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 兒臣有腦疾

第308章 兒臣有腦疾

不過,不管怎麼說,都不妨礙李淵把這當成一種證據,用來教育李世民。

反正,李淵現在需要一個藉口來教育李世民,至於這個藉口是不是離譜到讓所有人懷疑,他可不在乎。

就像是他堅定的認爲獻春門刺殺的事情就是李世民做的一樣。

李淵提到徐師謨的時候,李建成一臉驚恐的樣子,那就說明,李建成沒料到李淵會說出徐師謨的名字。

換而言之,就是說,李建成沒料到李淵會知道徐師謨說過什麼,或者做過什麼。

那麼,李淵顯然是在李建成身邊安插了一個藏的很深的暗子,將李建成的所作所爲了解的清清楚楚。

李元吉不認爲在這種情況下,李淵會不知道獻春門刺殺的真相。

李淵顯然是知道,但還是一個勁的往李世民頭上栽贓,那就說明,李淵是鐵了心了要狠狠的教育李世民一番。

在這種情況下,再往李世民腦袋上扣一個屎盆子,李淵大概也沒什麼心理負擔。

“父親,兒臣絕無此意。”

“父親對兒臣寵愛有加,兒臣心裡對父親只有崇敬,再無其他。”

李世民捏着手裡的密書,彎下腰,一臉鄭重的說着。

李世民並沒有直接爲自己開脫,而是先向李淵表明了一番自己的心跡。

李世民又道:“還請父親給兒臣一個機會,讓兒臣去查清此事。待到兒臣查清此事以後,必然拎着那個離間我們父子之情的惡賊的腦袋,來見父親。”

李世民依舊沒有直接爲自己開脫,但卻表明了自己的決心和立場。

這一點就比李建成要強。

李建成直到現在,也沒有說一句要去討伐楊文幹,要去砍楊文幹狗頭的話。

楊文幹都背叛你了,都要反了。

你不表明立場和決心,不想着去宰了楊文幹,你要留着楊文幹過年啊?

李淵聽完了李世民一席話,臉色依舊冷峻,但心裡卻格外的複雜。

論起殺伐果斷,他的二兒子明顯比大兒子要強。

大唐上下,能人輩出,英傑遍地,要是不能殺伐果斷,不夠心狠手辣,如何鎮得住啊?

可惜,二兒子只是二兒子,要是能成爲大兒子的話,那就好了。

可惜,二兒子和大兒子已經鬧到水火不容的地步了,不然有二兒子輔佐,大兒子必成一番宏圖霸業。

強爺勝祖的話都不屑說。

因爲兩個兒子現在的成就,就已經有幾分強爺勝祖的意思了,往後只會更強、更勝,讓爺祖望其項背。

李淵心裡感慨萬千,嘴上卻不饒人,“伱是要去查清此事嗎?我看你是想借機逃脫我的責罰!”

李世民再次躬身道:“兒臣不敢。”

李淵重重的哼了一聲,“那個叫杜淹的,就讓他也去嶲州呆着吧。嶲州才八個主簿,加上他,剛好湊夠九個。”

李世民不知道該說什麼好,乾脆不說話。

李元吉嘴角抽搐了一下。

李淵這個‘才’字用的可真好,充滿了濃濃的譏諷的味道。

一衙一主簿,這是標配。

才八個主簿?

你讓那八個主簿知道了作何感想?

“那個說要‘衝擊皇城,清君之側’的,你就送他一家下去給煬帝清君側吧。我用不上他,但煬帝用得上。”

李淵這話又充滿了濃濃的譏諷。

楊廣要是在天有靈,估計得祝李淵八輩祖宗長命百歲。

“兒臣知道了。”

“削你三千封戶,給你一個教訓,免得你無法無天。”

“兒臣……知道了。”

“你府上那些人,但凡是跟杜淹,以及那個胡說八道的傢伙有關的,降官六級,削爵一等,罰俸一載。”

“兒臣……”

“反正他們多嘴多舌的,沒了俸祿,少吃一點,興許就沒力氣胡說八道了。”

李淵不等李世民把話說完,就一臉嘲弄的說着。

李世民的臉色要多難看,有多難看。

此次他謀劃着要搬倒李建成,不僅沒能如願以償,自己損失了不少,他心裡別提有多不痛快了。

唯一值得慶幸的是,李淵從頭到尾都沒有提尉遲恭。

不然他就不是損失了不少了,而是損失慘重。

“經此一事,我希望你記住,建成始終是你的兄長,親兄長,你應該多想着幫幫他,而不是刁難他。”

李淵冷哼了一聲訓誡。

李世民的臉色一下都青了,站在原地一動也不動,也不應答,就像是沒聽到李淵的話一樣。

李建成先是一驚,然後激動的手指頭都在顫動,就差眼含着熱淚,給李淵磕一個了。

實在是太不容易了。

這應該是李唐自立國以來,李淵第一次正面的敲打李世民,並且堅定的站在他這一邊。

李元吉倒是一臉的淡定,就像是一個看客一樣,靜靜的看着。

李淵這話,在他看來,說了等於沒說,因爲毫無作用。

李淵已經將李世民的野心激起來了,李世民的羽翼也豐滿的不能再豐滿了。

李淵三言兩語,根本不可能打消李世民爭奪太子之位的念頭,只會逼迫着李世民用更加激烈的手段去爭奪太子之位。

而且,李淵即便是費盡脣舌,用盡手段,迫使李世民打消爭奪太子之位的念頭,李世民麾下的那一衆羽翼,也不會答應。

什麼黃袍加身的戲碼,這個時期雖然沒有先例,但李世民麾下的那一衆羽翼,應該不介意首創一番。

“怎麼,我說的話你聽不進去?是不是覺得我對你的懲罰太輕了?”

李淵遲遲得不到李世民的迴應,惱怒的喊了起來。

李世民咬着牙,艱難的道:“兒臣聽進去了。”

李淵惡狠狠的瞪着李世民道:“我不僅要你聽進去,還要你記在心裡,還要你做到。”

李世民抱着拳的手,由於過於用力,已經開始發白了,他語氣生硬的道:“兒臣……懂了……”

李淵這才滿意的點點頭。

眼看着李世民一副不甘,又極其屈辱的樣子,他心裡也不好受,但他還是硬着心腸,沒有說一句寬慰的話。

李建成就好似吃到了絕世的美味,又好似聽到了九天上降下的仙音一樣,整個人看上去前所未有的放鬆。

李元吉則是深深的看了李世民一眼。

無論是李世民口中的‘聽進去了’也好,還是‘懂了’也罷,跟‘我明白,我一定會遵守父親的教誨’可是有着天壤之別。

李淵又不是棒槌,不可能不知道這一點。

但他沒有繼續再逼迫李世民。

大概也是不想將李世民逼的太甚。

“哎……”

李元吉心裡嘆了一口氣,感覺李淵在面對兒子們的時候,無論做什麼決定,都跟鬧着玩似的。

這種逼李世民服軟的事情,逼到了一半,就收手了,跟沒逼有什麼區別。

你繼續往下逼又能怎樣,他李世民還敢動手不成?

當我這個齊王殿下是紙糊的嗎?

“楊文幹欲反,有可能已經反了,依你之見,該如何處置?”

李淵在教育好了兒子以後,緩和了一番心情,看着李世民問。

李世民深吸着氣,平復着心情道:“楊文幹不過是個跳樑小醜罷了,他若是敢反,父親儘管派兵討伐就是了。”

李淵意味深長的道:“此事要是有你說的這麼簡單,那就好了。此事跟建成有關,若是鬧大了,必成建成畢生之恥,我也會跟着臉上無光。

所以我希望你親自領兵去討伐楊文幹,儘可能的將楊文乾等一干人等就地誅爵,將消息封鎖在慶州以內。

若是可以的話,我希望你將所有的知情人徹底清理乾淨,就當這樁事從來沒發生過。”

李世民沒吭聲。

憑什麼李建成做錯的事情,讓他幫忙去擦屁股,他纔不幹。

再者說了,楊文乾等一干人等裡,有不少他的人。

他要是去了,對方必降。

到時候他是殺呢?還是不殺?

殺了,以後就沒多少人願意幫他去做髒事了。

不殺,一旦被人發現,捅了出來,又是一樁麻煩。

他可不想羊肉沒吃到,惹了一身騷。

“怎麼,你不願意?”

李淵見李世民不答話,目光有些不善。

李元吉若有所思的看了李淵一眼,總覺得李淵讓李世民去幫李建成擦屁股,有所深意。

至於是什麼深意,李元吉暫時猜不到。

有可能是李淵查到了楊文乾等一干人等裡,有李世民的人。

也有可能是李淵在考驗李世民,是不是會記住他的教誨,謹遵他的教誨。

“兒臣以爲,元吉比兒臣更適合去征討楊文幹。”

李世民感受到了李淵目光裡的不善,果斷將火丟到了李元吉身上。

李元吉一下就惱了,纔跟你說過,你和李建成之間的事情,不要往我身上扯,你就忘記了?

老虎不發威,你當我是熊貓啊。

李元吉瞪了李世民一眼,果斷開口道:“兒臣有腦疾,還在靜養,不宜長途跋涉的去慶州廝殺。

不過,父親非要兒臣去的話,兒臣即便是會倒在半路上,也願意去慶州一行。

只是茲事體大,爲了避免耽誤了國事,兒臣希望父親能遣劉弘基、黃君漢、殷嶠、李世𪟝充任兒臣的四路行軍總管。”

李淵的嘴角明顯的抽搐了一下。

就李元吉點的這四將,對付一個擁有着十數萬大軍的強敵都夠了,對付一個剛剛成氣候的楊文幹,就有種拿強弩轟蚊子的感覺。

李世民嘴角也抽搐了一下,因爲他感覺他有點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了。

就李元吉點的這四人,他和李淵敢給,李元吉就敢撬。

(本章完)

第803章 ‘目光深遠’的李淵第965章 封土一千里第480章 竇軌!你的事發了!第1042章 雍王之威!第856章 老賊第74章 三天三夜第830章 風波再起第942章 我李靖已經成功繞到敵後第256章 惡毒舅母和惡毒舅父第938章 腹黑的李世民第196章 那一隻黑手第936章 彼之蜜餞,吾之砒霜第726章 李神通!你出賣我!!(加更!)第157章 馬周爲薛萬述敲響的警鐘第1007章 突如其來的危機第329章 李淵的態度第171章 李神通的助攻第1039章 舊將未老,新將已現第54章 馬周俯首第880章 逼其反目,引其瘋狂第626章 大唐第一外交官的魄力第721章 傳國玉璽!第230章 蝴蝶翅膀失效了?第309章 武氏一門第884章 我想 我敢 我就能贏!第1045章 老而不死(加更!)第290章 波瀾現第919章 肉包子似的阿史那第638章 古人皆有誇大的習慣第542章 李秀寧終於回京了!第544章 四龍會(上)第760章 頭鐵的李綱第195章 廬江王的目的,躺平的杜伏威第480章 竇軌!你的事發了!第873章 財神入京第156章 拋媚眼給瞎子看?第574章 又富又窮的大唐第143章 孤高不勝寒的李藝(爲‘紅塵飛光’第808章 父親難道沒有任何感觸嗎?第424章 你父親待我不公!第891章 宇文寶的政治智慧第796章 越線!第424章 你父親待我不公!第385章 風聲鶴唳第577章 我要你帶人造我的反!第805章 江夏公對此有什麼解釋第670章 唐突之戰(十八)第65章 羅士信要涼?!第911章 代州,一個出英雄,也出悍卒的地方第54章 馬周俯首第779章 簡單粗暴的計劃生育第218章 孫思邈你藏的比誰都深啊!第85章 臨葦澤第85章 臨葦澤第673章 唐突之戰(二十一)第304章 我可以裝作沒看見……第963章 不是壞,就是無知第885章 進擊的陳叔達第846章 上元無閒第108章 一尊活神!第815章 請爹的傳統?第690章 唐突之戰(三十八)第731章 設立武學第468章 魚與熊掌第279章 混戰(上)第506章 那我就幫你一把!第828章 有人才不用和沒人才可用,完全是兩第465章 別惹我!我不僅不講理,還兇殘!第724章 一個容易被人遺忘的老將第130章 突厥人退了第1003章 白羊城裡的小奇蹟第536章 李淵不講理了!第136章 被捆住了手腳的李世民第580章 你們要是不聽話,我就讓嫂嫂改嫁!第370章 齊王兇猛第581章 李建成漲智商了?!第929章 出賣盟友是不是得加錢?第1003章 白羊城裡的小奇蹟第847章 大唐版勤工儉學第966章 領袖是具備個人魅力的第206章 李元吉的‘事’發了!第238章 答案第677章 唐突之戰(二十五)第252章 給你們時間去搬救兵第953章 收尾第231章 送上門了?!第110章 孫思邈!第115章 真的奔着和談來的?!(爲‘末日屠第969章 白災和瘟疫第786章 徵樑第611章 底牌在一點一點減少的李世民第119章 你們已經是一羣成熟的將士了(爲‘第72章 突入洺水城第73章 羅士信要跟着齊王跑了?!第916章 這就是我大唐的條件第100章 屬下能撐住……第472章 竇軌割腕第652章 唐突之戰(一)第342章 誤會和漕運第527章 玄武門(十四)
第803章 ‘目光深遠’的李淵第965章 封土一千里第480章 竇軌!你的事發了!第1042章 雍王之威!第856章 老賊第74章 三天三夜第830章 風波再起第942章 我李靖已經成功繞到敵後第256章 惡毒舅母和惡毒舅父第938章 腹黑的李世民第196章 那一隻黑手第936章 彼之蜜餞,吾之砒霜第726章 李神通!你出賣我!!(加更!)第157章 馬周爲薛萬述敲響的警鐘第1007章 突如其來的危機第329章 李淵的態度第171章 李神通的助攻第1039章 舊將未老,新將已現第54章 馬周俯首第880章 逼其反目,引其瘋狂第626章 大唐第一外交官的魄力第721章 傳國玉璽!第230章 蝴蝶翅膀失效了?第309章 武氏一門第884章 我想 我敢 我就能贏!第1045章 老而不死(加更!)第290章 波瀾現第919章 肉包子似的阿史那第638章 古人皆有誇大的習慣第542章 李秀寧終於回京了!第544章 四龍會(上)第760章 頭鐵的李綱第195章 廬江王的目的,躺平的杜伏威第480章 竇軌!你的事發了!第873章 財神入京第156章 拋媚眼給瞎子看?第574章 又富又窮的大唐第143章 孤高不勝寒的李藝(爲‘紅塵飛光’第808章 父親難道沒有任何感觸嗎?第424章 你父親待我不公!第891章 宇文寶的政治智慧第796章 越線!第424章 你父親待我不公!第385章 風聲鶴唳第577章 我要你帶人造我的反!第805章 江夏公對此有什麼解釋第670章 唐突之戰(十八)第65章 羅士信要涼?!第911章 代州,一個出英雄,也出悍卒的地方第54章 馬周俯首第779章 簡單粗暴的計劃生育第218章 孫思邈你藏的比誰都深啊!第85章 臨葦澤第85章 臨葦澤第673章 唐突之戰(二十一)第304章 我可以裝作沒看見……第963章 不是壞,就是無知第885章 進擊的陳叔達第846章 上元無閒第108章 一尊活神!第815章 請爹的傳統?第690章 唐突之戰(三十八)第731章 設立武學第468章 魚與熊掌第279章 混戰(上)第506章 那我就幫你一把!第828章 有人才不用和沒人才可用,完全是兩第465章 別惹我!我不僅不講理,還兇殘!第724章 一個容易被人遺忘的老將第130章 突厥人退了第1003章 白羊城裡的小奇蹟第536章 李淵不講理了!第136章 被捆住了手腳的李世民第580章 你們要是不聽話,我就讓嫂嫂改嫁!第370章 齊王兇猛第581章 李建成漲智商了?!第929章 出賣盟友是不是得加錢?第1003章 白羊城裡的小奇蹟第847章 大唐版勤工儉學第966章 領袖是具備個人魅力的第206章 李元吉的‘事’發了!第238章 答案第677章 唐突之戰(二十五)第252章 給你們時間去搬救兵第953章 收尾第231章 送上門了?!第110章 孫思邈!第115章 真的奔着和談來的?!(爲‘末日屠第969章 白災和瘟疫第786章 徵樑第611章 底牌在一點一點減少的李世民第119章 你們已經是一羣成熟的將士了(爲‘第72章 突入洺水城第73章 羅士信要跟着齊王跑了?!第916章 這就是我大唐的條件第100章 屬下能撐住……第472章 竇軌割腕第652章 唐突之戰(一)第342章 誤會和漕運第527章 玄武門(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