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臺東

對於大明錢法弊端,胡萬里僅只有個初步的瞭解,聽的這番話,不由暗歎不已,大明還真是一朵奇葩,竟然能將錢法亂到這個地步,居然不禁私錢的流通,看來,不是不想禁,而是無法禁,連鑄幣權都無法維護,這朝廷還真是養的一羣酒囊飯袋。

略微沉吟,他才從桌子裡翻出一枚嘉靖通寶,道:“先生,這是嘉靖七年鑄造的嘉靖通寶,堪稱精美,何以說我朝新錢低劣?”

薛良輔接過那枚嘉靖通寶看了看,才道:“這是金背錢,是精煉的四火銅鑄造的,另外還有火漆錢、鏇邊錢、一條棍三種。”撫摸着那枚黃燦燦的金背錢,他長嘆了一聲,道:“南京也有鑄造嘉靖通寶,聽聞鑄造總數是二萬餘貫,不知京師鑄造多少,想來也不會多多少。

堂翁應該不清楚,嘉靖通寶雖然精美,但費工耗材,鑄價高的嚇人,聽聞每鑄一百文,僅是鑄匠的工錢,便要耗去近三十文,朝廷可謂是得不償失,如何能推廣,這不過是聖上用來賞賜之用罷了。”

這麼高的造價?胡萬里也嚇了一跳,若是再加上銅材和其他的損耗,豈非是還要虧本?難怪鑄造量如此少,這完全是賠本賺吆喝,如何可能推廣?

薛良輔呷了口茶,接着說道:“錢法之種種弊端,朝廷亦有意革新,不過,這難度不是一般的大,製作精工,造價昂貴,朝廷虧不起,況且也無如此多銅材,難以大量鑄造,製作低劣,私鑄之錢必然難以禁絕,大明銅錢,數以億計,此事非同小可,堂翁要慎之又慎。”

胡萬里點了點頭,含笑道:“要徹底革除錢法之弊,難度自然不小,否則也不至於讓朝廷束手無策。”

聽的這話,薛良輔不由心癢難耐,道:“大明缺銅,正所謂巧婦難爲無米之炊,沒有足夠的銅材,不能鑄造足夠數量的銅錢,這錢法弊端如何革除?晚生實是百思不得其解。”

胡萬里微微一笑,卻是不接這話頭,卻是翻問道:“先生爲何說禁私錢舉措不力?”

見他又轉了話頭,薛良輔無奈的道:“《大明律》規定,凡僞造寶鈔者,不論首從及窩主,若知情行使者,皆斬,並籍沒所有財產。而私鑄銅錢者,首犯流放,從犯枷號示衆一月。”

胡萬里登時無語,這是禁止私鑄還是鼓勵私鑄?就這懲罰,也算得上是大罪?略一沉吟,他才道:“先生最好將所有錢法弊端一一註明詳解,朝廷一衆大臣用銅錢的少,怕是沒幾個深悉銅錢的弊端,聖上就更不用說了。

另則,先生不妨多與商賈小民多交流一下,將錢法之弊端歸納更齊全完整一些,一旦上言,戶部的官吏甚至是一衆言官必然會刁難詰問,不可不防,至於革除錢法弊端之良法,思慮成熟,學生自會與先生反覆探討。”

“晚生尊命。”薛良輔微微躬身道。

起身送走薛良輔,胡萬里正欲展開紙筆練字,李風烈卻匆匆進來稟報道:“老爺,吳亦有在外求見。”

吳亦有回來了?胡萬里心裡一喜,道:“帶他進來。”

“是,老爺。”李風烈應了一聲,正欲轉身,胡萬里又叫道:“等等,通知門房,以後吳亦有來,無須通報,直接領進來。”

“是,老爺。”李風烈忙躬身道,心裡卻是納悶,這吳亦有難道也留在縣衙了?

很快,吳亦有便快步走了進來,一進來,他便躬身一揖,道:“先生見過堂翁。”

胡萬里上下打量了他幾眼,笑道:“夢然無須客氣,坐,隨意點。”待的伍子順奉上茶水,他又吩咐道:“我與夢然有事要談,不要讓人打攪。”

“是,老爺。”伍子順忙躬身應道。

見伍子順帶上房門出去,吳亦有才輕聲道:“長青兄所料不差,小琉球東部一帶,確實人跡罕至,小弟初四便率船出海,自南而北沿小琉球東岸而行,沿途不見一艘船隻,共計發現三處地方適宜作爲據點,分別在南部、中部、北部。”

胡萬里也沒去過小琉球,但卻知道小琉球東部多是山地,要想不引人注意,自然是中部最好,不僅隱蔽,也利於管理,即便工匠有心逃跑,沒船根本就無法得逞,略微沉吟,他才道:“按理說中部最好,中部可有大河,海邊可有適宜做港口的地方?”

“有。”吳亦有肯定的道:“中部那塊地方河流縱橫,地勢平坦,地盤卻並不大,適宜做港口的地方有,不過也不是很大。小弟倒是更看好最北端的那塊地方,不僅有個天然的大港,而且地勢也開闊的多。”

那裡還能有什麼大港?胡萬里微微皺了皺眉頭,沉吟了片刻,他才問道:“中部那地方能進千料的大海船嗎?”

“沒問題,小弟令人測了水深,約有三丈,千料大船進出完全沒問題。”

聽的這話,胡萬里當即便道:“那就選在中部,不易被察覺,起步階段可經不起風浪,安全至上,製造火器經常要試射,火炮的聲音可不小。”

“小弟聽長青兄的安排。”吳亦有忙點頭道。

略微沉吟,胡萬里才問道:“你家那艘新船,何時能夠交付?”

吳亦有不好意思的笑了笑,道:“這個,小弟委實不太清楚,估計得在五月以後吧?”

“既是建了據點,便須運送補給。”胡萬里斟酌着道:“我這裡還有五千兩銀子,你明日回月港,想法買艘五百料的海船,別以我的名義買。”

“不用長青兄的名義?”吳亦有有些遲疑着問道。

“對。”胡萬里點頭道:“日常運送補給,進出較爲頻繁,我名下的船太顯眼。”

“還是長青兄想的周詳。”

“謹慎點的好,咱們現在損失不起。”胡萬里微微笑道:“再有,在小琉球建立火器作坊,私造火器的事情,你跟令尊未商量過吧,回南京去徵詢一下他的意見,將三艘船都帶去,順帶運些人回來。”

第149章 安撫第73章 窺破第八章 試探第329章 對應之策第11章 踏青賞美第164章月港內訌第207章 被逼第274章 激勵第440章 偷天換日(一)第54章 南京(十)第253章 兩頭示好第309章 堅守待援第390章 大捷第230章 圍魏救趙第82章 豁出去第215章 扯皮第415章 舉國震驚第395章第324章 萬衆矚目第421章 贏家第234章 青雲之路第40章 首輔張璁第480章 益王野心第105章 緝私錢第320章 南鎮撫司第13章 書生罵人第411章 城下之盟第436章 入侵倭國第227章 不表態第96章 無事生非第83章 挑釁第251章 復召張璁第58章 談生意第340章 瘋了第11章 踏青賞美第240章 規矩第203章 嚴世藩第139章求人不如求己第81章 上任排場第 168章考驗第283章 清曼憂心第173章改制第391章 擴兵第155章拉人第325章 再出豪言第262章 分水貢芽茶第149章 安撫第229章 紛爭起第345章 火燒大阪灣(五)第3章 吃大戶第207章 被逼第264章 寒心第34章 再見張璁第137章 張璁再致仕第292章 嘉靖的處置第270章 天后宮第81章 上任排場第472章 各有算盤第253章 兩頭示好第309章 堅守待援第206章 好色第27章 中山狼第399章 佳人來第359章 招安條件第173章改制第478章 四面圍攻第472章 各有算盤第220章 京師反應第345章 火燒大阪灣(五)第429章 考績第101章 錢弊第121章開海之爭第376章 嫁衣?第29章 親隨第143章火器大家第416章 嚴嵩入閣第144章引狼入室第298章 潛在危機第 168章考驗第444章 偷天換日(五)第351章 軟硬兼施第128章家難當第290章 夏言獲賞第147章開戰第257章 出行第374章 野心第137章 張璁再致仕第272章 逛集 市第178章時局第40章 首輔張璁第194章 禍不單行第114章 籠絡第361章 特區第365章 安南第 99章 錢法第271章 觀察第377章 三宣六慰第349章 蠱惑第31章 赴任第324章 萬衆矚目
第149章 安撫第73章 窺破第八章 試探第329章 對應之策第11章 踏青賞美第164章月港內訌第207章 被逼第274章 激勵第440章 偷天換日(一)第54章 南京(十)第253章 兩頭示好第309章 堅守待援第390章 大捷第230章 圍魏救趙第82章 豁出去第215章 扯皮第415章 舉國震驚第395章第324章 萬衆矚目第421章 贏家第234章 青雲之路第40章 首輔張璁第480章 益王野心第105章 緝私錢第320章 南鎮撫司第13章 書生罵人第411章 城下之盟第436章 入侵倭國第227章 不表態第96章 無事生非第83章 挑釁第251章 復召張璁第58章 談生意第340章 瘋了第11章 踏青賞美第240章 規矩第203章 嚴世藩第139章求人不如求己第81章 上任排場第 168章考驗第283章 清曼憂心第173章改制第391章 擴兵第155章拉人第325章 再出豪言第262章 分水貢芽茶第149章 安撫第229章 紛爭起第345章 火燒大阪灣(五)第3章 吃大戶第207章 被逼第264章 寒心第34章 再見張璁第137章 張璁再致仕第292章 嘉靖的處置第270章 天后宮第81章 上任排場第472章 各有算盤第253章 兩頭示好第309章 堅守待援第206章 好色第27章 中山狼第399章 佳人來第359章 招安條件第173章改制第478章 四面圍攻第472章 各有算盤第220章 京師反應第345章 火燒大阪灣(五)第429章 考績第101章 錢弊第121章開海之爭第376章 嫁衣?第29章 親隨第143章火器大家第416章 嚴嵩入閣第144章引狼入室第298章 潛在危機第 168章考驗第444章 偷天換日(五)第351章 軟硬兼施第128章家難當第290章 夏言獲賞第147章開戰第257章 出行第374章 野心第137章 張璁再致仕第272章 逛集 市第178章時局第40章 首輔張璁第194章 禍不單行第114章 籠絡第361章 特區第365章 安南第 99章 錢法第271章 觀察第377章 三宣六慰第349章 蠱惑第31章 赴任第324章 萬衆矚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