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節 方岳貢

明代的松江府,治所在古華亭縣,下設華亭、上海、嘉定、青浦等縣,管轄面積相當大,幾乎囊括了整個長三角的右半部分。

這個時代的上海縣,儘管很繁華,但是面積卻很小,只有十六鋪周邊那一圈地方。所以大部分後世的上海土著,如果按祖籍來說的話,他們其實是嘉定人,青浦人,或者說是松江人,總之,都是鄉下泥腿子小赤佬,唯獨不是上海人。

位於後世松江二中原址上的松江府衙,在17世紀是佔地相當大的一處建築羣。畢竟府衙在規制上來說,要比縣衙大個兩圈的。

在地契聯盟開完品茗會的第二天,一位使者便坐在了松江府衙的後宅暖閣裡,和知府方岳貢在品茗。

這位使者姓呂,之所以派他來找知府,是因爲呂縉紳和方知府同爲天啓二年的進士;雙方既是同年,平日裡又有往來,算是一個合格的說客。

知府方岳貢是湖北谷城人,字四長。此人相貌平平,個頭不高,略微有些富態,年紀在三十八九,算是中年幹部裡比較年輕的了。

此刻的方知府,正親手從腳下一個燒着木炭的泥爐上提起銅茶壺,給鄰座老友添茶。

“四長兄,太簡陋了,廉潔奉公也不至如此。待明日弟差人送個火油爐子來,冬日溼寒,正好用上。”

某些人的亂入,已經越來越深入地影響到了這個位面。

拿冬季取暖的爐碳來說,現在最不差錢的大戶人家,用得都是能調節火頭,方便乾淨的煤油爐。次一等的富人家會用傳統的銀絲白炭,再次一等的,纔會像方知府這樣用普通木炭。

“衙門裡公使費就這許多,如之奈何?”方岳貢給老友添完茶後,臉色變得有點意味難明:“你也莫要給我送火油了,我這窮官兒用不起。”

“說哪裡話來,弟還能管兄長要銀子不成?!”呂縉紳佯怒。

“便是不要銀子的才貴。”方知府說到這裡,收起玩笑臉,正色問道:“你這蠹蟲一慣是無事不登三寶殿,到底何事,且老實說來!”

呂縉紳聞言哈哈一笑:“還是方兄知我。”

下一刻,呂縉紳也收起了笑臉:“近來有人桀驁不馴,行事不按規矩,勢大難制,還望兄長出手稍稍壓制一番,弟足感盛情!”

“哼哼。”方岳貢聽到這裡,搖了搖頭:“奪人產業的勾當,你莫要尋我。”

“哦,方兄都已知曉了?”

“笑話,你們這幾日鬧得沸反盈天,夜夜殺人放火,當我這知府是死人嗎?”

“呵呵,兄長既已知曉,那弟就敞開天窗說亮話了。”呂縉紳這時面上半點羞愧也無,盯着知府兄臺說道:“此事已然讓諸位縉紳下不了臺。如今我等勢成騎虎,還望兄長出手,略略壓制那夥丘八幾天,各位縉紳事後必有厚報!”

方岳貢聽到這裡,一臉不出我所料的表情,擡起頭望着窗外,伸手敲着桌面:“厚報?什麼厚報啊?”

“但憑兄長開口,弟等無有不從!”

呂縉紳話音未落,方知府卻像等了一萬年似的,急匆匆從嘴裡冒出一句話:“我要修塘。”

緊接着他又面無表情地補充道:“石塘。”

..............................

歷史上的方岳貢,其實和海瑞,王尊德都是同一類人:爲官只求名,不求財,官囊羞澀。

崇禎十年張獻忠佔據谷城時,聽說居民方岳宗是方岳貢的弟弟,於是就佔下方岳宗的房子,藉故把他拘禁起來,要他出錢助餉。

然而等張獻忠到方岳宗家裡一看後,發現對方確實爲一介平民,頓生敬意,並把他釋放。

這幾位清廉名仕的官途都有一個共同點:爲官於公,不懼權貴,家無餘財。他們和大部分官員不一樣——“贏得生前身後名”纔是他們真正追求的東西。

但就做官的手段來說,方岳貢這位崇禎最後任命的末代大學士,無疑是要比以上二人強很多的。

方岳貢是在去年就任的松江知府。他上任後便選擇了一個深得人心,名垂青史的項目:修海塘。

前文說過,從崇禎初年開始,江南的潮災和風災就沒停過。由此引發的海水破堤令民衆大量死亡,災民遍地。

方岳貢就在這個節骨眼上,開始謀劃修堤。

那麼爲什麼他能青史留名呢?因爲修得是一條石塘。是的,在方岳貢之前,幾千年來江南的海堤統統都是泥堤,俗話叫乾打壘,夾板牆。

對於生產力低下的古人來說,一塊大石經過採掘,修整打磨,最終運輸到海邊,這個純人力費用是極其高昂的。再加上用來當作粘合劑的糯米,蛋清等耗材,一條使用萬千大石修建的真正石塘,這個造價對於地方官府來說,那真是極其吃力的。

所以有史以來,直到明末方岳貢,才成功修建了江南地區的第一條石塘。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方岳貢的爲官和組織能力是完爆其他那些清廉之臣的——江南地區歷來富庶,爲何之前沒人能搞定?

這個說白了還是能力和決心的問題。

要知道一開始方岳貢召集士紳籌款時,也是遭遇了重重阻力。

士紳們害怕增加經濟負擔,強調築石塘有三難:一是費用昂貴;二是石塘技術上比土塘要求高;三是“海勢不可與爭”,主張內徙退築土塘。

然而方岳貢堅持認爲內徙等於讓地於海,遂力排衆議,決定建造石塘。

這之後方知府每天駕一葉小舟,到處勸募,並且頒佈了松江府的修堤土政策:“富戶有田百畝者,一律勸輸每畝銀八釐”。

以上這些,體現了方岳貢高明的施政能力:銀子不是那麼好收的,手腕不高的話,光憑泛舟募捐作秀,士紳們哪裡能就範?

再之後就是工程管理,方岳貢這方面同樣很強,甚至比後世很多工程都強得多。

他不但四下尋找高明工匠,然後在工程開建後革除弊端,不許衙門、公差層層剋扣,並隨時訪問督工人員,檢查發出的銀兩是否全部到位,最後石塘工程順利完成。

石塘完工後,百姓爲感謝方岳貢,專門建造了“報功祠”,一直到後世,還有村民祭拜。

以上這些事證明,方岳貢雖說是個清官,但他是一個很有手腕心計,精通世情人心的清官。

所以今天來得這位說客呂縉紳,在拜訪過方知府後,便匆匆告辭了——他帶走了方知府提出的募捐條件。這個條件太過苛刻,說客無權做主,要回去和衆人商議。

送走這位整天謀算着奪人家產的同年後,方大知府搖了搖頭,嘆一聲氣,離開暖閣,往後宅的另一處偏院走去。

歷史上的方岳貢,是在幾年後才真正搞定了各方,開始正式施工石塘。但這件事從他去年上任以來就開始策劃吹風了:如此巨大的工程,以中古時代的社會條件,前期準備幾年時間是正常情況。

所以他剛纔見到呂同年後,毫不客氣就扔出一個大難題給對方......反正他也不想管那些破事,獅子大開口好了。

一邊盤算着事後種種,方知府一邊急步而行,很快他就進到了偏院裡一處不起眼的屋子裡。

推開門後,方知府一步跨進屋裡,急匆匆來到書桌前,雙手拄案,眼睛一邊看着桌上的畫卷,一邊扭頭對身旁的人說道:“方纔說到何物了?”

旁邊那人微笑道:“說到水泥了。”

“哦對,水泥!”

.............................

站在方知府身旁的,是一個叫羅十之的中年男人。

此人是熊道在嘉定縣最早選定的經銷商之一。由於羅十之的族兄是現任的工部郎中,所以羅家在熊道這裡代理的商品,主要是一些建築材料:水泥,木料,玻璃。

今天其實在呂縉紳上門之前,羅十之就已經和方知府在這間偏院裡溝通了一上午了。

而此刻擺在方岳貢面前的,則正是他所思所想的一副水彩大壩圖。

事實上這張圖上的事物,已經遠遠超過了方岳貢夢中所想。因爲這是一張用數碼照片洗出來的大幅面彩圖,上面是一座在明日看來極其雄偉的水壩。

看着彩圖上栩栩如生,宛若親見的臺南平原風光,還有那宏偉綿長的水壩,碧玉般的水庫,白龍般的泄洪閘......儘管方岳貢之前已經看了這張圖好久,但這會他依舊不能自拔,一邊手指在圖上摩挲,一邊嘴裡唸唸有詞。

“四長兄,這所大壩用的材料,便是那水泥了。”羅十之這時開始細細給府臺大人講解起水泥大壩的好處來。

安靜聽完羅十之的介紹後,方岳貢一邊點頭一邊說道:“倘若這水泥壩子真能如圖上這般攔起三五丈高的堰湖,那用來築我這丈許海塘,自是足夠了。”

“呵呵,四長兄看來還是要眼見爲實啊。”羅十之這時坐了下來,在同樣一個炭爐上倒了杯茶,喝一口後他才胸有成竹地說道:“此事易爾。明日四長兄就可在府內選一處地界,請高手匠人用老法子築一段海塘。”

“我這邊呢,也派匠人用水泥和大石築塘,兩者同樣長寬便是。”

方岳貢聽到這裡,瞬間就明白了羅十之的意思:“這倒是個好法子,待事後,再命人毀牆,看看哪個更牢靠。”

第186節 福州第618節 大會(一)第13節 備戰備荒第701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十)第100節 兩個世界的家底第200節 展銷會第547節 明國軍民的準備(一)第411節 鎮蠻號第411節 鎮蠻號第68節 行路難第421節 選拔第380節 落腳第602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三)第2節 假劇組第393節 賊巢穴第295節 龍巖戰記(十七)第709節 收線(一)第99節 許心素第61節 學霸第640節 立錐第272節 西班牙人的選擇第329節 劉香的焦慮第566節 本地人物的接待第127節 不服王化第573節 來自北方的團隊第457節 各方(二)第168節 主次分明第325節 孕婦學習班第431節 罐頭第81節 船期和新城第209章 殺王(六)第520節 徭役是怎樣發動的第383節 上硬菜第131節 大員鷹第535節 大衛星第400節 方岳貢第607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八)第501節 吃貨第374節 公文第61節 學霸第576節 上半場結束第639節 火光第566節 本地人物的接待第631節 調停第173節 買櫝還珠第490節 特區局面(二)第417節 落腳和撕逼第15節 購物第700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九)第80章 執照第557節 明葡戰爭(九)第184節 外交成果第266節 股東第632節 各方勢力的聚會第553節 明葡戰爭(五)第481節 後果第3節 西崑崙第48節 緊鑼密鼓第40節 蘿蔔開會(二)第590節 上賊船下不來第650節 夏口第396節 通用大招第617節 皇帝的心思你別猜(下)第297節 龍巖戰記(十九)第559節 接收(二)第101章 參政議政第351節 開港(十七)第662節 救反賊(八)第619節 大會(二)第610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十一)第50節 王對王第295節 龍巖戰記(十七)第96節 四大將軍第130節 暫一營第465節 溫尚書第310節 建制(八)第199節 外強中乾第71節 散沙第288節 龍巖戰記(十)第492節 祠堂第249節 化工廠(二)第137節 鹽場和船廠(一)第327節 會議(二)第76節 江山多嬌第717節 龍蛇起陸第157節 滯銷第473節 彈劾第70節 接觸第46節 瞧病第391節 那個男人第123節 珠光寶氣的協約第640節 立錐第608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九)第654節 邸報上的信息第628節 討逆(六)第42節 反賊們第168節 主次分明第18節 胡管家第632節 各方勢力的聚會第349節 開港(十五)
第186節 福州第618節 大會(一)第13節 備戰備荒第701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十)第100節 兩個世界的家底第200節 展銷會第547節 明國軍民的準備(一)第411節 鎮蠻號第411節 鎮蠻號第68節 行路難第421節 選拔第380節 落腳第602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三)第2節 假劇組第393節 賊巢穴第295節 龍巖戰記(十七)第709節 收線(一)第99節 許心素第61節 學霸第640節 立錐第272節 西班牙人的選擇第329節 劉香的焦慮第566節 本地人物的接待第127節 不服王化第573節 來自北方的團隊第457節 各方(二)第168節 主次分明第325節 孕婦學習班第431節 罐頭第81節 船期和新城第209章 殺王(六)第520節 徭役是怎樣發動的第383節 上硬菜第131節 大員鷹第535節 大衛星第400節 方岳貢第607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八)第501節 吃貨第374節 公文第61節 學霸第576節 上半場結束第639節 火光第566節 本地人物的接待第631節 調停第173節 買櫝還珠第490節 特區局面(二)第417節 落腳和撕逼第15節 購物第700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九)第80章 執照第557節 明葡戰爭(九)第184節 外交成果第266節 股東第632節 各方勢力的聚會第553節 明葡戰爭(五)第481節 後果第3節 西崑崙第48節 緊鑼密鼓第40節 蘿蔔開會(二)第590節 上賊船下不來第650節 夏口第396節 通用大招第617節 皇帝的心思你別猜(下)第297節 龍巖戰記(十九)第559節 接收(二)第101章 參政議政第351節 開港(十七)第662節 救反賊(八)第619節 大會(二)第610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十一)第50節 王對王第295節 龍巖戰記(十七)第96節 四大將軍第130節 暫一營第465節 溫尚書第310節 建制(八)第199節 外強中乾第71節 散沙第288節 龍巖戰記(十)第492節 祠堂第249節 化工廠(二)第137節 鹽場和船廠(一)第327節 會議(二)第76節 江山多嬌第717節 龍蛇起陸第157節 滯銷第473節 彈劾第70節 接觸第46節 瞧病第391節 那個男人第123節 珠光寶氣的協約第640節 立錐第608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九)第654節 邸報上的信息第628節 討逆(六)第42節 反賊們第168節 主次分明第18節 胡管家第632節 各方勢力的聚會第349節 開港(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