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六章 人生如棋局

?

衆人都正式接受了官職,許敬宗向李建成稟奏道:

“殿下,微臣從外地回來,發現如今東宮有一危機,若是不及時化解,恐怕日後我們東宮衆人皆都會刀斧加身,人頭不保!”聽到許敬宗的話,在場的衆人都驚出了一身冷汗。

“許大人太過危言聳聽了吧!”黃文清爲人樂觀,許敬宗卻並沒有黃文清的樂觀。

“敢問殿下和在座的各位大人,衆位以爲前朝太子楊勇是因爲什麼失敗的?”

“那還用問嗎?不就是因爲太子失德,失了聖心而失寵,最後落了個悲慘下場嗎?”屈突壽先說道:

“那請問各位大人,請問爲什麼前朝文皇帝除了太子之外還有四子,而且就輪才智武功,漢王楊諒也並非比二兒子楊廣差,爲何卻將太子之位傳給了二兒子而舍五兒子呢?”裴寬接着說道:

“這還不簡單,不就是長幼有序,老大倒了,老二替補,即便是在民間也是這個規矩!”在場的大都都是人精,所以只有屈突壽和裴寬兩個冒失鬼回答。因爲事關皇家鬥爭,而且李建成還是楊廣的女婿,有些話他們不敢說,所以其他的人都在旁邊冷眼旁觀:

“二位大人說的有理,但還未說道點子上,依在下看,當年二皇子楊廣能夠在五位皇子那裡脫穎而出,就在於他讓皇上知道他當爲太子,而楊勇當廢太子。”許敬宗一說到這裡,在場人的興趣都被他提起來了。李建成示意他說下去:

“殿下,當年太子楊勇失德不假,不過楊廣也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首先,他勾結楊素買通御史,只要太子楊勇一有過失,馬上就會傳到皇上耳朵裡,而楊廣一有什麼功績,便馬上傳到了皇上耳中,這一功一錯這樣一對比,這太子之位不就一下子落到了楊廣的頭上。而今,二殿下所用也是此計。”

“怎講?”不光李建成仔細的聽,其他人也認真的豎起耳朵。

“臣從山東回到關中之時,沿路多聽聞二殿下作戰神勇,識人善用,就拿李靖大人來說,如果不是殿下拼命保全,他恐怕早已經成爲冢中枯骨了,而今我在市井中聽到最多的卻是二殿下非常倚重李靖,就連當初三殿下與李靖爭執,二殿下維護李靖之事都傳的有鼻子有眼的。殿下不覺得奇怪嗎?”李建成陷入了深深的思索:

“殿下,臣以爲市井傳聞只不過是愚夫百姓的八卦之言,殿下何必掛在心上。”黃文清首先寬李建成的心,屈突壽和裴寬、雄闊海等人也從旁附和。狄知遜和許闞棱低頭不語。許敬宗說了一句。

“市井流言或許一次不可信,但如果長時間的談論,古語有云,三人成虎,到那個時候恐怕就是養虎成患了。”許敬宗剛剛說完,狄知遜、狄仁傑父子二人也趕忙說道:

“殿下,臣覺得許大人說的有理。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但必須要讓民間百姓知道有人施恩行惠而造福萬民,請殿下早作決斷。”房玄齡和杜如晦也點頭道:

“殿下,臣等附議,請殿下早作決斷。”

“不知道各位愛卿有何良策?”衆人又看了看許敬宗,許敬宗不慌不忙的說:

“殿下,臣有兩策,可先解殿下威困。”

“許卿請講!”

“第一,請殿下派遣屬下衆官屬暗中在關中各大階層深入傳播殿下之賢明功績,據臣所知,殿下年少時邊隴州御突厥,智取永豐倉,這些可證實殿下有智勇武。第二,殿下手下人才濟濟,如黃文清和狄知遜二位大人,黃大人在爲縣令之時,從來都是勤勤懇懇,從不擾民害民,而狄大人善於斷案,卻都是崇拜殿下而投奔。雄闊海將軍本是隴州軍官,不懼滅族之禍而投奔殿下起兵,請殿下一一宣揚,這樣可證殿下人不昏庸兒重情義。”一聽到許敬宗這話,杜如晦馬上插了一句:

“殿下不但勇武重情義,而且文采風流,當年我與殿下同遊岐山之時,殿下曾經詠過一首詩,那首詩詞讓我至今難忘。”一聽到杜如晦這麼說,大家都來了興趣。

“哦!請杜大人呤出來。”杜如晦搖頭晃腦好一陣:

“夏商處中原,西周守關中;國土皆華夏,何有戎狄分。”

“好詩啊!大氣磅礴,又氣吞山河之意,又有堯舜之胸襟。真是好詩詞啊!”許敬宗先鼓起掌來,其他人也被李建成的這首詩所感染。

“第三,請殿下招攬當世之賢臣君子,例如當年楊勇之師傅李綱,其人爲人忠義,當年曾爲東宮輔臣,而且楊勇被廢后,其不臣於楊廣,我朝定鼎關中後,聖上授其爲禮部尚書,他卻推辭不就,只要殿下能夠請到他爲太子太師,就如同當年漢惠帝請到商山四皓。殿下就站在了道德邊沿,任何於殿下不利之人都會被道德唾棄。”一聽到李綱的名字,李建成大驚失色,因爲李綱號稱隋唐的太子殺手,他曾經教導過三位太子,結果兩位被殺,一位被廢,對於這樣一個煞星,李建成還真是不想招惹。杜如晦卻沒看出李建成的心思。

“殿下,那李綱與臣之祖父曾有交情,臣願意代殿下前去,禮聘李綱。”房玄齡也說道:

“殿下,臣父在世時曾經說過,李綱是當世忠臣君子,臣願意與如晦兄同去禮聘李綱。”看到房玄齡和杜如晦如此看重李綱,李建成覺得,李綱必定有他的過人之處。

“那就有勞二位賢弟了。”

“殿下所託,臣在所不辭!”

“臣還有第四招,那就是收集李世民殘暴的證據,據臣所知,李世民在攻打霍邑之時使用奸計暗害宋老生將軍,還有在攻克蘭州之時許諾突厥人殘殺百姓,搶劫婦女。請殿下派人多多宣揚,以證明李世民之不仁。”衆人聽後都在心中說——這招毒啊!而李建成心中卻在想,許敬宗是否也來自後世的穿越者,而李世民手底下人中也許也有跟我一樣都是來自後世,尤其是皿煮國家這種利用社會輿論詆譭對手的手段。不過這個心思之一閃而過,李建成對許敬宗又有了其他的心思。

長安某茶館,茶館中正在唱秦王大破敵軍,斬殺敵寇的唱詞,突然,有一個壯漢插嘴道:

“是啊!秦王殿下是很英勇,但是如果不是太子殿下穩固關中民心,哪有秦王的建功立業,而且當年秦王第一次兵敗之時,滿朝有多少奏摺參奏秦王,是太子攔下,又是太子出面保奏秦王二次西征。依我看,這真正的大英雄應該是太子殿下才對。”茶館的衆人被他一說,注意力馬上被他吸引過去了。

“哦!老兄,這麼說你很瞭解太子咯!”

“那是當然,在下有位親戚在太子東宮當差,曾經侍候過太子殿下,太子殿下爲了安撫關中民心,夜不能寐,一夜白頭。”

“哈哈!老兄你說謊,那一夜白頭的是伍子胥,怎麼扯到太子頭上去了。”那個人被別人一搶白,氣的臉上通紅。

“哎!太子殿下愛民如子,哪像秦王,害的我哥哥戰死蘭州城下,被薛舉做成城牆,弄的屍骨無存,我那老母的眼睛哭瞎了,最後死之前還喊着我哥哥的名字,不得閉眼啊!”聽了那個壯漢的話,在場的人一片安靜,半年前的那場慘敗,關中人幾乎是人人戴孝,賈家哭喪。

“哼!你這是詆譭秦王,妖言惑衆,辱罵皇族,今天我就要教訓教訓你。”

“哼!我說的句句是實,我看你就是秦王府的狗,今天雜家就來教訓教訓你!”說完,兩人言語不合就要動手,結果被尋城的官兵制止住了。但在長安以外的地區卻不同,經常有人因爲太子和秦王之爭鬥毆動手,甚至已經有人受傷並鬧出了人命。只是各級官府要追查之時總會上頭有人或是做保,或是兇手逃得無影無蹤。長安皇宮——李淵與裴寂正在下棋:

“陛下,臣近日得到長安及周邊數十縣的奏報,說經常有人因爲太子和秦王的功績之爭而大打出手,陛下要不要採取什麼措施。”李淵將一子放到一處。

“不妨,就讓太子和秦王鬧去吧!正所謂人生如棋,如果他們連這點挑戰都無法解決,那就太沒用了。”

“可是。。。。。”

“裴愛卿!他們再怎麼鬥下去,都逃不出這個棋盤。”裴寂心中想着——‘陛下,你真的能夠掌控全局嗎?’

第六百一十一章 薛延陀的滅(二)第一百零七章 長安、太原第四百七十二章 決戰玄武門(四)第六百一十六章 薛延陀汗國的滅亡(七)第一百七十八章 接連生孩子 二第三百零七章 連鎖反應 七第五百八十七章 東部突厥徹底滅亡(四)第六十章 文帝駕崩 三第三百一十二章 恆廣元的表現 三第五百五十四章 李建成的謀劃(十)第五百九十六章 西域諸國長安覲見(四)第六百六十四章 收復遼東和平定三國(二)第二百三十伍章 多方聯絡 腳踩數船 七第一百一十二章 各方反應第一百零一章 羅士信第六百八十二章 鬥爭開始(一)第二百一十章 杜伏威來朝第三百四十三章 劉武周和宋金剛之死 四第三百六十三章 戰前之戰 五第七百二十三章 遼東傳道(一)第二百五十章 蕭瑀投唐 三第二百零一章 蕭樑內亂 四第二百九十五章 李道玄出山 三第五十章 千金公主之死 二第伍佰零七章 鑄造新幣(七)第四百五十五章 楊文幹兵變(六)第七百二十九章 遼東傳道(七)第七百二十八章 遼東傳道(六)第一百八十二章 僵局第五百二十九章 賞與罰的陰謀第二百四十八章 蕭瑀投唐 一第七百一十二章 承陸歸來(一)第二百章 蕭樑內亂 二第一百零九章 收復裴寂第六百三十章 陰謀與陰謀(九)第一百一十七章 李淵晉陽起兵 一第四百六十五章 劉文靜之死(四)第四百二十二章 劉黑闥登場 五第三百零八章 連鎖反應 八第一百五十一章 紛亂局勢 二第七百二十九章 遼東傳道(七)第三百八十九章 竇建德出兵 二第九十二章 雁門被圍 一第一百二十二章 李淵晉陽起兵 六第五十三章 千金公主之死 五第七十一章 無題第一百零三章 瓦崗內訌第一百四十二章 上山訪李靖第三百零四章 連鎖反應 四第三百二十二章 劉武周之死 二第三百一十二章 恆廣元的表現 三第三百六十八章 孔子與子孫封號和綽號第六百九十五章 李陳終成眷屬(二)第五百九十五章 西域諸國長安覲見(三)第一百三十五章 江都之變 一第三百一十六章 獨孤懷恩之亂 三第一百三十八章 江都之變 四第五百九十八章 諸國長安覲見(六)第六百五十五章 百濟內亂(二)第七百二十五章 遼東傳道(三)第一百九十九章 蕭樑內亂 一第九十二章 雁門被圍 一第六百六十四章 收復遼東和平定三國(二)第二百零七章 蕭樑滅亡 二第五十八章 文帝駕崩 一第四百二十四章 劉黑闥登場 七弟伍佰零六章 鑄造新幣(六)第一百七十八章 接連生孩子 二第六百三十三章 陰謀與陰謀(十二)第一百四十七章 暗拉侯君集第三百四十一章 劉武周和宋金剛之死 二第八十三章 楊玄感兵變 四第二百七十七章 馬邑內訌 一第一百六十四章 長安危機 一第八十五章 楊玄感兵變 五第伍佰零七章 鑄造新幣(七)第三百七十四章 戰前之戰 十五第一百一十三章 誅殺高、王 一第七百零一章 李陳終成眷屬(八)第十四章 柴介與柴紹第五百零一章 鑄造新幣(一)第一百九十章 許敬宗使計 六第九章 突厥來襲 二第八十四章 榮陽戰敗第五百五十五章 李建成的謀劃(十一)第三百九十七章 再遇謀局 五第三百九十章 劉武周和宋金剛之死 十五第二百一十五章 杜伏威託孤第一百八十五章 許敬宗使計 一第四百五十四章楊文幹兵變(五)第二百八十一章 馬邑內訌 五第五百九十八章 諸國長安覲見(六)第三百九十七章 再遇謀局 五第五百章 親農大典序一;歷史上真實的李建成第六百九十二章 驚天大案(六)第二百三十九章 青鹽第七十六章 世民娶妻 二第二百四十八章 蕭瑀投唐 一第九十五章 雁門被圍 四
第六百一十一章 薛延陀的滅(二)第一百零七章 長安、太原第四百七十二章 決戰玄武門(四)第六百一十六章 薛延陀汗國的滅亡(七)第一百七十八章 接連生孩子 二第三百零七章 連鎖反應 七第五百八十七章 東部突厥徹底滅亡(四)第六十章 文帝駕崩 三第三百一十二章 恆廣元的表現 三第五百五十四章 李建成的謀劃(十)第五百九十六章 西域諸國長安覲見(四)第六百六十四章 收復遼東和平定三國(二)第二百三十伍章 多方聯絡 腳踩數船 七第一百一十二章 各方反應第一百零一章 羅士信第六百八十二章 鬥爭開始(一)第二百一十章 杜伏威來朝第三百四十三章 劉武周和宋金剛之死 四第三百六十三章 戰前之戰 五第七百二十三章 遼東傳道(一)第二百五十章 蕭瑀投唐 三第二百零一章 蕭樑內亂 四第二百九十五章 李道玄出山 三第五十章 千金公主之死 二第伍佰零七章 鑄造新幣(七)第四百五十五章 楊文幹兵變(六)第七百二十九章 遼東傳道(七)第七百二十八章 遼東傳道(六)第一百八十二章 僵局第五百二十九章 賞與罰的陰謀第二百四十八章 蕭瑀投唐 一第七百一十二章 承陸歸來(一)第二百章 蕭樑內亂 二第一百零九章 收復裴寂第六百三十章 陰謀與陰謀(九)第一百一十七章 李淵晉陽起兵 一第四百六十五章 劉文靜之死(四)第四百二十二章 劉黑闥登場 五第三百零八章 連鎖反應 八第一百五十一章 紛亂局勢 二第七百二十九章 遼東傳道(七)第三百八十九章 竇建德出兵 二第九十二章 雁門被圍 一第一百二十二章 李淵晉陽起兵 六第五十三章 千金公主之死 五第七十一章 無題第一百零三章 瓦崗內訌第一百四十二章 上山訪李靖第三百零四章 連鎖反應 四第三百二十二章 劉武周之死 二第三百一十二章 恆廣元的表現 三第三百六十八章 孔子與子孫封號和綽號第六百九十五章 李陳終成眷屬(二)第五百九十五章 西域諸國長安覲見(三)第一百三十五章 江都之變 一第三百一十六章 獨孤懷恩之亂 三第一百三十八章 江都之變 四第五百九十八章 諸國長安覲見(六)第六百五十五章 百濟內亂(二)第七百二十五章 遼東傳道(三)第一百九十九章 蕭樑內亂 一第九十二章 雁門被圍 一第六百六十四章 收復遼東和平定三國(二)第二百零七章 蕭樑滅亡 二第五十八章 文帝駕崩 一第四百二十四章 劉黑闥登場 七弟伍佰零六章 鑄造新幣(六)第一百七十八章 接連生孩子 二第六百三十三章 陰謀與陰謀(十二)第一百四十七章 暗拉侯君集第三百四十一章 劉武周和宋金剛之死 二第八十三章 楊玄感兵變 四第二百七十七章 馬邑內訌 一第一百六十四章 長安危機 一第八十五章 楊玄感兵變 五第伍佰零七章 鑄造新幣(七)第三百七十四章 戰前之戰 十五第一百一十三章 誅殺高、王 一第七百零一章 李陳終成眷屬(八)第十四章 柴介與柴紹第五百零一章 鑄造新幣(一)第一百九十章 許敬宗使計 六第九章 突厥來襲 二第八十四章 榮陽戰敗第五百五十五章 李建成的謀劃(十一)第三百九十七章 再遇謀局 五第三百九十章 劉武周和宋金剛之死 十五第二百一十五章 杜伏威託孤第一百八十五章 許敬宗使計 一第四百五十四章楊文幹兵變(五)第二百八十一章 馬邑內訌 五第五百九十八章 諸國長安覲見(六)第三百九十七章 再遇謀局 五第五百章 親農大典序一;歷史上真實的李建成第六百九十二章 驚天大案(六)第二百三十九章 青鹽第七十六章 世民娶妻 二第二百四十八章 蕭瑀投唐 一第九十五章 雁門被圍 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