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4章 下馬威

儘管二十出頭的汪孚林確實比面前的五個人大多要年輕,但上一科三甲傳臚,遊歷遼東救回來數百漢奴,巡按廣東則剿滅招撫了海上巨寇,兩次回朝都造成了科道言官如同被割麥子似的落馬,他自己當初散佈災星名聲,別人還嗤之以鼻,可如今他確確實實已經兇名在外。至少,這會兒拜見他這個掌道御史的五個試職御史,不論是爲了第一印象,還是爲了日後的評語,在報名自陳的時候,全都賠足了小心。

山東黃縣王繼光、廣東南海王學曾、四川巴縣汪言臣、南直隸常熟顧雲程、山西太原馬朝陽。這便是此次調來試職廣東道監察御史的五名新進士。

這年頭雖也有人事檔案這種東西,但那都是保管在吏部的,汪孚林之前也就只知道姓名這種最簡單的信息,連籍貫都沒有。然而,如果他是後世某些無所不知無所不曉的神人,此刻聽到這五個名字和籍貫時一定會大驚失色,立刻嚷嚷這活沒法幹了。

因爲,在這些人當中,有歷史上張居正死後上書彈劾,嚐到甜頭之後屢次把炮口對準朝中大員的王繼光,有被萬曆皇帝罵作是邀名沽直的王學曾,有養了兩個著名東林黨人的兒子,其中一個還是東林六君子之一顧大章的顧雲程。至於剩下的其餘兩人,一個官至廣東巡撫,一個官至布政使,也並非無名之輩。

可眼下汪孚林自然不知道,中華歷史五千年,他能夠記住的,也就是那麼幾個特別有名的人而已。甚至於就連歷史上彈劾又或者諫阻張居正奪情而被廷杖的傢伙,他除了一個鄒元標,其他都不記得名字,自然更談不上提早疏遠又或者親近。所以,他此時對五人當中唯一談得上熟悉的,大約也就只有王學曾了。

原因很簡單,去年他在廣東監臨鄉試的時候。因爲前十的名次問題,正副主考以及一羣同考官吵得鬧翻天,其中便有稱讚王學曾文章風骨凜然的。雖說最終王學曾沒能在五經魁中佔據一席之地,但還是拿到了第八名亞元。可那時候他看熱鬧看得起勁。沒想到此時此刻這人稱風骨凜然的人卻分撥到了自己的手下,那種滋味真是不足爲外人道!

此時他反倒心中希望當初考完之後前來拜見他,口口聲聲叫老師的那些人當中,能有此人,那麼日後還能端出點老師架子。這五個新人當中他至少能拿下一個,哪裡像此時這樣步履維艱,還得自己開動腦筋思量如何調教新人。

心裡想歸心裡想,汪孚林此刻面上卻擺出了和煦的笑容,擡手請五人一一就座,這才清了清嗓子開始說話。

“歷來新進士派官,能入六部觀政,又或者都察院試職的,全都是新進士中的佼佼者,各位能入此間。想來也足以自豪。”汪孚林先是誇了一句,隨即便加重了語氣說道,“然則都察院御史職責之重,卻也是非同小可,因此方纔有試職一年的規矩。你們初來乍到,我只想先問一件事,誰曾經通讀過大明律?”

儘管汪孚林這個新上司實在是太年輕,但按照常理推斷,五個新人最初都認爲汪孚林肯定要上來就長篇大論,給他們好好講一講言官的職責。可此時他簡略地談了兩句之後,突然單刀直入掣出了大明律,這些新進士就不免愣住了。緊跟着,他們就只見汪孚林一招手。旁邊一個侍立的年輕白衣書辦就將一張高几上蓋着的藍布一下子全部揭開,露出了下頭整整三摞書。

“身爲言官,糾劾百官,刷卷巡按,這些都是分內事,但理刑卻也是重中之重。這三十卷大明律集解附例。有禮有法,承前啓後,乃是優於從前歷朝歷代,從古至今最好的一部律法。若身在都察院卻不知律法,理刑的時候只憑主觀臆測,那麼後果如何,你們應當都知道。更何況,之前總憲大人已經對我吩咐過,今年秋,三法司核死刑,這監察御史會從廣東道中徵調兩人。就算我去佔了一個,剩下的一名也要從你五人當中擇取。”

此話一出,哪怕幾人當中的確有暗自腹誹汪孚林以這一部大明律作爲下馬威的,也不由得大驚失色,倒吸一口涼氣。要知道,都察院、大理寺、刑部這三法司,一個很大的任務就是複覈天下刑名。即便相比刑部和大理寺,都察院只能算是在旁邊監督的,可一旦出現問題,臨場的御史還是要被追責。而這種重要的任務,一般都是十三道監察御史當中擇選理刑嫺熟,年資久遠的,什麼時候輪到他們這種試職御史了?

“各位若是畏難,我也不強求,畢竟這本來就有些強人所難了。只不過首輔大人力排衆議,此次新進士當中一口氣選了一二十人填充試職科道,物議不少,若是在試職的一年期間畏難避險,只怕一年之後就算考覈留院,還是會有人背後不服。”

請將不如激將。

這六個字無論在何時,全都是一句至理名言。尤其是對於剛剛金榜題名的新進士來說,更是絕對不可能迴避汪孚林丟出來的這第一個難題。因爲膽怯畏難這四個字評價,在官場中幾乎是和昏聵無能等同的,一旦沾染這四個字,以後的前途就毀了一大半。所以,哪怕五個人當中,之前在精研八股文的同時,愛好的是詩詞歌賦,曲藝戲劇,書法六藝……總之沒有一個是大明律這種世俗而繁瑣的東西,此時都不得不先接下這個任務。

“未必要背出來,也未必要記得住那些犄角旮旯的條文,畢竟,這是浩若煙海的大明律,不是什麼很簡單的詩賦。但請諸位記住,八月,八月末是三法司複覈死刑案子,然後上奏皇上的日子,在此之前,請諸位至少要將這大明律通讀一遍,當然,能讀上兩遍三遍,那就更理想了。”

聽到汪孚林用非常溫和的口氣直接談了期望,王繼光終於忍不住出口問道:“掌道大人莫非讀過大明律嗎?”

“當然讀過。”汪孚林笑吟吟地點了點頭。隨即輕描淡寫地說道,“早在七年前,爲了避開那時候擺在面前的棘手難題,找一條生路。我就曾經通讀過這三十卷大明律。當然後來讀過一遍兩遍十遍八遍,就更覺得有心得了。這麼多年來,我能夠披荊斬棘走到現在,這也是很大的倚靠。”

七年前?七年前汪孚林這纔多大?還讀了十遍八遍,騙鬼呢!此時。不禁王繼光瞠目結舌,其餘幾人也露出了不大相信的表情。可是,難道他們現在能夠舉個例子來考問一下這位掌道御史?可他們連大明律中那些條條框框都全然不知,哪有這本事!

如果葉明月和小北在這裡,一定會戳穿汪孚林的謊言,七年前這傢伙把《徽州府志》啃了一遍就了不得了,哪裡弄得到大明律?還是後來情勢和緩之後,刑房張司吏這才偷偷把珍藏的大明律送去給汪孚林去讀的,誰知道這傢伙看到這種東西,會比看到四書五經的興趣還要大!

作爲教導新人的第一步。將一部三十卷的大明律丟給這些試御史們去讀,這當然只是汪孚林下發的第一個任務。至於第二個,他昨晚直接讓鄭有貴去調來了張居正施行考成法時,留存在都察院的底冊,把其中隸屬於廣東道管轄範圍那些官衙的一部分給全部摘錄了出來,此時便把五份東西分門別類發給了五個人,這才加重了語氣。

“糾劾官員,整肅綱紀,這種事情不用我教各位,大家都會主動去做。但這考成法是首輔大人責成都察院重點去做的事項之一,目的就是爲了督促天下官員做好自己該做的分內事,不能敷衍塞責,廣東道除卻監察廣東的情形之外。還需協管刑部,應天府,在京虎賁左、濟陽、武驤右、瀋陽右、武功左、武功右、孝陵、長陵八衛,及直隸延慶州,開平中屯衛,我把這些衙門上交的這個月任務底冊發給各位監察。月末將近,即將根據完成情況勾簿,還請盡心覈對。”

包括之前問汪孚林自己是否讀過大明律的王繼光,都沒想到汪孚林交待的第二樁事情便是實施考成法,一時滿臉呆愣,而其他人亦是面面相覷,良久,纔有和汪孚林同姓的汪言臣不大自然地開口說道:“掌道大人,我們初入都察院,這職責是不是太重大了?”

“廣東道如今除卻你們,就只我一個人,你們既是試職御史,自然責無旁貸。不過,你們勾簿完之後,我會複覈之後,再以廣東道的名義向總憲大人稟報你們的工作。相較之前你們還暫時幫不上忙的理刑,在如今你們剛剛試職監察御史這幾個月,這纔是實績。當然,各位若要上書彈劾那些犯了過錯的官員,試職一年不到就功成名就,那也是很容易的。”汪孚林用一副極其自然的口吻說出最後兩句話,彷彿沒察覺到有人面色一變,須臾卻又放緩了口氣。

“至於第三條,那就是照刷文卷,以及磨勘卷宗。這是一個細緻活,你們之前沒上過手,如今初來乍到,我會先行整理出一個流程來,到時候再做此事,這是三個月一次,下個月初就正好是新一輪的照刷文卷,以及磨勘上一輪刷過的卷宗。想必各位應該知道,除卻吏部、戶部、兵部,廣東道所屬的刑部卷宗是最多的,刷卷和磨勘的時候,也最最需要耐心,畢竟這是涉及到天下刑名的大事。”

汪孚林把話說到這裡,就看到五個比自己年紀大的新人全都有些面如土色了。他心中哂然,暗想難不成你們以爲都察院的監察御史只要炮轟權貴,就能夠立刻邀名升官了?哪有這麼簡單的事!只不過,既然不緊不慢打了三下殺威棒,他很快便掣出了一個甜棗來。

“說起來,除卻廣東巡按之外,因爲廣東道協管應天府,此外還有開平中屯衛和直隸延慶州,所以,廣東道和福建道、四川道、河南道、廣西道、山東道、山西道、貴州道輪流出人,巡按南直隸,每一任是派三人,應該是今年年底就輪到廣東道出人巡按南直隸了。

至於巡按光祿寺、五城兵馬司、盧溝橋之類的非常差,則是十幾年才輪一次,我就不提了。但此次巡按南直隸的大差,我想稟告總憲大人,便在各位當中擇取。當然,還有明年的廣東巡按也要換人。”

巡按南直隸!那可是比巡按廣東更好的差事,誰不知道南直隸乃是東南要地,比地處天南的廣東要緊得多!

汪孚林一眼就發現,除卻馬朝陽之外,其餘四人的眼神都有些變了。當過御史的人,誰不想日後有個出去巡按一方的資歷?而他也是這一天一夜泡在都察院查閱各種資料,這才發現自己當初在張居正面前說錯了話,原來兩廣總督凌雲翼舉薦自己再出一任巡按,指的不是廣東,而是南直隸。只不過,就憑他是南直隸徽州府人,就知道這其實是不可能事件,因此這會兒他拋出這麼一個魚餌,心中卻不覺得可惜。

總不能好事全都讓他一個人佔全了?

當這些新人試職御史告退了之後,汪孚林就吩咐鄭有貴將這三十卷大明律給他們搬過去。都察院的地方很大,但既然分了整整十三道,就算屋子再多也捉襟見肘,所以廣東道的七名巡按御史中,掌道御史獨佔一間屋,另外六人則是兩兩一間屋,當然因爲有人巡按在外,往往會有人運氣好分到單間。而在同一個院子裡,對面則是毗鄰廣東的福建道,不過就和廣東道沒有出身廣東的御史一樣,福建道也沒有出身福建的御史,整個院子裡充斥的都是官話。

再無半點閩廣口音。

這便是都察院,皇城之下監察百官的機構,和大理寺刑部並稱爲三法司,遠不是錦衣衛東廠這種臭名昭著的廠衛可比。

而當汪孚林目送了新人們離開,這纔將注意力重新放在了案頭攤開的紙上,那已經墨跡淋漓,約摸寫了上百個字。如果是後世上班族看了,一定會不屑加惱怒地發出切的一聲。因爲,那是一份刷卷和磨勘流程,貨真價實的標準化流程。比都察院原本的照刷文卷和磨勘卷宗流程,要細緻入微得多。

那是因爲從架閣庫獲知的心得,據鄭有貴告訴他,堂堂都察院,卷宗歸檔到架閣庫本來是制度,問題是執行極差!都察院都如此,刑部又如何呢?新任尚書劉應節纔剛剛開始主持工作,而升任兵部尚書的王崇古可是曾經在刑部呆了很久,他此次挑選新人殺過去刷卷磨勘,要不要挑點錯處呢?(。)

第31章 夏稅的貓膩第560章 小虎崽子和小破孩子第774章 汪孚林的高姿態第345章 打了老的惹出小的第322章 潮音洞遇洋鬼子第658章 姍姍來遲的任命第70章 債主家的房子第720章 意外之財和秀才智囊團第746章 論功行賞第123章 暗戰第46章 新鮮出爐的代理縣令第656章 聯姻那點事第808章 堂官的大洗牌第32章 誰忽悠誰?第615章 張居正的態度第367章 何爲良配第116章 不成人形的老仇人第418章 別人選美我自醉第568章 許可貴如金第381章 監房夜話第514章 大司馬第224章 鬧彆扭的葉縣尊第478章 風雅和銅臭第877章 一脈相承的汪氏風格第911章 小皇帝的憤怒第810章 完璧歸趙第876章 接應的人選第424章 人生在世,吃喝二字第950章 小魚小蝦的戰略第447章 酷吏當道第572章 豪闊掃貨,娘子翻牆第208章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第618章 爛俗戲碼的轉折第383章 迎面吐口水第338章 欠敲打的葉大炮第492章 首輔大人召見第11章 夜遊到班房第34章 龍蛇各有道第905章 我們的態度和聲音第912章 攻堅戰的開始第802章 君子坦蕩蕩第890章 慈悲第196章 李師爺走了,許老太爺回來了第261章 夤夜請君進府衙第36章 蝶戀花和烏龍師爺第259章 雷厲風行的官府?第746章 論功行賞第268章 賞錢和戚家軍第381章 監房夜話第536章 正月裡的烽炮第97章 心急吃不了熱餛飩第434章 不客氣的岳父母第200章 坑人的最後是被爹坑第911章 小皇帝的憤怒第448章 兒子是別家的好第760章 世態炎涼第568章 許可貴如金第24章 贏得友誼就這麼簡單第259章 雷厲風行的官府?第275章 鏢局第582章 絆住李如鬆第515章 好爲人師第256章 夜遊遇到找茬的第764章 聯手倒汪?第736章 你未唱罷我登場第130章 把所有人架到火上烤第130章 把所有人架到火上烤第439章 終於出了一口惡氣!第484章 失之交臂的首輔大人第257章 打行的把頭第102章 公堂之上就揍你!第279章 縣試的最後一場第214章 請大宗師做主!第929章 負荊請罪(上)第578章 所謂英雄!第489章 不平不能不理第541章 好客的李大公子第138章 廢屋黑影第382章 威逼利誘第125章 坑了一個又一個!第264章 魚目混珠第262章 爛透的官場第499章 江郎才盡就溜號第140章 丟下一個爛攤子跑路第811章 小人物撬動的大支點第585章 殺奴(中)第363章 縣令的升遷之路第705章 自作自受第614章 天助我也!第147章 舉雙手歡迎第596章 百死無悔第9章 小秀才進城第522章 拔刀相向第386章 你喜歡他嗎?第24章 贏得友誼就這麼簡單第350章 拖!第792章 意外的請託第767章 仇人太多的汪孚林第712章 緊急事件和帖卷第615章 張居正的態度
第31章 夏稅的貓膩第560章 小虎崽子和小破孩子第774章 汪孚林的高姿態第345章 打了老的惹出小的第322章 潮音洞遇洋鬼子第658章 姍姍來遲的任命第70章 債主家的房子第720章 意外之財和秀才智囊團第746章 論功行賞第123章 暗戰第46章 新鮮出爐的代理縣令第656章 聯姻那點事第808章 堂官的大洗牌第32章 誰忽悠誰?第615章 張居正的態度第367章 何爲良配第116章 不成人形的老仇人第418章 別人選美我自醉第568章 許可貴如金第381章 監房夜話第514章 大司馬第224章 鬧彆扭的葉縣尊第478章 風雅和銅臭第877章 一脈相承的汪氏風格第911章 小皇帝的憤怒第810章 完璧歸趙第876章 接應的人選第424章 人生在世,吃喝二字第950章 小魚小蝦的戰略第447章 酷吏當道第572章 豪闊掃貨,娘子翻牆第208章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第618章 爛俗戲碼的轉折第383章 迎面吐口水第338章 欠敲打的葉大炮第492章 首輔大人召見第11章 夜遊到班房第34章 龍蛇各有道第905章 我們的態度和聲音第912章 攻堅戰的開始第802章 君子坦蕩蕩第890章 慈悲第196章 李師爺走了,許老太爺回來了第261章 夤夜請君進府衙第36章 蝶戀花和烏龍師爺第259章 雷厲風行的官府?第746章 論功行賞第268章 賞錢和戚家軍第381章 監房夜話第536章 正月裡的烽炮第97章 心急吃不了熱餛飩第434章 不客氣的岳父母第200章 坑人的最後是被爹坑第911章 小皇帝的憤怒第448章 兒子是別家的好第760章 世態炎涼第568章 許可貴如金第24章 贏得友誼就這麼簡單第259章 雷厲風行的官府?第275章 鏢局第582章 絆住李如鬆第515章 好爲人師第256章 夜遊遇到找茬的第764章 聯手倒汪?第736章 你未唱罷我登場第130章 把所有人架到火上烤第130章 把所有人架到火上烤第439章 終於出了一口惡氣!第484章 失之交臂的首輔大人第257章 打行的把頭第102章 公堂之上就揍你!第279章 縣試的最後一場第214章 請大宗師做主!第929章 負荊請罪(上)第578章 所謂英雄!第489章 不平不能不理第541章 好客的李大公子第138章 廢屋黑影第382章 威逼利誘第125章 坑了一個又一個!第264章 魚目混珠第262章 爛透的官場第499章 江郎才盡就溜號第140章 丟下一個爛攤子跑路第811章 小人物撬動的大支點第585章 殺奴(中)第363章 縣令的升遷之路第705章 自作自受第614章 天助我也!第147章 舉雙手歡迎第596章 百死無悔第9章 小秀才進城第522章 拔刀相向第386章 你喜歡他嗎?第24章 贏得友誼就這麼簡單第350章 拖!第792章 意外的請託第767章 仇人太多的汪孚林第712章 緊急事件和帖卷第615章 張居正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