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章 乙巳京察

京察即京官考察,六年一察,在巳、亥年進行,四品以上官員考察後,或升或黜,由皇帝親自裁決,五品以下的退休、降職、免職和革職各有不同,爲了區別於考察外官的外計,又稱爲內計。京察始於洪武年間,到成化年間逐步成爲朝廷考察京官的重要手段,開始形成固定時間考察京官的制度,但到了萬曆年間,隨着朝廷內部的明爭暗鬥加劇,京察制度也開始變味,成爲朋黨排除異己打擊政敵的工具。

乙巳京察之所以在歷史上如此有名是因爲這一年的京察徹底掀開了明朝“黨.爭”的序幕,使得朝堂內的明爭暗鬥進入白熱化,朝廷的政.治生態徹底崩壞,可以說是明朝走向敗亡的標誌性歷史事件。乙巳京察最終讓浙黨和東林黨兩敗俱傷,首輔沈一貫和次輔沈鯉同時被免,以至於出現內閣無人主事的局面,這是之前從未有過的,連內閣都如此,其他官員就更不用說,在此次京察中,被免職和貶斥的浙黨和東林黨官員多達數十人,其他未被牽連進去的官員也是人人自危,整個朝堂風聲鶴唳,烏雲遮天。

原本歷史時空的“乙巳京察”還僅限於京城,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爲郭致遠這隻穿越“小蝴蝶”的影響,這次的京察擴大化了,席捲到了地方,連郭致遠的便宜老爹郭正域也受了牽連,當年的“妖書案”被拿出來舊事重提,錢夢皋再次彈劾郭正域有操縱“妖書案”的嫌疑,郭正域因此丟了官,從甘肅巡撫的位子上退了下來,回老家江夏歸隱。

福建巡撫徐學聚作爲東林黨的重要干將也在被彈劾之列丟了官,從這一點來說對郭致遠倒是件好事,徐學聚老奸巨猾,視郭致遠爲眼中釘肉中刺,自然不可能坐視郭致遠在東蕃潛心發展自己的勢力,可惜沒等他對郭致遠下手就被捲入了這次黨.爭之中,這種兩黨傾軋的鬥爭,徐學聚再老奸巨猾也難自保,自然顧不上找郭致遠的麻煩了,如此一來反倒給了郭致遠喘息之機,可以利用這個機會從容地發展自己的勢力。

郭致遠同樣被彈劾了,而且彈劾他的人還不少,有浙黨成員也有東林黨成員,可笑的是居然還有浙黨成員說郭致遠是東林黨,好在萬曆皇帝還沒有糊塗到家,他還指着郭致遠幫他賺銀子呢,所以把彈劾郭致遠的摺子一律留中,郭致遠算是躲過一劫。

單從這一點來說,這次“乙巳京察”對郭致遠來說還是好處多於壞處,比如這批朝廷派來摻沙子的京官,本來是早該到任的,但因爲這次“乙巳京察”導致朝廷政務幾乎停滯,才拖到現在,否則要是在郭致遠剛到東蕃攤子還沒鋪開的時候,這批朝廷派來摻沙子的京官就來添亂,情況比現在只會更麻煩。

看完京城傳來的線報,郭致遠也不由倒吸一口冷氣,沒想到這次“乙巳京察”會鬧這麼大,幾乎到了不可收拾的局面,他沒有爲自己躲過一劫而慶幸,反而感覺到壓力山大,此次“乙巳京察”加速了明朝的衰敗,留給他的時間不多了。

尤其沈鯉和便宜老爹郭正域的去職更是讓他胸中鬱結不已,沈鯉是郭致遠在這個時代最敬重的長者,他身上的浩然正氣讓郭致遠心折,連這樣可敬的長者都被迫去職,可見如今的朝廷已經正氣不存,腐朽到了何種程度,而便宜老爹郭正域的去職則更讓郭致遠揪心,郭正域是個寧折不彎的硬骨頭,在原本的歷史時空,郭正域在去職之後沒多久就鬱鬱而終,這讓郭致遠如何不揪心呢?

這時徐光啓走了進來,見郭致遠眉頭緊皺的樣子便問道:“大人可是在爲如何安置那些朝廷派來的官員發愁?……”

郭致遠搖了搖頭,嘆了一口氣把手中的線報遞了過去,徐光啓接過一看也是大驚失色,憤然地拍案而起道:“京察已經完全變成了排除異己、權力鬥爭的工具,連沈閣老和令尊這樣正直的大臣都被免職了,朝堂正氣不存,如此下去必將國將不國,自取滅亡!……”

徐光啓雖然算是這個時代少有的思想進步溝通中西文化的先行者,但他本質上還是一個傳統的知識分子,忠君思想可以說是根深蒂固,在原本的歷史時空他官至禮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內閣次輔,死後也被崇禎皇帝封太子少保、少保,諡號文定,算是成就了一段大明朝忠臣的佳話,現在說出這樣的話可見他對如今的朝廷確實是失望透頂,當然這其中也受了郭致遠這個穿越者潛移默化的影響,讓徐光啓偏移了原本歷史時空的人生軌跡,已經不是原本歷史時空那個忠君思想根深蒂固的徐光啓了。

看到徐光啓憤懣的樣子,郭致遠反而心裡一動,他早知道歷史走向,知道大明朝撐不了多久了,也沒打算當大明朝的忠臣孝子,但是他要改變民族命運卻不容易,任何一個朝代再腐朽,都不乏人願意爲其殉葬,歷史上大清雖然滅了大明,但反清復明的呼聲在很長一段時間依然存在,這種“忠君”思想某種意義上是可敬的,但也是可悲的。

所以郭致遠要改變民族命運,首先要改變這個時代人的封建思想,尤其是徐光啓這樣這個時代精英知識分子的代表人物,只有改變他們的思想,得到他們的支持,郭致遠纔有可能實現改變民族命運的目標,從這種角度來說,這次“乙巳京察”固然加速了明朝的敗亡,但也是一劑催化劑,讓徐光啓這樣這個時代精英知識分子對腐朽的朝廷徹底失望,這對郭致遠來說就是個機會!

想到這裡,郭致遠甩了甩頭把腦海裡的負面情緒甩開,嘆了一口氣道:“我等位卑言輕,朝堂之事是管不了的,還是想想怎麼應付這幫從京城來的官老爺吧!……”

徐光啓的思緒也被郭致遠扯了回來,嘆息道:“是啊,來者不善,這幫官老爺怕是不好打發呢!……”

第二百九十七章 三個條件第二百七十九章 冷汗直流第二百一十三章 費麗莎第三百九十九章 高築牆緩稱王第二十二章 廠公陳矩第七十七章 縣令不好當第九十三章 糜爛至此第三百四十章 乙巳京察第三百五十四章 損失慘重第三十一章 敲警鐘第四百五十五章 打疼了第一百七十八章 秘密武器第二百三十七章 遇險第二百二十章 強硬第三百三十八章 死不低頭第一百五十二章 我愛紅薯第一百七十七章 瘟疫第九十二章 無兵可用第一百五十八章 震撼軍心第七十六章 城府第二百七十一章 天方夜譚第三百八十一章 求見陳子貞第四百四十章 顛倒黑白第一百六十八章 求和?第九十章 打臉第六十三章 真正的高手第七十四章 目無上官第二百五十三章 見證奇蹟第三百七十九章 資源受限第二百三十六章 絕望第六章 殺機第一百三十八章 添堵第三百九十七章 皇帝召見第二百一十八章 李旦第一百六十三章 貓膩第二百八十九章 忽悠成功第四百一十九章 曲線救國第一百二十章 確立合作關係第三百九十八章 火種第三百八十六章 本官早晚被你害死第二百二十章 強硬第四百八十四章 爛透了第二百四十八章 內訌第二百八十九章 忽悠成功第一百一十五章 白度的背景第二百八十二章 見沈鯉(二)第四百零九章 背叛(二)第二百二十五章 簽約第四十一章 扯起虎皮充大旗第二百四十四章 奪城(二)第三百九十章 高爾夫第八十一章 集體撂擔子第十三章 真相背後的真相第二百七十六章 送禮的學問第一百九十三章 颶風第四百七十一章 魏忠賢(一)第二百五十二章 大膽計劃(二)第二百九十二章 朝議(一)第四百七十章 移宮案(五)第三百九十九章 高築牆緩稱王第三百零四章 不一樣的婚禮(一)第三百六十七章 封爵第六十章 福州第一美女第三百七十九章 資源受限第四百三十章 喚醒第四百四十二章 劉備借荊州第四百六十九章 移宮案(四)第一百二十七章 旗袍第四百一十二章 背叛(五)第三百五十七章 秘密武器第二百九十五章 朝議(四)第四百四十九章 荷蘭人來了第四十四章 不簡單的寺廟第二百二十三章 分化第三百四十六章 王徵第四百五十八章 大敗紅夷第三百五十七章 秘密武器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豬蹄子第二百四十七章 勇闖虎穴第二百四十八章 內訌第四百八十二章 下屬(二)第四百八十三章 軍器局第一百二十七章 旗袍第五十五章 明朝的官場規矩第二百七十章 破敵(四)第一百九十八章 讓朕再想想第一百四十七章 聯名彈劾第四百二十九章 自新軍騎兵第一戰第一百九十六章 自救第二百五十八章 再會沈有容(二)第三十九章 離京赴任第二百四十六章 朝廷的反應第一百八十章 忘年交第三百六十九章 東蕃書院開學了第五十章 危機四伏第二百五十九章 再會沈有容(三)第三百五十二章 一百萬兩銀票第三百二十六章 他到底是怎樣一個人?第二百章 太過分了第四百七十二章 魏忠賢(二)
第二百九十七章 三個條件第二百七十九章 冷汗直流第二百一十三章 費麗莎第三百九十九章 高築牆緩稱王第二十二章 廠公陳矩第七十七章 縣令不好當第九十三章 糜爛至此第三百四十章 乙巳京察第三百五十四章 損失慘重第三十一章 敲警鐘第四百五十五章 打疼了第一百七十八章 秘密武器第二百三十七章 遇險第二百二十章 強硬第三百三十八章 死不低頭第一百五十二章 我愛紅薯第一百七十七章 瘟疫第九十二章 無兵可用第一百五十八章 震撼軍心第七十六章 城府第二百七十一章 天方夜譚第三百八十一章 求見陳子貞第四百四十章 顛倒黑白第一百六十八章 求和?第九十章 打臉第六十三章 真正的高手第七十四章 目無上官第二百五十三章 見證奇蹟第三百七十九章 資源受限第二百三十六章 絕望第六章 殺機第一百三十八章 添堵第三百九十七章 皇帝召見第二百一十八章 李旦第一百六十三章 貓膩第二百八十九章 忽悠成功第四百一十九章 曲線救國第一百二十章 確立合作關係第三百九十八章 火種第三百八十六章 本官早晚被你害死第二百二十章 強硬第四百八十四章 爛透了第二百四十八章 內訌第二百八十九章 忽悠成功第一百一十五章 白度的背景第二百八十二章 見沈鯉(二)第四百零九章 背叛(二)第二百二十五章 簽約第四十一章 扯起虎皮充大旗第二百四十四章 奪城(二)第三百九十章 高爾夫第八十一章 集體撂擔子第十三章 真相背後的真相第二百七十六章 送禮的學問第一百九十三章 颶風第四百七十一章 魏忠賢(一)第二百五十二章 大膽計劃(二)第二百九十二章 朝議(一)第四百七十章 移宮案(五)第三百九十九章 高築牆緩稱王第三百零四章 不一樣的婚禮(一)第三百六十七章 封爵第六十章 福州第一美女第三百七十九章 資源受限第四百三十章 喚醒第四百四十二章 劉備借荊州第四百六十九章 移宮案(四)第一百二十七章 旗袍第四百一十二章 背叛(五)第三百五十七章 秘密武器第二百九十五章 朝議(四)第四百四十九章 荷蘭人來了第四十四章 不簡單的寺廟第二百二十三章 分化第三百四十六章 王徵第四百五十八章 大敗紅夷第三百五十七章 秘密武器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豬蹄子第二百四十七章 勇闖虎穴第二百四十八章 內訌第四百八十二章 下屬(二)第四百八十三章 軍器局第一百二十七章 旗袍第五十五章 明朝的官場規矩第二百七十章 破敵(四)第一百九十八章 讓朕再想想第一百四十七章 聯名彈劾第四百二十九章 自新軍騎兵第一戰第一百九十六章 自救第二百五十八章 再會沈有容(二)第三十九章 離京赴任第二百四十六章 朝廷的反應第一百八十章 忘年交第三百六十九章 東蕃書院開學了第五十章 危機四伏第二百五十九章 再會沈有容(三)第三百五十二章 一百萬兩銀票第三百二十六章 他到底是怎樣一個人?第二百章 太過分了第四百七十二章 魏忠賢(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