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章 向東進軍(二)

“陛下!請恕臣直言,大戰需要三樣東西——士兵、將軍和軍需糧餉。士兵,以我大唐的軍力,再抽調數十萬兵力實在是舉手之勞,軍需糧餉,陛下雖然只是登基數年,但是,扶植中原民間商道,如今我大唐各地商賈如雲,軍需糧餉充足,只是如今,我朝能夠統領大軍,主持大局的將領都集中在西部和北部,而如今西部和北部的局勢,使得這些將領難以向東調集啊!”李建成聽了魏徵的話後,來回的徘徊,當李建成在徘徊的時候,李建成身邊的這些親信大臣們都知道,李建成這是在思考。李建成的確在思考——魏徵說的沒有錯,按照李唐如今的軍力,扣除佈置在西部和西北部還有正北方的兵力,到時候,再向遼東進兵十幾萬是沒有問題的,但能夠以元帥的名義領兵的又有多少呢?現在的人選只有李靖和李績。但是,西部和北部的局勢隨時隨地的會發生變化,必須將他們留在那裡處理突然發生變化的事態。其他的將軍們,都只是前鋒陷陣之人,沒有統籌之腦力。

“諸位愛卿!你們說,朕如果還是將李靖、李績、還有那些軍中老將留在漠北一帶,而命薛仁貴、蘇定方等人調回。你們覺得,漠北的局勢是否會有什麼影響。”蘇定方和薛仁貴兩個人是當初李建成做唐國公大公子的時候,就發現的將才。並且,在與東部突厥和在對薛延陀的衝突之中,李靖和李績對於薛仁貴、蘇定方兩個人的能力大加讚賞。李建成慢慢的動了這方面的心思。只是,李建成的話說出來之後,馬上有人對李建成潑了一盆冷水。

“陛下!臣杜如晦細細想了一下陛下的籌劃,陛下深謀遠慮,經過多年的計劃,對於西部諸國和部落已經分化瓦解,如果暫時按照現在的態勢,我們‘坐山觀虎鬥’,或者是說,即便是這幫子老虎互相撕咬,甚至取勝了,可是,這些老虎早就遍體凌傷了。”杜如晦一邊說着,一邊向李建成恭維道:

“這還是陛下運籌之功,而且最重要的是,現在,薛延陀的曳莽、回紇的吐迷度都是依附在我們李唐之下,另外,阿史那泥熟、還有阿史那社爾的矛盾還沒有解決,相信暫時不會有什麼事情,關鍵就是,即便將薛仁貴、蘇定方等少年將軍帶回,他們雖然有了些戰功,但是資歷不足,如果給他們萬餘兵馬,讓他們衝鋒陷陣,或許朝中言官人等不會說些什麼,可是,如果將大批兵力送到他們手上,到時候,朝廷的言官,光口水,就會將他們噴死啊!”李建成聽了杜如晦的話後,知道杜如晦說的是實情——薛仁貴和蘇定方的優勢在於年輕,但就是因爲年輕,沒有任何單獨領兵的經歷,更何況,進兵滅國之戰,高句麗的戰鬥力不得小覷,更何況還有百濟和新羅。兵力絕對不少,十幾萬兵力放在薛仁貴和蘇定方的手裡,不要說最常見的造反之名,言官最起碼會說李建成不仁,將十幾萬兵力交給兩個毛頭小兒。還有杜如晦沒有說的就是,土地攻打下來之後,需要管理,百姓安置、民生保障等事務繁多,這種事情對於李靖這樣的大才兵家和李績這樣的精通民間事務的人來說,那是易如反掌。可是,薛仁貴和蘇定方現在只有在戰場上衝鋒陷陣的經驗,其他的基本上是白紙一張。

“那朕親征遼東如何?”

“啊!不可!……”房玄齡、杜如晦、許敬宗等人一起反對。

“陛下!不可!”

“陛下!前隋楊廣就是因爲征伐遼東,而使得天怒人怨,遼東萬萬不可徵啊!”

“陛下!遼東之地苦寒!不宜漢人居住,即便拿下遼東,我們也是靡師耗餉,對於我朝毫無用處啊!”對於這些理由,李建成的耳朵都已經聽出繭子了,其實,最重要的前車之鑑就是楊廣徵伐遼東,只佔了半個遼東,隨後因爲中原動盪,使得得到的土地又被高句麗收回去了。並且征伐遼東的戰役也成了隋煬帝楊廣勞民傷財的罪狀之一。不過,李建成可是知道遼東的分量,不要說後世的金國和滿清王朝依靠白山黑水征服中原,後世的日本可說了一句聞名遐邇的話——欲征服中國,必定先佔領滿洲。遼東的森林、煤礦、石油、還有高產的黑土地,都是李建成夢寐以求的東西。只有魏徵和狄仁傑沒有說話。

“三位愛卿!朕知道前隋楊廣的故事,但是朕想問幾位愛卿一個問題,我中華的疆土是本來就這麼大,還是慢慢的變成了這麼大?”

“嗯!這……”房玄齡、杜如晦、許敬宗等三人啞口了。

“我中華在於不但探求,不斷進取,如晦,你還記得朕的那首詩嗎?”

“陛下說的是……”李建成點點頭:

“夏商處中原,西周守關中;國土皆華夏,何有戎狄分。當初,夏商時期,我中華國土只是在河東、河北、河南三道之地,而周朝之地在關中,並且關中尚處於戎狄之人包圍之下。後來,周幽王烽火戲諸侯,周室東遷洛陽,是秦始皇之先祖秦襄公不斷進去,纔將關中隴西一帶落入我中華懷抱,還有,春秋時的楚國,荊楚大地本來也是蠻夷之地,是楚人將荊楚吳越一帶收入。這就是先人的不斷進取,方有我中華之版圖,還有,我們與突厥人打了那麼多年的仗,原本,突厥漠北的祖陵一帶,在我們眼中也是苦寒之地,可是,當我們踏上了那片土地的時候,天賜銅礦就被我們發現,並開發出來。其實,這世上哪裡有什麼貧瘠苦寒之地,只要我們中原人踏上那裡,那裡就會變的富庶,只是,這些土地在野蠻人的手中,沒有被我們這些中原人所開發而已。難道你們捨得讓這些土地落在蠻族之手嗎?”房玄齡、杜如晦、許敬宗等三人沒有說話了。不過,都點了點頭。魏徵來了一句:

“陛下!臣想問一個問題。”

“玄成請講!”

“陛下!臣已經知道了您的心意,臣在想的事情是,陛下離京的時候,派哪位皇子監國!?”

“玄成,你的意思呢?”魏徵看了看李建成:

“陛下!臣覺得,陛下派哪位皇子監國,都不合適!”

“玄成,說說你的想法!”

“是!陛下!陛下如今已經有四位皇子,分別是皇后娘娘所生的恆山王李承陸、貴妃娘娘生的衡陽王李承道、德妃娘娘生的樂安王李承訓、昭儀娘娘生的李承佑四位殿下!如今,接近成年的只有皇后娘娘所生的恆山王李承陸和貴妃娘娘生的衡陽王李承道兩位殿下。以文韜武略論,兩位殿下各有千秋,不分伯仲,如果以嫡庶論,則是恆山王殿下居貴,而如果以長幼論之,則是衡陽王殿下居長!無論是哪位殿下監國,那麼即便陛下不立太子,但是,留下監國的人,必然會被朝廷百官視爲太子人選。還有,貴妃娘娘是前朝公主,而衡陽王李承道殿下又是隋煬帝的外孫,又是陛下長子,朝廷中對於前朝同情和擁護衡陽王殿下的人,大有人在。而恆山王殿下是皇后所生,雖然其母家勢力在王世充佔據洛陽之時,飽受打擊,但是,自古以嫡立嫡的古訓古來有之。如果以恆山王殿下監國,而不立恆山王殿下爲太子,那麼朝中的一些人必然心中會有所想,若是朝中有些官員借陛下不在長安,暗中擁立恆山王殿下登基生事,恐怕後果不堪設想啊!”李建成點點頭:

“玄成,那麼以你的意見?……”

“陛下!臣還有一件事情要稟明陛下!”

“說!”

“陛下!您親征遼東,長安留下重臣輔政,但是,臣還是希望陛下成立兩套班子,一套班子,留在長安,主持朝廷日常事務,另外一套班子,陛下留在身邊,朝廷大政方針,由快馬,送至陛下身邊,由陛下親自批閱之後,再發往地方執行,這樣方可保障皇權,只是,有一些具體的事情,還需要商榷。”本來,李建成聽了魏徵的方案之後,尤其那句可保障皇權的時候非常欣喜——後世滿清王朝,康麻子和乾敗家那可是多次親自出徵和外出巡查的,但是,整個滿清王朝的皇權卻一絲一毫的沒有被削弱,那是因爲,康麻子和乾敗家出征和巡遊的時候,京城留下了權力班子,自己身邊還有一個幕僚班子,一切朝廷的大政方針都由康麻子和乾敗家親自點頭後才能執行。至於後面的那句,有一些具體的事情,還需要商榷。李建成也想聽聽魏徵的話。

“玄成,你繼續說下去!還有什麼顧慮繼續說下去。”

“陛下!還有一件事情就是,陛下要親征遼東,必須安排好人事問題,裡頭不但要削弱關隴一帶世家的實力,不能讓他們在長安擁立皇子登基,還有就是,必須加強陛下身邊的幕僚隊伍,以保證皇權和政務的流通!”

第五百四十八章 李建成的謀劃(四)第十五章 岐州遊山遇如晦第三百五十二章劉武周和宋金剛之死 十三第八十六章 天機變 一第六百六十章 東北亂局(四)第三百二十三章 劉武周之死 三第五百三十七章 薛延陀汗國的建立(三)第一百五十二章 紛亂局勢 三第六百六十九章 李淵薨逝(二)第二百八十二章 馬邑內訌 六第四十八章 長孫出使第四百七十三章 決戰玄武門(五)第四百四十四章李建成遊河北齊魯 七第六百零七章 針對薛延陀(七)第四百零二章 平定王竇 四第七百零九章 李陳終成眷屬(十八)第三百一十五章 獨孤懷恩之亂 二第三百六十五章 戰前之戰 七第六百八十一章 中日海戰(十一)第二白五十一章 陰謀再起 一第七百零六章 李陳終成眷屬(十四)第二百三十二章 多方聯絡 腳踩數船 四第四十七章 叛亂平息第三十六章 新的密謀第一百零三章 瓦崗內訌第五百三十二章 挑撥離間第二百五十八章 陰謀再起 五第四章 初遇闊海第三百六十六章 戰前之戰 八第一百二十九章 李秀寧夫妻鎮守葦澤關 一第四百六十六章 風波再起(一)第二百九十五章 李道玄出山 三第一百二十八章 李孝常 二第七百四十四章 胡僧事件(三)第二百八十二章 馬邑內訌 六第八十九章 天機變 三第六十五章 秀寧逃婚 三第一百七十三章 李淵登基 一第一百二十一章 李淵晉陽起兵 五第一百零三章 瓦崗內訌第一百三十三章 攻下長安第二百七十七章 馬邑內訌 一第三百零九章 夏縣陰謀 一第六百九十六章 李陳終成眷屬(三)第五十章 千金公主之死 二第一百四十六章 屈李歸唐 二第五百章 親農大典第一百二十九章 李秀寧夫妻鎮守葦澤關 一第六百九十四章 李陳終成眷屬(一)第五百八十六章 東部突厥徹底滅亡(三)第六百二十一章 薛延陀的滅亡(十二)第二百七十五章 幽州來客 二第一百五十三章 紛亂局勢 四第五百八十三章 執信必可之死(四)第六百一十四章 薛延陀的滅亡(五)第三百四十章 劉武周和宋金剛之死 一第四百七十七章 決戰玄武門(九)第五十八章 文帝駕崩 一第二百九十四章 李道玄出山 二第五百六十一章 進軍草原(七)第五百八十八章 東部突厥徹底滅亡(十)第一百八十六章 許敬宗使計 二第二十二章 聯姻鄭氏 一第六百一十章 薛延陀的滅亡(一)第一百四十二章 上山訪李靖第二百三十章 多方聯絡 腳踩數船 二第六百九十六章 李陳終成眷屬(三)第七百三十三章 吐蕃又來(二)第一百八十二章 僵局第五百三十一章 再使草原第六百四十七章 東西挑事(三)第四百一十三章 齊魯之亂 一第七十七章 一徵高句麗 二第五百九十八章 諸國長安覲見(六)第十一章 追擊突厥第三百一十三章 大功告成第二百零三章 拉攏李瑗第一百五十六章 蕭後行蹤第二百一十五章 李密投唐 二第二百九十六章 突厥動態第五百六十八章 進軍草原(十四)第四百六十二章 劉文靜之死(一)第六百五十九章 東北亂局(三)第二百五十六章 陰謀再起 三第四百九十二章 對峙突厥(四)第一百六十一章 徐世績投唐 三第三百九十章 劉武周和宋金剛之死 十五第七百一十一章 李陳終成眷屬(二十)第五百五十五章 李建成的謀劃(十一)第五百六十一章 進軍草原(七)第四百二十一章 劉黑闥登場 四第二百零四章 東宮刺客 一第一百七十六章 風雲再起 一第五百五十五章 李建成的謀劃(十一)第七百零四章 李陳終成眷屬(十一)第六百六十三章 瞞天過海(二)第六百七十四章 終日海戰(四)第四百六十五章 劉文靜之死(四)第四百七十七章 決戰玄武門(九)第三百四十六章劉武周與宋金剛之死 七
第五百四十八章 李建成的謀劃(四)第十五章 岐州遊山遇如晦第三百五十二章劉武周和宋金剛之死 十三第八十六章 天機變 一第六百六十章 東北亂局(四)第三百二十三章 劉武周之死 三第五百三十七章 薛延陀汗國的建立(三)第一百五十二章 紛亂局勢 三第六百六十九章 李淵薨逝(二)第二百八十二章 馬邑內訌 六第四十八章 長孫出使第四百七十三章 決戰玄武門(五)第四百四十四章李建成遊河北齊魯 七第六百零七章 針對薛延陀(七)第四百零二章 平定王竇 四第七百零九章 李陳終成眷屬(十八)第三百一十五章 獨孤懷恩之亂 二第三百六十五章 戰前之戰 七第六百八十一章 中日海戰(十一)第二白五十一章 陰謀再起 一第七百零六章 李陳終成眷屬(十四)第二百三十二章 多方聯絡 腳踩數船 四第四十七章 叛亂平息第三十六章 新的密謀第一百零三章 瓦崗內訌第五百三十二章 挑撥離間第二百五十八章 陰謀再起 五第四章 初遇闊海第三百六十六章 戰前之戰 八第一百二十九章 李秀寧夫妻鎮守葦澤關 一第四百六十六章 風波再起(一)第二百九十五章 李道玄出山 三第一百二十八章 李孝常 二第七百四十四章 胡僧事件(三)第二百八十二章 馬邑內訌 六第八十九章 天機變 三第六十五章 秀寧逃婚 三第一百七十三章 李淵登基 一第一百二十一章 李淵晉陽起兵 五第一百零三章 瓦崗內訌第一百三十三章 攻下長安第二百七十七章 馬邑內訌 一第三百零九章 夏縣陰謀 一第六百九十六章 李陳終成眷屬(三)第五十章 千金公主之死 二第一百四十六章 屈李歸唐 二第五百章 親農大典第一百二十九章 李秀寧夫妻鎮守葦澤關 一第六百九十四章 李陳終成眷屬(一)第五百八十六章 東部突厥徹底滅亡(三)第六百二十一章 薛延陀的滅亡(十二)第二百七十五章 幽州來客 二第一百五十三章 紛亂局勢 四第五百八十三章 執信必可之死(四)第六百一十四章 薛延陀的滅亡(五)第三百四十章 劉武周和宋金剛之死 一第四百七十七章 決戰玄武門(九)第五十八章 文帝駕崩 一第二百九十四章 李道玄出山 二第五百六十一章 進軍草原(七)第五百八十八章 東部突厥徹底滅亡(十)第一百八十六章 許敬宗使計 二第二十二章 聯姻鄭氏 一第六百一十章 薛延陀的滅亡(一)第一百四十二章 上山訪李靖第二百三十章 多方聯絡 腳踩數船 二第六百九十六章 李陳終成眷屬(三)第七百三十三章 吐蕃又來(二)第一百八十二章 僵局第五百三十一章 再使草原第六百四十七章 東西挑事(三)第四百一十三章 齊魯之亂 一第七十七章 一徵高句麗 二第五百九十八章 諸國長安覲見(六)第十一章 追擊突厥第三百一十三章 大功告成第二百零三章 拉攏李瑗第一百五十六章 蕭後行蹤第二百一十五章 李密投唐 二第二百九十六章 突厥動態第五百六十八章 進軍草原(十四)第四百六十二章 劉文靜之死(一)第六百五十九章 東北亂局(三)第二百五十六章 陰謀再起 三第四百九十二章 對峙突厥(四)第一百六十一章 徐世績投唐 三第三百九十章 劉武周和宋金剛之死 十五第七百一十一章 李陳終成眷屬(二十)第五百五十五章 李建成的謀劃(十一)第五百六十一章 進軍草原(七)第四百二十一章 劉黑闥登場 四第二百零四章 東宮刺客 一第一百七十六章 風雲再起 一第五百五十五章 李建成的謀劃(十一)第七百零四章 李陳終成眷屬(十一)第六百六十三章 瞞天過海(二)第六百七十四章 終日海戰(四)第四百六十五章 劉文靜之死(四)第四百七十七章 決戰玄武門(九)第三百四十六章劉武周與宋金剛之死 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