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不教胡馬度陰山

收復河套,如此不世之功,嘉靖會降下什麼封賞呢?

按理來說,主帥楊聰應該會如同王陽明、仇鉞等大功臣一般,封伯甚至是封侯,王宣、張居正、俞大猷、張達等文官武將,最少也要官升一級,如果職位不高的,連升三級都有可能。

可惜,楊聰等人等來的卻不是封賞,而是噩耗,太子朱載壡竟然在這個時候去世了!

楊聰收到這個消息,心裡可謂五味雜陳。

太子朱載壡活不過嘉靖,這點,他早就知道了,不過,他怎麼也想不到,這短命太子竟然會在這個節骨點上去世。

收復河套原本是普天同慶之事,太子朱載壡一死,這事,還怎麼慶賀?

嘉靖此時還有心情慶賀就奇了怪了!

要說嘉靖這運氣,好的時候,的確好的沒邊,差的時候,那也差得可以。

其他事,他的運氣貌似都很不錯,但是,在這繼承人一事上,他的運氣卻一直很差。

做爲一個皇帝,他可是有三宮六院七十二妃,後宮嬪妃多的數都數不過來,但是,直到嘉靖十二年,他還沒有一個子嗣!

在位十二年,竟然沒生出個繼承人來,除了那些天生就不能生育的皇帝,他這個應該算是最爲倒黴的了。

不過,這還不是最倒黴的。

嘉靖十二年八月十九日皇長子朱載基出生,嘉靖高興的差點沒暈過去。

但是,兩個月後,嘉靖十二年十月十日皇長子朱載基突然夭折了,嘉靖這心情,可想而知。

緊接着,嘉靖十五年,皇次子朱載壡出生。

這位皇子倒是沒有他大哥那麼脆弱,到三歲的時候,他還活得好好的,直到前幾年,嘉靖讓他監國,他還是一直活得好好的。

沒想到,這會兒,他竟然突然間去世了!

這個時候,嘉靖恐怕是痛不欲生吧。

楊聰也有兒女,自然知道兒女在父母心裡有多重要。

後世有的人評論嘉靖,總說他薄情寡義,不在乎親情,對自己的兒女不聞不問。

這點,其實是謠傳。

不說別的,就說寧安公主朱祿媜,嘉靖對她的恩寵,很多史料都有記載。

寧安公主朱祿媜,嘉靖十八年生,乃明世宗嘉靖第三女,因長女、次女皆早夭,嘉靖對其恩寵那簡直沒邊了。

嘉靖三十四年下嫁李和,當時,嘉靖特意爲其修建了一座佔地千餘畝的豪華府邸,其奢華程度,僅次於皇宮。

就這,會是一位薄情寡義的父親嗎?

嘉靖並不是一個薄情寡義的人,這點,從他對黃錦和陸炳等興獻王府的舊人之恩寵就能看出來。

太子朱載壡突然間去世,對其打擊之重也可以想象。

這個時候,楊聰並沒有怪嘉靖有功不賞,太子都死了,嘉靖要是還有心情封賞功臣,那就怪了。

出了這種事,楊聰也不知道怎麼去安慰嘉靖,他只能儘可能把自己的事情做好,等嘉靖從喪子之痛中平復過來再說。

這會兒,河套雖然已經收復,卻不代表萬事大吉,北虜之禍,從此就消除了。

俺答汗雖然狼狽退去,實力卻未損失多少,不得不防。

那麼,怎麼防止俺答汗反撲呢?

他對着地圖,苦思良久,終於想出個好辦法來。

他的想法,就是在陰山一線修築堡壘,讓韃子徹底絕了南下河套的心思!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陰山山脈,是一條巨大的山脈,其長度,足有兩千餘里,而其南麓正好在黃河幾字彎的北邊。

也就是說,只要在陰山僅有的幾個山口修築堡壘,扼住所有南下的通道,韃子想要重回河套,那幾乎是不可能的。

要知道,陰山山脈可不是一般的山脈,其高度,大多在千米以上,而且地勢險要,韃子要想南下,就必須走僅有的幾個山口通道,要不然,就休想抵達河套。

至於爬山什麼的,那幾乎是不可能的,就算人能爬過來,馬也過不來,韃子沒了馬,就算翻過陰山又能幹什麼?

楊聰帶着一衆親衛,坐着船,實地考察了一番之後,更是堅定了心裡的想法。

這陰山的確是個天然屏障,現有的條件下,想要翻過這樣的崇山峻嶺幾乎是不可能的,只要修築幾個堡壘,堵住僅有的幾個山口,便能讓韃子絕望。

至於守將的問題,只要築起了龍城,還怕沒有飛將嗎?

俞大猷、湯克寬、唐順之,甚至是後面的譚綸、戚繼光,那都是難得的將帥之才,只要有一個在此駐守,韃子便休想渡過陰山!

而且,這些堡壘修好以後,還能作爲以後進軍漠南的據點,只要在此集結大軍,便可直接揮軍進攻漠南,方便的很。

這修築堡壘對於現在的明軍來說,那簡直不要太簡單,他們可是一連修了十餘個堡壘了,經驗之豐富,不說後無來者,前無古人那是肯定的。

楊聰一聲令下,張居正這個包工頭便帶着數萬屯衛精壯上馬了。

這會兒,王宣也閒下來了,專職負責調度物資,在他的督促下,一車車木材和石料從山西、京城、甚至是金陵運抵河套,然後再通過幾個新建的渡口轉運到黃河北岸,陰山腳下,幾處堡壘簡直是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出現在陰山南麓。

俺答汗聞訊,唯有望而興嘆而已,因爲明軍的車陣已經杵在那裡,把所有山口都堵了。

他只能命斥候想盡辦法,爬上各處山巔,嚴密監視,防止明軍繼續向漠南挺進。

不出幾月,各處堡壘便已修築完畢,這天,楊聰帶領一衆文官武將,再次來到黃河北岸,檢視了一番陰山防線。

他站在新建的五原縣城城牆上,看着北邊莽莽的陰山,沉默了半晌,這才鄭重的道:“長勝,這陰山防線就交給你了,我會下令,將榆林鎮、延綏鎮、太原鎮屯衛北移西遷,進入河套草原,以爲守軍後備,你就率五萬人馬,以這五原縣城爲中心,構建防禦通信體系,嚴防死守,不讓韃子渡過陰山,怎麼樣,有信心嗎?”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湯克寬心中不由也想起了這千古流傳的名句,他忍不住慷慨激昂道:“大人放心,末將雖然不敢自比飛將軍李廣,但也能讓韃子無法跨越陰山半步。”

第二〇四章 秘技第七十七章 這事就這麼結束了嗎第十九章 夏之殤第四十八章 西北行第二十一章 人手第五十四章 京城危矣第五十一章 好好慶賀一下第二十五章 勢均力敵第三十四章 唐伯虎就因爲作弊遭了雷劈第二十三章 效果第一五九章 同科第五十章 盟友第二〇九章 利益第一〇二章 做人不能太張狂第一〇〇章 招是不招第一一九章 謀朝篡位第一六〇章 豐後國大友氏第一八一章 盟友第三十四章 唐伯虎就因爲作弊遭了雷劈第一一六章 這下發財了第一二二章 撈錢第六十二章 硬的不行來軟的第十七章 反手一巴掌第二十八章 禍害之源第二二五章 發明第一七一章 期限第四十五章 剿倭第一一八章 殺威第一四九章 報仇雪恨第五十五章 資敵第四十二章 朝堂大事第四十九章 縣城這天酸死人第八十三章 雄心壯志第一〇八章 崇武所千戶第九十五章 出書第十二章 封疆大吏第一五五章 怎麼搶銀子第一〇一章 雷厲風行第三十三章 聯姻第三十五章 八股文有規律嗎第一三四章 錢多的燒第一三八章 條件第一三六章 被逼無奈第一〇七章 要不露一手第十六章 悽慘的洪武勳貴第二卷 第二十八章 時務策第二十四章 煉尿尚書第一四八章 白銀之戰第二一三章 改變整個世界第十九章 喂狼第三十三章 聯姻第五十五章 睜眼說瞎話第一三〇章 盾陣第八十一章 官聲第一四三章 澎湖第五十八章 真正的精銳第四十一章 欲加之罪第七十八章 狀元聚.行酒令第一六〇章 豐後國大友氏第一四七章 缺錢第七章 一起爲國出力第一九〇章 亂世紛紜第四十四章 糊弄第五十七章 被人當槍使了第七十九章 步步爲營第二〇〇章 楊門七子第十九章 炫富第一六四章 戰神第一九六章 不務正業第八十三章 打仗並不等於拼命第一〇二章 死循環第四十八章 西北行第六章 小兄弟第一三〇章 找上門來第一六七章 內鬥第一六五章 糊塗第一七四章 午夜驚雷第一三〇章 盾陣第一一八章 俗事了第二十五章 勢均力敵第二〇一章 齊聚第二章 偶遇胡宗憲第七十四章 破虜之策第二十六章 相見不如不見第一二〇章 要變天了第十五章 事了拂袖去第五十四章 不死不休第四十二章 棋子第八十七章 一日千里第九章 宣府鎮第一四三章 新政第五十三章 財大氣粗第二十五章 嘉靖皇帝第一二二章 撈錢第九十六章 格物致知之理第三十三章 老辦法第四十七章 科舉考場真難熬第一五八章 不是錢的問題第四十八章 夢想第八十二章 絕望
第二〇四章 秘技第七十七章 這事就這麼結束了嗎第十九章 夏之殤第四十八章 西北行第二十一章 人手第五十四章 京城危矣第五十一章 好好慶賀一下第二十五章 勢均力敵第三十四章 唐伯虎就因爲作弊遭了雷劈第二十三章 效果第一五九章 同科第五十章 盟友第二〇九章 利益第一〇二章 做人不能太張狂第一〇〇章 招是不招第一一九章 謀朝篡位第一六〇章 豐後國大友氏第一八一章 盟友第三十四章 唐伯虎就因爲作弊遭了雷劈第一一六章 這下發財了第一二二章 撈錢第六十二章 硬的不行來軟的第十七章 反手一巴掌第二十八章 禍害之源第二二五章 發明第一七一章 期限第四十五章 剿倭第一一八章 殺威第一四九章 報仇雪恨第五十五章 資敵第四十二章 朝堂大事第四十九章 縣城這天酸死人第八十三章 雄心壯志第一〇八章 崇武所千戶第九十五章 出書第十二章 封疆大吏第一五五章 怎麼搶銀子第一〇一章 雷厲風行第三十三章 聯姻第三十五章 八股文有規律嗎第一三四章 錢多的燒第一三八章 條件第一三六章 被逼無奈第一〇七章 要不露一手第十六章 悽慘的洪武勳貴第二卷 第二十八章 時務策第二十四章 煉尿尚書第一四八章 白銀之戰第二一三章 改變整個世界第十九章 喂狼第三十三章 聯姻第五十五章 睜眼說瞎話第一三〇章 盾陣第八十一章 官聲第一四三章 澎湖第五十八章 真正的精銳第四十一章 欲加之罪第七十八章 狀元聚.行酒令第一六〇章 豐後國大友氏第一四七章 缺錢第七章 一起爲國出力第一九〇章 亂世紛紜第四十四章 糊弄第五十七章 被人當槍使了第七十九章 步步爲營第二〇〇章 楊門七子第十九章 炫富第一六四章 戰神第一九六章 不務正業第八十三章 打仗並不等於拼命第一〇二章 死循環第四十八章 西北行第六章 小兄弟第一三〇章 找上門來第一六七章 內鬥第一六五章 糊塗第一七四章 午夜驚雷第一三〇章 盾陣第一一八章 俗事了第二十五章 勢均力敵第二〇一章 齊聚第二章 偶遇胡宗憲第七十四章 破虜之策第二十六章 相見不如不見第一二〇章 要變天了第十五章 事了拂袖去第五十四章 不死不休第四十二章 棋子第八十七章 一日千里第九章 宣府鎮第一四三章 新政第五十三章 財大氣粗第二十五章 嘉靖皇帝第一二二章 撈錢第九十六章 格物致知之理第三十三章 老辦法第四十七章 科舉考場真難熬第一五八章 不是錢的問題第四十八章 夢想第八十二章 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