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6節 共襄大業(三)

信陽站是河南境內的新建根據地,也是目前唯一入豫的據點。

當初在廣州就職前,南望有幸接受了穿越者高層一對一的絕密級“戰略推演”講座。這其中,關於河南,穿越者並不建議南望一開始就設置多個據點。

建議有考慮到北方混亂局勢的原因,也有資源投放等種種困難因素在內。

當然了,如果前期和李自成部“勾兌”一事順利,那麼未來幾年內,武漢站在河南境內自然可以陸續設立據點......畢竟到時候,城內城外廝殺的兩方都是“自己人”了,有事可以提前準備提前打招呼。

周乙不知道這些絕密戰略規劃,不過這並不影響他按照既定程序執行計劃。

車隊當日到了信陽城外後,旋即在自家車行院內卸了貨。

信陽站由於處在“高風險區域”,所以這裡的情報局產業,一開始就分爲城內城外兩部分。

城外目前就是一家車行,是信陽站從無到有開辦的。車行佔地面積不小,可以在容納車隊人員、車輛、馬匹的同時,提供住宿服務。

不過這種住宿服務通常不對外,只提供給“自己人”。

車行設在城外的原因很簡單:方便運輸物資,進出貨物不用經過城關盤查。

考慮到未來戰亂頻發,車行其實安全級別很高,時刻都保持着警惕,隨時可以將人員物資撤入城中。

城外有車行,而在信陽城內,產業可就不止一處了。從成立到眼下,不長時間內,信陽站已經在城內佈置了一處客棧和一間食肆。

按照情報局關於高風險地區的標準配置,信陽城內不但有用來接納臨時人員的常規物業,未來還會有安全屋,以及需要長時間隱蔽施工才能建成的隱秘避難所。

周乙對城內的物業不感興趣,他現在沒功夫去檢查信陽站的建設進度。帶隊入了車行,周乙第一時間指揮夥計卸貨餵馬。而他本人,則在後院發報室內,給武漢站發去了聯絡電報。

這之後,周乙、同來的車隊人員,包括鏢師在內,統統去吃飯洗漱休息,將這幾日趕路的疲乏好好解一番。

周乙待到第二日起牀,纔開始工作。

先是檢查車隊狀況。

由於出發時配備的都是新車壯馬,所以哪怕經過幾天的快速趕路,車況都還不錯。至於馬匹...一路上精料都是管夠的,現在好吃好喝再將養兩天,也就完全恢復過來了。

轉一圈後,周乙關起門,和信陽站站長房延孝覈對了當下局面。與此同時,房延孝也將武漢方面的電報迴文給了周乙。

迴文沒有什麼要事,南望只是叮囑周乙一切小心,按計劃行事。

看完電報,周乙起身在屋裡踱了幾步,然後伸出手指算算日子,最後下了決心:“事不宜遲,明日我就走。”

“明日?”房延孝有點緊張:“是不是多休整幾日?”

“來不及了。”周乙一旦下定決心就不會更改:“還有幾百里路要趕,總要省些時間出來防意外。”

算計已定,周乙隨即出門去尋田大兄弟。

找到時,發現二位仁兄已然起牀,正埋頭吃喝呢。海碗燴麪,外帶一甑蒸羊腿,吃得是滿嘴流油快活無比。

“二位,明日咱們就要去出尋李將軍了,身子骨可還撐得住?”

幾個月來的死牢生活,令田大兄弟的身體受到了無可逆轉的摧殘。儘管這些日子他們得到了恢復,但是周乙還是擔心...畢竟信陽距離目的地還有幾百里路要趕,而且這次也沒有馬車可以坐了。

“無妨,無妨,明日就走!”

田大知道問題的嚴重性,所以他趕緊放下碗表態:“兄弟,但請安心。咱身子骨已然大好,這點路當真不在話下。”

仔細觀察一眼,發現脫離死地後的田大精神面貌越來越好,周乙這才放心點頭。

說起來有點殘酷...之所以如此關心兩位的身體狀況,其實和友情愛心無關...實在是周乙害怕他們撐不到面見闖王那一刻。

“只是有一處...”

話說到這裡,田大反倒有點擔心了:“我二人去歲是在商洛和田副爺分手的...現如今年許日月過去。周兄弟,你曉得...我等實不知大夥現下在何地...怕是遠在陝西路也未可知。”

“怕什麼。”聽自家族兄這樣說,一旁田三放下碗抹了抹油嘴,滿不在乎地說道:“十幾路闖將呢,河南地界想必如今也有不少兄弟。咱們明日出去,打問幾句也就知道了。”

“這個嘛...倒是無需操心。”

周乙似笑非笑地點了點頭:“兄弟我,倒是知道李闖將在哪裡安營寨扎。”

這個時間點,歷史上一個重要事件正在進行過程中。

今年(1635)正月始,明豫、山、陝、川、湖五省總督,兵部尚書洪承疇督師東下,開始步步爲營,圍剿在中原地區活動的農民軍主力。

迫於壓力,十三家七十二營農民軍領袖,於五月初齊聚河南滎陽縣,共商對敵之策,史稱“滎陽大會”。

在滎陽大會上,時默默無聞,爲高迎祥部將的李自成,一語驚人:“一夫猶奮,況十萬衆乎!官兵無能爲也。宜分兵定所向,利鈍聽之天。”

這個“分兵定向、四路攻戰”的應對方案,最終得到了十三家領袖的贊同,之後衆人遂依計行事。

初次跳上明末舞臺的李自成,自此次大會起,鋒芒初露,脫穎而出。

也就是這次滎陽大會開始,明末農民起義運動進入了一個新時期。

當然了,在周乙得到的情報中,不會有關於李自成和滎陽大會的各種歷史意義總結......他只知道,這個時間點,在五月底之前,李自成部是駐紮在滎陽附近就可以了。

所以他篤定告訴田大:李闖將的位置,他知道。

和田大計較定後,周乙又去了馬棚。

後院一處單獨的馬棚裡,幾匹骨架高大的蒙古馬正嚼着黑豆。蒙古馬耐遠行耐粗飼,是事前在漢口鎮的馬販子手中高價收購的。

檢查完馬匹,周乙最後回屋,收拾好了自己的諸般行李。這其中,最最重要的,是一部15瓦的軍用袖珍野戰電臺。

————————————————————————

一應準備工作完畢,次日凌晨,周乙一行五人踏馬北上。

五人組除了周乙外,還有兩個精幹特工,再就是田大二人。他們這個組,五人七馬,沿官道一路北上,目的地是鄭州——鄭州以西五十里便是滎陽縣,這個時代歸於開封府管轄。

至於留在後方的糧車隊,現在反而不急了。過後幾日,修整完畢,糧車隊會以鄭州爲目標平穩出發。

按照估算,如果一切順利的話,不用等糧車隊運動到遙遠的鄭州,就會有闖軍在半道接受糧草......反正雙方之間有電報聯繫,信陽至鄭州之間任何一處地點都可以交割。

和之前在車隊時不同。周乙他們這次上路,人人勁裝,刀劍齊備,殺氣側漏,標準江湖豪客形象。

他們每天日行夜伏,主要沿着官道北行。一路行來,五人組不進城池,只在沿途驛站和鄉鎮打尖歇馬。

在北方地區長途跋涉騎馬趕路,尤其是現如今社會秩序正在崩壞的河南一地,說實話周乙還是第一次。而這裡就看出田大的老練了。路上在哪家食肆打尖,晚上在哪個鎮子過夜,田大這種老江湖都安排得明明白白。

五個一看就不好惹的江湖客,本身就是一股相當精銳的力量。對於沿途宵小來說,這股力量雖說有好馬,有油水,但太過生硬,不划算打主意。而對於大股勢力來說,這隊人來去如風,卻根本不給他們反應時間。

爲了節省馬力,周乙他們大致是以每天百里的勻速度行進的。這樣花了五天時間,五人組大致沿着駐馬店、漯河、許昌、這條直線,跑過400裡官道,來到了新鄭左近。

周乙原本以爲,這種似危實安的行路旅程,會一直持續到目的地。不想在新鄭,卻遇到了一段小插曲。

傍晚,新鄭縣北,五里鋪。

剛剛在驛站吃喝完,欲待去前邊鎮子過夜的五人組,被一隊騎兵攔在了半路。

通常這種情況,周乙是不怵的。他手上不但有各級衙門開出的路引,還有武昌巡撫衙門給河南令尹的私信和公文。

有這些文件在手的周乙,可以隨時變換身份應對官府盤查。他們一路上在各處關卡暢通無阻,這些文件起了關鍵作用。

然而今天不行了。

擋住去路的這隊騎兵,根本不鳥周乙亮出的公文。隨即,這些人亮明旗號,乃是新進從陝西調來的總兵賀人龍麾下,中軍哨探。

看到對方眼中貪婪的眼神,以及要求周乙他們“下馬去新鄭大營查驗身份”的要求,周乙和田大對視一眼後,互相微微點了點頭。

下一刻,田大兄弟抽刀打馬,呼喝聲中,毫不猶豫地衝向了對面人數多達九人的陝西邊兵。

而周乙,則在已經落山的夕光中,沉身勒馬,揚臂打出了一串迅如雷火的電光。

第151節 雙重禮包第504節 臺北(三)第270節 表兄弟第404節 法師與騎士第315節 胚胎移植和馬政第195節 欲取先予第617節 皇帝的心思你別猜(下)第710節 收線(二)第594節 上門第581節 春雷營(二)第35節 綁票(二)第660節 救反賊(六)第316節 曲線救國第501節 吃貨第66節 出航前(一)第581節 春雷營(二)第690節 北歸(一十五)第409節 調兵遣將第526節 吳掌櫃的日常(五)第87節 談判(一)第344節 開港(十)第159節 熊大來了第574節 北部灣整肅第640節 立錐第725節 接力第586節 初見第182節 三大肥第440節 三屯營第396節 通用大招第596節 登艦第281節 龍巖戰記(三)第142節 種點什麼好第616節 皇帝的心思你別猜(上)第58節 李逵李鬼(三)第249節 化工廠(二)第95節 疏浚新港溪第586節 初見第241節 崩潰第523節 吳掌櫃的日常(二)第653節 賀喜的背後第496節 裂縫第133節 兵臨村口第434節 亂戰第348節 開港(十四)第59節 楊二入彀第106節 齊備第641節 交待第133節 兵臨村口第467節 穩固三角第6節 迴歸第438節 戰役背景第127節 不服王化第57節 李逵李鬼(二)第508節 熊文燦的選擇第539節 談話(二)第52節 新貴第593節 定約第622節 大會(五)第305節 建制(三)第90節 初次接觸第629節 討逆(七)第163節 新服務第311節 瘟疫第364節 意向協議第529節 吳掌櫃的日常(八)第128節 新附民第8節 兩隻老闆第592節 毛承祿第554節 明葡戰爭(六)第413節 炮打徐府第461節 過夜第515節 奇門兵器第362節 落腳第515節 奇門兵器第111節 羊入虎口第349節 開港(十五)第466節 解惑第329節 劉香的焦慮第5節 高科技第370節 電報和任務第285節 龍巖戰記(七)第688節 北歸(一十三)第345節 開港(十一)第688節 北歸(一十三)第281節 龍巖戰記(三)第283節 龍巖戰記(五)第211節 殺王(八)第132節 動真格第107節 人貨混裝第172節 遮了天第421節 選拔第503節 臺北(二)第145節 熊道第175節 前程第677節 北歸(二)第603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四)第688節 北歸(一十三)第69節 靠近第348節 開港(十四)第26節 打聲招呼
第151節 雙重禮包第504節 臺北(三)第270節 表兄弟第404節 法師與騎士第315節 胚胎移植和馬政第195節 欲取先予第617節 皇帝的心思你別猜(下)第710節 收線(二)第594節 上門第581節 春雷營(二)第35節 綁票(二)第660節 救反賊(六)第316節 曲線救國第501節 吃貨第66節 出航前(一)第581節 春雷營(二)第690節 北歸(一十五)第409節 調兵遣將第526節 吳掌櫃的日常(五)第87節 談判(一)第344節 開港(十)第159節 熊大來了第574節 北部灣整肅第640節 立錐第725節 接力第586節 初見第182節 三大肥第440節 三屯營第396節 通用大招第596節 登艦第281節 龍巖戰記(三)第142節 種點什麼好第616節 皇帝的心思你別猜(上)第58節 李逵李鬼(三)第249節 化工廠(二)第95節 疏浚新港溪第586節 初見第241節 崩潰第523節 吳掌櫃的日常(二)第653節 賀喜的背後第496節 裂縫第133節 兵臨村口第434節 亂戰第348節 開港(十四)第59節 楊二入彀第106節 齊備第641節 交待第133節 兵臨村口第467節 穩固三角第6節 迴歸第438節 戰役背景第127節 不服王化第57節 李逵李鬼(二)第508節 熊文燦的選擇第539節 談話(二)第52節 新貴第593節 定約第622節 大會(五)第305節 建制(三)第90節 初次接觸第629節 討逆(七)第163節 新服務第311節 瘟疫第364節 意向協議第529節 吳掌櫃的日常(八)第128節 新附民第8節 兩隻老闆第592節 毛承祿第554節 明葡戰爭(六)第413節 炮打徐府第461節 過夜第515節 奇門兵器第362節 落腳第515節 奇門兵器第111節 羊入虎口第349節 開港(十五)第466節 解惑第329節 劉香的焦慮第5節 高科技第370節 電報和任務第285節 龍巖戰記(七)第688節 北歸(一十三)第345節 開港(十一)第688節 北歸(一十三)第281節 龍巖戰記(三)第283節 龍巖戰記(五)第211節 殺王(八)第132節 動真格第107節 人貨混裝第172節 遮了天第421節 選拔第503節 臺北(二)第145節 熊道第175節 前程第677節 北歸(二)第603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四)第688節 北歸(一十三)第69節 靠近第348節 開港(十四)第26節 打聲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