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5【貴州大亂】

又是一個清晨。

李應手裡端着飯碗,興沖沖拉王淵去玩耍:“王二郎,快來陪我演陣。”

“沒空,我還要看兵書呢。”王淵正捧着《孫子兵法》,這是經王陽明口述,他自己抄錄下來的。或許在個別地方,因爲記憶有差錯,但主要內容應該沒問題。

李應從小就會背《孫子兵法》,可他覺得那玩意兒雖好,卻過於務虛,沒有研究陣圖來得實在。當即搖頭說:“兵書講的都是大道理,爲將之人,還是以戰陣之法爲主。”

王淵笑道:“先生說知行合一。陣圖是行,兵法是知,缺一不可。你總得讓我先明白這些兵家道理吧?”

“真沒勁,”李應出生在世襲武官之家,長時間受長輩的影響,抱怨道,“大頭巾們倒是懂得兵家至理,一個個口若懸河,真正打仗時屁都不懂。只知道扯什麼廟算,還能把敵人算死不成?打贏了是他們的廟算之功,打輸了就是武將陣戰之失,是好是歹都他們說了算。”

“你們武官世家,真一點責任都沒有嗎?”王淵質問道。

李應默然。

不但有責任,而且責任非常大。

因爲武官可以世襲,一代一代傳下來,自然導致腐敗墮落。有可能一省都指揮使,連兵書都沒讀過,連陣圖都沒看過,那還打個錘子仗?

更甚者,侵佔軍田,盤剝軍戶,導致衛兵戰鬥力銳減。

這種並非個別現象,而是普遍現象,在土木堡之前就開始了。

朱棣曾經豪言壯語,說他在北方養了二十萬兵,即便連年出征,卻不費百姓一粒米糧。

此非虛言,因爲當時衛所制度運轉良好,僅北方種出來的糧食,就足夠支撐二十萬大軍。甚至還有不少剩餘,一些軍屯糧倉裡的糧食,實在吃不完只能爛掉。

當時還有商屯作爲補充,即商人出錢出力,在邊疆墾荒種地。即可增加邊疆的糧產量,又能增加邊疆的漢民數量。而商人在種糧獲利的同時,還可以憑糧換取鹽引,通過販賣官鹽賺取暴利。

現在嘛,北方邊鎮種出來的糧食,鬼知道跑哪兒去了。大同那邊遇到大仗,直隸都得徵集民夫運糧,全都攤派在北方老百姓頭上。

幸好有個弘治中興,首輔劉健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否則現在的北方邊防早玩崩了。

王淵翻着自己手抄的兵書,感慨道:“這便是軍制出了問題,陣圖再精妙又有何用?”

李應苦笑:“誰都知道有問題,可皇帝都沒法改,一改便天下大亂。”

李應被呼爲李三郎,這正是他用功讀書的原因,只有考取功名才能沙場建功。

朝廷規定,世襲武官爲嫡長子繼承,遇到變故也可嫡次子繼承。如果嫡次子又出現意外,那就直接讓嫡長孫世襲,除非前面的都死了殘了,才能輪到他李三郎上位。

雖然李應覺得大哥是個智障,本事還不及自己十分之一,可這又有什麼辦法?

人家是嫡長子!

王淵背靠着一根竹子,隨口說道:“李兄,不若今天做個約定,你我都用功苦讀。二十年後,我當大明首輔,你當兵部尚書,咱們一起來改革大明軍制。”

“哈哈哈哈,”李應彷彿聽到天大的笑話,“你當首輔還有可能,我當兵部尚書?那職務至少得二榜進士才行。以我的讀書資質,能考個同進士就已經燒高香了。”

王淵微微一笑:“將來之事,誰又說得準呢?”

李應也正經起來,對王淵說:“若你哪天真做了首輔,一旦改革軍制,必定身敗名裂!就拿這貴州來說,所有世襲武官家族,全都世代聯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得罪一個,就得罪一堆。一人謀反,則一地謀反,反正都要被滅九族。你動了武官的好處,絕對遍地叛亂。武官可能不敢造反,但其轄地的百姓肯定造反。”

不外乎挾寇自重而已,便是當地沒有寇,武官們也能養出幾個來。

……

山上條件辛苦,不是人人都能堅持的,更何況求學的大都是世家子。

至六月中旬,龍崗書院只剩下十多個生員。後來陸續離開的那些人,有的說得病了想回城醫治,有的說家中出事需要去處理。

能留下的,皆爲心志堅毅之輩。

王淵每天跟着王陽明學兵法,同時又鞏固四書,並潛心修習《禮記》。恰巧,王陽明的本經也是《禮記》,他不用中途換專業學別的經書。

這日,一個穿着戎裝的公差,執書信自山下而來。

“陽明先生可在?”那公差問道。

其他人都在讀書,只有李應在練習刀法,他走過去說:“我是陽明先生的學生。”

公差立即把書信遞給他:“請轉交給陽明先生!我在這裡等着回信。”

王淵正在跟王大爺聊天,見李應送信進來,不禁問道:“誰來的書信?”

王陽明拆信讀了一遍,笑道:“貴州宣慰使安貴榮來信,向我抱怨朝廷賞罰不明,想裁撤龍場九驛作爲補償,問我這件事情該如何運作。”

“這可稀奇了,”王淵忍俊不禁,“先生是龍場驛丞,安貴榮想裁撤龍場驛,居然來信跟你商量。”

“這可能跟督撫魏英有關。”王陽明揣測道。

安寧司那邊的叛亂,朝廷剿了兩年,居然越剿越大。而安貴榮出兵之後,連帶行軍趕路在內,只用了一個半月時間,就將這場叛亂徹底平定。

水西安氏的實力,讓督撫魏英驚駭莫名,隨即上書朝廷,請求對水西安氏多加防範。還說龍場九驛荒廢已久,奏請朝廷撥款進行修繕,並增添衛所專門控制這九個驛站。

首輔李東陽雖然慣會和稀泥,但腦子還算清醒。

內閣討論之後,嚴厲斥責安氏遲遲不肯出兵的問題。同時又表揚了安氏立下大功,給安貴榮加了一個貴州布政司左參政的官職。

布政司左參政,那是非常大的官,相當於實權副省了。

問題是,安貴榮本來就是實權副省,這個獎賞純屬脫褲子放屁,唯一的好處就是每個月能多領工資。

同時,安貴榮還獲知消息,朝廷似乎有意增設衛所,把手伸進自己控制的龍場九驛。這貨便想着給朝廷施壓,請求朝廷正式裁撤龍場九驛,又聽聞王陽明的大名,寫信問一下王陽明該如何操作。

真實目的,是想通過王陽明,跟首輔李東陽打個商量——王陽明是李東陽的子侄輩,兩家的關係非常親密。若非有李東陽關照,王陽明早就死在大牢裡了。

王陽明立即拿起毛筆回信,大概意思是:驛站可以增加,也可以裁撤。土司也可以增加,也可以裁撤。你不要瞎搞,到時候把你的土司也給裁了。

安貴榮收到這封信,雖然心中不屑,卻到處宣揚自己敬重王陽明,還派人給王陽明送來各種物資。

總督魏英明顯被這種表面信息所迷惑,新添衛所的事情也暫時擱置。

安貴榮悄悄發大招,引爆了宋氏轄地的暗棋——乖西司苗民叛亂!

那是宋家祖宅的所在,半個月不到,苗族叛軍就把整個乖西司攻佔,把宋家先祖從墳裡挖出來鞭屍。苗族叛軍接着又攻佔扎佐司治所,飛快打到黑山嶺腳下,還派人邀請穿青寨一起舉兵搞大事。

穿青寨方寨主婉言拒絕,表示自己不願摻和。

苗族叛軍又南下進攻貴竹司和龍裡司,一旦把這兩個長官司打下來,就能正式攻打貴州城了!

你朝廷不是猜忌我安貴榮嗎?

那好,繼續猜忌,看這貴州離了我安貴榮,你們朝廷諸公還怎麼玩下去。

“什麼?貴竹司治所也淪陷了!”

王淵正在山上讀書,聽到這個消息難以置信,宋家的軍隊也太特麼廢物了吧!

194【報紙】116【第一次朝會】495【言官盛宴】601【賢王的危害】676【胡姬風靡大明】244【朱厚照的逆鱗】455【來人,給將軍們吃餅】581【宋靈兒親征呂宋】419【兄弟,換錢不?】393【知行合一王大爺】695【哥本哈根】068【烏騅?阿黑!】684【半月戀情】709【權力交替】474【哇,金子!】512【榮譽內閣大學士】387【王大爺威武】355【不得不援】279【賜服鬥牛,冠加三英】624【立威】634【宇宙大戰】088【欠債還錢,天經地義】712【三請三辭】074【同科四舉,一寓三元】640【輿論監督力量】599【大鍋】203【王淵也升官】444【前鋒之事】153【軍威就是恐嚇】024【忍辱負重】752【開元4244年】233【慫秀才】676【胡姬風靡大明】709【權力交替】142【李三郎進京】070【巨嬰才子】127【反賊主力又要跑路】070【巨嬰才子】090【奇門兵器】176【學術團體壯大】014【鐵骨錚錚沈復璁】341【總督鍊鋼】421【密議】603【張璁發威】061【春歸】010【世界那麼大】310【吃人不吐骨頭】717【呂宋小中華】(爲盟主“提菩樹無”加更)224【北堵南疏】543【扯淡的播州之亂】184【科技就是生產力】783【天災時代】397【無立足境,是方乾淨】592【打開天窗】011【殺官造反尋常事】527【忠狗夏言】039【江南鬥詩,貴州鬥毆】457【弼馬溫】639【腰懸長劍斬愚夫】717【呂宋小中華】(爲盟主“提菩樹無”加更)583【又是金礦!】532【膽大包天】401【再臨杭州】228【半步聖人與三態論】639【腰懸長劍斬愚夫】083【千刀萬剮】363【差點被反殺】779【大明制霸殷洲與日耳曼尼亞王國建立】536【光陰似箭】555【皇帝憋出的大招】639【腰懸長劍斬愚夫】112【收禮】038【戳戳戳】384【帶着兒子出嫁】132【亂戰】701【渡渡鳥很難吃】350【三省總督】725【沛京】157【房子太大不敢要】124【一往無前】692【航海家王驥】528【會社】299【入幕之賓】573【明武帝】353【蒙古小王子來啦】313【全省通緝】229【煉神還虛哪兒去了?】351【王二出征】583【又是金礦!】111【獨佔鰲頭】676【胡姬風靡大明】663【活力四射的時代】230【臨清州】479【真正的天竺王】305【報喜】711【洞庭風月,抄家殺人】107【殿試考題好難】(求訂閱)167【啥都要自己動手】【王朝末路——三百多年的大明還不知足?】635【京城治安】
194【報紙】116【第一次朝會】495【言官盛宴】601【賢王的危害】676【胡姬風靡大明】244【朱厚照的逆鱗】455【來人,給將軍們吃餅】581【宋靈兒親征呂宋】419【兄弟,換錢不?】393【知行合一王大爺】695【哥本哈根】068【烏騅?阿黑!】684【半月戀情】709【權力交替】474【哇,金子!】512【榮譽內閣大學士】387【王大爺威武】355【不得不援】279【賜服鬥牛,冠加三英】624【立威】634【宇宙大戰】088【欠債還錢,天經地義】712【三請三辭】074【同科四舉,一寓三元】640【輿論監督力量】599【大鍋】203【王淵也升官】444【前鋒之事】153【軍威就是恐嚇】024【忍辱負重】752【開元4244年】233【慫秀才】676【胡姬風靡大明】709【權力交替】142【李三郎進京】070【巨嬰才子】127【反賊主力又要跑路】070【巨嬰才子】090【奇門兵器】176【學術團體壯大】014【鐵骨錚錚沈復璁】341【總督鍊鋼】421【密議】603【張璁發威】061【春歸】010【世界那麼大】310【吃人不吐骨頭】717【呂宋小中華】(爲盟主“提菩樹無”加更)224【北堵南疏】543【扯淡的播州之亂】184【科技就是生產力】783【天災時代】397【無立足境,是方乾淨】592【打開天窗】011【殺官造反尋常事】527【忠狗夏言】039【江南鬥詩,貴州鬥毆】457【弼馬溫】639【腰懸長劍斬愚夫】717【呂宋小中華】(爲盟主“提菩樹無”加更)583【又是金礦!】532【膽大包天】401【再臨杭州】228【半步聖人與三態論】639【腰懸長劍斬愚夫】083【千刀萬剮】363【差點被反殺】779【大明制霸殷洲與日耳曼尼亞王國建立】536【光陰似箭】555【皇帝憋出的大招】639【腰懸長劍斬愚夫】112【收禮】038【戳戳戳】384【帶着兒子出嫁】132【亂戰】701【渡渡鳥很難吃】350【三省總督】725【沛京】157【房子太大不敢要】124【一往無前】692【航海家王驥】528【會社】299【入幕之賓】573【明武帝】353【蒙古小王子來啦】313【全省通緝】229【煉神還虛哪兒去了?】351【王二出征】583【又是金礦!】111【獨佔鰲頭】676【胡姬風靡大明】663【活力四射的時代】230【臨清州】479【真正的天竺王】305【報喜】711【洞庭風月,抄家殺人】107【殿試考題好難】(求訂閱)167【啥都要自己動手】【王朝末路——三百多年的大明還不知足?】635【京城治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