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岐州遊山遇如晦

?

時間一晃就是三年過去了,轉眼到了開皇七年,李淵在這三年的政績也不斷的傳入了隋文帝和獨孤皇后的耳中,二聖非常高興,屢屢在朝堂上提及,嘉獎的御旨和賞賜慰問的物品從長安一帶源源不斷而來。李淵過的也是萬分舒暢。

這一日,朝廷欽差又來到了隴州,李淵因爲政績突出,調任岐州刺史一職。李淵聽到後非常高興,在隋唐時期,一州的刺史雖然在官職上名稱是一樣的,但官階等級上卻是不同的。例如隴州是處在隋朝的邊關,由於長時間的戰亂所以人口相對於內地來說比較稀少,稅收更是少得可憐,而岐州位於關中,是歷史上周朝跟秦朝的發源地之一,所以人口密集,富庶。對於地方官員來說,沒有比這更好的消息了。

聖旨宣讀後,隴州的文武官員一起向李淵祝賀,在這三年裡,李淵的胸襟和才能讓這些官員產生了強烈的敬佩感。

這一日,隴州西門外城郊,代理刺史程國宣來向李淵送行:

“國宣,我已啓奏聖上,舉薦你繼任隴州刺史之職,如果聖上批准,還望國宣你能上感黃恩浩蕩,下顧百姓辛苦,勤勉任職。”

“大人請放心,卑職一定謹記大人教誨,不辜負大人厚望!大人保重。”程國宣向李淵深深的鞠了一躬。恭送上馬。看着李淵他們遠遠離去的背影,久久不願離去。

李建成在馬上看着路邊的小樹,來到隴州到現在也已經三年了,在這裡,風沙抹去了他的青澀,那次突厥人的入侵讓他有了血與火的體驗。也爲他留下了一生難以磨滅的自豪與傳奇。另外,因爲與柴介的合作,柴介在家族中的地位也不像以前那樣低微,李建成也積累了一筆不小的私財。當然,這一切並沒有告訴李淵。在貴族家庭裡,有些事情即便是父子也是需要隱瞞的。

到達岐州後,李淵沒有與其他的官員做空洞的客套,馬上進入刺史衙門開始理政了。而李建成沒什麼事情做,就每天在岐州到處亂晃。岐州是夏商周時期周文王的根據地,而岐州郊外的岐山在秦漢魏晉時期更是文人墨客們郊遊踏青之地。後世大部分的魏晉石碑及秦漢文物有很多都是從岐州的岐山出土的。

現在的岐山也是青山秀水,鳥語花香,參天的古樹到處都是,氣候陰涼,時不時地從草叢中竄出一隻野兔或山雞,不像後世那樣到處是人山人海,挖土機到處挖的是洞,光禿禿的山上沒有一棵小樹,空氣中瀰漫着汽車的尾氣和車輪激起的灰塵,氣溫悶熱,一路都是拉你入店買東西的小販。缺少自然界的清馨和安寧。

李建成正暇意的欣賞着風景時,“救命啊!救命!誰來救救我啊!”一個聲音從遠處傳了過來,並且聲音越來越弱。

“來人,快去找一下,可能有人受傷了。”李建成命令隨從四處去尋找。不多時,一個隨從揹着一個傷者來到了李建成的面前,只見他看上去很年輕,穿着富貴,但全身滾滿了泥。

“謝謝公子相救。。。。。。”說完就暈了過去。李建成命令隨行的醫生給他檢查了一下,發現他只是摔傷,鬆了口氣。又命人就地安營紮寨,立好帳篷,上好傷藥,讓他好好休息。一會,他醒了過來。

“多謝公子相救,杜如晦感激不盡。”

“杜如晦,唐初的一代名相,後世成語房謀杜斷的主角之一,李世民的左膀右臂。”李建成聽完他的介紹後入一尊木雕一樣呆住了。

杜如晦的腿有些骨折,暫時不能下地,李建成就讓他呆帳篷裡,自己每天打來山雞或野兔之類的野味給他補身。幾日後,杜如晦能下地走了,便邀李建成一起同遊岐山。

“李兄,看!這裡在西漢時的屬於上林苑所管轄,漢武帝就是在這裡整兵演武,並且靠着他們橫掃漠北,將匈奴人趕出了河套,創下了我大漢盛世。李兄,快看那裡,那裡是西周時期周朝祖先曾於此地祭天之處,是我華夏之發源地之一。。。。。。”

幾天相處下來,二人就像老朋友一樣有說有笑,李建成覺得現在的杜如晦雖然沒有歷史上的那種圓滑及狠辣,反倒像是一個在郊遊踏青的小導遊一樣,不斷地向李建成介紹岐山的神話與典故。讓李建成忘記了一路的疲勞。

“哎喲!”

“杜老弟,沒事吧!”李建成看到杜如晦突然被一塊石頭絆倒,走去關切的問道。可杜如晦的眼睛卻癡癡的盯在那塊絆倒他的石頭上。

“李兄,快幫忙!”杜如晦不管自己身上的土,雙手拼命的挖着那塊石頭周圍的土塊,李建成不知是爲什麼,但看到杜如晦癡迷的樣子,也不忍掃他的興,苦笑一下,還是與他一起挖了起來,挖着挖着發現這不是普通的石頭,上面頂部有盤龍紋,越往下它的紋路越清晰,並且上面隱隱約約還有古代的文字,因而越來越小心,而杜如晦的臉上更是越來越興奮。在他們的努力下,這塊石碑終於出現了他們的面前。

“漢儒德勝碑,這是漢儒德勝碑啊!想不到我杜如晦今日有幸一睹真言。哈哈,我真是太高興了。”杜如晦像個孩子一樣又蹦又跳,歡呼個不停。

漢儒德勝碑是當年漢武帝採納了董仲舒罷黜百家雜學,獨尊儒術的主張後,漢代儒家學子們爲了對武帝歌功頌德而寫的文章,漢武帝特令將這篇文章刻在石碑上。李建成心說道。

“自五胡亂華到當今聖上重新恢復漢制,我漢家文化凋零,儒學破敗,禮教不立,漢廷石碑沒入塵土不計其數,今日它總算重現天日了。李兄,你隨從多,還望幫我把它弄回城去呀!”杜如晦繼續着他的喜悅。

“夏商處中原,西周守關中;國土皆華夏,何有戎狄分。”做爲一個穿越到古代的人,李建成並沒有什麼種族歧視,相反在那一世上學的時候,他還有很多的少數民族朋友。杜如晦聽到李建成呤的這首詩以後,臉上微微一震。

“杜兄,就歷史而言,當年春秋戰國之時,秦屬西夷,楚屬南蠻,三晉之魏趙兩國及中原北部的燕國的屬民都有很多事草原的異族後代,漢武帝平定百越,遷其民於江淮之間,我中華血脈非我等一家呀!”李建成誠懇的說。

“李兄胸襟廣闊,學識淵博,如晦受教了。”杜如晦對李建成深深地鞠了一躬。李建成趕忙扶起。兩人的雙手緊緊握在一起,久久沒有分開。

附:李世民登基後,對歸降的少數民族將領屢屢予以重任,並且還將皇室的宗族女子賜予他們爲妻,因而引起了一些漢族官僚的嫉妒,有人便對李世民進讒言,說陛下對異族太好。李世民笑着說他並沒有華夷之分。只要是生活在我的土地上,都是我的子民。在這裡我相信如果李建成登基的話也一定會比李世民做的更好。

第五百四十六章 李建成的謀劃(二)第一百五十一章 紛亂局勢 二第七百章 李陳終成眷屬(七)第七百三十章 遼東傳道(八)第四百四十八章 江淮嶺南長安洛陽 四第二百三十三章 多方聯絡 腳踩數船 五第一百零九章 收復裴寂第三百三十六章 河東動態 一第一百三十四章 公主下嫁第五百三十四章 陰謀與陰謀(十三)第七百一十一章 李陳終成眷屬(二十)第四百四十四章李建成遊河北齊魯 七第一百四十四章 智救李靖 二第一百三十章 李秀寧夫妻鎮守葦澤關 二第七百四十二章 胡僧事件(一)第六百四十九章 向東進軍(一)第一百零四章 馬三寶歸來 二第四百三十四章王伏寶與凌敬 二第五百九十一章 天降橫財第四百六十三章 劉文靜之死(二)第六百三十五章 陰謀與陰謀(十四)第六百二十五章 陰謀與陰謀(四)第三百五十章劉武周與宋金剛之死 十一第一百八十五章 許敬宗使計 一第一百七十五章 李淵登基 三第四百零九章算計 七第五百三十二章 挑撥離間第七百一十章 李陳終成眷屬(十九)第伍佰零七章 鑄造新幣(七)第六百七十章 遼東新局第四百九十二章 對峙突厥(四)第一百六十七章 突厥攻略 一第六百九十七章 李陳終成眷屬(四)第九十二章 雁門被圍 一第一章: 夢迴隋朝第五百八十三章 執信必可之死(四)第六百三十六章 陰謀與陰謀(十五)第一百九十一章 楊侗之死第五百四十九章 李建成的謀劃(五)第三百一十八章 獨孤懷恩之亂 五第五十五章 突厥攻略 二第五百九十二章 無題第六十四章 秀寧逃婚 二第二十七章 獨孤病逝第二百六十六章 突厥內亂 三第四百七十二章 決戰玄武門(四)第五百三十三章 再踏薛延陀第一百一十八章 李淵晉陽起兵 二第二百一十五章 杜伏威託孤第七百零二章 李陳忠誠眷屬(九)第六百一十章 薛延陀的滅亡(一)第六百章 諸國長安覲見(八)第五百八十五章 東部突厥徹底滅亡(二)第四百七十八章 決戰玄武門(十一)第六百八十四章 鬥爭開始(三)第四百九十四章 登基大典(一)第三百八十三章 戰前之戰第三百三十八章 二兄弟凱旋 一第一百八十九章 許敬宗使計 五第七十九章 出鎮河東 一第三百四十六章劉武周與宋金剛之死 七第四白三十一章 李建成再次遇刺第三百五十二章劉武周和宋金剛之死 十三第六十章 文帝駕崩 三第七百三十六章 佈局吐蕃(二)第四百一十三章 齊魯之亂 一第七百一十一章 李陳終成眷屬(二十)第三百四十四章 劉武周和宋金剛之死 五第七百一十六章 承陸歸來(五)第五百零一章 鑄造新幣(一)第四十五章 逆轉 二第六百三十一章 陰謀與陰謀(十)第四十章 多方動向第四百六十九章 決戰玄武門(一)第四百六十二章 劉文靜之死(一)第二百六十七章 突厥內亂 四第六百八十七章 驚天大案(一)第五章 街市秘聞第四百三十三章 王伏寶與凌敬 一第二百二十八章 輔公拓登基稱王 一第二百六十九章 突利小可汗之死 二第三百六十二章 戰前之戰 四第七章 闊海來救第六百零六章 針對薛延陀(六)第五百二十章 突厥公主(四)第六百三十八章 向東還是向西(一)第三百九十二章劉武周和宋金剛之死 十七第一百八十章 風雲再起 三第一百四十八章 重新均田與賦稅改革第一百八十五章 許敬宗使計 一第七十九章 出鎮河東 一第六百三十九章 向東還是向西(二)第十六章 去長安第一百八十七章 許敬宗使計 三第五百五十五章 李建成的謀劃(十一)第十五章 岐州遊山遇如晦第二百一十九章 李密投唐 六第六百九十六章 李陳終成眷屬(三)第六百八十七章 驚天大案(一)第五百七十五章 東部突厥的滅亡(一)
第五百四十六章 李建成的謀劃(二)第一百五十一章 紛亂局勢 二第七百章 李陳終成眷屬(七)第七百三十章 遼東傳道(八)第四百四十八章 江淮嶺南長安洛陽 四第二百三十三章 多方聯絡 腳踩數船 五第一百零九章 收復裴寂第三百三十六章 河東動態 一第一百三十四章 公主下嫁第五百三十四章 陰謀與陰謀(十三)第七百一十一章 李陳終成眷屬(二十)第四百四十四章李建成遊河北齊魯 七第一百四十四章 智救李靖 二第一百三十章 李秀寧夫妻鎮守葦澤關 二第七百四十二章 胡僧事件(一)第六百四十九章 向東進軍(一)第一百零四章 馬三寶歸來 二第四百三十四章王伏寶與凌敬 二第五百九十一章 天降橫財第四百六十三章 劉文靜之死(二)第六百三十五章 陰謀與陰謀(十四)第六百二十五章 陰謀與陰謀(四)第三百五十章劉武周與宋金剛之死 十一第一百八十五章 許敬宗使計 一第一百七十五章 李淵登基 三第四百零九章算計 七第五百三十二章 挑撥離間第七百一十章 李陳終成眷屬(十九)第伍佰零七章 鑄造新幣(七)第六百七十章 遼東新局第四百九十二章 對峙突厥(四)第一百六十七章 突厥攻略 一第六百九十七章 李陳終成眷屬(四)第九十二章 雁門被圍 一第一章: 夢迴隋朝第五百八十三章 執信必可之死(四)第六百三十六章 陰謀與陰謀(十五)第一百九十一章 楊侗之死第五百四十九章 李建成的謀劃(五)第三百一十八章 獨孤懷恩之亂 五第五十五章 突厥攻略 二第五百九十二章 無題第六十四章 秀寧逃婚 二第二十七章 獨孤病逝第二百六十六章 突厥內亂 三第四百七十二章 決戰玄武門(四)第五百三十三章 再踏薛延陀第一百一十八章 李淵晉陽起兵 二第二百一十五章 杜伏威託孤第七百零二章 李陳忠誠眷屬(九)第六百一十章 薛延陀的滅亡(一)第六百章 諸國長安覲見(八)第五百八十五章 東部突厥徹底滅亡(二)第四百七十八章 決戰玄武門(十一)第六百八十四章 鬥爭開始(三)第四百九十四章 登基大典(一)第三百八十三章 戰前之戰第三百三十八章 二兄弟凱旋 一第一百八十九章 許敬宗使計 五第七十九章 出鎮河東 一第三百四十六章劉武周與宋金剛之死 七第四白三十一章 李建成再次遇刺第三百五十二章劉武周和宋金剛之死 十三第六十章 文帝駕崩 三第七百三十六章 佈局吐蕃(二)第四百一十三章 齊魯之亂 一第七百一十一章 李陳終成眷屬(二十)第三百四十四章 劉武周和宋金剛之死 五第七百一十六章 承陸歸來(五)第五百零一章 鑄造新幣(一)第四十五章 逆轉 二第六百三十一章 陰謀與陰謀(十)第四十章 多方動向第四百六十九章 決戰玄武門(一)第四百六十二章 劉文靜之死(一)第二百六十七章 突厥內亂 四第六百八十七章 驚天大案(一)第五章 街市秘聞第四百三十三章 王伏寶與凌敬 一第二百二十八章 輔公拓登基稱王 一第二百六十九章 突利小可汗之死 二第三百六十二章 戰前之戰 四第七章 闊海來救第六百零六章 針對薛延陀(六)第五百二十章 突厥公主(四)第六百三十八章 向東還是向西(一)第三百九十二章劉武周和宋金剛之死 十七第一百八十章 風雲再起 三第一百四十八章 重新均田與賦稅改革第一百八十五章 許敬宗使計 一第七十九章 出鎮河東 一第六百三十九章 向東還是向西(二)第十六章 去長安第一百八十七章 許敬宗使計 三第五百五十五章 李建成的謀劃(十一)第十五章 岐州遊山遇如晦第二百一十九章 李密投唐 六第六百九十六章 李陳終成眷屬(三)第六百八十七章 驚天大案(一)第五百七十五章 東部突厥的滅亡(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