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七章 再遇玄奘(二)

‘陳玄奘,怪不得朕覺得與你有緣,原來我們早就在前隋之時就見過。當初,朕拉着朕的皇后鄭婉珍前往洛陽白馬寺祈福求子。你就是那個小沙彌,想不到我們又見面了。’李建成的思緒又回到了當初李建成與鄭婉珍一起去洛陽白馬寺祈福求子的情景——鄭婉貞進入寺內的求子觀音殿,根據規矩,女子求子,男子時不能入內的,所以李建成就在殿外等候,聽到鄭婉貞在裡面祈禱:

“菩薩在上,信女鄭婉貞在着向你祈禱,信女自與相公成親後已經有數年,但未曾懷孕,雖然相公與公婆沒有埋怨,但信女總覺得對不起夫家,萬望菩薩顯靈,賜信女一個兒子,信女得償所願後必定齋戒沐浴,捐獻金銀,爲菩薩重朔金身。”看着鄭婉貞虔誠的背影,李建成的心裡有些心酸,他不願意看到這樣的場景,靜靜地離開,一邊走一邊欣賞着寺廟的古樹盆景。這時,看到一個小沙彌一面唸經,一面掃着院裡的落葉。李建成看他面目清秀,再加上看他對佛祖如此虔誠,心中大有好感,就走了過去。

“小師傅,在下有禮了。”小沙彌擡起了頭,向李建成回禮道。“施主有禮。”

“小師傅,你在掃地時還要念經文,在下以爲小師傅對佛不誠啊!”李建成存心逗他,小沙彌不慌不忙的說道。

“世間紅塵萬丈,我雖然天天清掃擦拭,但可能還是會爲紅塵誘惑,所以在時時清掃擦拭的同時,還要多多研讀佛祖教誨,以防爲紅塵誘惑。”

“哈哈!小師傅,那麼只要把自己封閉起來,不久不會受到誘惑了不是嗎?”

“施主此言詫異,須知神佛皆時由人來做,而人又生在塵世之間,即便昇華成了神佛,也難免一顆思凡之心,唯有控制心中的*,方可永獲極樂,求得大自在。小僧自知法力淺薄,看到饑民流民遍野,心中也有不忍,唯有多唸經書,期望天下太平。”李建成聽了這個小沙彌的話,心中彷彿有些感悟,是啊!如果不是楊廣作爲皇帝,他也有開創政績功業的*,不開運河,不建洛陽,那麼也許隋朝可以維持更長的時間,不會像秦朝那樣二世而亡。但大運河卻又爲後世唐朝的國祚延續還有唐朝以後接近一千年的時間中起到了不可抵擋運輸樞紐作用。世上的事情很多不是用道理能講明白的。

“敢問小師傅法號。”

“小僧出家前俗姓陳,我兄長先在此地出家,法號長捷,小僧只是一個剛剛出家受戒的沙彌而已,尚未介滿,未取法號。施主,小僧地已經掃完,就此告辭。”看着小沙彌離去的背影,李建成總覺得這個小沙彌與他有種淵源,姓陳,兄長法號長捷,如今,李建成已經正式登基,想不到當初的小沙彌竟然成爲了正式的法師尊者,李建成只覺得世間的緣分真是奇妙,並且也爲陳玄奘的學識感到敬佩,因爲,李建成通過鄭婉珍知道,鄭善果這個人爲人高傲,從來不會輕易夸人,而玄奘時年13歲,就能夠受大理寺卿鄭善果激賞,破格於東都洛陽白馬寺出家。足見此人才華出衆,智慧過人。李建成繼續看下去。玄奘出家後,首先在洛陽淨土寺跟景法師學《涅槃經》,從嚴法師學《攝大乘論》(下簡稱《攝論》),達六年之久。

唐高祖武德元年,由於戰亂,玄奘與兄長捷離開洛陽赴四川,在空、景(慧景,攝論學者)兩法師處學習。次年,玄奘到成都聽寶暹講《攝論》,又跟道基學“說一切有部”的《阿毗曇論》,接着在道振處學習《發智論》。【5】玄奘居蜀四五年間,師從多師,研習大小乘經論及南北地論學派、攝論學派各家的學說,學業大進,漸爲人欽慕。在玄奘隨其兄入漢川期間,北至益州,適逢空、景二法師,從之受學。繼而至高僧大德雲集的成都學習。武德五年(622年),玄奘於成都受具足戒。後玄奘遊歷各地,參訪名師,講經說法。在四五年裡,通過衆多名師的指授,玄奘對“大小乘經論”,“南北地論”、“攝論學說”等均有了甚深的見地,聞名蜀中。但他並沒有滿足,武德七年到相州(今河南省安陽市中西部),相州是當時攝論學的中心,玄奘從慧休學《雜心論》,又到趙州(今河北省趙縣境內),隨道深學《成實論》,再回長安從道嶽聽受《俱舍論》,並向武德年間來華的中印度波羅頗迦羅密多羅(簡稱“波頗”)諮詢佛法。早在南北朝時,佛教學術界就開始了“一闡提衆生有無佛性”的論爭。而到了隋末唐初時期,北方流行已久的《涅槃經》、《成實經》、《毗曇》學與真諦在南方譯傳的《攝論》、《俱舍論》,構成當時南北佛學的主流。但玄奘師通過學習,深感真諦等古德譯著不善,致使義理含混,理解不一,註疏也不同,對一些重要的理論問題分歧很大,難以融合。特別是當時攝論、地論兩家關於法相之說各異,鑑於法相學形成北方地論學、南方攝論學的差異,如何融合二者,成爲玄獎思考解決的問題。遂經常向同門說出,想去印度求彌勒論師之意。看到這裡,李建成的眉頭一鄒:‘這個陳玄奘,竟然對佛學宗教如此癡迷。’李建成對於佛教有一些偏見是有原因的——一方面,經過隋朝皇帝楊廣的濫用民力以及隋末農民戰爭的破壞,中原人口大量削減,國家經濟幾乎處於崩潰的邊緣,爲了發展經濟,緩和社會矛盾,李建成對於所有宗教除了道教之外,心裡都有些排斥。這是因爲,李淵崇尚道教,自稱自己是老子李耳的子孫,並且當初岐暉道長帶領八十道士參加了李淵的唐軍,爲李淵攻克長安立下大功,還有就是,現在的道教是可以婚嫁的,至於道士的子孫想不想做道士,多一個人,就多一份力量。而佛教就不一樣,其禁止婚嫁,並且再就是,當初李世民兵討洛陽王世充的時候,多次利用少林僧兵,至今,洛陽少林寺還流傳着十三棍僧救秦王的故事。這些東西使得李建成對於佛教沒有半分好感。在朝堂上,李建成曾經多次宣稱:“朕今所好者,惟在堯、舜之道,周孔之教!梁武帝父子好事佛教,結果國破家亡,應當引以爲鑑。”如果不是因爲鄭婉珍和楊豔信奉佛教,而且少林寺僧兵衆多,李建成早就將很多寺院抹平了。

“哼!陳玄奘,你是朕所看重的人才,既然朕又一次遇到了你,那麼你就必須在朕的手中,朕就不相信,你能逃出朕的手掌心。”李建成一邊說着,一邊將自己的拳頭緊握住。身邊侍候李建成的明宇公公和狄仁傑都感到了一絲涼氣。

附歷史小故事:十三棍僧救唐王的真實歷史:唐高祖武德四年(621)春天,李世民以太尉、尚書令、陝東道益州道行臺、雍州牧、左右武侯大將軍、使持節、涼州總管、上柱國、秦王等身份督軍與王世充作戰,進行他建立偉大的唐王朝之前的統一戰爭。二月份的時候,王世充已經兵敗如山倒,但是因爲竇建德率兵十餘萬增援,戰局暫時變得複雜起來。當時的戰場主要在洛陽附近,在洛陽與少林寺之間有一個“轘州”,原稱柏谷塢,是隋文帝賜給少林寺的廟產,在寺西北五十里處,因其地勢險要,屬兵家必爭之地,王世充將之據爲己有,作爲軍事要塞,讓侄子王仁則據守,自己擁兵與之不遠的洛陽,互相呼應支援,以抗拒唐軍。四月二十七日這一天,少林寺的和尚聯合王仁則手下的轘州司馬趙孝宰,裡應外合,抓住了王仁則,將之送給了唐軍;三日後,李世民派官員至寺頒賞——賜地(即柏谷塢)四十頃,水碾一具。這就是“十三棍僧救唐王”的歷史真相。沒有刀光劍影,沒有畫角悲鳴,沒有血流漂櫓,沒有美女愛情,平淡如水,簡單無奇,幾乎讓人難以置信。所以,少林寺的和尚也不是像電影《少林寺》中那樣忠肝義膽,如果從歷史上來看,少林和尚只是看到了李唐的得勢,爲了在李世民面前賣好而已,以保全自己的寺院而已。

第四百五十四章楊文幹兵變(五)第一百七十一章 草原陰謀 五第四百六十三章 劉文靜之死(二)第七百二十章 承陸歸來(九)第七百零二章 李陳忠誠眷屬(九)第二百七十二章 突利小可汗之死 五第三百九十三章 再遇謀局 一第二十九章 新的密謀第一百五十三章 紛亂局勢 四第三百八十一章 戰前之戰 二十一第一百五十七章 蕭後行蹤 二第五百三十七章 薛延陀汗國的建立(三)第二百四十七章 食鹽的戰爭 九第三百七十六章 戰前之戰 十七第五十五章 突厥攻略 二第一百四十一章 房杜歸心第七百四十五章 胡僧事件(四)第四百四十七章江淮嶺南長安洛陽 三第三百五十四章 劉武周舊部的恐慌第三百四十六章劉武周與宋金剛之死 七第五十五章 突厥攻略 二第六百九十五章 李陳終成眷屬(二)第三百零八章 連鎖反應 八第三百九十四章 再遇謀局 二第二百六十五章 突厥內亂 二第一百三十三章 攻下長安第五百四十章 薛延陀汗國的建立(五)第一百九十八章 三賢出山第七百一十九章 承陸歸來(八)第六百九十九章 李陳終成眷屬(六)第一百七十四章 李淵登基 二第六十三章 秀寧逃婚 一第六百七十四章 終日海戰(四)第二百七十四章 幽州來客 一第八十章 元霸歸來第四百六十一章 楊文幹兵變(十二)第四百一十七章 齊魯之亂 四第六百五十四章 百濟內亂(一)第六百三十六章 陰謀與陰謀(十五)第一百零九章 收復裴寂第四百零一十章 算計 八第三百八十九章 竇建德出兵 二第四百八十章 決戰玄武門(十二)第六百五十一章 向東進軍(三)第五百八十七章 東部突厥徹底滅亡(四)第三十八章 榮陽省親 二第三章 出鎮隴州第六百四十三章 向東還是向西(六)第六百九十七章 李陳終成眷屬(四)第三百零七章 連鎖反應 七第四百四十三章 李建成遊齊魯河北 六第四百八十五章 穩定長安(五)第一百八十七章 許敬宗使計 三第一百五十九章 蕭後行蹤 四第五百三十四章 內外勾結第八十五章 楊玄感兵變 五第一百四十四章 智救李靖 二第五百二十二章 突厥公主(六)第一百七十一章 草原陰謀 五第二百四十五章 食鹽的戰爭 七第三百五十四章 劉武周舊部的恐慌第二百零八章 蕭樑滅亡 三第四百七十七章 決戰玄武門(十)第伍佰零七章 鑄造新幣(七)第三百三十四章 夏縣屠城 七第二百一十三章 李密之死第三十三章 暗流涌動第一百六十四章 長安危機 一第三百七十二章 戰前之戰 十三第四十三章 動亂伊始 三第六百零六章 針對薛延陀(六)第四百一十四章 齊魯之亂 二第十七章 長安風波第四百五十二章 楊文幹兵變(三)第五百七十章 進軍草原(十六)第五百四十七章 李建成的謀劃(三)第六百九十一章 驚天大案(五)第八十九章 天機變 三第一百八十五章 許敬宗使計 一第四百四十八章 江淮嶺南長安洛陽 四第四百四十五章江淮嶺南長安洛陽 一第四百二十九章 劉黑闥之死 一第五十二章 千金公主之死 四第一百三十二章 八十道士投軍第七十一章 無題第六百四十六章 東西挑事(二)第二百一十六章 杜伏威之死 一第七十九章 出鎮河東 一第六百四十八章 女兒可愛第三百八十三章 戰前之戰第四百二十六章 李建成再耍手段 二第六百一十四章 薛延陀的滅亡(五)第一百四十五章 屈李歸唐 一第五百一十二章 從開科舉(一)第七百二十二章 承陸歸來(十一)第五百六十七章 進軍草原(十三)第五百九十三章 西域諸國長安覲見(一)第六百三十三章 陰謀與陰謀(十二)第五百八十三章 執信必可之死(四)第七百四十三章 胡僧事件(二)
第四百五十四章楊文幹兵變(五)第一百七十一章 草原陰謀 五第四百六十三章 劉文靜之死(二)第七百二十章 承陸歸來(九)第七百零二章 李陳忠誠眷屬(九)第二百七十二章 突利小可汗之死 五第三百九十三章 再遇謀局 一第二十九章 新的密謀第一百五十三章 紛亂局勢 四第三百八十一章 戰前之戰 二十一第一百五十七章 蕭後行蹤 二第五百三十七章 薛延陀汗國的建立(三)第二百四十七章 食鹽的戰爭 九第三百七十六章 戰前之戰 十七第五十五章 突厥攻略 二第一百四十一章 房杜歸心第七百四十五章 胡僧事件(四)第四百四十七章江淮嶺南長安洛陽 三第三百五十四章 劉武周舊部的恐慌第三百四十六章劉武周與宋金剛之死 七第五十五章 突厥攻略 二第六百九十五章 李陳終成眷屬(二)第三百零八章 連鎖反應 八第三百九十四章 再遇謀局 二第二百六十五章 突厥內亂 二第一百三十三章 攻下長安第五百四十章 薛延陀汗國的建立(五)第一百九十八章 三賢出山第七百一十九章 承陸歸來(八)第六百九十九章 李陳終成眷屬(六)第一百七十四章 李淵登基 二第六十三章 秀寧逃婚 一第六百七十四章 終日海戰(四)第二百七十四章 幽州來客 一第八十章 元霸歸來第四百六十一章 楊文幹兵變(十二)第四百一十七章 齊魯之亂 四第六百五十四章 百濟內亂(一)第六百三十六章 陰謀與陰謀(十五)第一百零九章 收復裴寂第四百零一十章 算計 八第三百八十九章 竇建德出兵 二第四百八十章 決戰玄武門(十二)第六百五十一章 向東進軍(三)第五百八十七章 東部突厥徹底滅亡(四)第三十八章 榮陽省親 二第三章 出鎮隴州第六百四十三章 向東還是向西(六)第六百九十七章 李陳終成眷屬(四)第三百零七章 連鎖反應 七第四百四十三章 李建成遊齊魯河北 六第四百八十五章 穩定長安(五)第一百八十七章 許敬宗使計 三第一百五十九章 蕭後行蹤 四第五百三十四章 內外勾結第八十五章 楊玄感兵變 五第一百四十四章 智救李靖 二第五百二十二章 突厥公主(六)第一百七十一章 草原陰謀 五第二百四十五章 食鹽的戰爭 七第三百五十四章 劉武周舊部的恐慌第二百零八章 蕭樑滅亡 三第四百七十七章 決戰玄武門(十)第伍佰零七章 鑄造新幣(七)第三百三十四章 夏縣屠城 七第二百一十三章 李密之死第三十三章 暗流涌動第一百六十四章 長安危機 一第三百七十二章 戰前之戰 十三第四十三章 動亂伊始 三第六百零六章 針對薛延陀(六)第四百一十四章 齊魯之亂 二第十七章 長安風波第四百五十二章 楊文幹兵變(三)第五百七十章 進軍草原(十六)第五百四十七章 李建成的謀劃(三)第六百九十一章 驚天大案(五)第八十九章 天機變 三第一百八十五章 許敬宗使計 一第四百四十八章 江淮嶺南長安洛陽 四第四百四十五章江淮嶺南長安洛陽 一第四百二十九章 劉黑闥之死 一第五十二章 千金公主之死 四第一百三十二章 八十道士投軍第七十一章 無題第六百四十六章 東西挑事(二)第二百一十六章 杜伏威之死 一第七十九章 出鎮河東 一第六百四十八章 女兒可愛第三百八十三章 戰前之戰第四百二十六章 李建成再耍手段 二第六百一十四章 薛延陀的滅亡(五)第一百四十五章 屈李歸唐 一第五百一十二章 從開科舉(一)第七百二十二章 承陸歸來(十一)第五百六十七章 進軍草原(十三)第五百九十三章 西域諸國長安覲見(一)第六百三十三章 陰謀與陰謀(十二)第五百八十三章 執信必可之死(四)第七百四十三章 胡僧事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