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4譚木匠帶徒弟

第二批從濟州島運回來的牲畜裡面,除了牛之外,還有二十多匹馬。這些馬裡面,盛年母馬與青年馬各半。章澤天用驢子給馬配種,來繁殖運輸工作中急需的騾子。

騾子比馬力氣大,耐粗鉰,還不愛生病,日常使役比馬更強,受傷或年老之後宰殺了吃肉也比馬肉好吃。惟一比馬差的地方恐怕就是衝刺速度慢,章澤天並沒有準備建設騎兵隊伍,這種騎乘的需要基本上可以忽略掉。

章澤天派人去周邊各縣採購的豬羊及雞鴨鵝也運回來了,當初他從膠南剛回來時安排人搭建的臨時房屋只能滿足那些農工的居住需要,這些牲畜需要的棚舍就需要重新搭建了。

此時還是早春,章澤天從負責耕種試驗田的人羣中抽調人力,組成多個伐木隊,進入山林裡面砍伐樹木,用來建設這裡的大量房屋,和一些重點試驗田的圍欄。

剛剛砍伐的木材是不能使用的,過高的含水率會讓這些木材在逐漸乾燥的過程中發生變形,嚴重的時候甚至會造成房屋倒塌。不過章澤天沒有時間等待這些木材自然乾燥,爲了解決這個問題,他仿照在濟州島搭建的烘製魚乾的炕房,在十六裡鋪的山坡上建了兩座木材烘乾窯。烘乾窯使用伐木產生的樹枝做燃料,將去了皮的樹木放進去後,只需要十天左右就能完成乾燥,基本保證了房屋建設的需要。

章澤天讓譚木匠和區鐵匠合作,在距離烘乾窯不遠處製造了兩臺鋸木機,將烘乾完成的木材鋸成木板或木方,以滿足建築門窗、簡易傢俱、圍欄等方面的需要。

一部分木材需要運到港口建設的工地上去,這就需要大量的運輸車輛。事實上,即使不算這裡木材運輸的需要,其他地方對車輛的需求也存在着巨大的缺口——市場上根本買不到這麼多的車。

章澤天在得知萊州的匠作營裡面有專門的制輪匠之後,便派人過去,以每年二百兩的高薪,將兩位制輪匠人給挖了過來。

兩位匠人都是帶着家眷一起來的,章澤天在十六裡鋪給兩家人都建了一處帶院落的房子,一下子就留住了兩家人的心。

這兩家人的制輪技術大同小異,就是選木材下料、開輪輻孔、揉制、裝配輻條和軸承等工序,雖然用上了一些專用裝備,一個輪子也要花很長時間才能製作出來。

章澤天將他們的整個加工過程進行了一下分解,把各個工序的加工都進行了量化,又爲揉制車輪製作了一批標準模具——其實就是硬木製作的胎具——把製作單個車輪的週期從原來的兩天縮減到了一個半時辰的樣子。當然,爲了完成這些工作,他給兩人都配上了幾個打下手的輔助人員,把技術含量不高的工作都給接了過去,工作效率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高。

一般來說,一些老手藝人對於自己祖傳的技藝都是十分保守的,絕不會輕易教給別人。但是這兩位匠人都是官匠,他們的手藝要無償地爲官府或官階服務,而正是這種服務使他們的生活陷入了難以爲繼的地步。也正是因此,這兩位匠人對於這門手藝是有怨言的,而恰恰是因爲這一點,在章澤天讓他們帶徒弟,或者幫他們把工作進行標準化改進的時候,他們都沒有太堅持。

車輪製作出來之後,首先完成的是磚窯那裡運輸製作好的磚坯的平板車。

傳統磚窯是在平地上製坯,然後原地晾曬,只有製坯者移動工作位置,並不需要運輸剛剛製作出來的磚坯。但是章澤天弄出來的這個擠泥機是不會動的,這就需要工人將製作好的磚坯運到遠處的晾曬場上去晾乾。

章澤天雖然將磚的尺寸從原來的大青磚減小到後世的標準機紅磚大小,但是一塊溼的磚坯重量仍舊能夠達到八斤左右。擠泥機每小時大概能夠完成擠泥五十次以上,每次擠出的泥條能夠切出來二十塊磚坯,這樣每小時就是一千多塊磚坯。如果人力搬運的話,工作量極爲巨大。

有了運坯小車之後,每車能夠拉五塊泥條切成的一百塊磚坯,只需要不到十輛車就能夠滿足運輸磚坯的需要。直到運坯車到位之後,兩臺擠泥機才真正開足了馬力,把製坯工作推上正軌。

滿足了運坯板車的需要之後,車輪的主要作用就是製作從十六裡鋪到港口之間的運輸車輛了。

章澤天讓譚木匠在十六裡鋪建了一個車廂廠,專門爲兩位制輪匠人制作出來的車輪配套製造車廂。章澤天同樣給車廂廠製作了標準化加工工藝和治具,車輛的各個零部件按照標準尺寸要求完成零部件加工之後,再統一進行裝配。這些車廂雖然還是榫鉚結構的全木製工藝生產,其生產效率卻提高了很多倍,而且不用熟練的匠人就能生產。

開始時,譚木匠對章澤天的這種行爲極力反對,認爲它斷了自己這樣老匠人的飯碗。章澤天跟他擺事實講道理,終於把他給說服了。

章澤天說服譚木匠的理由其實就基於三個方面:一是這種標準化生產還是要以譚木匠這樣的老匠人打造的器物之上的,若沒有這些器物的原型,是無論如何也做不出來的,匠人在標準化製造過程中並沒有被弱化,還是不可或缺的。

其二,有高超手藝的匠人不應該做那種靠死力氣吃飯的事情,而應該靠手藝賺錢吃飯。指點一下別人的工作,解決一下生產中的疑難問題,或者開發新產品、新工藝,做的是腦力勞動,而不是體力勞動。章澤天給譚木匠描述的理想工作場景是坐在工廠專門的辦公室裡面,喝着茶水,看着別人累死累活地幹活,卻掙着比別人高出很多倍的工錢,讓譚木匠羨慕不已。

章澤天給出的最後一條理由就是自己這裡對木工的需求量實在太大,並且需要持續很長時間,長到他自己都無法想象的程度。譚木匠如果仍舊按照原來的方式幹活,他就需要找幾十個,甚至上百個木匠過來才行,這顯然是不現實的。

章澤天對譚木匠有知遇之恩,譚木匠在遇到章澤天之後,收入已經在原先的基礎上翻了幾番,也令他無法對章澤天的木工需求不加理會。

72吃一肚子悶氣543章維帶來的驚喜40關於軍隊的設想1444爭論192兩個秀才被綁架了195解救224晚上的安排389孔雀石552專業的奴隸管理人才33比鬥2175蘇家的轉變110拍賣的概念259縫衣針和魚鉤586章澤天的講話445爭論2233忘記申報的田畝413第一次鐵山保衛戰6444爭論67路上560請教248黟縣代收點486故技重施火馬陣447請示和彙報2225喜歡俘虜的原因571互助會的糧食危機137林家集270牲畜不僅能積肥488人口和糧食577受運力制約的江北城513臺南建設405船隊遇襲56埋伏2價值觀242再訪和義源297勞動力勞動力418第一次鐵山保衛戰11123戰後總結417第一次鐵山保衛戰10540互助會的糧食危機198解救5361三支北上船隊274印刷術273辣椒、鐵鎖和印書坊298東江島的官軍和女真人223繳獲不少351章澤義和統計處126李舍人莊的善後工作515朝廷對山東兵亂的處斷188請老父母做主551奴隸21讀書的目的227章緒215發展綱領2473孔有德的窘境61奇人龔教諭324震懾寶應515朝廷對山東兵亂的處斷193又是小瓦崗166有熟人好辦事135和義源與明大禮335想吃魚又怕惹一身腥可不行559競相拉攏145孫文起244南通餚記429戰略目標與戰術安排576動員全體海上力量406佔領濟州島417第一次鐵山保衛戰10262師本昌的船隊88跟蹤288承租李舍人莊427女真人的應對321縣衙之戰1511分水海戰3552專業的奴隸管理人才549後金的反應206船員培訓和熱武器293石印字帖290潮汐能488人口和糧食292造紙2487平度的戰果511分水海戰3565章緒的差遣346徐光啓的擔憂274印刷術546湖南谷地538馮闖去青島8288承租李舍人莊121勝利153淇澳島53行裝446請示和彙報464王承嗣帶來的消息566弓箭、鐵尺、刺槍術275從木活字到泥模540互助會的糧食危機289水力問題242再訪和義源453大靜海戰3
72吃一肚子悶氣543章維帶來的驚喜40關於軍隊的設想1444爭論192兩個秀才被綁架了195解救224晚上的安排389孔雀石552專業的奴隸管理人才33比鬥2175蘇家的轉變110拍賣的概念259縫衣針和魚鉤586章澤天的講話445爭論2233忘記申報的田畝413第一次鐵山保衛戰6444爭論67路上560請教248黟縣代收點486故技重施火馬陣447請示和彙報2225喜歡俘虜的原因571互助會的糧食危機137林家集270牲畜不僅能積肥488人口和糧食577受運力制約的江北城513臺南建設405船隊遇襲56埋伏2價值觀242再訪和義源297勞動力勞動力418第一次鐵山保衛戰11123戰後總結417第一次鐵山保衛戰10540互助會的糧食危機198解救5361三支北上船隊274印刷術273辣椒、鐵鎖和印書坊298東江島的官軍和女真人223繳獲不少351章澤義和統計處126李舍人莊的善後工作515朝廷對山東兵亂的處斷188請老父母做主551奴隸21讀書的目的227章緒215發展綱領2473孔有德的窘境61奇人龔教諭324震懾寶應515朝廷對山東兵亂的處斷193又是小瓦崗166有熟人好辦事135和義源與明大禮335想吃魚又怕惹一身腥可不行559競相拉攏145孫文起244南通餚記429戰略目標與戰術安排576動員全體海上力量406佔領濟州島417第一次鐵山保衛戰10262師本昌的船隊88跟蹤288承租李舍人莊427女真人的應對321縣衙之戰1511分水海戰3552專業的奴隸管理人才549後金的反應206船員培訓和熱武器293石印字帖290潮汐能488人口和糧食292造紙2487平度的戰果511分水海戰3565章緒的差遣346徐光啓的擔憂274印刷術546湖南谷地538馮闖去青島8288承租李舍人莊121勝利153淇澳島53行裝446請示和彙報464王承嗣帶來的消息566弓箭、鐵尺、刺槍術275從木活字到泥模540互助會的糧食危機289水力問題242再訪和義源453大靜海戰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