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1節 北歸(六)

北風蕭瑟,碎雪飄飛。

對於小冰河時期的大明來說,小雪節氣是不折不扣要下雪的......而且今年的小雪前後,已經下了不止一場雪。

小雪前,最後一批護衛隊員從張家口總號趕到了天津。之後,小雪過後第四天,商隊啓程出發。

沒有什麼轟轟烈烈的誓師儀式。跑慣了長途的隊伍都是熟手,不需要花架子。也就是商隊總負責人吳九吳掌櫃,在出發前敬了大夥一碗壯行酒。

喝完淺淺一碗酒,夥計用厚厚的棉襖袖子抹一把嘴,然後吆喝揚鞭,啓動牲口,商隊這就算是開拔了。

隨着天津的逐年興盛,這次商隊中的四輪大車,總數達到了十三輛,是義鑫隆分號有史以來發車最多的一次。負責拉車的牲口也是這個時代北方所能達到的最高配置:清一色山東產高頭大騾,每車兩匹。

出門後沒多久,“得得”的清脆蹄聲就開始恆定下來。產自山東的青毛大叫騾,晃盪着滾圓的肚皮,拖動着車廂,走在鋪了一層雪粉的瀝青路面上,毫不費力。

從天津城最富裕的沿河碼頭區開始鋪設的瀝青路工程,已經持續了一年多時間。

這是北中國第一條瀝青馬路。如今,這條雙車道的“高速”工程,已經鋪出了城外,朝着北方不斷延伸。

行走在瀝青路面上的時候,無論是人、馬抑或車輛本身,都是輕鬆低損耗的。這種明人從未見過的“柏油”路面,光滑整潔,堅硬無痕,風雨不侵,每每給初臨寶地的商人帶來驚訝和讚歎,給天津土着帶來臉上的榮光。

商隊清晨從總號出發,跟在第一撥開城門的人流末尾,順序通過了北城門。

接下來,馬車繼續沿着瀝青路,穿過了熱鬧繁華的城郭區。

城郭區如今的面積早已超過了主城區,有大批外來者在此地安家生息。另外,本地有錢人同樣也在採購城郭地產......飛虎營強大的戰鬥力給土着帶來了在城外置業的信心。

用了足足一個時辰,車隊緩緩穿過了人流密集的城郭區。接下來,在古老的鼓河橋頭,“五里鋪”驛站門前,車隊和護衛匯合了。

義鑫隆號這一次攜帶的商貨,都是高估值的工業品,整個車隊價值不菲。基於此,配套的人員也相應增多了。

首先,每輛大車,在常例基礎上,由兩名負責輪流趕車和裝卸貨物的夥計變成了四名。另外,車隊專職護衛的數量也隨之增加,總數是四十人。

五十多名配備武器,具有戰鬥力的夥計;四十人的專業護衛隊伍;外加一些掌櫃之類的閒雜人等,整個商隊中成年男子總數超過了一百,足夠應對一般的盜匪馬匪山匪團伙了。

事實上,真實歷史中,大部分的盜匪其實都是穿着一身破爛,提着破刀的“鬣狗”式團伙,根本無法與裝備精良的商隊護衛正面硬剛。

真要是兵甲精良的武裝團伙,那也不會去當盜匪了,去哪裡都有勢力收留。

“大掌櫃,弟兄們都備齊了,候您半晌!”

上前和吳掌櫃抱拳見禮的,是一個四十來歲,滿臉風霜,眼神中透着精悍的方臉漢子。此人是護衛隊頭目吳遷,同樣是吳家旁系出身,早年在邊兵做過百總,弓馬嫺熟,行四,人稱四爺。

和普通需要僱傭鏢師的商隊不同。義鑫隆起家就是靠着去口外跑物流,這些年下來,義鑫隆早已組建起了由自家人擔綱的專業護衛隊伍。

“好,好,弟兄們看着就精神!”

點頭示意,然後吳掌櫃帶着吳法正,挨個查看了護衛隊員的成色。

這一次由張家口總號調派來的護衛隊員,是義鑫隆的精英安保隊......他們中很多人吳掌櫃都認識,知道這些都是慣常在口外與馬賊和蒙古韃子廝殺的真好漢。

由族人和一些老人手組成的護衛隊,都是神情彪悍的精壯漢子。他們清一色穿着天津勞保商店買的綠色翻毛領軍大衣,頭戴雷峰帽,腳上蹬着天津皮革廠出品的高腰戰靴,一看就是家養的富貴狗,和野外那些流浪狗不在一個頻道。

和步行的夥計不一樣。護衛隊員是全數騎馬,弓刀槍銃等一應武備都配置得相當齊全。

事實證明,隨着天津方面貨物價值的急劇提高,總號的重視程度也隨之有了相應的提升。

沒辦法,工業品體積小价值高的特性,大大提高了貨運車隊的總價值。義鑫隆只需要大略計算一下車隊的貨品總值,就必須派出往年從塞外押送大型馬羣才值得派出的人手數量。

下一刻,隨着吳遷吳四爺一聲尖厲的口哨,護衛隊全體人員上馬,從左右兩邊護住了長長的馬車隊列。

車隊正式啓航。

——————————————————

穿過拱形的鼓河石橋,就算是走出廣義的十七世紀天津城區了。此刻,映入旅人眼簾的,是北方一望無際的田野、河流及樹林。

細碎的飛雪中,道路兩旁的大地已然鋪上了銀裝。

坐在隊伍末尾第十三輛馬車中,吳法正吳少爺看着厚玻璃窗外的風吹雪揚,眼神中一片蕭瑟之意。

這是唯一有篷蓋的一輛馬車,裡面只裝了半車貴重貨物......畢竟車隊要預備一點空間給臨時病號或者傷員使用。

自從離開家門之後,吳法正已經很久沒見過熟悉的北國冬日了。在他的記憶中,山西的冬天和天津的冬天,區別不大,都是光禿禿的田壟和青色的天空。

唯獨有一點區別的,大概就是腳下這條路了。

黑色,略微帶着弧線的瀝青馬路,在一片白雪中,通向視線盡頭,彷佛穿過了天際。

毫無疑問,車隊在瀝青路面上的行進速度非常快。傳統的土路官道,大車隊每天的行程大約是二三十里路,這還要路況比較好,沒有車軸折斷,以及翻漿、雨雪等等意外情況纔可以。

而在這條瀝青路面上,使用着南方機制車輪和軸套系統的標準貨運大車,車隊每天少說也能行進五十里路。加緊趕路的話,再多一點也可以。

而且由於路面平穩的緣故,乘客在趕路後,並不會感到特別勞累,還可以保留一定的體力和精神。

所以這一次的出行,吳少爺無疑是享受到了“現代化”交通的好處。

當天後晌時分,車隊走了五十里路後,在沿途的黑古屯服務區歇馬過夜了。

說是服務區,其實是一處兼顧了兵站、後勤倉庫的半軍事化棱堡。

由於是進出天津的唯一一處大型服務區,所以黑古屯服務區的生意很好,在此地歇馬的客人很多。包括大車店、食肆、酒館、小賣部,洗腳房,澡堂在內的一應服務機構,這裡都很健全。

義鑫隆車隊在黑古屯歇馬後,老司機們都很放鬆,紛紛揣着銀子銅錢曹大頭還有紙鈔去各處店面消費。

而面對吳法正關於警惕性的疑問,老江湖九叔告訴他:黑古屯是曹大帥的產業,這裡時刻有私兵巡邏,外間還有飛虎營的巡兵,沒人敢在此處生事,讓他儘管放心。

說到這裡,吳掌櫃嘆了一口氣,拍了拍少爺的肩膀,語重心長地告訴他......還是抓緊時間去御足堂連鎖洗個腳吧......明日起,就沒有這等舒服日子可過了。

第二日一早,義鑫隆的車隊準點在日出時踏上了征途。

一開始的時候,吳少爺並沒有感覺到和昨日有什麼不同。車隊依舊在絲滑前進,他懶懶靠在車內,望着充滿了詩和遠方氣息的田野,心潮翻滾,蠢蠢欲詩。

不想,下一刻,少爺的詩意被路邊一個大牌子給打斷了。探頭從窗外出去,發現那是一個足有人高的正方形白色大木牌,上面用紅色的大漆塗着一個“安”字。

瞬時間,吳少爺想到了遙遠的江南港口某處大工坊牆面上的那些大字。

果不其然。馬車再往前駛了十餘米後,一個紅色的“全”字出現在了吳法正眼中。

再往後,躺平翻着白眼的吳少爺,終於在五分鐘後,湊齊了這一句粗鄙,毫無文辭的俗體字口號:“安全你我他,連着千萬家”。

接下來,路旁口號出現的頻率越來越高。最終,在“百年大計質量第一”的紅字過後,吳少爺看到了高聳在路旁的工程介紹牌。

黑墨寫就的彷宋字體,第一行清楚標明瞭前方施工標段名稱:京津高速黑古屯第四標段。

建設單位:天津二建集團。

設計單位:中建建築設計總公司。

再往下,是工程土方量、乃至項目經理,開工日期等等信息。

這個時候,後知後覺的吳法正,才勐然間意識到一件事:腳下的路,怕是要斷了。

很快,吳法正的想法就得到了證實:標牌前方二里地處,車隊遇到了攔路的鐵柵欄。

吆喝着牲口從路旁的輔道下去後,商隊的夥計們,一邊開始費力趕車,一邊盯着正在施工的隊伍,心情複雜。

就在瀝青路的盡頭,一輛冒着黑煙,下邊有四個鐵輪的大鐵車,正在發出隆隆的吼聲。

車的後部,是一個醒目的圓形大鐵鍋,裡邊盛滿了黑色的膠泥,咕都咕都冒着氣泡,四周散發出難聞的氣味。

與此同時,穿着棉襖和橙色馬甲的工人,用長柄鐵勺撈起鍋中的黑漿,將其傾倒在平整的石子路面上。

“不想這柏油路,竟然真是用油泥鋪就!”

吳法正只一眼,就看懂了這鋪路的路數:“只是這油泥聞所未聞,不知何處而來?”

“據說是夷洲地脈所出,用大海船運來的。”

吳掌櫃關心瀝青很久了,知道不少:“此物到埠時,堅硬似鐵,非得如此這般,用大鐵鍋煉化了,纔好鋪就。”

吳法正此刻臉色變得不大好:“如此照着北邊一寸寸鋪就下去,終有一日,就到了京城啊!”

九叔貌似猜到了少爺的心思,只見他乾笑一聲接話道:“也用不了三五年。我使人測算過,快馬一日夜可到京城,便是大軍......”

吳法正微動手指一算,便緊張地說道:“大軍急行,三日可達。就是穩健慢行,五日內也足以趕到京城了!”

說到這裡,吳法正和九叔雙雙對視一眼,盡皆變色。

第127節 不服王化第400節 方岳貢第684節 北歸(九)第708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一十七)第725節 接力第272節 西班牙人的選擇第416節 天津衛第594節 上門第321節 脫毒第498節 出逃第322節 鍾四毛第683節 北歸(八)第113節 種瓜得瓜第316節 曲線救國第359節 開港(二十五)第397節 堂上交鋒第347節 開港(十三)第598節 撫遠號條約(二)第170節 敵我矛盾第399節 地契聯盟第679節 北歸(四)第321節 脫毒第121節 外籍勞工第595節 甲板衆生第53節 縣令和師爺第409節 調兵遣將第4節 暫住第350節 開港(十六)第401節 綁票知府第256節 樂極生悲第56節 李逵李鬼(一)第659節 救反賊(五)第34節 綁票(一)第460節 真理第430節 反賊第407節 交公第408節 步步緊逼第172節 遮了天第362節 落腳第351節 開港(十七)第354節 開港(二十)第655節 救反賊(一)第268節 阿隆索第699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八)第81節 船期和新城第641節 交待第657節 救反賊(三)第101章 參政議政第613節 廣州的清晨第623節 討逆(一)第82章 分基地第12節 屍體第4節 暫住第137節 鹽場和船廠(一)第278節 對澳門的攻略第151節 雙重禮包第614節 廣州的白天第588節 艙房夜話第376節 王尊德服軟第508節 熊文燦的選擇第342節 開港(八)第35節 綁票(二)第352節 開港(十八)第90節 初次接觸第455節 傳信第254節 一把軍刺第479節 走人前的談判第190節 迂迴第365節 自駕遊第160節 亮相第598節 撫遠號條約(二)第232節 羣賢畢至(五)第102章 開門迎客第59節 楊二入彀第343節 開港(九)第232節 羣賢畢至(五)第493節 堂下何人第587節 難唸的經第345節 開港(十一)第72節 油畫第234節 羣賢畢至(七)第702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一十一)第67節 出航前(二)第596節 登艦第267節 捕魚第285節 龍巖戰記(七)第202節 授業第136節 捱打立正第140節 鍊鋼第33節 年夜驚變(二)第562節 接收(五)第239節 火燒連營第558節 接收(一)第515節 奇門兵器第58節 李逵李鬼(三)第156節 卡位第623節 討逆(一)第629節 討逆(七)第675節 幻變(三)第643節 年飯
第127節 不服王化第400節 方岳貢第684節 北歸(九)第708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一十七)第725節 接力第272節 西班牙人的選擇第416節 天津衛第594節 上門第321節 脫毒第498節 出逃第322節 鍾四毛第683節 北歸(八)第113節 種瓜得瓜第316節 曲線救國第359節 開港(二十五)第397節 堂上交鋒第347節 開港(十三)第598節 撫遠號條約(二)第170節 敵我矛盾第399節 地契聯盟第679節 北歸(四)第321節 脫毒第121節 外籍勞工第595節 甲板衆生第53節 縣令和師爺第409節 調兵遣將第4節 暫住第350節 開港(十六)第401節 綁票知府第256節 樂極生悲第56節 李逵李鬼(一)第659節 救反賊(五)第34節 綁票(一)第460節 真理第430節 反賊第407節 交公第408節 步步緊逼第172節 遮了天第362節 落腳第351節 開港(十七)第354節 開港(二十)第655節 救反賊(一)第268節 阿隆索第699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八)第81節 船期和新城第641節 交待第657節 救反賊(三)第101章 參政議政第613節 廣州的清晨第623節 討逆(一)第82章 分基地第12節 屍體第4節 暫住第137節 鹽場和船廠(一)第278節 對澳門的攻略第151節 雙重禮包第614節 廣州的白天第588節 艙房夜話第376節 王尊德服軟第508節 熊文燦的選擇第342節 開港(八)第35節 綁票(二)第352節 開港(十八)第90節 初次接觸第455節 傳信第254節 一把軍刺第479節 走人前的談判第190節 迂迴第365節 自駕遊第160節 亮相第598節 撫遠號條約(二)第232節 羣賢畢至(五)第102章 開門迎客第59節 楊二入彀第343節 開港(九)第232節 羣賢畢至(五)第493節 堂下何人第587節 難唸的經第345節 開港(十一)第72節 油畫第234節 羣賢畢至(七)第702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一十一)第67節 出航前(二)第596節 登艦第267節 捕魚第285節 龍巖戰記(七)第202節 授業第136節 捱打立正第140節 鍊鋼第33節 年夜驚變(二)第562節 接收(五)第239節 火燒連營第558節 接收(一)第515節 奇門兵器第58節 李逵李鬼(三)第156節 卡位第623節 討逆(一)第629節 討逆(七)第675節 幻變(三)第643節 年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