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砸錢也要講究技巧

這一通美酒佳餚招呼,楊聰很快便和俞大猷、湯克寬、史文齋等人混熟了。

衆人商議了一陣,史文齋和史禮齋兄弟當場便應承下來,請他們的父親出馬幫楊聰引見徐階,俞大猷更是藉着酒勁,一個勁的說要去揍陳文傑那小子一頓。

楊聰當然知道事情沒這麼簡單,人家海商四大家族連私通倭寇的事情都敢幹,揍人家一頓有用嗎?

很有可能,你揍人家一頓會遭到更瘋狂的報復。

這一記悶棍之仇要報可沒這麼容易,想讓陳文傑這傢伙收手更難。

他很清楚,陳文傑的問題,要想解決,相當的麻煩,因爲他身後的海商豪門勢力太恐怖了。

這種情況下,俞大猷這種高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能引爲知交,至少龍溪陳家想要他的命是不大可能了,而且,接下來的倭寇之亂將愈演愈烈,惠安楊家如果沒有這麼一位抗倭名將罩着,別說保住家產了,保住命都難。

徐階那邊還要等史文齋兄弟的消息,楊聰決定,先想辦法拿下俞大猷再說。

當天晚上,他便借送客之機跟薛南塘詳細瞭解了一下俞大猷的近況,第二天,他便開始着手拉攏俞大猷的計劃了。

俞大猷的情況和史料上記載的差不多,他的一生簡直就是一部超級惡搞史,不是他惡搞別人,而是他被命運惡搞。

這俞大猷雖然爲人耿直,沒什麼心機,本身卻着實是個難得的人才,他五歲就能讀書識字,十五歲就考取了秀才功名,如果讓他繼續讀下去,他考個進士估計都不是什麼問題。

可惜,這個時候,命運跟他開了個天大的玩笑,他剛考上秀才不久,他父親便去世了!

他家雖然是世襲百戶,生活並不寬裕,相反,因爲屯衛本身就沒什麼俸祿,世襲百戶這種虛職俸祿更低,因此他家日子一直都過的緊巴巴的,特別是他父親去世以後,他家更是舉步維艱。

因此,他不得不棄文從武,襲承百戶的職位,去領取那微薄的俸祿,同時參加武舉,去博個好前程。

還好,他武術上的成就遠比文學上的成就要高,他二十一歲便奪取了福建武舉院試第一,二十四歲的時候更是勇奪南直隸武舉鄉試第一,成爲一個名副其實的武舉人,或者說武解元。

可惜,命運總是跟他開玩笑,他雖然是武舉鄉試第一,卻因爲沒錢打通關節而無法獲得俸祿更高的實職,更爲奇葩的是,因爲沒錢赴京城參加武舉會試,他連獲取武進士的機會都沒有!

這命運是何等的臥槽啊,一個文武雙全的世襲百戶竟然沒錢去參加武舉會試,甚至年近三十的他還沒有成親,就因爲家裡實在是太窮了!

沒錢,對俞大猷來說是個大大的杯具,對現在的楊聰來說卻是個大大的機會。

你沒錢,正好,我有啊!

當然,有錢也不能直接往俞大猷身上砸,如果直接往他身上砸,很有可能會適得其反,有時候,砸錢也要講究技巧。

第二天一早,他便帶着兩千兩私房錢,直奔俞大猷老家而去。

俞大猷的老家並不在永寧衛崇武所,而在濠市濠格頭村。

濠市是個鄉里,隸屬晉江縣四十二都,位於清源山西北方向,離泉州府城大約四十餘里,楊聰卯時就坐着馬車出發了,辰時左右,一行三人便抵達濠市,侯之坦和彭福一路問過去,很快便找到了濠格頭村。

這年頭,馬車在城裡都不多見,到了鄉里,那更是稀罕物,且不說那馬車價值幾何,光是一匹馬都要幾十兩,這會兒的鄉里有幾十兩積蓄的人家本就不多,就算是鄉紳也不大可能把這麼些花在置辦馬車上,也就是說,這會兒在鄉里,馬車是相當罕見的。

這會兒戶籍管控還是比較嚴的,大部分鄉里人一輩子都沒離開過村子十五里範圍,馬車他們一輩子也難得見幾回,這馬車一進村自然會引起圍觀。

好在這會兒大部分人都下地幹活去了,留下的都是些老人和小孩,圍在馬車周圍的差不多都是小孩子,倒也沒什麼要緊的。

這些小孩子還特別的熱情,一聽說他們是來找俞大猷家的,他們便跳着叫着領着馬車往村裡走去,很快他們就領着馬車來到一個頗大的院子外面,不用彭福和侯之坦上前喊門,這些小孩便跑上去打開柴門,對着裡面歡叫起來。

“俞奶奶,俞姨姨,俞大娘,你家來客人了。”

一個頭發花白的老婦聞聲從屋裡跑出來,邊跑還邊迴應道:“哦哦,來了來了,是哪位貴客啊?”

此時,楊聰已經下馬車了,他疾步走上去拱手道:“伯母,我是志輔兄的朋友,今日特地來看您。”

楊氏聞言,驚喜道:“原來是大猷的朋友,快,裡面請,裡面請。”

楊聰也不客氣,他直接讓彭福把馬車牽進院子裡,隨即便帶着侯之坦,跟着楊氏進了屋。

俞家的房子倒不是很寒磣,那廳堂寬敞的很,一看就是大戶人家,這證明他們祖上也曾輝煌過。

可惜,這會兒裡面的擺設卻很寒磣,大堂中間竟然擺着一臺老舊的織布機,織布機旁邊僅有一個半人高的小桌子。

楊氏看了看楊聰的衣裝,又看了看破舊的桌椅,頗有些尷尬道:“快,請坐,請坐,還未問公子貴姓呢。”

楊聰一臉平靜的坐下來,拱手道:“伯母,我姓楊,如果您不嫌棄的話,叫我聰兒,清風都可以。”

楊氏聞言,不由興奮的道:“清,清風,你也姓楊啊,是泉州哪一家啊?”

這會兒每個姓氏都有很多的祠堂,同姓之人有沒有血緣關係從祠堂就能分辨出來。

這要是能和楊氏扯上關係自然最好,楊聰連忙回道:“不才惠安楊氏,就是惠安縣城那一家,不知伯母是哪一家。”

楊氏聞言,頗有些遺憾道:“原來是惠安的啊,可惜,我孃家這一支是晉江的。”

這扯不上關係着實有點遺憾,不過楊聰還有的是招數,他緊接着便從侯之坦手裡接過包裹,遞到楊氏跟前,微笑道:“伯母,這次來的有點匆忙,也沒時間去買東西,區區薄禮,還請笑納。”

這年頭登門拜訪帶點禮物是很正常的,不帶禮物纔不正常呢,楊氏也沒有覺着奇怪,她伸手接過包裹,有些不好意思的道:“哎呀,清風,你能來看老太婆就很好了,還帶什麼禮物,你看我這一高興連茶都忘了泡了,你先坐,我這就給你沏茶去。”

說罷,她轉身就往屋裡走,不過,這楊聰送的禮物着實奇怪,不但重的很,還硬邦邦的,會是什麼呢?

楊氏走進裡屋,忍不住拆開包裹看了一下

裡面的東西剛露出來,她便嚇得一哆嗦,差點沒把包裹丟出去。

我的天啊,裡面竟然是銀錠子,一個怕不有十兩,這一包足有十來個!

第三十二章 嚴陣以待第五十六章 驚喜第二十三章 陸炳的野望第四十一章 欲加之罪第八十一章 好事將近第三十八章 應天巡撫第一九八章 厚金之車第一四二章 永慶合議第三十三章 聯姻第九章 一石三鳥第八十五章 夏言的擔憂第一七九章 第二個賺錢的條約第一三一章 明軍又來了第一五七章 驗貨第一〇四章 放心,有爲師在第九十二章 不願意相信第一七三章 代理第十八章 僞造第七章 一起爲國出力第二十一章 人手第一〇〇章 招是不招第八十五章 招安第十五章 如果第六十六章 尋死第一〇八章 崇武所千戶第一七六章 石見銀礦第一九五章 聖人之言第十八章 往死裡整第一一七章 招是不招第三十八章 找茬第一七六章 兩邊不是人第一一一章 不眠之夜第二二二章 復出否第一二四章 嚴嵩到底貪了多少錢第九十二章 驕兵必敗第一七七章 貪婪第一章 行路難第二十一章 論拍馬屁的功夫第一三八章 爭相歸附第一一六章 這下發財了第四章 願景第一九六章 開拓新航線第一三二章 苦難的開始第一九三章 禦敵於千里之外第六十二章 硬的不行來軟的第六十八章 活在謊言裡第五十六章 大同鎮第一七三章 麻痹大意第九章 宣府鎮第十一章 分潤第一〇七章 戰船第五十章 誰搞的鬼第一八四章 梯田第一九一章 新的道路第一二七章 怎麼收拾韃子第一五七章 歹毒第一九一章 新的道路第一七二章 定安南第一章 著書立說第五十四章 有錢人家是非多第一四四章 三思而後行第四十五章 又莫名其妙的栽了第七十九章 暗中行事第九十九章 嚴嵩下的套第九十三章 攀咬第一三四章 狠毒第一〇三章 心惶惶第七十一章 敲打第一六七章 內鬥第一五三章 鐵炮第七十七章 翰林院是儲相之地嗎第一一四章 惡人先告狀第九章 宣府鎮第八十章 嘉靖的眼光第一六五章 叛徒第三十九章 暗中第三章 耳目一新第三十二章 教諭大人都嚇一跳第七章 泉州十大才子第一一〇章 怎麼對付海盜和倭寇第三十九章 事情要鬧大了第七十二章 大事可能化小第二二五章 發明第六十一章 義第九十二章 驕兵必敗第八十一章 官聲第一六五章 糊塗第十九章 夏之殤第一九七章 貪婪第一七七章 貪婪第一二九章 班門弄斧第三十章 請開馬市第八十章 對峙第七十八章 對耗第一八一章 噁心第二十六章 倭寇再現第一五五章 怎麼搶銀子第二〇八章 引導第二〇二章 厚望第五十六章 大同鎮
第三十二章 嚴陣以待第五十六章 驚喜第二十三章 陸炳的野望第四十一章 欲加之罪第八十一章 好事將近第三十八章 應天巡撫第一九八章 厚金之車第一四二章 永慶合議第三十三章 聯姻第九章 一石三鳥第八十五章 夏言的擔憂第一七九章 第二個賺錢的條約第一三一章 明軍又來了第一五七章 驗貨第一〇四章 放心,有爲師在第九十二章 不願意相信第一七三章 代理第十八章 僞造第七章 一起爲國出力第二十一章 人手第一〇〇章 招是不招第八十五章 招安第十五章 如果第六十六章 尋死第一〇八章 崇武所千戶第一七六章 石見銀礦第一九五章 聖人之言第十八章 往死裡整第一一七章 招是不招第三十八章 找茬第一七六章 兩邊不是人第一一一章 不眠之夜第二二二章 復出否第一二四章 嚴嵩到底貪了多少錢第九十二章 驕兵必敗第一七七章 貪婪第一章 行路難第二十一章 論拍馬屁的功夫第一三八章 爭相歸附第一一六章 這下發財了第四章 願景第一九六章 開拓新航線第一三二章 苦難的開始第一九三章 禦敵於千里之外第六十二章 硬的不行來軟的第六十八章 活在謊言裡第五十六章 大同鎮第一七三章 麻痹大意第九章 宣府鎮第十一章 分潤第一〇七章 戰船第五十章 誰搞的鬼第一八四章 梯田第一九一章 新的道路第一二七章 怎麼收拾韃子第一五七章 歹毒第一九一章 新的道路第一七二章 定安南第一章 著書立說第五十四章 有錢人家是非多第一四四章 三思而後行第四十五章 又莫名其妙的栽了第七十九章 暗中行事第九十九章 嚴嵩下的套第九十三章 攀咬第一三四章 狠毒第一〇三章 心惶惶第七十一章 敲打第一六七章 內鬥第一五三章 鐵炮第七十七章 翰林院是儲相之地嗎第一一四章 惡人先告狀第九章 宣府鎮第八十章 嘉靖的眼光第一六五章 叛徒第三十九章 暗中第三章 耳目一新第三十二章 教諭大人都嚇一跳第七章 泉州十大才子第一一〇章 怎麼對付海盜和倭寇第三十九章 事情要鬧大了第七十二章 大事可能化小第二二五章 發明第六十一章 義第九十二章 驕兵必敗第八十一章 官聲第一六五章 糊塗第十九章 夏之殤第一九七章 貪婪第一七七章 貪婪第一二九章 班門弄斧第三十章 請開馬市第八十章 對峙第七十八章 對耗第一八一章 噁心第二十六章 倭寇再現第一五五章 怎麼搶銀子第二〇八章 引導第二〇二章 厚望第五十六章 大同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