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〇七章 遊歷

登州衛,位於山東承宣布政使司北部,渤海灣入口處正南方,距離京城大約一千餘里。

如果從京城走陸路過去,就算是坐馬車,估計也得十餘天,不過,坐船就不一樣了,快的話,兩天即至。

這話要是說出去,估計沒有人會相信,因爲京城並不在海邊,想要坐船,還得敢四百餘里的陸路,再加上海上風向不一定正好合適,別說是兩天,五天能趕到就算不錯了,除非是八百里加急,通過驛站,不斷接力,傳遞公文還差不多。

但是,楊聰一行的的確確總共才花了兩天時間便趕到了登州衛城,或者說登萊水城。

他們頭天大清早從京城西邊的玉淵潭畔出發,騎快馬一路往西狂奔,當天晚上便抵達了京城東邊的天津衛碼頭,緊接着又坐上了戚景通派來的快船,第三天一早,他們便神奇的抵達了登州衛城。

張居正看着眼前不斷靠近的雄偉城池,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一千餘里啊,這麼快就到了嗎?

他有點難以置信的問道:“元敬,前面就是登州衛城嗎?”

戚繼光興奮的點頭道:“是啊,是啊,前面就是登州衛城,快到家了,快到家了。”

天啊,竟然是真的!

兩天,一千餘里,這是什麼速度!

張居正目瞪口呆的看着戚繼光,都不知說什麼好了。

話說楊聰爲什麼要如此猛趕呢,難道他來登州衛有什麼急事嗎?

其實,什麼急事也沒有,他就是送戚繼光回來參加院試而已。

他之所以趕這麼快,主要目的是想讓張居正他們長長見識。

所謂“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見多識廣才能做出好文章來,到了會試和殿試的時候,大家水平其實都差不多了,這個時候,就要看誰見多識廣了。

特別是殿試的時候,就考一題,時務策,也就是你對當下一件時事的對策。

當皇帝的主要看重的可不是你文章做的如何,而是你提出的對策能不能解決問題

悶頭在家裡讀書,哪裡能懂怎麼解決諸多問題。

所以,這時候的讀書人都知道要出去遊歷一番,增長一下見識,這樣殿試的時候纔不會抓瞎,楊聰自然不會把自己的弟子關在學院裡面,閉門造車,不讓他們出門。

登州衛還只是他們此行的第一站而已,接下來,他還要送海瑞去金陵城參加鄉試呢。

這次,他把所有弟子全帶上了,一路上,他也不講課,也不要求弟子們溫書,大多時候,他都在引導弟子思考。

比如這會兒,他一見張居正發問了,便饒有興致的問道:“叔大,這麼快趕到登州衛,你有什麼感想嗎?”

感想?

感想很多啊。

張居正思索了一下,這才小心的道:“恩師,學生最大的感想就一個字,快,如果大家出門都能這麼趕路,不知道能節省多少時間。”

楊聰微微點了點頭,隨即又追問道:“還有嗎?“

張居正仔細想了想,突然興奮的道:“學生覺得以後東南各省的稅賦銀糧什麼的都可以通過海路運輸,這樣既節省了時間,又節省了人力,朝廷還能因此省不少錢呢。”

這個想法的確不錯,因爲這會兒糧食和其他貨物的運輸基本都靠人力,動不動幾萬石的糧食,運輸過程中的損耗那是相當驚人的。

比如,從廣東征收的稅賦也就是糧食,要運送到京城,損耗是多少呢?

這個很好算,一省的稅賦大致就以五十萬石計算,一石大約是一百多斤,人力推車的話,一車十石就頂天了,再多把人累死都推不動了,五十萬石,那就是五萬車次,或者說五萬人次,那麼,這五萬人次要用多久才能把這五十萬石糧送到京城呢?

廣東離京城足有五千餘里,推着車原本就走不快,一天五十里左右差不多就是極限了,也就是說,這五萬人最少要一百天才能將這五十萬石糧送到京城。

而這個時候由於油水不足,大家都特別能吃,一個青壯勞力一個月吃掉一石糧再正常不過了。

也就是說,這五萬人將五十萬石糧運送到京城最少要耗費十五萬石糧食,就這,還不算他們的工錢和回去路上的損耗呢,如果全算上,估計五十萬石糧都不夠!

這貌似有點天方夜譚,既然五十萬石糧還不夠運送的人吃的,那還徵收稅賦幹嘛,這不是勞民傷財,瞎折騰嗎?

其實,這就是事實,根本就不是天方夜譚,歷朝歷代都要面對這樣的問題,其他朝代大多都是以徵收的稅賦來支付地方官員的俸祿,多餘的部分,可能會折算成金銀等貨幣,也可能會就近找個地方儲存起來。

大明的辦法更好,那就是設立南北兩京,南京專管南邊各省的稅賦,這樣一來徵收而來的糧食就不用運送到京城去了,最多運到南直隸便成,路程省了一大半還不止。

張居正想到的這個船運其實大明朝廷也想到了,大明也通過運河運送糧食等物資,不過,由於運河水路承載能力有限,大明朝廷的船隻也相當有限,再加上漕運管理人員貪腐歷來都相當的嚴重,所以,自大明中期開始,漕運基本上就是個擺設,根本就沒什麼用了。

張居正之所以能想到這個,主要是因爲他把稅賦徵收當做是治國的頭等大事,這稅賦糧食可不光是徵收的問題,怎麼運輸他自然也考慮過。

楊聰聞言,緩緩的點頭道:“嗯,你這個想法不錯,這會兒大明沿海的海盜和倭寇基本都已經剿滅了,走海路倒是不用擔心安全問題了,不過,有個問題你還沒想到,你想想看,是什麼問題。”

張居正又仔細想了想,這才估摸道:“恩師,您說的是由誰負責,又或者說由哪個衙門來負責的問題嗎?這的確是個大問題,因爲涉及到的糧食太多,最是容易產生貪腐,漕運就是這樣廢掉的。”

沒想到,楊聰卻是搖頭道:“不,這還是其次的,主要問題是海禁,你想過沒,朝廷可是規定,片帆不得入海,難道,你的意思是讓水師船隊專門來負責運送糧食嗎,那海防的問題又怎麼辦,水師官兵的職責難道就是運送糧食嗎?如果你不動用水師官兵,你讓誰來運,平民可是不讓出海的,就算你特准某些人出海運送糧食,也會成爲一個很大的漏洞,到時候不知道多少人會打着這幌子造船出海,你又能管的到嗎?”

海禁!

張居正聞言,不由愣住了,這個問題他還真沒考慮過,他可是湖廣人,離海遠着呢,他怎麼會考慮到海禁的問題。

楊聰一看他愣住了,又繼續問道:“你覺得海禁是好還是壞呢?”

第四章 願景第十二章 廷議第一八八章 退堂鼓第八十三章 雄心壯志第一五三章 鐵炮第一八一章 噁心第一一〇章 忤逆第一八三章 誘餌第一五二章 安南第十六章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第一二九章 班門弄斧第一二〇章 誰想造反第二二六章 獎勵第三十六章 科舉考試有捷徑嗎第一五五章 怎麼搶銀子第一一〇章 怎麼對付海盜和倭寇第五十二章 一場鬧劇貌似就要上演第六十五章 掐架第十五章 事了拂袖去第一一六章 這下發財了第三十二章 定國公第七十章 陽奉陰違第一七三章 麻痹大意第一一四章 暗夜守候第七十六章 證據不翼而飛第五十九章 奸細第三十一章 聖聽第七十三章 《坤輿萬國全圖》第一四八章 明軍有這麼猛嗎第一四〇章 臉面第四十四章 問題很多第八章 奔赴邊疆第七十一章 劇情突然反轉第五十五章 神仙打架第二十一章 我跟你沒完第五十四章 真真假假第四十五章 失敗乃成功之母第一〇八章 海戰之道第八十章 嘉靖的眼光第十三章 缺鐵第二十六章 堵缺口第一一八章 錦衣衛倒戈第二三二章 簡單實用第一一六章 這下發財了第二十四章 門當戶對第一三〇章 找上門來第一〇〇章 初露崢嶸第二十一章 丈母孃看女婿第九十四章 功名第八十章 嘉靖的眼光第九章 一石三鳥第一二八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九十章 毒計第七十七章 翰林院是儲相之地嗎第九十五章 剿倭之道第一九五章 大明天朝上使第二十七章 莫名其妙的大戰第七十九章 爲了利益而不是意氣第一〇九章 南臺船廠第四十九章 振武衛第一四七章 作鳥獸散第一八二章 好人第九十七章 鹽運使第四十二章 楊家的恐怖資產第一〇〇章 初露崢嶸第四十二章 落後的加工水平第二三二章 簡單實用第三十六章 早朝第三十四章 自薦第十八章 不能做牆頭草第一〇一章 跑的掉嗎第一二七章 懵了第十二章 令人頭疼的案子第四十九章 貪第五十章 人言可畏第七十二章 最不靠譜的狀元郎第七十三章 撈點好處第四十三章 工業基礎幾乎等於零第一四四章 三思而後行第一一三章 大明朝最硬的後臺第一五四章 松浦氏第二〇五章 首輔之姿第一八一章 盟友第一二七章 怎麼收拾韃子第九十三章 二氣第九十四章 爭端再起第七十一章 敲打第七十章 豬隊友第九章 宣府鎮第二十五章 破敗不堪第一一七章 風起雲涌第六章 恐怖的海商豪門第二一六章 蒸汽機車第一一三章 取代第一二七章 怎麼收拾韃子第三十三章 聯姻第十一章 何不食肉糜第八十四章 慶功第一五九章 同科
第四章 願景第十二章 廷議第一八八章 退堂鼓第八十三章 雄心壯志第一五三章 鐵炮第一八一章 噁心第一一〇章 忤逆第一八三章 誘餌第一五二章 安南第十六章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第一二九章 班門弄斧第一二〇章 誰想造反第二二六章 獎勵第三十六章 科舉考試有捷徑嗎第一五五章 怎麼搶銀子第一一〇章 怎麼對付海盜和倭寇第五十二章 一場鬧劇貌似就要上演第六十五章 掐架第十五章 事了拂袖去第一一六章 這下發財了第三十二章 定國公第七十章 陽奉陰違第一七三章 麻痹大意第一一四章 暗夜守候第七十六章 證據不翼而飛第五十九章 奸細第三十一章 聖聽第七十三章 《坤輿萬國全圖》第一四八章 明軍有這麼猛嗎第一四〇章 臉面第四十四章 問題很多第八章 奔赴邊疆第七十一章 劇情突然反轉第五十五章 神仙打架第二十一章 我跟你沒完第五十四章 真真假假第四十五章 失敗乃成功之母第一〇八章 海戰之道第八十章 嘉靖的眼光第十三章 缺鐵第二十六章 堵缺口第一一八章 錦衣衛倒戈第二三二章 簡單實用第一一六章 這下發財了第二十四章 門當戶對第一三〇章 找上門來第一〇〇章 初露崢嶸第二十一章 丈母孃看女婿第九十四章 功名第八十章 嘉靖的眼光第九章 一石三鳥第一二八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九十章 毒計第七十七章 翰林院是儲相之地嗎第九十五章 剿倭之道第一九五章 大明天朝上使第二十七章 莫名其妙的大戰第七十九章 爲了利益而不是意氣第一〇九章 南臺船廠第四十九章 振武衛第一四七章 作鳥獸散第一八二章 好人第九十七章 鹽運使第四十二章 楊家的恐怖資產第一〇〇章 初露崢嶸第四十二章 落後的加工水平第二三二章 簡單實用第三十六章 早朝第三十四章 自薦第十八章 不能做牆頭草第一〇一章 跑的掉嗎第一二七章 懵了第十二章 令人頭疼的案子第四十九章 貪第五十章 人言可畏第七十二章 最不靠譜的狀元郎第七十三章 撈點好處第四十三章 工業基礎幾乎等於零第一四四章 三思而後行第一一三章 大明朝最硬的後臺第一五四章 松浦氏第二〇五章 首輔之姿第一八一章 盟友第一二七章 怎麼收拾韃子第九十三章 二氣第九十四章 爭端再起第七十一章 敲打第七十章 豬隊友第九章 宣府鎮第二十五章 破敗不堪第一一七章 風起雲涌第六章 恐怖的海商豪門第二一六章 蒸汽機車第一一三章 取代第一二七章 怎麼收拾韃子第三十三章 聯姻第十一章 何不食肉糜第八十四章 慶功第一五九章 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