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摸黑回家

自衛隊員們都是農人出身,本身受得起累,也不懼走路。平時訓練時都有過多次夜間行軍的經歷。而且由於長時間食用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農民中佔有絕大比例的夜盲症也基本沒有,所以在這夜間行走於比較熟悉的道路上面並不吃力。

大家也知道家中可能出事了,更沒有人因爲一天操船的勞累而叫苦的。雖然每人扛了一杆重達二十斤的火繩槍,還背了同樣重量的戰術揹包,仍舊能夠以每小時十里的速度連續前進。

當路程過半的時候,前方出現了一個小小的莊子,那是章家的別院,平時住一些長工和負責種地的家僕,另外也有幾戶人家住在這裡。

此時已經過了戌時正(晚上八點),莊戶人家早已吃過晚飯,早早地上牀睡覺,以節省寶貴的燈油。章澤天帶人從別院旁邊走過,看到這裡的人家並沒有什麼異常,看來不像是鬧過兵亂的樣子,提着的心稍稍放下了一點。

他讓大家等在莊子外面,自己悄悄地摸進了自家別院,發現只有長工頭章文帶着幾個長工住在這裡,便叫醒了他們,問起自家的事情。

章文努力定了定神,把被人從被窩裡面掏出來帶來的恐懼感壓下去,才說出了章家發生的事情。

原來,章家在外爲官的唯一親人——族叔章致遠出事了,章致遠在陝西延安府做知府,本來一切都順利。但是在這個倒黴的年代,陝西像後世的大明朝一樣,鬧起了旱災,然後爆發了農民起義。

可憐的章致遠手上既沒有可以用來鎮壓起義軍的兵,又沒有可以安撫災民的糧,還有些惜命,沒有勇氣自殺殉國,只好跑到了長安。

可是這個時代對地方官有一種嚴格的規定,那就是守土有責。也就是說,如果你所在的府縣鬧了民亂,作爲地方官的只能“與城諧亡”——城池丟了就只能是個死,然後受到朝庭的旌表。否則便是重罪,基本也沒有活下來的希望。

這不,朝庭得知此事之後,便派了一個太監帶着大內侍衛去長安抓章致遠回京問罪——這個朝代沒有明代那樣的錦衣衛和東廠什麼的專職特務機構,一般的這種抓捕犯罪官員的事情基本都是臨時指派一名太監帶兩個侍衛,拿着聖旨出京辦事。

對於太監來說,這種奉旨出京的機會並不算多,也算是一種比較少見的美差,不僅可以公款旅遊一番,而且還能接受各地地方官的賄賂,以及貪污一些犯官家中的財物,能夠好好生髮一筆。

只是這次被派出來的馮承恩太監和那兩個大內侍衛比較倒黴——如今的陝西基本上已經是赤地千里,沒有什麼油水可拿。雪上加霜的是,他們一路押送的犯官章致遠本來身體就弱,年紀又大了,結果還沒有出陝西省就一命嗚呼了。

雖然說犯下“失土”大罪的犯官進京之後,絕大多數都要被問斬,但是那得是經過正規的審判之後才行。像這樣死在半路上的,是無法問罪的,最後多數都只能按照殉國來處理了事。

而捉拿犯官的太監卻會落個辦事不力的評價,以後再想出頭就難了。

馮承恩思來想去,最終想到了一個辦法,那就是坐實章致遠的罪名,然後給他弄個畏罪自殺之類的,把自己摘出去。於是他和兩個侍衛一商量,便繞了個圈子,來到了章致遠的老家,要從這裡弄出點證據來。

按說章致遠與章澤天家關係並不算親近,章澤天他們又是從父親一輩就從膠南老家搬到了即墨來,就更加疏遠了。奈何章致遠大小是個正經進士出身的官身,爲了蹭個官身的保護傘,從章澤天的父親在時就與這位族弟把關係走得近了起來,現在章致遠的長子章澤忠還在章家書院裡面讀書,並且在這裡考了個舉人出來。

馮承恩帶人去抄了章致遠的家,將章致遠的遺孀等人都抓了,卻沒有抓到他留在老家的長子章澤忠,而且章致遠爲官比較清廉,家產更是少得可憐,也令馮承恩大爲不滿。

後來聽說章澤忠就躲在即墨的同族侄子家,而且這個侄子可是即墨最大的富戶,於是一不做二不休,乾脆帶着抓到的章致遠家人,來到了即墨縣。

章澤瑞得到消息的時候,抓人的差役已經到了莊外。他只來得及讓侄子章綬把小叔章澤忠藏起來,便被一羣差役和兩個大內侍衛給堵在了屋內,然後被帶到縣衙去了。

等章澤瑞的長子章繹得到消息從書院趕回家的時候,章澤瑞早已不見了人影。他又追到縣城去打探,可是那些原本被章家着意結交過的班頭師爺們都不肯吐露什麼,推說是宮裡來的欽差辦案,插不進手去。

章繹沒有什麼辦法,只能把銀子一筆筆地送出去,忙活了兩天之後纔打聽到,欽差說章澤瑞窩藏犯官家眷,如果不交出章澤忠,就“與犯官同罪”。不過那欽差傳出來的話裡面好像還有一些活動的餘地,倒也給章繹留下了一個希望,於是便把銀子大量地用了出去。

“據說家裡的銀庫都已經被清空了,這兩天大公子正張羅着賣地呢。”這是章文的說法。

基本瞭解情況之後,章澤天帶人離開別院,又經過半個時辰的行軍,在亥時初回到了章家莊。

按照平時的作息規律,這個時候莊子上應該已經完全進入夜間模式,各家各戶都熄燈睡覺,自衛隊關閉南北莊門,並在門內設置明暗崗哨。

但是此時的章家莊,南側莊門竟然是敞開的,而且章澤天他們進入莊子的時候,竟然沒有人上前查問。章家大院更是燈火通明,大門也沒有關,進入大門之後,章澤天看到大廳之上好像正開着宴席,這與章澤天想象中愁雲慘霧的狀況完全不同。

章澤天揮手止住張嘴想打招呼的家僕,悄悄走到大廳門口向內望去,只見大廳上開着兩大桌,一羣身穿皁衣,頭戴筒帽的差役正在裡面大吃大喝,章繹在席上陪客。這些差役多數已經喝得搖搖晃晃,後廚的菜餚仍舊流水價送上來。

515朝廷對山東兵亂的處斷299十六裡鋪的秋收288承租李舍人莊552專業的奴隸管理人才330農業技術推廣58書生帶劍裝樣子234不開眼的海盜513臺南建設560請教451大靜海戰544淮安剿匪180大靜縣185如何在即墨縣立足7印刷65財物露白引強人561拜訪吳閣老48敗家子488人口和糧食93果然出事了242再訪和義源473孔有德的窘境459大批流民潮270牲畜不僅能積肥173和記糖行428兵力仍舊緊張459大批流民潮154人質355登州兵與遼東兵542淮安旱災564章維入掌湖廣道559競相拉攏149談判506準備開市288承租李舍人莊386黑龍江口基地379婚禮512佔領熱蘭遮城203十六裡鋪385與官人的交易279尷尬的見面133這個女婿不學有術211技術學校2323縣衙之戰3413第一次鐵山保衛戰612肥料問題312糖業之事529努力進取的馮知府35殷殷別徐英410第一次鐵山保衛戰3389孔雀石5章家書院427女真人的應對336章澤天生病了492海上貿易路線368章家的貨物389孔雀石463章緒失蹤471單兵自衛武器421悲催的朝鮮國王李倧1357北上船隊的安排311奢侈的上任團隊459大批流民潮461服從指揮纔有飯吃570有心無力的北海道51枯燥的訓練134南通商事347泥沙裡的鐵礦325徐州號的消息146里斯本人酒館144完勝448朝鮮特區招商384蝦夷人和官人25功夫茶81品鑑48敗家子572轉行種糧的後金政權136和義源與明大禮2441海參崴392冰火島48敗家子373遊歷559競相拉攏478叛軍的戰術397濟州島上的牧場526土地拍賣113舉人老爺建房子244南通餚記192兩個秀才被綁架了227章緒331鄉巴佬進城246大采購329再擴一下軍?182大靜縣的土特產575海洋捕撈與平壤船廠198解救5207那臺原始車牀567武勝關503寧波水師570有心無力的北海道80被按察使大人撞上了
515朝廷對山東兵亂的處斷299十六裡鋪的秋收288承租李舍人莊552專業的奴隸管理人才330農業技術推廣58書生帶劍裝樣子234不開眼的海盜513臺南建設560請教451大靜海戰544淮安剿匪180大靜縣185如何在即墨縣立足7印刷65財物露白引強人561拜訪吳閣老48敗家子488人口和糧食93果然出事了242再訪和義源473孔有德的窘境459大批流民潮270牲畜不僅能積肥173和記糖行428兵力仍舊緊張459大批流民潮154人質355登州兵與遼東兵542淮安旱災564章維入掌湖廣道559競相拉攏149談判506準備開市288承租李舍人莊386黑龍江口基地379婚禮512佔領熱蘭遮城203十六裡鋪385與官人的交易279尷尬的見面133這個女婿不學有術211技術學校2323縣衙之戰3413第一次鐵山保衛戰612肥料問題312糖業之事529努力進取的馮知府35殷殷別徐英410第一次鐵山保衛戰3389孔雀石5章家書院427女真人的應對336章澤天生病了492海上貿易路線368章家的貨物389孔雀石463章緒失蹤471單兵自衛武器421悲催的朝鮮國王李倧1357北上船隊的安排311奢侈的上任團隊459大批流民潮461服從指揮纔有飯吃570有心無力的北海道51枯燥的訓練134南通商事347泥沙裡的鐵礦325徐州號的消息146里斯本人酒館144完勝448朝鮮特區招商384蝦夷人和官人25功夫茶81品鑑48敗家子572轉行種糧的後金政權136和義源與明大禮2441海參崴392冰火島48敗家子373遊歷559競相拉攏478叛軍的戰術397濟州島上的牧場526土地拍賣113舉人老爺建房子244南通餚記192兩個秀才被綁架了227章緒331鄉巴佬進城246大采購329再擴一下軍?182大靜縣的土特產575海洋捕撈與平壤船廠198解救5207那臺原始車牀567武勝關503寧波水師570有心無力的北海道80被按察使大人撞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