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4震懾寶應

張千戶名叫張光南,是一位世襲的武官。他手下掌握着一支由十幾艘船組成的水軍,手下人卻只會打漁運輸,不會打仗。銀子給他掙下不少,戰功卻一直與他無緣。這次接到章維派人送過來的消息之後,他一下子興奮起來,有了這些首級,他就可以實實在在地報一次功,然後名正言順地向上要裝備、要補給,還可以順便報一些戰損,弄一批撫卹銀子花花,然後再以補充兵源的名義要一批新兵的安家銀子。如果運氣夠好的話,也可能因此將幾代人都沒有動過的官職升上那麼一升,實在是一舉多得的好事。

正是因此,章維順利地以5000兩的價格將手中的一百多具水匪屍首,以及一些水匪們有代表性的旗幟印信等物賣給了張光南。張光南也藉此獲得了一次“大捷”,擊斃青雲寨水匪一百多人,包括頭目若干。

其實水匪的首級價錢並沒有那麼高,畢竟朝廷對於戰鬥中的斬首功的賞銀也只有十兩一個,如此高的價錢是因爲其中包括青雲寨二當家徐元直在內的諸多頭目,那些可都是官府長期定額懸賞的悍匪,像徐元直,他一個人的賞金就是足足的1000兩白銀。

水匪進攻縣衙之事過去之後,寶應縣的局勢終於平穩了下來。章維已經在全縣打出了名氣,短時間內應該再不會有人敢於挑釁他的權威,畢竟那滿滿一船的水匪屍體,以及全縣聞名的滿司吏和張興霸的悲慘命運時刻警示着衆人,這位年輕得不像話的新任縣令最好不要招惹!

另外,章維在全縣幾個地方開建義倉,同時組織全縣各大鄉鎮組建耆老會,縣裡對耆老會補貼銀子,令各鄉鎮推選出來的耆老們伕危濟孤,着實爲全縣百姓做了一些實事,既爲自己贏利了不錯的名聲,同時也使那些被推選成爲耆老的鄉紳建立人望,很是受到不少讚譽。

對於那些冒着縣衙之名收取鄉民糧食的糧頭們,章維也沒有全都像張興霸那樣抄家殺頭,而是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再加上張興霸這個反面典型的威懾力,將六個糧頭收拾得服服帖帖。糧頭們不但交出了今年秋季多收的全部糧食,平均每人更是拿出了數萬兩銀子來悔過買命,被章維老實不客氣地收入了自己的囊中。

另外,章維手中的經費充裕了之後,又爲縣學的生員和教授們提高了補助待遇,同時也趁機加強了縣學中的管理制度,加大了對月考成績不良生員的懲罰力度,促進了生員們更努力學習。

他又爲學子們提供一批免費的書籍,建立起來一個供生員免費借閱書籍的藏書樓,後來藏書樓中的書籍更加豐富之後便開始面向全縣平民開放借閱,將全縣的學習風氣推動到一個新的高度。

寶應本來就是讀書人衆多,章維的諸多勸學措施進一步促進了全縣學風,尤其是農閒時,聚集讀書識字已經成爲各村鎮的常態。章家商行裡面那些遠比其他書店更便宜的書籍紙張文具也是促進因素之一。

章澤天派兩艘大船送章維到寶應上任,這兩艘船可是不空載而來,而是裝了一大批章家特產的貨物。在寶應局勢稍稍平定之後,隨船而來的章家商行年輕掌櫃伍九齡便在縣城東門外碼頭邊購買了一片土地,開始建設寶應分號。

分號建設需要新建一批房屋,然後還要裝飾修整,正式建成要等到明年春天了。伍九齡可沒有功夫等分號建成再開張,就在分號房屋建設開始後不久,章家商行寶應分號已經在鞭炮聲中正式開業了,營業用的房子則是用從青島運過來的禁制預製件拼裝而成,這些預製件從卸船到組裝完成也只用了兩天時間,速度之快令當地人驚歎不已。

之所以如此急於開張,是因爲伍九齡手中基本沒有銀子,如果不盡早開張營業,他連建設新分號購買建材和僱傭人手的銀子都拿不出來。

章維在皇糧事件中,從那些糧頭和滿司吏家中查抄壓榨出來大量的銀子。但是這些銀子的分配方案還沒有確定,當然更算不上是章家商行的資產,伍九齡也就沒有權利動用。是以他手中的資金極爲單薄,急於開張盈利,拓展一下在本地的影響力,便只能儘快開張營業,那木製的臨時房屋也是因此被專門運輸過來的。

商號經營的都是章家莊出產的特色產品,包括各種鐵器、書本紙張、女紅針線、魚鉤魚網、特色食品、成衣鞋帽等多種,更是有一些章家傳統北地貨物如皮毛藥材等等。

章澤天原沒想這些北地貨物在這裡能夠銷售出去多少,擺出來一是爲了豐富自家商品,二也是爲了用這些高價貨物把自家店鋪的格局擡高一些。

不過這一次章澤天註定失算了,伍九齡這次帶過來的北地高檔貨物竟然在很短時間內就被搶購一空,主要購買者並非當地富豪,而是路過此處的南北客商。這些人因爲運河不通被滯留在這裡,無所事事之際聽說這裡有新開的店鋪內售賣各種新奇貨物,便紛紛前來看新鮮,然後就被這裡的貨物所吸引,爲寶應分號帶來了大量的利潤。

章家商行並不是專門面對高端顧客的,他們更大的顧客羣體是當地的平民,大量的鐵製農具、針頭線腦、日用雜品和書本紙張都是爲平民準備的,這些纔是他要重點推廣的東西。

分號有知縣做後臺,並不擔心當地的地痞無賴上門欺壓,但他們也不會去欺壓進店購物的普通顧客,章家商品物美價廉,經營上又秉持着童叟無欺的經營理念,很快就打開了當地市場,甚至附近的一些州縣也有商販上門販運貨物。

商行爲商販留出了利潤空間,批發價格比零售要便宜,也使商品的流通變得更快速。

335想吃魚又怕惹一身腥可不行225喜歡俘虜的原因219風車和機牀462寶丰六年鄉試314運河治安大檢查441海參崴218發展綱領5141收穫不少577受運力制約的江北城435北大同江阻擊戰3323縣衙之戰3549後金的反應573舟山的糧食和臺南的糖581這是要扯旗造反了?286棉花和紡織228新人拜花堂媒人丟過牆357北上船隊的安排360新式帆船和近防炮307差遣503寧波水師322縣衙之戰2108應考準備2394風帆戰列艦194解救1350情報工作73偶遇128南下救人去350情報工作88跟蹤166有熟人好辦事338大展拳腳370鄉民上學那些事227章緒186添亂278白忙活了92這房子有問題521黃龍與吳襄的選擇221堪察加半島155澳門的反應66捉住了439談判44篩選270牲畜不僅能積肥135和義源與明大禮364初期基礎建設535馮闖去青島5432清川江阻擊戰3179魚太多放不開了533馮闖去青島3505扯皮30三條路331鄉巴佬進城422悲催的朝鮮國王李倧2161新作物496高密縣157會談229黃縣尊244南通餚記470互助會的家底215發展綱領2210技術學校374高血壓383庫葉港201制磚147關鍵時刻喝多了571互助會的糧食危機375高血壓2312糖業之事343三個姑娘的親事15徐子先242再訪和義源146里斯本人酒館333農業合作社9二哥回來了109上了任巡按的當了76約定454海軍大擴張139俘虜192兩個秀才被綁架了120土匪259縫衣針和魚鉤12肥料問題158章大強558章維返京242再訪和義源72吃一肚子悶氣196解救3484叛軍的伏擊238誘敵海戰7印刷459大批流民潮528那些返鄉地主們102會員制573舟山的糧食和臺南的糖133這個女婿不學有術220佐渡島和北海道97船員訓練377孫巡撫到來13農業聯誼會445爭論2
335想吃魚又怕惹一身腥可不行225喜歡俘虜的原因219風車和機牀462寶丰六年鄉試314運河治安大檢查441海參崴218發展綱領5141收穫不少577受運力制約的江北城435北大同江阻擊戰3323縣衙之戰3549後金的反應573舟山的糧食和臺南的糖581這是要扯旗造反了?286棉花和紡織228新人拜花堂媒人丟過牆357北上船隊的安排360新式帆船和近防炮307差遣503寧波水師322縣衙之戰2108應考準備2394風帆戰列艦194解救1350情報工作73偶遇128南下救人去350情報工作88跟蹤166有熟人好辦事338大展拳腳370鄉民上學那些事227章緒186添亂278白忙活了92這房子有問題521黃龍與吳襄的選擇221堪察加半島155澳門的反應66捉住了439談判44篩選270牲畜不僅能積肥135和義源與明大禮364初期基礎建設535馮闖去青島5432清川江阻擊戰3179魚太多放不開了533馮闖去青島3505扯皮30三條路331鄉巴佬進城422悲催的朝鮮國王李倧2161新作物496高密縣157會談229黃縣尊244南通餚記470互助會的家底215發展綱領2210技術學校374高血壓383庫葉港201制磚147關鍵時刻喝多了571互助會的糧食危機375高血壓2312糖業之事343三個姑娘的親事15徐子先242再訪和義源146里斯本人酒館333農業合作社9二哥回來了109上了任巡按的當了76約定454海軍大擴張139俘虜192兩個秀才被綁架了120土匪259縫衣針和魚鉤12肥料問題158章大強558章維返京242再訪和義源72吃一肚子悶氣196解救3484叛軍的伏擊238誘敵海戰7印刷459大批流民潮528那些返鄉地主們102會員制573舟山的糧食和臺南的糖133這個女婿不學有術220佐渡島和北海道97船員訓練377孫巡撫到來13農業聯誼會445爭論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