃的日常(四)第72節 油畫第233節 羣賢畢至(六)第201節 公平交易第503節 臺北(二)第22節 買槍第448節 連戰第622節 大會(五)第79節 政府不是土匪第700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九)第658節 救反賊(四)第675節 幻變(三)第408節 步步緊逼第466節 解惑第405節 同心圓第411節 鎮蠻號第378節 肥羊第556節 明葡戰爭(八)第672節 知交第598節 撫遠號條約(二)第652節 勳章和墨寶第86節 崑崙人第568節 落腳事宜第180節 新槍原型第71節 散沙第132節 動真格第573節 來自北方的團隊第307節 建制(五)第332節 招安之旅(一)第482節 分流第604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五)第511節 教頭第587節 難唸的經第581節 春雷營(二)第266節 股東第12節 屍體第129節 城市化第384節 真正的目標第570節 海峽治安整飭第678節 北歸(三)第624節 討逆(二)第678節 北歸(三)第187節 接觸第442節 接觸第388節 擴大會議第653節 賀喜的背後第473節 彈劾第622節 大會(五)第407節 交公第543節 使節培訓第624節 討逆(二)第718節 清場第442節 接觸第486節 黑導遊第618節 大會(一)第325節 孕婦學習班第354節 開港(二十)第147節 駁運第675節 幻變(三)第103節 鬥爭開始激烈第480節 買地政策第265節 分配工作第49節 齊備第571節 下龍灣登陸第1節 守株待兔第184節 外交成果第697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六)第513節 錯判第250節 化工廠(三)第428節 手術第469節 晨光第646節 站長第676節 北歸第696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五)第80章 執照第6節 迴歸第198節 播種機第95節 疏浚新港溪第303節 建制(一)第184節 外交成果第476節 金殿撒潑(二)第13節 備戰備荒第504節 臺北(三)第40節 蘿蔔開會(二)第647節 赴任第345節 開港(十一)第368節 反應第37節 後庭對第115節 兩位秀才第8節 兩隻老闆第332節 招安之旅(一)第211節 殺王(八)第113節 種瓜得瓜第686節 北歸(一十一)第560節 接收(三)第717節 龍蛇起陸第545節 葡人的抗戰準備(一)第716節 收線(八)第25節 到地頭
第491節 李大嘴第525節 吳掌櫃的日常(四)第72節 油畫第233節 羣賢畢至(六)第201節 公平交易第503節 臺北(二)第22節 買槍第448節 連戰第622節 大會(五)第79節 政府不是土匪第700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九)第658節 救反賊(四)第675節 幻變(三)第408節 步步緊逼第466節 解惑第405節 同心圓第411節 鎮蠻號第378節 肥羊第556節 明葡戰爭(八)第672節 知交第598節 撫遠號條約(二)第652節 勳章和墨寶第86節 崑崙人第568節 落腳事宜第180節 新槍原型第71節 散沙第132節 動真格第573節 來自北方的團隊第307節 建制(五)第332節 招安之旅(一)第482節 分流第604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五)第511節 教頭第587節 難唸的經第581節 春雷營(二)第266節 股東第12節 屍體第129節 城市化第384節 真正的目標第570節 海峽治安整飭第678節 北歸(三)第624節 討逆(二)第678節 北歸(三)第187節 接觸第442節 接觸第388節 擴大會議第653節 賀喜的背後第473節 彈劾第622節 大會(五)第407節 交公第543節 使節培訓第624節 討逆(二)第718節 清場第442節 接觸第486節 黑導遊第618節 大會(一)第325節 孕婦學習班第354節 開港(二十)第147節 駁運第675節 幻變(三)第103節 鬥爭開始激烈第480節 買地政策第265節 分配工作第49節 齊備第571節 下龍灣登陸第1節 守株待兔第184節 外交成果第697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六)第513節 錯判第250節 化工廠(三)第428節 手術第469節 晨光第646節 站長第676節 北歸第696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五)第80章 執照第6節 迴歸第198節 播種機第95節 疏浚新港溪第303節 建制(一)第184節 外交成果第476節 金殿撒潑(二)第13節 備戰備荒第504節 臺北(三)第40節 蘿蔔開會(二)第647節 赴任第345節 開港(十一)第368節 反應第37節 後庭對第115節 兩位秀才第8節 兩隻老闆第332節 招安之旅(一)第211節 殺王(八)第113節 種瓜得瓜第686節 北歸(一十一)第560節 接收(三)第717節 龍蛇起陸第545節 葡人的抗戰準備(一)第716節 收線(八)第25節 到地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