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一章 小弟

楊聰仔細研究了一番地圖,又在永安州城巡視了一圈,心中已然有了定論。

他發現永安州城的確是個屯兵的好地方,這裡不但地理位置絕佳,而且還有一座現成的城池,如果在這裡屯兵,壓根就不用擔心糧食安全的問題,更不用擔心會被偷襲。

最重要的,這裡還有個現成的港口,從福建、浙直等地運送糧食過來都相當的方便。

如果按照以往的慣例,進軍安南,要麼屯兵廣西承宣布政使司的首府南寧府,要麼屯兵雲南承宣布政使司的首府昆明府,至於原因,大抵是因爲這兩府相對來說比較發達,如果朝廷糧草運送不及,還可以在當地想點辦法,籌集點糧草應應急。

當然,楊聰壓根就不用擔心糧草的問題,只要是船隊能抵達的地方,哪怕是窮鄉僻壤都沒關係。

這屯兵之所大致確定下來,楊聰就開始安排大軍駐紮之地和屯糧之所了,他在永安城南的空地上忙活了大半天,直到夜幕降臨,才走進臨時搭好的帥帳,準備隨便吃點東西,然後就躺下休息了。

這時候他才發覺,永安知州馬九德好像整個下午都陪在他身邊呢,這傢伙又是組織勞力幫他搭建屯糧之所,又是號召老百姓給先期抵達的一萬步卒燒水做飯,忙得不亦樂乎,直到這會兒,人家還一直跟着他呢。

他招呼馬九德在客位盤坐下來,又命人上了香茗,這纔好奇道:“馬大人,你不用處理州府事務的嗎?你要有事徑自去處理便成,不用老是陪着本官。”

馬九德聞言,不由尷尬的道:“大人,這永安州地小人少,再加上民風淳樸,本就沒多少事情要處理,下官閒着也是閒着,還不如給大人幫幫忙是吧。”

嗯,這倒是實在話,一個州城才萬餘人的小州府估計事情還沒惠安那樣的大縣多呢,原來的惠安知縣劉守良楊聰就比較熟悉,那夥計一天好像也沒什麼事。

他微微點了點頭,隨即便淡淡的道:“這時候也不早了,要不馬大人留下來跟本官吃個便飯?”

這話的重點是前面一句“時候不早了”,他這意思是在委婉的逐客呢,至於什麼吃便飯什麼的,那就是客套話,軍營土竈能做出什麼好吃的來,要請人吃飯他也不會在這地方請不是。

讀書人說話一般都這樣,就算是想讓人趕緊滾蛋也不會直接說,而是通過各種委婉的方法表達。

他倒不是反感這個馬九德,主要他這一天先是在海上漂了半天,緊接着又在這永安州城忙活了半天,他早就累的不行了,這會兒他真沒精力招待一個小小的知州了,他只想趕緊吃點東西,然後睡覺。

沒想到,馬九德竟然連連點頭道:“好,好,那下官就恭敬不如從命了。”

臥槽,你這傢伙,怎麼就沒點眼色呢?

楊聰不由滿臉疑惑的看向馬九德,這傢伙,不會還有什麼事吧?

果然,馬九德一看他這樣子,立馬舔着臉賠笑道:“嘿嘿,嘿嘿,狀元郎是不是不記得小弟了?”

小弟?

楊聰聞言,不由滿臉黑線。

這傢伙雖然年紀不大,但最少也有三十多了,自稱小弟是個什麼意思?

馬九德沒有稱呼他總督大人,而是叫他狀元郎,這就是攀私交的意思了,這點他倒是明白,問題他對這傢伙根本就沒一點印象啊。

什麼叫不記得了?

我壓根就沒跟你打過交道好不。

他仔細回想了一陣,這才問道:“馬大人,我們以前見過嗎?”

馬九德這個尷尬啊,很明顯,楊聰對他一點印象都沒有,要一般人對他這口氣,他就算不翻臉,估計也得起身走人了,問題這狀元郎就不是一般人啊。

他只能繼續舔着臉賠笑道:“狀元郎不記得小弟也正常,畢竟小弟才位列三甲,和狀元郎差遠了。”

位列三甲?

楊聰恍然道:“你也是乙未科進士出身?”

馬九德連忙順勢拱手道:“小弟不才,正是乙未科三甲第三十八名,還請狀元郎多多關照。”

說完這話,他臉都臊的通紅了。

他並不是那種溜鬚拍馬之徒,要換做是剛中進士那會兒,這種話他是決計說不出口的。

不過,經過這十來年官場的摸爬滾打,他明白了一個道理,這年頭,當官還是得靠關係,要沒關係,你再有才華,再努力,那都是假的。

他並不是那種混吃等死之徒,他也有理想,有抱負,他也想在官場上有所作爲,所以,他纔會選擇拉下臉面不要,來巴結楊聰。

當然,要楊聰官聲不好,是如同嚴嵩那般的大貪官,他也不會揹着自己的良心去巴結。

馬九德這巴結上司,拉關係都要選對象,楊聰收小弟自然也要選對象,不是什麼人在他面前自稱小弟他就會真把人當小弟,要知道官場上可不是隻有站錯隊,跟錯人才會倒黴,收錯小弟同樣會倒黴。

其實楊聰在永安州城裡轉的時候也暗地裡觀察過了,從老百姓的表現來看,這馬九德爲官應該還算是比較清正的,因爲老百姓見着他並沒有像躲瘟神一樣躲着,也沒有什麼畏懼之色,有的只是發自內心的敬仰或者信任。

這年頭,這種清官的確不多。

不過,光是爲官清正還沒有用,腦子還得靈活,還必須懂得變通,要像朱紈那樣,腦袋一根筋,那也不是什麼好事。

楊聰思索了一會兒,隨即問道:“馬大人,我率船隊入港的時候發現港口附近有不少漁船啊,朝廷不是禁海嗎,你這縱容治下百姓出海捕魚,難道就不怕朝廷追究嗎?”

這!

馬九德聞言,不由一愣,他可不知道這會兒楊聰正私底下發展海上貿易呢,他要知道楊聰自己在違反海禁做生意還跟他說這個,肯定會哭笑不得。

正因爲他不知道纔會愣住的,總督大人這話是什麼意思呢?

他愣了半晌,這才感嘆道:“大人,下官這也是沒有辦法啊,永安州九成都是山地,耕地太少了,老百姓如果純靠種地根本就吃不飽啊。”

嗯,土地少,知道去海里刨食,基本上算是腦子比較活的了。

楊聰緊接着又問道:“朝廷要真追究起來你怎麼辦?”

馬九德坦然道:“這年頭沿海州府私自縱容老百姓下海捕魚的可不止我們永安這一家,大家心裡都清楚,只要不造帆船,縱容老百姓跟倭寇打交道便不算太違禁。再說了,朝廷真要追究起來,下官也可以說這些老百姓都是在附近的河道里捕魚啊,大不了到時候監察御史來了,下官便讓老百姓把漁船全部開河道里唄。”

嗯,還知道衡量利弊,應付朝廷檢查,這傢伙着實不錯。

楊聰突然問道:“馬大人,聊了這麼久,還未請教你字號呢。”

馬九德聞言,不由激動的道:“不敢,不敢,下官賤字明禮。”

這問字號的意思應該就是有意收下他了,他終於找到靠山了!

果然,楊聰緊接着便大笑道:“好,明禮,你要不嫌這軍中伙食差就留下來陪我吃個便飯吧,我正好還有些事要問你呢。”

第二十一章 論拍馬屁的功夫第七十章 陽奉陰違第一〇〇章 招是不招第八十七章 終成眷屬第七十七章 翰林院是儲相之地嗎第十四章 挖個礦真心不容易第二二一章 搗蛋第二十二章 平衡第八十一章 繡春刀,錦衣衛第五十三章 破家縣令嚇一跳第七十四章 危機四伏第五十一章 俺答汗第十五章 兩個太監第一九〇章 亂世紛紜第一〇〇章 相親第八十四章 提拔第六十章 招不招第二三三章 書終成第一七一章 誰是叛逆第六十五章 誰在明,誰在暗第二一九章 初試第一五五章 狼子野心第十五章 如果第一八八章 是清是濁第一七二章 詐降第三十四章 戰果輝煌第一三三章 異曲同工第十一章 何不食肉糜第一一五章 倭寇真的很厲害嗎第七十三章 英明第十四章 挖個礦真心不容易第一〇九章 南臺船廠第二十一章 論拍馬屁的功夫第二十二章 投石機第一八七章 嚴世蕃請客第三十三章 出人意料第一七三章 麻痹大意第一五〇章 檄文第三十章 男兒當自強第三十五章 八股文有規律嗎第四十八章 吃得苦中苦,方爲人上人第六十九章 決意剿倭寇第一四三章 澎湖第五十七章 奪帥第一三一章 虛驚一場第二二八章 提示第四十一章 欲加之罪第八十六章 這算是約會嗎第八十四章 拼了第九十三章 攀咬第三十七章 廷議否第一五九章 東瀛亂世第三十六章 寵溺第一〇一章 雷厲風行第一一五章 撕破臉第十五章 兩個太監第八十四章 拼了第七章 一起爲國出力第七十四章 危機四伏第五十一章 六萬引第六十章 有些人,看不透第七十一章 一網打盡第二十一章 丈母孃看女婿第四十九章 貪第八十章 嘉靖的眼光第一五八章 攤牌第九十一章 有緣定會再見第一〇五章 士紳與軍戶第七十八章 狀元聚.行酒令第四十章 告黑狀第二十九章 暗鬥第一六八章 奇功第二十三章 第一次親密接觸第二十章 測試第九十章 毒計第一六〇章 誤會第十四章 秀才遇到兵第二十五章 嘉靖皇帝第一九三章 韜光養晦第四章 願景第四十一章 能名傳千古的功績第一一四章 暗夜守候第八十九章 二龍不相見第二三一章 明朝版第六十章 招不招第四十九章 貪第七十六章 是誰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第六十一章 真正的較量纔開始第二十四章 明軍孱弱的原因第九十八章 出事了第四十章 告黑狀第一七六章 兩邊不是人第九十三章 二氣第九十二章 驕兵必敗第六十六章 尋死第四十八章 西北行第一五七章 歹毒第七十九章 張嶽回京第五十三章 財大氣粗第二二四章 進步
第二十一章 論拍馬屁的功夫第七十章 陽奉陰違第一〇〇章 招是不招第八十七章 終成眷屬第七十七章 翰林院是儲相之地嗎第十四章 挖個礦真心不容易第二二一章 搗蛋第二十二章 平衡第八十一章 繡春刀,錦衣衛第五十三章 破家縣令嚇一跳第七十四章 危機四伏第五十一章 俺答汗第十五章 兩個太監第一九〇章 亂世紛紜第一〇〇章 相親第八十四章 提拔第六十章 招不招第二三三章 書終成第一七一章 誰是叛逆第六十五章 誰在明,誰在暗第二一九章 初試第一五五章 狼子野心第十五章 如果第一八八章 是清是濁第一七二章 詐降第三十四章 戰果輝煌第一三三章 異曲同工第十一章 何不食肉糜第一一五章 倭寇真的很厲害嗎第七十三章 英明第十四章 挖個礦真心不容易第一〇九章 南臺船廠第二十一章 論拍馬屁的功夫第二十二章 投石機第一八七章 嚴世蕃請客第三十三章 出人意料第一七三章 麻痹大意第一五〇章 檄文第三十章 男兒當自強第三十五章 八股文有規律嗎第四十八章 吃得苦中苦,方爲人上人第六十九章 決意剿倭寇第一四三章 澎湖第五十七章 奪帥第一三一章 虛驚一場第二二八章 提示第四十一章 欲加之罪第八十六章 這算是約會嗎第八十四章 拼了第九十三章 攀咬第三十七章 廷議否第一五九章 東瀛亂世第三十六章 寵溺第一〇一章 雷厲風行第一一五章 撕破臉第十五章 兩個太監第八十四章 拼了第七章 一起爲國出力第七十四章 危機四伏第五十一章 六萬引第六十章 有些人,看不透第七十一章 一網打盡第二十一章 丈母孃看女婿第四十九章 貪第八十章 嘉靖的眼光第一五八章 攤牌第九十一章 有緣定會再見第一〇五章 士紳與軍戶第七十八章 狀元聚.行酒令第四十章 告黑狀第二十九章 暗鬥第一六八章 奇功第二十三章 第一次親密接觸第二十章 測試第九十章 毒計第一六〇章 誤會第十四章 秀才遇到兵第二十五章 嘉靖皇帝第一九三章 韜光養晦第四章 願景第四十一章 能名傳千古的功績第一一四章 暗夜守候第八十九章 二龍不相見第二三一章 明朝版第六十章 招不招第四十九章 貪第七十六章 是誰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第六十一章 真正的較量纔開始第二十四章 明軍孱弱的原因第九十八章 出事了第四十章 告黑狀第一七六章 兩邊不是人第九十三章 二氣第九十二章 驕兵必敗第六十六章 尋死第四十八章 西北行第一五七章 歹毒第七十九章 張嶽回京第五十三章 財大氣粗第二二四章 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