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八章 竇建德出兵 一

?就在王玄應、王玄恕、王玄瓊爲首的皇族子弟和以王世師、王世衡、王世偉爲首的王氏宗親在在李世民的客帳之內打鬥的時候,洛陽城中,由於很多核心人物都在李世民的軍營之中,對於王仁則府邸的看守慢慢的就放鬆了些,王仁則也乘機會召集了不少對王玄應、王玄恕、王玄瓊三人不滿的官員——段達、楊汪、單雄信、陽公卿、郭士衡、郭什柱、董浚、張童仁、雲定興等人。

“各位大人,自從三位皇子假借聖上名義,肆掠洛陽,我們洛陽民不聊生,如今太子王玄應更是大逆不道,不思孝道,將聖上軟禁與宮中,所以今天本王請各位大人前來,就是商議,如何將聖上從深宮之中救出,不知道各位有何辦法。將聖上從宮中救出,重新執掌朝政。”在場的人都是與王玄應、王玄恕、王玄瓊三人強取豪奪的人,不是妻妾被凌辱,就是家中寶物被搶奪。但是,如果要讓他們出力救出王世充的話,在場的人都抵着頭不說話。雲定興的眼珠子一轉,向王仁則說道:

“王爺!如今聖上無道,違背天理,殺戮皇泰主楊侗,所以,如今因果循環,被自己的兒子軟禁於宮中,也是他自己失德的報應……”王仁則大聲訓斥雲定興道。

“雲大人,你說這話有些大逆不道吧!”雲定興並沒有因爲王仁則的訓斥而停止自己的說教:

“王爺!在下並不是大逆不道,而實在是肺腑之言。如今這大鄭朝廷已經到了水深火熱之時,就連皇上都下過這樣的聖旨——誰只要能夠與李唐媾和,誰就是下一任的大鄭皇帝!”此話一出,不但妄人則臉色大變,就是段達、楊汪、單雄信、陽公卿、郭士衡、郭什柱、董浚、張童仁等人也是大驚失色。

“什麼?皇上曾經下過這樣的聖旨?”

“王爺,這句話是千真萬確的。你也知道,在下與宮中內侍多有相識,所以,此事絕對沒有任何虛假。”雲定興說的是實話,由於自己的名聲不好,所以就在皇泰主在世的時候,雲定興就利用原先的關係大肆結交洛陽宮中的內侍,幫助王世充監視楊侗的動靜,在王世充登基之後,雲定興又拉攏王世充身邊的內侍,幫助自己瞭解王世充心中喜好,再在洛陽的王公大臣中間傳遞消息,聽了雲定興的話後,王仁則大驚——怎麼王瑩沒有跟我說過,看來我那位堂妹對於我也是有所隱瞞啊!而在場的其他人的心裡卻有了些其他的心思。雲定興馬上跪在了王仁則的面前:

“王爺,如今這是大勢到來,而皇上可能大勢已去,所以,天命在您這裡,您是真正的天命所歸,就請王爺順應天意,再說了,皇上不也已經下了這樣的聖旨了嗎?如今,朝廷中的王室宗親大臣王世師、王世衡、王世偉的他們三人的子弟還有皇上的皇子都已經與聖上反目,沒有參合這件事情的就只有王世惲和王爺您,再就是遠在齊魯樂壽的王君度和王虔壽兩位王爺,世惲王爺年事已高,而王君度和王虔壽兩位王爺平日裡就是一副酒肉王爺一樣,除了整天想着美酒美食,對於其他的一切事務都漠不關心。要不然的話,也不會把處事都加的的差事交給他們。”王仁則聽了雲定興的話後,也是深有同感,的確,當初王世充想要人出使,這兩吃貨自告奮勇的向王世充自薦道——願意出使山東樂壽,去向竇建德求兵。當時大家都覺得奇怪,怎麼這兩吃貨願意爲國分憂了,結果這兩吃貨一同回答的答案讓在場的人轟然大笑:

“齊魯乃是美食之鄉,齊魯美食天下聞名,臣等請託,出使樂壽,一方面是爲國分憂,另外一方面是爲了口腹之慾。”聯想到當初的情景,王仁則不知不覺的嘴角露出了一絲彎笑。而云定興卻面不改色的繼續說道:

“王爺,如今聖上已經大勢已去,王爺,你要抓住機會呀!”

“嗯!我與聖上又叔侄之親,再說了,如今皇上正在處於危難,本王這樣做是不是有些大逆不道……”

“王爺,昔日從東漢獻帝禪讓曹魏之始,到北周北周境地禪讓於前隋文帝,他們哪一個不是骨肉親戚,哪一個不是皇恩浩蕩。但是最後又如何還不是禪讓於臣下。但是受禪之後,繼世之君又開創了太平盛世。再說了,皇上不是已經下旨,誰能挽救大衆危局就將皇位傳給誰。王爺受禪之後就尊聖上爲太上皇不就行了嗎!到時候多多對太上皇尊崇,不就行啦!”雲定興一邊說着,一邊向段達使着臉色。段達素來與雲定興交好。私下裡一直與雲定興喝酒言歡,現在雲定興話裡話外的意思就是想將王仁則推上皇位。段達自然也心裡動了心思——如果王仁則能夠登基爲皇,那麼到時候我就是從龍之臣,開國元勳,王仁則的手可是比王世充大方多了。想到這裡,段達也跪在了王仁則的面前:

“王爺,如今也是大勢所趨,你爲了這大鄭天下和我們這些人的身家性命,你就答應了吧!”雲定興和段達的舉動帶動了楊汪、單雄信、陽公卿、郭士衡、郭什柱、董浚、張童仁,其實他們也有這個心思,但是都不願意做這個出頭鳥。如今有人出頭當這個出頭鳥,其他的人自然就馬上跟風,跪在王仁則的面前苦求王仁則,希望王仁則能夠扛起大旗,拖住這大鄭天下。再說了,到時候成功了的話,大家都可以做開國元勳,失敗了,也沒有關係,反正梨湯就要打過來了。大不了,將王仁則拉出去頂罪。王仁則最後,裝作勉爲其難的接受了在場衆人的請託:

“好吧!既然衆位希望本王能夠扛起這大旗,本王就爲了大家的身家性命和榮華富貴,接受衆位所請,待事成之後,各位一定高爵顯位,決不食言。”雲定興馬上大叫道:

“臣雲定興謝過皇上隆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段達也配合的喊道:

“臣段達謝過皇上隆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楊汪、單雄信、陽公卿、郭士衡、郭什柱、董浚、張童仁等人也跟着大喊吾皇萬歲,王仁則好像自己已經當上皇帝一般,揮揮手說道:

“啊!衆位卿家平身!”

“謝陛下!”王仁則又開口說道:

“衆位愛卿!寡人最近仔細思量了一下,如今想要解救我朝危局的最關鍵一步就是,齊魯竇建德的動作,如果竇建德能夠出兵解圍,那麼我朝危機自解。”雲定興馬上出來說道:

“陛下!臣雲定興願意出使齊魯,去聯繫王君度和王虔壽兩位王爺,讓他們在竇王面前多多講訴,我朝與山東的脣亡齒寒之道。”王仁則點點頭。等從王仁則的府邸中出來以後,段達將雲定興拉到自己的住處喝酒:

“來來來!雲公,世上皆稱雲公爲變色龍,爲了自己的榮華富貴,而不斷地出賣,甚至連自己的親外孫都可以親手誅殺,但是,世人哪裡知道,雲公的智謀無比。如果誰問我段達今生最佩服誰?我段達直接說,我今生最佩服的就是雲公你。”雲定興自嘲道:

“哈哈哈!這個世上,活下來纔是最重要的,至於主子還是親人都不重要,只有自己纔是最重要的……”

“雲公說的對,來,再喝一杯,在下祝願雲公此去,馬到功成!”就在段達與雲定興一起喝酒慶祝的時候,竇建德已經得到了消息,直接帶齊兵馬,跨過山東與大鄭的接壤之地,浩浩蕩蕩的開始了對洛陽的援救行動。

附:魯菜,是起源於山東的齊魯風味,是中國傳統四大菜系(也是八大菜系)中唯一的自發型菜系(相對於淮揚、川、粵等影響型菜系而言),是歷史最悠久、技法最豐富、難度最高、最見功力的菜系。早在春秋戰國時期,齊魯餚饌便嶄露頭角,它以牛、羊、豬爲主料,還善於製作家禽、野味和海鮮。對當時的烹飪要求及風尚嗜好,有許多文字記載。中國的第一湯之名就誕生於山東,在西周期間,山東齊國的首都臨淄和魯國的首都曲阜,都是相當繁華的城市,飲食行業盛極一時,名廚輩出。著名政治家“天下第一相”管仲主張“飲食者也,侈樂者也,民之所願也。足其所欲,贍其所願,則能用之耳”,“雕卵然取之,所以發積藏,散萬物”,這種對雞蛋的雕刻不僅是世界上最早的食品雕刻加工記錄,也是典型的凱恩斯主義的經濟思想,他通過鼓勵奢華的餐飲業來刺激消費、擴大就業、到達增加國民收入的政策與20世紀英國的凱恩斯經濟學不謀而合,使得魯菜在2700年前就佔據了高精尖的發展起點。管仲在其著作中詳細闡述了上菜順序等飲食禮儀問題,“置醬錯食,陳膳毋悖。凡置彼食,鳥獸魚鱉,必先菜羹。羹胾中別,胾在醬前,其設要方。飯是爲卒,左酒右漿。”意思是說擺放陳列各種飯食醬料時,不可違反禮儀規定。一般來說所上的菜品,鳥獸魚鱉等動物肉食之前,必須先上蔬菜羹湯。湯羹與肉食相間排列,肉餚擺在醬的前面,席面擺設要成正方形。飯是在最後上,左面一側放置飲用的酒;右面一側放置清口用的漿。這些說明早在春秋時期山東飲食極爲重視禮儀和上菜順序,這種鮮明特點一直延續至今。

到了北宋末年,魯菜產生了分裂,一派是以留在曲阜一帶,專門爲孔子家族服務,形成了著名的孔府菜系,另外一派是以山東德州爲名的德州菜系。

第九十八章 榮陽危機 二第伍佰二十四章 欲圖草原第六百四十四章 向東還是向西(七)第四百六十一章 楊文幹兵變(十二)第二百零三章 拉攏李瑗第六百七十四章 終日海戰(四)第一百八十四章 賣梨子的許敬宗第四百五十九章 楊文幹兵變(十)第五十四章 突厥攻略 一第四百五十五章 楊文幹兵變(六)第六百九十五章 李陳終成眷屬(二)第六百八十六章 鬥爭開始(五)第一百四十一章 房杜歸心第五百五十一章 李建成的謀劃(七)第六百五十八章 東北亂局(二)第五百一十一章 招賢納士(三)第一百四十七章 暗拉侯君集第一百零一章 羅士信第三百七十三章 戰前之戰 十四第五百五十九章 進軍草原(四)第七百一十五章 承陸歸來(四)第六百三十二章 陰謀與陰謀(十一)第六百三十八章 向東還是向西(一)第二百一十四章 兄弟爭戲第一百零六章 無題第三百八十五章 出兵洛陽第六百六十五章 新羅政變第六百三十八章 向東還是向西(一)第五百五十五章 李建成的謀劃(十一)第六百八十三章 鬥爭開始(二)第三百二十五章 馬邑陷落第七百一十章 李陳終成眷屬(十九)第五百二十五章 冊妃大典第六百八十六章 鬥爭開始(五)第八十六章 天機變 一第四百四十五章江淮嶺南長安洛陽 一第三白九十八章 新的較量第六百零五章 針對薛延陀(五)第六百七十七章 中日海戰(七)第三百九十二章劉武周和宋金剛之死 十七第三百一十二章 恆廣元的表現 三第四十三章 動亂伊始 三第二百六十七章 突厥內亂 四第五百七十二章 進軍草原(十八)第三百七十九章 戰前之戰 十九第四百五十七章 楊文幹兵變(八)第一百九十二章 平定薛仁杲第二百四十六章 食鹽的戰爭 八第六百九十六章 李陳終成眷屬(三)第三百八十八章 竇建德出兵 一第四百五十一章楊文幹兵變(二)第一百七十二章 草原陰謀 六第四百八十五章 穩定長安(五)第四百一十一章 算計 九第四百四十六章江淮嶺南長安洛陽 二第五百八十四章 東部突厥徹底滅亡(一)第伍佰一十章 招賢納士(二)第一百四十五章 屈李歸唐 一第三百六十一章 戰前之戰 三第四百九十三章 對峙突厥(五)第二百七十六章 幽州來客 三第三百九十三章劉武周和宋金剛之死 十八第四十三章 動亂伊始 三第伍佰零九章 招賢納士(一)第五百三十三章 再踏薛延陀第六百八十三章 鬥爭開始(二)第六百二十九章 陰謀與陰謀(八)第十三章 改良釀酒第一百二十九章 李秀寧夫妻鎮守葦澤關 一第十二章 突厥分裂第九十三章 雁門被圍 二第三百三十九章 二兄弟凱旋 二第四百一十七章 齊魯之亂 四第三百零四章 連鎖反應 四第四百六十四章 劉文靜之死(三)第二百四十五章 食鹽的戰爭 七第二百四十四章 食鹽的戰爭 六第二百八十六章 夏縣攻略第六百三十一章 陰謀與陰謀(十)第六十七章 李柴聯姻第五百九十三章 西域諸國長安覲見(一)第五十二章 千金公主之死 四第三百三十三章 夏縣屠城 六第四百四十五章江淮嶺南長安洛陽 一第四百八十二章 穩定長安(二)第六十六章 秀寧逃婚 四第一百五十一章 紛亂局勢 二第七百四十二章 胡僧事件(一)第七百三十一章 陰謀得逞第四百七十二章 決戰玄武門(四)第三百八十五章 出兵洛陽第四白三十一章 李建成再次遇刺第十六章 去長安第五百二十七章 中原蝗災第七十七章 一徵高句麗 二第三百七十六章 戰前之戰 十八第三百九十八章 再遇謀局 六第六百七十八章 中日海戰(八)第六十四章 秀寧逃婚 二第一百九十七章 議見暗衛
第九十八章 榮陽危機 二第伍佰二十四章 欲圖草原第六百四十四章 向東還是向西(七)第四百六十一章 楊文幹兵變(十二)第二百零三章 拉攏李瑗第六百七十四章 終日海戰(四)第一百八十四章 賣梨子的許敬宗第四百五十九章 楊文幹兵變(十)第五十四章 突厥攻略 一第四百五十五章 楊文幹兵變(六)第六百九十五章 李陳終成眷屬(二)第六百八十六章 鬥爭開始(五)第一百四十一章 房杜歸心第五百五十一章 李建成的謀劃(七)第六百五十八章 東北亂局(二)第五百一十一章 招賢納士(三)第一百四十七章 暗拉侯君集第一百零一章 羅士信第三百七十三章 戰前之戰 十四第五百五十九章 進軍草原(四)第七百一十五章 承陸歸來(四)第六百三十二章 陰謀與陰謀(十一)第六百三十八章 向東還是向西(一)第二百一十四章 兄弟爭戲第一百零六章 無題第三百八十五章 出兵洛陽第六百六十五章 新羅政變第六百三十八章 向東還是向西(一)第五百五十五章 李建成的謀劃(十一)第六百八十三章 鬥爭開始(二)第三百二十五章 馬邑陷落第七百一十章 李陳終成眷屬(十九)第五百二十五章 冊妃大典第六百八十六章 鬥爭開始(五)第八十六章 天機變 一第四百四十五章江淮嶺南長安洛陽 一第三白九十八章 新的較量第六百零五章 針對薛延陀(五)第六百七十七章 中日海戰(七)第三百九十二章劉武周和宋金剛之死 十七第三百一十二章 恆廣元的表現 三第四十三章 動亂伊始 三第二百六十七章 突厥內亂 四第五百七十二章 進軍草原(十八)第三百七十九章 戰前之戰 十九第四百五十七章 楊文幹兵變(八)第一百九十二章 平定薛仁杲第二百四十六章 食鹽的戰爭 八第六百九十六章 李陳終成眷屬(三)第三百八十八章 竇建德出兵 一第四百五十一章楊文幹兵變(二)第一百七十二章 草原陰謀 六第四百八十五章 穩定長安(五)第四百一十一章 算計 九第四百四十六章江淮嶺南長安洛陽 二第五百八十四章 東部突厥徹底滅亡(一)第伍佰一十章 招賢納士(二)第一百四十五章 屈李歸唐 一第三百六十一章 戰前之戰 三第四百九十三章 對峙突厥(五)第二百七十六章 幽州來客 三第三百九十三章劉武周和宋金剛之死 十八第四十三章 動亂伊始 三第伍佰零九章 招賢納士(一)第五百三十三章 再踏薛延陀第六百八十三章 鬥爭開始(二)第六百二十九章 陰謀與陰謀(八)第十三章 改良釀酒第一百二十九章 李秀寧夫妻鎮守葦澤關 一第十二章 突厥分裂第九十三章 雁門被圍 二第三百三十九章 二兄弟凱旋 二第四百一十七章 齊魯之亂 四第三百零四章 連鎖反應 四第四百六十四章 劉文靜之死(三)第二百四十五章 食鹽的戰爭 七第二百四十四章 食鹽的戰爭 六第二百八十六章 夏縣攻略第六百三十一章 陰謀與陰謀(十)第六十七章 李柴聯姻第五百九十三章 西域諸國長安覲見(一)第五十二章 千金公主之死 四第三百三十三章 夏縣屠城 六第四百四十五章江淮嶺南長安洛陽 一第四百八十二章 穩定長安(二)第六十六章 秀寧逃婚 四第一百五十一章 紛亂局勢 二第七百四十二章 胡僧事件(一)第七百三十一章 陰謀得逞第四百七十二章 決戰玄武門(四)第三百八十五章 出兵洛陽第四白三十一章 李建成再次遇刺第十六章 去長安第五百二十七章 中原蝗災第七十七章 一徵高句麗 二第三百七十六章 戰前之戰 十八第三百九十八章 再遇謀局 六第六百七十八章 中日海戰(八)第六十四章 秀寧逃婚 二第一百九十七章 議見暗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