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節 懟

張冬東坐在椅上,看着面前沉默不語的孫承宗,以及那文人中少有的一臉鬚髯,心中也是有些感慨。

就個人節操來說,穿越衆還是普遍敬佩老孫頭爲人的。歷史上老孫頭徹底回鄉退休之後,崇禎十一年(1638年),後金入寇河北,高陽縣被圍。

面對圍城軍,老孫頭以76歲高齡,率領全家以及百姓上城抵抗,然後城破被擒,自縊而死,孫家百餘人同時遇難。

另外,孫承宗在政治方面的操守也還是過關的。雖說是東林黨一員,但是老孫頭基本不攙和那些狗屁倒竈的政治傾軋,就是一心一意完善寧錦防線,和後金作對。

不過說到寧錦防線,這可就是老孫頭的鍋了。

從結果來看,花費了巨資的寧錦防線和關寧軍,不但加速了明帝國的財政崩潰,而且在戰略上是失敗的。

事實上,從後金第一次入關的那一刻起,老孫頭的理論就等於是破產了。寧錦防線被人繞了過去,既沒有起到攻擊的作用,也沒有起到防守的作用,徹底成了擺設。

在軍事上,突出部的用處,一是吸引敵人火力,二是牽制對手。

所謂牽制,不光是挖好戰壕修好城牆等敵軍來送人頭,而是在對手打算強行繞過你的時候,突出部還有截斷對手後勤,抄敵軍老巢的作用。

這纔是突出部存在的最大意義:令敵軍不敢深入。

而在這次己巳之變中,後金大軍都全家老小出動打到京城了,作爲突出部的寧錦防線,卻一沒有吸引到火力,二沒有派出哪怕5000騎兵去抄了後金老巢,逼迫後金回援。

防守被繞過,攻擊又不敢換家......寧錦防線要來何用?人家都打到京城了啊!?

假如在二戰中,蘇軍已經打到柏林了,那德軍還會在波蘭留着軍團嗎?那不就是傻子嗎?都要亡國了啊!?

你不能指望對手每天都提着腦袋往堡壘上來硬撞,這種縮在城牆後死等着傻子來碰的戰略,能管用一次就不錯了。

所以說,老孫頭的遼西走廊堡壘戰術,其實早就破產了,只不過在這次的戰爭中才顯露出來。

然而這沒什麼卵用了:吞噬了明帝國鉅額財政的寧錦防線和關寧軍,早已催生出了龐大的相關利益集團,現在已經不是隨便什麼人能撤銷的了,皇帝也不行。

不要問,問就是落水駕崩。

然後滑稽的局面就形成了:大明每年歲入的一大半,幾百萬兩銀子拼命往寧錦防線填,而韃子則隔兩年就來京城轉悠一圈,最遠殺到了山東地界,搶夠了回家。

這條防線到底防住了什麼?

答案是:自己人。

這個可以參考後世的卡戴珊家族——每一個被卡戴珊防守過的NBA球員,都猶如斷崖般滑落......

..............................................

張冬東長長的思緒,終於被做出決定的孫承宗打斷了。

在和馬世龍默契地對視一眼後,孫承宗最終下定決心,決然說道“既如此,那老夫今日就上奏摺,莫要再讓皇上空等。”

隨着孫承宗緩緩說出這句話,在場三人同時默契點頭,一個隱晦的約定就這樣達成了。

到此爲止,三方密談就算是劃上了完美句號。這之後大家只需要各自上奏章就可以了,內容保持大方向一致,小處各自發揮,皇上看了喜滋滋。

這個結局是可以預見的。

對於孫馬這二位來說,只要勤王這件事能平穩結束,他們就是最大的獲益者之一。三方在大格局上並沒有什麼利益衝突,達成協議也是應該的。

不過事情沒那麼簡單。

搞定孫馬,只是搞定了戰略層面。至於下邊的戰術層面,孫馬可不會搭理這些事的,所有問題還是要穿越衆自己解決。

於是孫承宗在起身出門前,又加了一句:“止有一樁。外間那些人,曹川你還是要打發一二的。”

“呵呵,川理會得,老大人無需掛心。”

........................................

內幕交易完成後,大佬們便從後堂來到了前堂。

一番談話耗時良久,時間已近中午。然後馬世龍便給在座枯等的一票武將公佈了官方結論:此次戰役已經結束,在諸位共同努力下,大明獲得了顛覆性勝利。

整個過程中,作爲奇兵的曹將軍發揮了巨大作用,消滅了衆多韃子,建立了不世奇功。兩位大佬已經決定,這就上書朝廷爲曹將軍請功。

馬世龍講完這一套官話後,左右看了看,用凌厲的眼神射出了“誰同意,誰反對”的死光。

堂下一票將領都是老狐狸,這時候紛紛面帶微笑捻鬚點頭,貌似對大佬定下的調子都十分贊同,敢跳出來裝逼的一個都沒有。

到底沒有傻子。這時候唱反調,那就不是針對姓曹的,而是和孫馬過不去了,容易招致超飽和打擊。

看到自己說出的總結陳詞沒人反對,馬世龍點點頭,然後扭頭對身旁的老孫頭問道:“大人?”

孫承宗並沒有說出經典的“我再補充兩句”,而是直截了當擺擺手:“正事說清楚了,就先上些酒菜吧,老骨頭禁不住餓。曹川,老夫聞聽你家資豐厚,該不會連頓飯都管不起吧?也算是慶功席了。”

曹總兵聞言趕緊喚人過來,吩咐操辦些酒菜給各位大人。

而經過老孫頭這麼一打岔,堂上就順勢進入了自由活動的環節,軍將們紛紛起身,來曹總兵面前道賀,氣氛變得熱烈起來。

然而下一刻,某隻期待已久的靴子落地了。只見食人魔祖大壽同志過來寒暄兩句後,貌似不經意地笑呵呵問道:“不知破空老弟對碩託部的人頭,是怎麼個分法?”

“復宇兄這是何意?”曹破空滿臉疑惑,眨巴着眼睛,有點不解的反問道:“分?如何分?爲何要分?”

“呵呵,老弟有所不知。之前碩託部倉皇逃竄,那也是衆位老哥哥出力圍了遵化,死戰攻城的因果。此後碩託不敵逃竄,遭弟兄們銜尾追殺,沿途苦苦糾纏,致使碩託部筋疲力盡,故纔有曹老弟城下見功。”

“所以這碩託部的人頭嘛,老弟這裡多少也是該分潤一些的。”

大堂中此刻一片安靜,方纔熱鬧的樣子瞬間消失,針落可聞,。最上首的孫馬二人,低頭端着茶碗淺飲微酌,完全沒有擡頭的打算。

這個屬於正常操作。

大明軍隊的管理方式是大小相制,孫馬二人在這種事上,既然代表不了關寧集團的利益,也就無法阻止對方爲自家爭取利益,所以老孫頭這時候只能匿了。

“哦......”曹總兵聽到這裡,明白了。

無聲搖頭苦笑。面對毫無廉恥,顛倒黑白的食人魔祖大壽同志,哪怕是見過“大世面”,來自後世的穿越衆,這會也被氣笑了。

既然這樣,那正中下懷,曹總兵也只能擺出一副早就準備好的海盜王嘴臉了。

下一刻,某人臉一沉,雙手將袍袖一拉,一副“原形畢露”,“山寨分贓”的粗魯模樣,滿臉嘲諷地回道:“那碩託是接到老子攻下永平的信報後,即刻出城逃竄的,何來圍城不敵一說?”

“關寧前鋒被碩託留下的斷後兵馬足足在山口堵了一天,之後又被碩託回馬槍殺得大敗,屍首遍地,祖老兄你倉惶帶兵敗退到遵化城,這沒錯吧?”

“以上種種,老子派出的哨探都是親眼見到的。哼哼,若是憑着丟盔卸甲也能分到人頭,未免是太容易了吧?”

“曹大人,你這樣說,是何道理?”

看到這位海上來的蠻子瞬間翻臉,直接將事情挑明,祖大壽心下鄙視之餘也拉下了臉:“碩託有無收到信報,哪個曉得?只是弟兄們出力賣命與碩託血戰,這才讓你在三屯營城下撿了便宜。哼,想要混賴過去,這可是沒門!”

“哈哈哈!”曹海盜聞言後大笑三聲,然後指着外間校場:“我辯不過你。如此,嗯......好說,想要人頭,拿去便是。喏,全在那裡了。”

看到那根伸出的手指和滿臉的嘲諷,祖大壽明白對方在說反話:“曹大人,你這就是不打算講理了?哼,想要吞了我關寧十萬弟兄的功勞,那也不大容易!”

“切,南海洋麪上跟着老子吃飯的弟兄少說也有二十萬,你嚇唬誰?”

“咳,咳!”

眼看着場面要演變成黑幫大哥講數的劣質情景劇,一旁老孫頭實在看不過眼了,趕緊咳嗽兩聲:“都是朝廷依爲干城的肱骨大將,怎能如此說話?有事講事,莫要再胡說。”

見老孫頭出面,曹總兵這邊也就不再多廢話,而是正色對祖大壽說道:“總之,祖大人,你若是想靠嘴舌就從我這裡分到功勞,大約是不成的。”

“我輩武人,功名只在刀口。”

“這城中我只有500手下......你若是想要4000個韃子人頭,只需派兵來拿就是了。”

曹總兵說到這裡,翹着嘴角看了最外圍的某左姓將領一眼:“最好人多些,人少的話,怕是不管用,不信你問左將軍。”

“荒唐,豈有此理!”

祖大壽見事情談崩,不由得陰沉下臉:“曹總兵,你可是當真要與我關寧將士爲難?”

“去你孃的,上一個敢和老子這麼說話的,已經被沉海喂鯊魚了!”

“哼,我們走!”

祖大壽暴怒下臉色鐵青,一揮手,呼啦啦帶着堂上一半關寧系軍將就出了大堂,連老孫頭都不再搭理。

而曹總兵這時滿臉微笑,偷偷瞄一眼老孫頭後,心下其實得意“這下老孫頭肯定要把我和關寧軍翻臉之事寫進奏章了”。

第666節 共襄大業(三)第584節 大淩河之戰(三)第552節 明葡戰爭(四)第597節 撫遠號條約(一)第158節 小書房第645節 銷假第465節 溫尚書第692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一)第42節 反賊們第718節 清場第425節 飛虎營第494節 賀扁擔第369節 他鄉逢故知第585節 同舟共濟第115節 兩位秀才第284節 龍巖戰記(六)第227節 有光號第114節 同船不同命第486節 黑導遊第72節 油畫第508節 熊文燦的選擇第142節 種點什麼好第495節 一碗菜粥第649節 赴任之路(三)第441節 悄悄地進村第174節 看片第662節 救反賊(八)第397節 堂上交鋒第614節 廣州的白天第150節 赤崁見聞第426節 求醫第442節 接觸第407節 交公第510節 三零式隧發槍第291節 龍巖戰記(十三)第306節 建制(四)第395節 殺豬宰羊第206節 殺王(三)第696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五)第469節 晨光第399節 地契聯盟第256節 樂極生悲第78節 本子第636節 甲板話語第213節 殺王(十)第364節 意向協議第149節 臺江防禦方案第316節 曲線救國第411節 鎮蠻號第429節 生養第671節 暖風吹得遊人酔第108節 燈塔點燃第1節 守株待兔第467節 穩固三角第129節 城市化第178節 備戰工作第322節 鍾四毛第237節 剝洋蔥(一)第181節 入役第26節 打聲招呼第50節 王對王第675節 幻變(三)第675節 幻變(三)第539節 談話(二)第720節 鯁骨第111節 羊入虎口第530節 吳掌櫃的日常(九)第181節 入役第168節 主次分明第4節 暫住第503節 臺北(二)第255節 原始打撈第480節 買地政策第341節 開港(七)第425節 飛虎營第324節 營養過剩第293節 龍巖戰記(十五)第336節 開港(二)第220節 兩手準備第478節 轉移話題第613節 廣州的清晨第568節 落腳事宜第667節 共襄大業(四)第221節 人質第189節 夜會熊文燦第460節 真理第626節 討逆(四)第697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六)第457節 各方(二)第626節 討逆(四)第636節 甲板話語第190節 迂迴第70節 接觸第504節 臺北(三)第87節 談判(一)第321節 脫毒第98節 玄武岩第266節 股東第574節 北部灣整肅第659節 救反賊(五)
第666節 共襄大業(三)第584節 大淩河之戰(三)第552節 明葡戰爭(四)第597節 撫遠號條約(一)第158節 小書房第645節 銷假第465節 溫尚書第692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一)第42節 反賊們第718節 清場第425節 飛虎營第494節 賀扁擔第369節 他鄉逢故知第585節 同舟共濟第115節 兩位秀才第284節 龍巖戰記(六)第227節 有光號第114節 同船不同命第486節 黑導遊第72節 油畫第508節 熊文燦的選擇第142節 種點什麼好第495節 一碗菜粥第649節 赴任之路(三)第441節 悄悄地進村第174節 看片第662節 救反賊(八)第397節 堂上交鋒第614節 廣州的白天第150節 赤崁見聞第426節 求醫第442節 接觸第407節 交公第510節 三零式隧發槍第291節 龍巖戰記(十三)第306節 建制(四)第395節 殺豬宰羊第206節 殺王(三)第696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五)第469節 晨光第399節 地契聯盟第256節 樂極生悲第78節 本子第636節 甲板話語第213節 殺王(十)第364節 意向協議第149節 臺江防禦方案第316節 曲線救國第411節 鎮蠻號第429節 生養第671節 暖風吹得遊人酔第108節 燈塔點燃第1節 守株待兔第467節 穩固三角第129節 城市化第178節 備戰工作第322節 鍾四毛第237節 剝洋蔥(一)第181節 入役第26節 打聲招呼第50節 王對王第675節 幻變(三)第675節 幻變(三)第539節 談話(二)第720節 鯁骨第111節 羊入虎口第530節 吳掌櫃的日常(九)第181節 入役第168節 主次分明第4節 暫住第503節 臺北(二)第255節 原始打撈第480節 買地政策第341節 開港(七)第425節 飛虎營第324節 營養過剩第293節 龍巖戰記(十五)第336節 開港(二)第220節 兩手準備第478節 轉移話題第613節 廣州的清晨第568節 落腳事宜第667節 共襄大業(四)第221節 人質第189節 夜會熊文燦第460節 真理第626節 討逆(四)第697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六)第457節 各方(二)第626節 討逆(四)第636節 甲板話語第190節 迂迴第70節 接觸第504節 臺北(三)第87節 談判(一)第321節 脫毒第98節 玄武岩第266節 股東第574節 北部灣整肅第659節 救反賊(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