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堪察加半島

在北海道,任大年他們還找到了一種製作魚乾的特殊方法。當地人使用這種方法主要製作鰹魚乾,基本設備與章澤天在濟州島上發明的乾燥窯有些相似,只不過這些北海道人在製作鰹魚乾的過程中,首先將魚蒸熟,而在將鰹魚烤乾之後,又用了半年多的時間使其表面生出一種特殊的黴菌,從而產生一種特別的鮮味。當地人管這種方法制作出來的鰹魚乾叫做“本枯”。

如果任大年他們像章澤天一樣擁有後世的知識的話就會知道,這就是後世日本十分有名的那種以堅硬而著稱的鰹魚乾。

他們學習了烤爐的製作方法,同時也把章澤天發明的那種體積更大、效率更高的新窯爐的修建方法教給了當地人,算是一種交換,同時也請他們幫自家儲存一些魚乾和肉乾——話說像魚乾肉乾這類高蛋白質含量的食物,一直是章澤天追求的。

今年以來,港口工地和自衛隊的擴張,在他手下吃飯的人羣已經擴大了好幾倍,而他又特別注重給手下人食物的營養問題,甚至就連“勞改”中的那些戰俘也有一定數量的魚類肉類食物供應,糧食也能夠吃飽。

在這種情況下,章澤天手中的蛋白質類食物就總是處於比較匱乏的狀態,那些漁民們每天捕到的魚或多或少,總體還是不能滿足章澤天的需要的,所以他在對外採購時,對於這種原住民生產的價格低廉的魚乾類產品,從來就是不嫌多的。

至於這些東西的口味如何,就不是章澤天關注的重點了,反正他有辦法讓人吃下去。萬一其中有口味比較好的,當然也可以作爲精品處理,算是意外的收穫。

除了學習了製作方法之外,他們還特意採購了兩筐這種表面發黴的特硬魚乾。這是章澤天特意囑咐的,說回去有大用,就是不知道這位東家到底要怎麼用,反正船上的年輕小夥子們輪流上陣,也沒有誰成功把這魚乾咬開。

過了北海道島之後,章家船隊仍舊沿着章澤天給出的航線向北航行,走的是千島羣島沿線,一直到達堪察加半島的南端,然後再沿半島的西側進入鄂霍茨克海,繞海灣一圈,來到往年章家船隊到達的最北端——黑龍江口。

千島羣島和堪察加半島處於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中地質活動最活躍的地區,島上火山密佈,地勢資源極爲豐富,雖然處於高緯度地區,卻不缺少溫暖的地方,動植物資源極爲豐富。

島上同樣生活着一些原住民,卻很少有外人到來,這些原住民過着無憂無慮的日子,簡單而快樂。

章家船隊給這些原住民們帶去了精美的鐵器、瓷器(其實就是一些粗瓷碗碟什麼的)和布匹,換取他們手中的皮毛等特產。

堪察加半島上面有不少海象、海豹等海獸的聚集區,也是多種鯨類洄游的傳統路線,當地人每年都會捕捉這些海獸,獲取必要的肉食和皮革等資源。章家船隊在這裡成功交易到了一批熬煉好的鯨油,都用整體剝下來的海豹皮袋裝着,幾乎填滿了多半個船的底艙。另外他們還換到了不少海象牙和獨角鯨的長角,以及其他陸地獸類的皮毛。

堪察加半島上生活着大量的馴鹿、馬鹿、梅花鹿等動物,還有黑熊、棕熊、狼、虎等猛獸,還有狐狸、貉子、紫貂、雪貂等毛皮獸,毛皮資源極爲豐富。

只不過這裡的人們平時對於這些動物的獵取並不多,基本就是以自己的需要爲限,任大年他們想要交易,當地人手中卻沒有太多的現貨。他們沿千島羣島至堪察加半島一路北上,在每一個島嶼或部族之中,只換取取一小部分需要的資源。

章澤天給他們的建議是從北海道運輸一些木材到堪察加半島上,作爲交換的物資。現在的章家商行之中,對章澤天有一種盲目的崇拜,所以對於章澤天的建議也不折不扣地執行。他們從北海道運來的一船木材,在半島上面受到了熱烈的歡迎。

堪察加半島上植被雖然總體比較豐富,但是緯度畢竟很高,極少有高大的樹木,木材在這裡屬於稀缺物資,用來交換這裡的貨物,價值相當高。

除了木材之外,船隊之中的四艘小船,也有兩艘被當地的兩個大部落給換了去,價值更是遠高於山東老家那邊。

堪察加半島上面,章家的傳統貨物雖然比較豐富,還有另外一種更加珍貴的物資更是章澤天急需的,那就是硫磺。半島上火山活動非常活躍,硫磺礦有很多,章澤天在任大年他們出發之前特意囑咐他們,在這裡尋找硫磺資源,他們爲此還特意帶了一些硫磺樣品,在堪察加半島上果然獲得了豐厚的收穫。

當地人很快認出了他們帶來的硫磺樣品,這裡這種東西非常多,並沒有什麼特別的價值,既然任大年他們願意要,當地人也樂得去那些天然硫磺礦裡面採出來給他們。船隊帶來的一些布匹和鐵器之類的貨物,很快爲他們換來了大量的硫磺。

在堪察加半島上面,船隊的收穫總體還不錯,不過換到的貨物總體來說比預期的數量要少了許多,其根本原因還是當地人缺少貿易的意識,能夠用來與章家船隊交易的物資總量比較少的緣故。

不過章家船隊這次航行最大的收穫還是大幅度拓展了新商路,在明年的北上貿易之旅時,預期的貿易總額要比今年會多出許多。

越往北走,氣溫越寒冷,船隊到達半島北部的時候,雖然已經是陰曆四月初,海面上卻仍舊被海冰封凍着,船隊只能繞過海冰向西航行。鄂霍茨克海的西岸多是陡峭的高山,基本沒有人類活動,也少有適合靠岸的地點,直到後世的黑龍江口附近,才找到新的港口登陸。

此時的黑龍江口還是一片荒涼,只有一些原始部落生活在這裡。這裡已經是章家的經典貿易地點,章家商行中不少人到過這裡,與這裡的許多部落也比較熟悉。

212技術學校3142下一站澳門174糖行的安排529努力進取的馮知府136和義源與明大禮2346徐光啓的擔憂209鑄炮75相談16章澤天的屋子328劉有才的建議561拜訪吳閣老187鳴冤鼓318收穫巨大119儲冰75相談294教育事業459大批流民潮233忘記申報的田畝217發展綱領4466賣地28兇猛的騎士341鐵料不夠用了398濟州島不容有失126李舍人莊的善後工作446請示和彙報344徐光啓的病16章澤天的屋子259縫衣針和魚鉤528那些返鄉地主們73偶遇144完勝138試探330農業技術推廣131當今世界格局348南通分號431清川江阻擊戰2317南崗糧霸張興霸121勝利113舉人老爺建房子547人口問題157會談38三百年一輪迴513臺南建設561拜訪吳閣老179魚太多放不開了192兩個秀才被綁架了528那些返鄉地主們323縣衙之戰3204譚木匠帶徒弟273辣椒、鐵鎖和印書坊48敗家子427女真人的應對3犁和公尺35殷殷別徐英14不能通佃548朝鮮人力的補充531馮闖去青島1437大同江阻擊戰589夜行人571互助會的糧食危機515朝廷對山東兵亂的處斷108應考準備2311奢侈的上任團隊75相談82伯父489剿撫兩難186添亂79送禮545北大荒470互助會的家底190苦逼的縣官583預謀已久459大批流民潮500舟山羣島24晚上的安排159英國人吉姆195解救2197解救475相談188請老父母做主266大開眼界4339徵兵380鯨海貿易船隊62愛學習的章貴341鐵料不夠用了407黃文剛從政261新武器476戰爭難民與膠州衛494江北城現狀25功夫茶402核心綱領又跟不上發展了205船隊準備啓航218發展綱領539短期規劃512佔領熱蘭遮城459大批流民潮465備倭千戶所478叛軍的戰術309青島觀感131當今世界格局
212技術學校3142下一站澳門174糖行的安排529努力進取的馮知府136和義源與明大禮2346徐光啓的擔憂209鑄炮75相談16章澤天的屋子328劉有才的建議561拜訪吳閣老187鳴冤鼓318收穫巨大119儲冰75相談294教育事業459大批流民潮233忘記申報的田畝217發展綱領4466賣地28兇猛的騎士341鐵料不夠用了398濟州島不容有失126李舍人莊的善後工作446請示和彙報344徐光啓的病16章澤天的屋子259縫衣針和魚鉤528那些返鄉地主們73偶遇144完勝138試探330農業技術推廣131當今世界格局348南通分號431清川江阻擊戰2317南崗糧霸張興霸121勝利113舉人老爺建房子547人口問題157會談38三百年一輪迴513臺南建設561拜訪吳閣老179魚太多放不開了192兩個秀才被綁架了528那些返鄉地主們323縣衙之戰3204譚木匠帶徒弟273辣椒、鐵鎖和印書坊48敗家子427女真人的應對3犁和公尺35殷殷別徐英14不能通佃548朝鮮人力的補充531馮闖去青島1437大同江阻擊戰589夜行人571互助會的糧食危機515朝廷對山東兵亂的處斷108應考準備2311奢侈的上任團隊75相談82伯父489剿撫兩難186添亂79送禮545北大荒470互助會的家底190苦逼的縣官583預謀已久459大批流民潮500舟山羣島24晚上的安排159英國人吉姆195解救2197解救475相談188請老父母做主266大開眼界4339徵兵380鯨海貿易船隊62愛學習的章貴341鐵料不夠用了407黃文剛從政261新武器476戰爭難民與膠州衛494江北城現狀25功夫茶402核心綱領又跟不上發展了205船隊準備啓航218發展綱領539短期規劃512佔領熱蘭遮城459大批流民潮465備倭千戶所478叛軍的戰術309青島觀感131當今世界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