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6【全騎兵部隊】

“父……參見陛下!”

王芳親至港口迎接王淵,甲冑齊備,士卒環繞。

王淵見他臉上有一道刀疤,又掃視他身後的部隊,點頭說:“看來此地不甚太平,比南邊的土邦骨頭更硬。”

王芳回答說:“在古吉拉特,越靠海的地方越順從,前往內陸越深就越尚武。兒臣爲了征服馬爾瓦和坎德什,足足耗費了四年時間,那些土邦貴族總是降而復叛。迫不得已,兒臣娶了四位妻子,都是所謂土邦的公主。”

“哈哈哈哈,這倒不失爲好法子。”王淵大笑。

古吉拉特的北邊和東邊,也有許多拉傑普特人,這些傢伙比其他印度人的骨頭硬得多。

歷史上,莫臥兒皇帝阿克巴,爲了征服拉傑普特人的土邦,也得同時採用三種法子:第一,宗教寬容;第二,迎娶公主;第三,屠殺反抗者。

於是,一部分拉傑普特人選擇臣服,而後來的莫臥兒歷代皇帝,身上也流淌着拉傑普特人的血脈。

另一部分拉傑普特人,則堅持抵抗到底,並且大量加入錫克教,併爲錫克教帶來尚武之風。

王芳把王淵請上馬車,一路介紹情況:“古吉拉特之前雖爲蘇丹國,但大量土邦都信仰印度教。兒臣最初手腕強硬,無奈漢民實在太少,激得綠教和印度教貴族合流反叛。如今拉一派打一派,誅滅綠教土邦貴族,將其土地分給漢人移民和印度教貴族。如此,各地土邦終於歸附,不再降而復叛。”

王淵點頭讚許:“統治國家,是該剛柔並濟。”

王芳說道:“此地與南印度不同,民風極爲剽悍,不能只優待漢民,必須對印度教徒一視同仁。真要翻臉,也得等到漢人移民足夠多的時候,否則必然激得遍地叛亂。”

王淵說道:“那就徐徐圖之。”

王芳又說:“隔壁的拉其普特更難對付,拉其普特並非一個國家,而是無數土邦組成的拉傑普特人聯盟。此國騎兵衆多,民風剽悍異常,莫臥兒開國皇帝對此都毫無辦法,如今蘇爾王朝的舍爾沙更是陣亡。我們應當與拉傑普特人結盟,承諾對印度教一視同仁,如此方能更好的出兵蘇爾王朝。”

“他們同意結盟嗎?”王淵問道。

王芳回答:“部分土邦願意,部分土邦還在觀望。梅瓦爾土邦國王拉那·辛格,願意召集軍隊一起出兵。”

梅瓦爾國,是拉其普特地區實力最強的土邦,也是歷史上跟莫臥兒硬剛數百年的土邦。直至英國撤走,印度建國,這個土邦才交出軍隊,但直到21世紀都還保留着王公頭銜。

二十多年前,莫臥兒開國皇帝巴布爾,傾巢而出征討拉其普特地區。

拉其普特120位土邦王公,推舉梅瓦爾國王拉那·桑迦爲盟主,雙方隨即爆發“坎努戰役”。

莫臥兒帝國:主力2萬餘,總兵力超過4萬,擁有大量購自波斯的火槍火炮。

拉其普特聯盟:主力騎兵8萬,戰象500頭,總兵力11.4萬人。

戰鬥一開始,莫臥兒50門大炮集中發射,打得拉其普特的騎兵和戰象驚慌失措。

緊接着,拉其普特騎兵發起衝鋒,但莫臥兒軍隊早就挖好壕溝。八萬騎兵繞後,四面衝鋒,結果卻被一輪輪排槍伺候,火槍、複合弓輪番射擊打得他們徹底懵逼。

拉其普特聯軍大敗。

莫臥兒皇帝巴布爾雖勝且懼,下令在戰場上築起京觀,不敢再去征服拉其普特,而是向西跑去打阿富汗人。

當年率領聯軍抗擊莫臥兒的拉那·桑迦已死,如今是他的兒子拉那·辛格在位。這貨同樣非常兇猛,舍爾沙就是被他乾死的,願意跟王芳聯手反攻蘇爾王朝。

王淵來到古吉拉特總督府,先是見了自己派出的學生和家生子,接着又見了自己的四個兒媳(王芳的四位異族妻子)。

隨即檢閱軍隊。

漢人火槍騎兵2000,兄弟火槍騎兵5000,古賈爾騎兵8000。

竟是全騎兵陣容!

王芳已經佔據印度最重要的兩塊養馬地,不過拉其普特地區也能養馬。這三塊養馬地,算是整個印度的精髓,其他地方只能零星產馬,大量組建騎兵只能外購戰馬。

王淵盯着那5000騎兵方陣,皺起眉頭說:“兄弟騎兵?”

王芳笑着解釋:“由於漢民太少,兒臣就用貿易所得收入,大量收養低種姓和賤民孩童。選取八歲到十二歲的孩童,教他們說漢話、寫漢字,又教他們騎射武藝,如今總算建起一隻5000人規模的異族騎兵。這些騎兵,皆爲父親的養子,與我則兄弟相稱,因此呼爲‘兄弟騎兵’。”

這些動作,王淵早就知道,他一直遙控着古吉拉特的財政。

但這種“養子騎兵”或者“兄弟騎兵”,並不符合王淵的建軍宗旨,今後必須更改他們的番號。

“上前來!”王芳招手。

5000兄弟騎兵翻身下馬,齊刷刷走上前來,朝着王淵跪拜高呼:“父親!”

#送888現金紅包# 關注vx 公衆號【書友大本營】 看熱門神作 抽888現金紅包!

這5000個初次見面的乾兒子,膚色都比較黑,種姓最高的也只是首陀羅。他們多爲戰爭孤兒,學習漢話、漢字、騎射數年,如今年齡最大的只有十八歲,年齡最小的甚至只有十五歲。

在他們的認知當中,莫臥兒軍隊毀壞了他們的家園,殺死了他們的親人,王芳是他們的解救者、養育者,而王淵則是他們名義上的父親。

王淵擡手說:“起來吧。”

5000個乾兒子立即起身,整齊劃一,回到戰馬身邊。

王芳解釋說:“兄弟騎兵,規模一直維持在5000人。歷年征戰,陸續傷亡800多,有了傷亡就重新補充。”

王淵撇嘴道:“也就是說,我還有不少養子?”

王芳說道:“還養着2000多孩童,年齡都在15歲以下。另外,兒臣還收養了一些嬰兒,如今只有幾歲大而已。這些嬰孩,由漢族婦人餵養,從小就說漢話,長大了便與漢人無異。兒臣出此下策,實在是此地征戰頻繁,而漢人移民需要生息繁衍。好不容易移民過來,總不能全拉去打仗吧?”

王淵點頭表示贊同,但也下定決心,要在古吉拉特加速移民。

王芳說道:“陛下,請下令出征!”

王淵問道:“不需要步卒?”

王芳說道:“不需要。我方境內,已經準備好糧草,進入敵境直接去搶便成。舍爾沙力行改革,觸及到太多貴族利益,只要我們打一場勝仗,北方各地土邦必然望風歸附,他們早就不滿於蘇爾王朝的統治。”

“好,那就出徵。”王淵點頭。

加上自己帶來的國王親衛騎兵,王淵此次親征竟有騎兵一萬六千餘。

難怪這裡跟隔壁不好征服,全騎兵隊伍來去如風,遇到腦子夠用的統帥,能把十倍於己的敵人當傻子戲耍。

152【官軍都是弱雞】026【恰爛分,穩如狗】079【謝師】136【滿城爭看王二郎】096【京郊賊亂】363【差點被反殺】175【莫名其妙的麻煩】195【王莽謙恭未篡時】784【夢歸碧瑤】113【瓊林宴】560【守靈者】076【鹿鳴之宴】209【青樓貞女】668【阿拉伯海與印度洋,皆爲大明海疆!】326【殘忍陋習】382【王策與熊貓】779【大明制霸殷洲與日耳曼尼亞王國建立】480【無名異】038【戳戳戳】536【光陰似箭】051【山歌】435【三人格局】300【強拆隊】148【軍糧被扣】413【白癡總督與貪玩皇帝】272【西域來朝】270【戲耍獵物】【櫟州府——十四豪家的玩具】355【不得不援】216【新一批學生】411【司農寺的設想】644【王莽的警示作用】184【科技就是生產力】469【機關算盡太聰明,不如陪皇帝釣魚】527【忠狗夏言】086【故人北上】743【比誰投降快】238【李知府和李兵憲】516【收買官心】103【白衣飛將王二郎】(爲盟主“丁博約”加更)365【我是一個狙擊手】341【總督鍊鋼】157【房子太大不敢要】498【探親】340【冶煉技術】491【王二郎造陣圖】401【再臨杭州】019【途中意外】287【王大爺兵敗】367【朱厚照殺瘋啦!】326【殘忍陋習】433【谷大用】557【線膛槍初戰】344【傳教士】344【傳教士】348【後膛炮是主流?】633【國際化的北京國子監】520【理一分殊】063【明朝商稅超低的】275【獻俘闕下】764【火槍騎兵建功】468【老楊又在算計】091【簡在帝心,轉頭就忘】643【西疆、北疆與南疆】622【實幹纔是硬道理】045【貴州大亂】614【欺師滅祖】475【朱海的野望】692【航海家王驥】073【鬧五魁】497【實幹派】624【立威】072【對上頻道】157【房子太大不敢要】151【再度出征】302【海盜信息】【中華大帝】389【水戰】652【巴拿馬姓朱】178【朝會被彈劾】042【官二代的威風】055【成長】603【張璁發威】349【提着野太刀去戶部問罪】176【學術團體壯大】124【一往無前】742【蘇丹終結者】486【龍城殲敵】707【貴州事】024【忍辱負重】557【線膛槍初戰】508【媽祖賜福】073【鬧五魁】164【女流氓】204【貴州來人】300【強拆隊】632【印度來了留學生】263【千里奔襲】661【歐洲颳起中國風】234【倒黴王爺】
152【官軍都是弱雞】026【恰爛分,穩如狗】079【謝師】136【滿城爭看王二郎】096【京郊賊亂】363【差點被反殺】175【莫名其妙的麻煩】195【王莽謙恭未篡時】784【夢歸碧瑤】113【瓊林宴】560【守靈者】076【鹿鳴之宴】209【青樓貞女】668【阿拉伯海與印度洋,皆爲大明海疆!】326【殘忍陋習】382【王策與熊貓】779【大明制霸殷洲與日耳曼尼亞王國建立】480【無名異】038【戳戳戳】536【光陰似箭】051【山歌】435【三人格局】300【強拆隊】148【軍糧被扣】413【白癡總督與貪玩皇帝】272【西域來朝】270【戲耍獵物】【櫟州府——十四豪家的玩具】355【不得不援】216【新一批學生】411【司農寺的設想】644【王莽的警示作用】184【科技就是生產力】469【機關算盡太聰明,不如陪皇帝釣魚】527【忠狗夏言】086【故人北上】743【比誰投降快】238【李知府和李兵憲】516【收買官心】103【白衣飛將王二郎】(爲盟主“丁博約”加更)365【我是一個狙擊手】341【總督鍊鋼】157【房子太大不敢要】498【探親】340【冶煉技術】491【王二郎造陣圖】401【再臨杭州】019【途中意外】287【王大爺兵敗】367【朱厚照殺瘋啦!】326【殘忍陋習】433【谷大用】557【線膛槍初戰】344【傳教士】344【傳教士】348【後膛炮是主流?】633【國際化的北京國子監】520【理一分殊】063【明朝商稅超低的】275【獻俘闕下】764【火槍騎兵建功】468【老楊又在算計】091【簡在帝心,轉頭就忘】643【西疆、北疆與南疆】622【實幹纔是硬道理】045【貴州大亂】614【欺師滅祖】475【朱海的野望】692【航海家王驥】073【鬧五魁】497【實幹派】624【立威】072【對上頻道】157【房子太大不敢要】151【再度出征】302【海盜信息】【中華大帝】389【水戰】652【巴拿馬姓朱】178【朝會被彈劾】042【官二代的威風】055【成長】603【張璁發威】349【提着野太刀去戶部問罪】176【學術團體壯大】124【一往無前】742【蘇丹終結者】486【龍城殲敵】707【貴州事】024【忍辱負重】557【線膛槍初戰】508【媽祖賜福】073【鬧五魁】164【女流氓】204【貴州來人】300【強拆隊】632【印度來了留學生】263【千里奔襲】661【歐洲颳起中國風】234【倒黴王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