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〇二章 死循環

楊聰真的被嘉靖給氣得不行了,所謂“一個巴掌拍不響”,嚴嵩之所以能成長爲歷史上最有名的大貪官之一,嘉靖這個糊塗蛋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歷朝歷代,皇帝多了去了,奸臣也多了去了,但是,像嘉靖這樣糊塗的還真不多見,像嚴嵩這樣的大貪官更是鳳毛棱角。

一個當皇帝的,如此糊塗卻又如此任性,那可是要亡國的。

歷史上,大明朝雖然並非亡自嘉靖之手,卻跟嘉靖有這莫大的關係。

比如,他鼓勵朝臣拉幫結派互鬥,爲其後萬曆朝的黨爭埋下了伏筆,黨爭之禍,可以說是大明朝滅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究其根源就是因爲嘉靖這個糊塗蛋。

又比如,他任性胡爲,爲後來的皇帝起了很不好的帶頭作用。

他的孫子,明神宗萬曆皇帝正是學了他在大禮議中的任性之舉,來了個國本之爭,瘋狂打壓和清洗朝臣,使得大明元氣大傷。

他的曾孫,明思宗崇禎皇帝正是學了他寵信嚴嵩之舉,培養出了另外一個大奸臣溫體仁,可以說,崇禎朝的溫體仁就是嘉靖朝的嚴嵩,兩人同樣靠溜鬚拍馬上位,兩人同樣把持朝政將近二十年,瘋狂排除異己,瘋狂貪腐,把大明朝堂搞得烏煙瘴氣。

只是嘉靖運氣好,有徐階和張居正等人給他擦屁股,而崇禎運氣不好,沒人擦屁股,結果大明直接亡了!

當然,這只是歷史而已,現在,楊聰來了,歷史軌跡已然開始改變了。

不過,他卻不能肯定,自己能不能徹底改變歷史的軌跡。

因爲,嚴嵩這會兒還是內閣首輔,嘉靖依然在任性胡爲。

如果繼續這樣下去,結局會如何呢?

嚴嵩肯定會繼續爭奪海上利益,倭寇必將在他的扶持下復起,這點不用懷疑。

還有,鄢懋卿不下臺,西北邊軍的糧餉必然會出問題,到時候,嚴嵩很有可能又會顛倒黑白,趁機扶持代理人奪取西北兵權,俺答汗也必將趁機復起。

南倭北虜,這兩個一直困擾嘉靖朝的問題必將再次出現。

也就是說,嚴嵩如果不倒臺,歷史,還是會被這傢伙慢慢拖入原本的軌跡。

那麼,怎麼才能讓嚴嵩倒臺呢?

這會兒,想讓嚴嵩倒臺貌似是不可能的。

歷史上,嚴嵩之所以倒臺,並非因爲貪腐,至少,主要原因不是因爲他貪腐。

嚴嵩倒臺的主要原因是因爲嘉靖胡搞瞎搞,把大明朝堂搞得亂七八糟,大明老百姓怨聲載道,他必須找個替罪羊,來堵住悠悠衆人之口。

所以,嚴嵩倒臺了。

說白了,嚴嵩就是他的替罪羊而已。

而這會兒就不一樣了,大明這會兒可謂形勢一片大好,南倭北虜都已經偃旗息鼓,大明可謂四海昇平,再加上海上貿易不斷髮展,東南各省亦隨之越來越富庶,大明百姓可謂安居樂業,嘉靖根本就無需替罪羊來堵住悠悠衆人之口,他爲什麼要把嚴嵩給擼掉?

這貌似是個死循環,大明形勢一片大好,嘉靖就不可能擼掉嚴嵩,而大明一旦出問題,嘉靖又會讓楊聰去救火,也就是說,楊聰千辛萬苦南征北討,就是在保嚴嵩!

楊聰想這樣不斷循環下去,再陪嘉靖和嚴嵩這兩個傢伙玩上十年甚至二十年嗎?

他當然不想。

原本,他以爲,他之所以幹不翻嚴嵩,主要是因爲夏言,現在,他明白了,他之所以幹不翻嚴嵩,完全是因爲嘉靖!

這嘉靖,表面看似精明,實則糊塗至極,每每被人賣了還幫人數錢。

嚴嵩就是抓住了嘉靖的弱點,摸透了嘉靖的脾性,從而把嘉靖玩弄於股掌之間。

無數次事實已然證明,有嘉靖在,誰想動嚴嵩,那都是不可能的,除非嘉靖因爲治理國家失誤,引起民憤,需要找替罪羊,自己把嚴嵩給拉出來當替罪羊。

而這種事情,基本上也是不可能的,因爲楊聰不會眼睜睜的看着大明陷入那種困境,到頭來,他還是會充當救火員的角色,到處救火。

總之,他不會爲了收拾嚴嵩而讓大明陷入困境,讓老百姓遭受無妄之災。

這貌似又陷入了死循環,到底怎麼辦呢?

所謂“怒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生。”,既然嘉靖如此糊塗,老是相信嚴嵩的讒言,一味維護嚴嵩,那就連嘉靖一併收拾了!

嘉靖繼續當皇帝,並非大明之福,與其讓他在這裡任性胡爲,浪費時間,禍害大明,還不如讓他陪着嚴嵩一起去死,一了百了!

楊聰心頭沒由來的生出這個想法,怎麼都遏制不住!

想讓嘉靖去死很難嗎?

其實,一點都不難。

史料記載,嘉靖就曾數次面臨生命危險,險死還生。

比如,他曾被宮女合力謀害,差點被人活活勒死。

又比如,他曾遭遇火災,差點被活活燒死。

宮女合力謀害,沒把他勒死,可能是因爲力氣太小又或者膽子太小,這個問題,不難解決,想辦法給那些宮女整點毒藥便成,勒死多麻煩,還不如直接毒死來的痛快!

至於嘉靖遭遇火災僥倖生還,傳聞,是陸炳把他給背出來的,這個問題,更簡單,到時候,想辦法把陸炳支走便成,看誰去揹他!

總之,想讓嘉靖死,有很多辦法,楊聰並不一定要親自出手也能達成目標。

此事,並不是很難,只需要一個合適的時機而已。

只要嘉靖一死,便是裕王朱載坖繼位,到時候,嚴嵩縱使本事通天也是枉然,要知道,裕王朱載坖可是他楊聰的弟子!

一想起這個弟子,他眉頭又皺了起來。

這弟子,貌似什麼都好,又謙順,又乖巧,平易近人,完全沒有一點當王爺的架子。

但是,這性子,當皇帝,卻未必是好事。

當皇帝的,不一定要心狠手辣,也不一定要獨斷專行,但是,一定要有自信,一定要有魄力,裕王朱載坖這謹小慎微的性子,就算當上皇帝,恐怕也很難持久。

歷史上,隆慶朝就只有短短六年時間,可以說,朱載坖還沒把龍椅坐熱就掛了。

這又是什麼原因呢?

或許,是因爲他被壓抑的太久,需要發泄,而發泄起來又沒節制,所以把自己給發泄死了。

或許,是因爲他太過軟弱,讓人覺得有機可乘,從而暗中把他給害了。

總之,裕王朱載坖這性子,也不大適合當皇帝。

第七十九章 暗中行事第二〇七章 遊歷第一〇三章 心惶惶第一五五章 怎麼搶銀子第七十二章 大事可能化小第八十章 準備開幹第十章 搬遷第二一八章 成功在望第三十九章 胡亂提拔第一一三章 大明朝最硬的後臺第三十三章 老辦法第五十九章 牆頭草得壓的住才能用第一八二章 好人第一六七章 投明主第一〇二章 做人不能太張狂第七十七章 翰林院是儲相之地嗎第二十九章 韃子來了第四十五章 失敗乃成功之母第九十八章 做賊心虛第七十九章 步步爲營第一〇六章 謀逆第一二〇章 要變天了第六十五章 掐架第七十九章 張嶽回京第一四一章 變臉第一三一章 明軍又來了第一八二章 天下戰國之上第一五二章 安南第五十章 盟友第一〇四章 放心,有爲師在第一八二章 好人第五十六章 驚喜第一〇四章 雪上加霜第一一〇章 怎麼對付海盜和倭寇第八十八章 拿下第四十八章 西北行第一七四章 冤家路窄第一〇七章 要不露一手第一〇九章 南臺船廠第八十章 對峙第一〇四章 東瀛浪人第一三三章 少將算個屁第一七三章 代理第四十五章 又莫名其妙的栽了第一八九章 跑路第五十章 人言可畏第一六〇章 誤會第八十五章 招安第一八三章 取之於民第二十四章 青詞首輔第二十一章 人手第二十二章 最有名的癩蛤蟆第一七一章 誰是叛逆第十一章 分潤第一四九章 養寇自重第十三章 連環計第一〇五章 士紳與軍戶第十八章 反手一巴掌第一〇二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七十四章 危機四伏第五十六章 鬥藩王第一一五章 撕破臉第一四七章 缺錢第一四七章 作鳥獸散第一四一章 聚首第二二四章 進步第八十章 永寧衛城第三十一章 要就考個狀元郎第二二九章 民用第一四一章 變臉第二十七章 家賊第五十章 盟友第七十八章 焦急第八十一章 繡春刀,錦衣衛第一一六章 動手第一六三章 九州征討第五十七章 支援第八十一章 繡春刀,錦衣衛第一五〇章 檄文第一〇八章 調虎離山第一七九章 棄車第一〇〇章 初露崢嶸第四十四章 謁陵第六十章 大明邊軍第三十七章 公堂之上第六十七章 防守問題第一七九章 棄車第八十五章 萌動第九十章 傳說中的太監(下)第二十五章 嘉靖皇帝第五十六章 鬥藩王第四十八章 艱難的創新第七十二章 最不靠譜的狀元郎第七十五章 驅虎吞狼第六十七章 府試疑雲第三十八章 應天巡撫第四十六章 以銅代之第八十四章 慶功第一〇四章 同流合污第二〇〇章 楊門七子
第七十九章 暗中行事第二〇七章 遊歷第一〇三章 心惶惶第一五五章 怎麼搶銀子第七十二章 大事可能化小第八十章 準備開幹第十章 搬遷第二一八章 成功在望第三十九章 胡亂提拔第一一三章 大明朝最硬的後臺第三十三章 老辦法第五十九章 牆頭草得壓的住才能用第一八二章 好人第一六七章 投明主第一〇二章 做人不能太張狂第七十七章 翰林院是儲相之地嗎第二十九章 韃子來了第四十五章 失敗乃成功之母第九十八章 做賊心虛第七十九章 步步爲營第一〇六章 謀逆第一二〇章 要變天了第六十五章 掐架第七十九章 張嶽回京第一四一章 變臉第一三一章 明軍又來了第一八二章 天下戰國之上第一五二章 安南第五十章 盟友第一〇四章 放心,有爲師在第一八二章 好人第五十六章 驚喜第一〇四章 雪上加霜第一一〇章 怎麼對付海盜和倭寇第八十八章 拿下第四十八章 西北行第一七四章 冤家路窄第一〇七章 要不露一手第一〇九章 南臺船廠第八十章 對峙第一〇四章 東瀛浪人第一三三章 少將算個屁第一七三章 代理第四十五章 又莫名其妙的栽了第一八九章 跑路第五十章 人言可畏第一六〇章 誤會第八十五章 招安第一八三章 取之於民第二十四章 青詞首輔第二十一章 人手第二十二章 最有名的癩蛤蟆第一七一章 誰是叛逆第十一章 分潤第一四九章 養寇自重第十三章 連環計第一〇五章 士紳與軍戶第十八章 反手一巴掌第一〇二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七十四章 危機四伏第五十六章 鬥藩王第一一五章 撕破臉第一四七章 缺錢第一四七章 作鳥獸散第一四一章 聚首第二二四章 進步第八十章 永寧衛城第三十一章 要就考個狀元郎第二二九章 民用第一四一章 變臉第二十七章 家賊第五十章 盟友第七十八章 焦急第八十一章 繡春刀,錦衣衛第一一六章 動手第一六三章 九州征討第五十七章 支援第八十一章 繡春刀,錦衣衛第一五〇章 檄文第一〇八章 調虎離山第一七九章 棄車第一〇〇章 初露崢嶸第四十四章 謁陵第六十章 大明邊軍第三十七章 公堂之上第六十七章 防守問題第一七九章 棄車第八十五章 萌動第九十章 傳說中的太監(下)第二十五章 嘉靖皇帝第五十六章 鬥藩王第四十八章 艱難的創新第七十二章 最不靠譜的狀元郎第七十五章 驅虎吞狼第六十七章 府試疑雲第三十八章 應天巡撫第四十六章 以銅代之第八十四章 慶功第一〇四章 同流合污第二〇〇章 楊門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