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3章 唐突之戰(二十一)

第673章 唐突之戰(二十一)

傍晚的時候。

宇文寶帶人終結了馬嶺城的戰事,俘獲了咥達留在馬嶺城的兩千多僕從軍,以及一千多奴隸,還有一萬多從懷安到馬嶺城路上劫掠到的百姓,並且帶着馬嶺縣縣尉馬徵趕到了中軍大帳,彙報了戰果,以及慶州百姓在被突厥人劫掠以後的種種遭遇。

在聽到了突厥人將慶州的百姓用繩子串成一串,託在馬後趕路;在聽到了突厥人欺辱了無數慶州百姓的妻女,並且在欺辱了以後,殺而烹屍的時候。

李元吉第一次痛恨起了突厥人,就像是痛恨倭國人一樣的痛恨突厥人。

李元吉也是第一次覺得,他對咥達等人太仁慈了。

他之前還想着,只要咥達等人表現的好,並且爲大唐出死力的話,他不介意效仿歷史上的李世民,去收編咥達,從優待之,亦或者扶持咥達,在草原上做一個受大唐掌控的可汗。

現在,他沒這個心思了,他只想將咥達和咥達的族人用到死。

就像是蘇聯人在西伯利亞對待倭國人一樣的對待他們。

“你……受苦了!”

看着滿臉風霜,嘴巴、耳朵、雙手都被凍的裂開了,身上還有幾處箭傷的馬徵單膝跪地向自己施禮的時候,李元吉不知道該如何去誇讚馬徵的忠勇,又該如何去批評馬徵留土不留人的愚蠢,最後只能來了這麼一句。

而這一句,足以頂過千言萬語。

馬徵也不知道是被感動到了,還是被觸及到了內心深處最酸楚的地方,嗚嗚嗚的就哭了。

等到仰起頭的時候,早已淚流滿面。

“臣……終究還是沒有守住馬嶺城外的百姓,臣愧對馬嶺的百姓,愧對大唐啊。”

馬徵痛苦着哀嚎。

李元吉有些心酸的道:“你已經做的很好了,以不到三千人的兵力,抵禦一萬多突厥人的侵犯,固守馬嶺城數日,已經做的比天底下絕大多數縣尉強了。

你麾下的將士、衙役、鄉勇,我會讓人以軍中的禮節安葬,並且派人給他們的家人一大筆撫卹。

你和剩餘的鄉勇,我也會論功行賞,並且將你們全部編入到慶州的都督府,讓你們成爲真正的將士。”

在大唐,尤其是初期的大唐,地方軍方衙門,也就是都督府的權力很大,遠在地方的刺史府等各個衙門之上。

所以從縣衙,調到都督府,即便是平調,也算是高升了。

鄉勇們被編入都督府,就算是有了正式的身份,都督府的人會給他們準備好他們所需的兵甲,參加戰事,或者剿匪工作的時候,也會免除他們一部分徭役。

更重要的是,他們在戰場上所獲的敵人首級,也會依照軍功給他們行賞,並且還能累積,累積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可以升官。

從一個小兵升到什長、隊正、旅帥在大唐不是夢。

如果運氣好,像是張寶相一樣,在戰場上捉一個敵軍首領,或者是敵國國主,封侯拜爵也不是夢。

當然的,像是張寶相一樣好運氣的人,在大唐實在是太少了。

從一個小兵升到公卿王侯的也幾乎沒有。

馬上封侯之類的事情,也就是拿出來騙一騙什麼也不懂的熱血青年,讓他們更賣力的爲朝廷效力。

朝廷是說什麼也不會把公侯之類的爵位授予給一個大字不識一個,甚至不懂兵法謀略的人的。

而在大唐,尤其是這個時期的大唐,公侯之類的爵位,也是被世家大戶,又或者官宦人家所壟斷的。

被傳言稱是打鐵的出身的尉遲恭,人家祖上世代官宦。

有着相當傳奇的經歷的薛仁貴,人家也是河東薛氏出身,祖上還是北魏的名將薛安都。

所以除非運氣好到爆棚,像是張寶相一樣,不然馬上封侯的可能性極低。

但是伯、子、男、勳一類的爵位,倒是可以某一某。

這對那些寒門,以及平頭老百姓而言,已經算是一種階級上的跨越了。

當然了,寒門那是重新恢復階級,平頭老百姓是真的上升階級。還是有着區別的。

寒門寒門,你得有門第才行。

如果連門第也沒有,那都不算是寒門。

像是將鄉勇們編入到府兵當中,就像是給了他們一個由官方背書的巨大門第,他們會獲得相當明確的晉升途徑,他們所獲的軍功也就有了用處。

如果讓他們以鄉勇的身份去兌換軍功的話,那除了能兌換一些錢財,以及一部分朝廷下發的賞賜外,其他的什麼也得不到。

想要累積軍功去做官,根本不可能。

你連正式的身份都沒有,誰給你累積軍功,又憑什麼給你累積軍功?

如果是個人都能拿着突厥人的腦袋到衙門裡換取軍功,並且累積軍功的話,那商賈們早就憑藉着自己手裡的財力,讓自己成爲勳貴了。

畢竟,商賈們如果用巨金懸賞突厥人的腦袋的話,有的是人將突厥人的腦袋送到他們面前。

說不定還會因此衍生出去突厥專門狩獵突厥人的賞金獵人。

馬徵很清楚李元吉的這番話意味着什麼,當即感激涕零的拜謝道:“臣代馬嶺的一衆鄉勇,叩謝殿下厚愛。”

此次馬嶺的將士、衙役、鄉勇們,殺的突厥人還不少。

已經死了的人,已經沒辦法去顧及了,但是活着的人,平均一個人能分到兩三顆人頭。

兩三顆人頭,足以讓他們在進入到府兵編制以後,獲取一個不一樣的身份。

比如伍長什麼的。

往後再立幾次軍功,從伍長上升到隊正的時候,就可以開啓勳官十二轉的模式。

一轉授武騎尉,視從七品。

二轉授雲騎尉,視正七品。

以此類推。

最高十二轉,授上柱國,視正二品。

也就說一個人軍功最高可達十二轉,可受封爲上柱國,達到正二品的品級。

當然了,這跟小兵其實沒什麼太大的關係,因爲小兵唯有達到軍官的層次的時候,才能開啓勳官十二轉的模式。

轉是以上中下陣、上中下獲來計算的。

上陣上獲,就是以少擊多,並且戰而勝之,就像是李世民虎牢關一戰中的戰績一樣,就可以獲得五轉軍功。

如果小兵也能開啓勳官十二轉模式的話,那這些年跟着李世民廝混了一大圈的玄甲軍們,恐怕早就人人上護軍了。

而且勳官上升到一定的途徑,沒有充任一定的官職的話,也就上升不上去了。

比如像是李思行,勳上護軍,頭上沒有個大將軍的頭銜,就算再立下大功,也不可能封他爲柱國。

小兵別說是柱國了,上升到驍騎尉時就算是頂天了。

沒文化,也不會兵法謀略,更不會指揮一定的兵馬作戰的話,那就不會再升了。

畢竟,上面的位置都是有數的,你大字都不識一個,朝廷哪敢把這麼重要的位置給你。

不過,即便如此,馬嶺的鄉勇們能帶着軍功入都督府,起步就比一般的將士們高了。

這對馬嶺的鄉勇們絕對是一件好的不能再好的事情。

不然,依照李淵立國的時候定下的百姓立功殺賊的獎勵方式,鄉勇們頂多也就是多十幾畝地。

而慶州的百姓們此次顧及會被突厥人禍禍的不輕,地方上多出來的地,還是會分給這些活下來的鄉勇們。

因爲他們守土有功,並且是在沒有責任的情況下被徵召的,所以地方衙門會給予一定的賞賜。

所以鄉勇們再要十幾畝地,其實也沒啥太大作用。

說不定還會浪費。

因爲慶州的百姓們被突厥人禍禍了,他們找不到人幫他們種地,僅憑着他們自己,還照顧不了那麼多地。

“行了,道謝的話就不必多說了,這是你們應得的。速速回去安撫鄉里,讓百姓們儘快遷往安定。

隨後我大唐可能會在慶州跟突厥人展開大戰,到時候難免要在馬嶺等各地屯軍。

爲了避免波及到百姓,必須將百姓儘快轉移。”

李元吉擺擺手,示意馬徵可以下去了。

馬徵恭敬的一禮,退出了中軍大帳。

次日,一大早,馬徵和馬嶺的縣令就開始一起遊說着百姓往安定轉移。

一些百姓在經歷了隋末亂世,以及突厥人入侵以後,對戰爭已經麻木了,說什麼也不肯走。

說什麼祖宗埋在這裡,根也在這裡,死也要死在這裡。

最終還是馬徵和馬嶺縣令一起生拉硬拽的把人拽走了。

在此期間,並沒有鬧出什麼民變,由此可見,馬徵和馬嶺縣令在馬嶺還是有一些威信的。

在侯君集接到命令,帶着人趕到馬嶺的時候,馬嶺城已經成爲了一座空城。

李元吉自然而然的帶人進駐了馬嶺,同時命人將侯君集召來一見。

爲了避免侯君集跟李世民見到了以後尷尬,所以特地讓宇文寶帶李世民去馬嶺大峽谷裡看飛瀑去了。

“臣侯君集,參見齊王殿下。”

侯君集到了馬嶺城縣衙以後,單膝跪地施禮。

從他甲冑上的血跡看,他這一路走來並不平靜。

李元吉緩緩的點了點頭,冷淡的問道:“在路上遇到伏擊了?”

侯君集果斷搖頭道:“沒有,只是臣猜測殿下隨後應該會在馬嶺,以及馬嶺以北跟突厥人作戰,爲了避免越過馬嶺的突厥人對我們造成什麼阻礙,又或者突襲我們的輜重隊伍,所以臣在來的路上,順手將越過馬嶺的所有突厥人都給平了。”

平心而論,侯君集的能力還是很強的,心也細緻。

他能通過一道調令,就判斷出朝廷隨後會在馬嶺,以及馬嶺以北跟突厥人作戰,並且能想到解決所有越過馬嶺的突厥人,幫大唐剷除後患,確保馬嶺通往長安,以及馬嶺以南各處道路的暢通,就足以說明他的心很細緻,也很有判斷力。

能想朝廷所想,並且還快速的給辦到了,並且僅僅用了不到一天,這就說明他的能力是真的強。

要知道從馬嶺到安定可是有一段距離的,而且出了安定往北,多山路,要清理起突厥人來並不容易。

他要是摸不清突厥人的具體動向,瞭解清楚每一支突厥人的兵力,突厥人光是往山裡一躲,又或者示敵以弱,引蛇出洞,就足以讓他頭疼好幾天的。

所以他肯定是摸清楚了一切,瞭解清楚了一切,甚至提前做了一些佈置,才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解決所有越過馬嶺的突厥人。

光是這一點,就足以讓很多大唐的將校跟着學習了。

(本章完)

第307章 殺桀之君,誅乙之子第473章 尹德妃的小秘密第694章 唐突之戰(四十二)第6章 各懷心思第937章 我高低也會給他磕一個第477章 大朝會(上)第948章 亂營第643章 堅壁清野第442章 內侍省和大理寺第737章 安興貴上門第766章 無情的李淵第958章 都護府第901章 你不要過來啊!第438章 拉李世民下水第284章 送子入虎穴第194章 我有什麼得罪阿郎的地方嗎?第537章 趁機敲詐?!第725章 觀察入微的侯君集第709章 單于夜遁逃第979章 以糞爲柴第399章 玩陰謀詭計的不止心臟第1033章 晉西北啊呸,西突厥已經亂成一鍋粥第246章 牛車論事第406章 千難萬難第493章 頡利在嚇唬人?第466章 一波二折第974章 度日如年的房玄齡和安修仁第943章 至今思項羽,沒臉過江東第191章 時勢造英雄,梟雄變優伶第33章 卸甲風第586章 誰提出問題,誰去解決問題第437章 不是時候!第556章 李神通和李孝恭被打擊的不輕第301章 齊王殿下的威懾力第83章 左三副統軍第328章 贊皇公第758章 指點蘇定方第264章 羅士信的心思第891章 宇文寶的政治智慧第456章 一邊倒的碾壓!第439章 李世民派人來罵娘了?第603章 單雄信之死第673章 唐突之戰(二十一)第375章 餘威赫赫第812章 攻守易轉?第133章 你去彈劾我第190章 誰還沒個賢內助了?!第899章 北上!第535章 朕要立元吉爲太子!!第708章 議和?第26章 河北紛亂第408章 武氏有隱疾?第358章 說發飆就發飆第861章 神仙打架,螞蟻插什麼手?第797章 李氏不能委屈自己人第476章 大朝會的序幕第104章 突厥人奇葩的繼承方式第218章 孫思邈你藏的比誰都深啊!第922章 無知者才能無畏第155章 賊心不死第687章 唐突之戰(三十五)第954章 形勢大好第445章 黑甲黑麪第138章 誰在喧譁?第433章 異類第953章 收尾第140章 天威!震曜!(爲‘紅塵飛光’加更第694章 唐突之戰(四十二)第662章 唐突之戰(十)第432章 李元吉最怕的人第923章 新平郡王第384章 一石二鳥第55章 平遙縣侯第181章 河北道大行臺尚書令第470章 搬家第409章 疑難雜症第518章 玄武門(五)第722章 醉生夢死的李淵和腦生反骨的李孝常第383章 藥醫不死病,死病無藥醫第58章 雞賊的李淵第915章 李世民未盡全功的真相第449章 如人飲水第819章 會做事的人第590章 李淵怕了!第861章 神仙打架,螞蟻插什麼手?第938章 腹黑的李世民第414章 修文館第216章 扣帽子第1026章 執失思力第684章 唐突之戰(三十二)第380章 李建成呲牙?第412章 李孝恭有艦隊?!第308章 兒臣有腦疾第957章 請李淵祭祖第222章 逼迫第670章 唐突之戰(十八)第104章 突厥人奇葩的繼承方式第928章 阿史那社爾第267章 老狐狸的老尾巴第862章 過嗣?
第307章 殺桀之君,誅乙之子第473章 尹德妃的小秘密第694章 唐突之戰(四十二)第6章 各懷心思第937章 我高低也會給他磕一個第477章 大朝會(上)第948章 亂營第643章 堅壁清野第442章 內侍省和大理寺第737章 安興貴上門第766章 無情的李淵第958章 都護府第901章 你不要過來啊!第438章 拉李世民下水第284章 送子入虎穴第194章 我有什麼得罪阿郎的地方嗎?第537章 趁機敲詐?!第725章 觀察入微的侯君集第709章 單于夜遁逃第979章 以糞爲柴第399章 玩陰謀詭計的不止心臟第1033章 晉西北啊呸,西突厥已經亂成一鍋粥第246章 牛車論事第406章 千難萬難第493章 頡利在嚇唬人?第466章 一波二折第974章 度日如年的房玄齡和安修仁第943章 至今思項羽,沒臉過江東第191章 時勢造英雄,梟雄變優伶第33章 卸甲風第586章 誰提出問題,誰去解決問題第437章 不是時候!第556章 李神通和李孝恭被打擊的不輕第301章 齊王殿下的威懾力第83章 左三副統軍第328章 贊皇公第758章 指點蘇定方第264章 羅士信的心思第891章 宇文寶的政治智慧第456章 一邊倒的碾壓!第439章 李世民派人來罵娘了?第603章 單雄信之死第673章 唐突之戰(二十一)第375章 餘威赫赫第812章 攻守易轉?第133章 你去彈劾我第190章 誰還沒個賢內助了?!第899章 北上!第535章 朕要立元吉爲太子!!第708章 議和?第26章 河北紛亂第408章 武氏有隱疾?第358章 說發飆就發飆第861章 神仙打架,螞蟻插什麼手?第797章 李氏不能委屈自己人第476章 大朝會的序幕第104章 突厥人奇葩的繼承方式第218章 孫思邈你藏的比誰都深啊!第922章 無知者才能無畏第155章 賊心不死第687章 唐突之戰(三十五)第954章 形勢大好第445章 黑甲黑麪第138章 誰在喧譁?第433章 異類第953章 收尾第140章 天威!震曜!(爲‘紅塵飛光’加更第694章 唐突之戰(四十二)第662章 唐突之戰(十)第432章 李元吉最怕的人第923章 新平郡王第384章 一石二鳥第55章 平遙縣侯第181章 河北道大行臺尚書令第470章 搬家第409章 疑難雜症第518章 玄武門(五)第722章 醉生夢死的李淵和腦生反骨的李孝常第383章 藥醫不死病,死病無藥醫第58章 雞賊的李淵第915章 李世民未盡全功的真相第449章 如人飲水第819章 會做事的人第590章 李淵怕了!第861章 神仙打架,螞蟻插什麼手?第938章 腹黑的李世民第414章 修文館第216章 扣帽子第1026章 執失思力第684章 唐突之戰(三十二)第380章 李建成呲牙?第412章 李孝恭有艦隊?!第308章 兒臣有腦疾第957章 請李淵祭祖第222章 逼迫第670章 唐突之戰(十八)第104章 突厥人奇葩的繼承方式第928章 阿史那社爾第267章 老狐狸的老尾巴第862章 過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