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5章 亂花迷眼

一次偶然的大霧,一支走錯航道的艦隊,一位莽撞衝動的將軍,以及一發意料之外的炮彈,終於完整地構成了一場令天下人瞠目結舌的意外戰爭。

八艘鉅艦在長崎港口外一字排開,黑洞洞的炮口對準鋪天蓋地衝來的日本船艦,水師提督楊德全的一聲令下,火炮發出震天怒吼,當即便有十餘艘日本漁船被炸得粉身碎骨。

其餘的日本船艦緊急在海面停下,雙方相隔不到一里,卻一片死寂無聲,大明造作局所制的佛朗機炮第一次展示了它的威力,日本船艦被驚呆了。半柱香沉默過後,八艘大明鉅艦不再客氣,開始第二輪炮擊,鐵彈無情地朝海面上的日本船艦傾泄而去,海面上硝煙瀰漫,彷彿平空升起一團濃霧,只聽得到船艦被炸燬的爆炸和日本武士臨死前絕望的慘叫聲。

火炮的怒吼裡,繁華的長崎在硝煙中愈見模糊。

京師,寧國公府。

秦堪已近半月沒有出過門,每日在家賦閒逗弄女兒秦樂,杜嫣和金柳眼裡的他總是笑吟吟的,一點也看不出身處絕境的憤怒和悲愴,府裡仍舊如往常般安祥寧靜,外面的狂風暴雨似乎只在秦府的圍牆外,翻過圍牆。府裡永遠是一片晴朗碧空。

書房內的長案上靜靜擱着一封急信,秦堪卸下在家小面前的僞裝。一臉疲憊地展開信箋。

信是遼東葉近泉派人送來的。

去年秦堪狠心將新募的五百少年兵送去遼東,讓葉近泉給他們實戰的機會。

溫室裡的花朵不可能經受得住風雨,這五百人是秦堪心中的種子,種子若想生根發芽,必須獨自承受磨礪,自然界的法則是殘酷無情的,秦堪也沒有別的選擇。

葉近泉的信很簡潔,抒情表忠心部分被他直接省略了。開篇便直奔主題。

去歲冬月,北方韃子不出意料再次襲邊搶掠,韃靼小王子伯顏猛可糾集數十蒙古部落,兵力二萬餘人,直奔遼東,宣府和大同三地,邊關告急。三地總兵官下令抗擊。

五百少年兵也參與了這一戰,於廣寧長城隘口將韃子一支三千人的鐵騎攔於國門之外,大戰整整三天兩夜,三千韃子鐵騎終究未入國門一步,被遼東的邊軍和五百少年兵死死攔截在長城以北,此戰遼東邊軍戰亡四千餘人。少年兵戰亡近百人,餘者皆傷,辛苦栽培兩年多的好苗子,一場大戰便減員兩成。

秦堪沉默地看着信裡的一字一句,眼神迅速浮上一層深深的陰霾。

不知過了多久。秦堪齒縫中終於迸出兩個字:“壯哉!”

隨即秦堪思索了一陣,提筆在紙上疾書。一道命令很快飛出國公府,再募五百少年兵。

…………

…………

隨着正德四年的第一次朝會時間臨近,京師莫名蒙上一層凝重的色彩,處於休沐期的朝臣們也安靜下來了,彷彿什麼都沒發生過似的。

安靜並不代表平靜,所有人在沉默中睜圓的兩眼,他們的目光充滿了惡意,靜靜等待正德四年的第一次大朝會來臨。

在這暗流涌動的敏感時節,楊一清和王守仁竟相攜來到秦府,拜訪正處於風暴中心的秦堪。

秦堪很意外,按說這種時候大家應該對他避之而不及,說整個朝堂是個糞坑或許有罵人之嫌,可他秦堪確實是一根很不厚道的攪屎棍,把一些約定俗成的規則破壞殆盡,然後處處招人恨,秦堪有時候都情不自禁產生了一種自厭情緒,暗自思量若是碰到像自己這種損人不利己的人會怎樣,思來想去大抵會把自己拖到暗巷裡敲幾記悶棍吧。

這麼討厭的人居然也有人登門拜訪,看來這世上終歸君子比較多。

秦堪坐在前堂,靜靜看着楊一清和王守仁滿臉笑容走進來,秦堪眉梢挑了挑,既不請他們落座,也不叫人奉茶,劈頭便問道:“來看我笑話的?”

楊一清和王守仁互視一眼,臉上的笑容更深了:“不是。”

“那就是提前來參加我的葬禮?”

“也不是……”楊一清忍不住道:“你見過誰臉上帶着笑容參加葬禮的?”

“那可不一定,民間有一種說法叫‘喜喪’……”秦堪不滿地撇了撇嘴。

王守仁指着秦堪笑罵道:“從來只聽說上門是惡客,卻沒見過惡主人,你好歹也是讀書人出身,一點待客的禮數都沒有麼?”

秦堪也笑了:“既然你們不是來看我笑話的,我就不放狗咬你們了……來人,上茶。”

俏麗的丫鬟奉上香茗,前堂又陷入了沉默。

楊一清慢條斯理端起茶盞,細細啜了一小口,眯着眼睛笑道:“去年的雨前龍井貢茶,秦公爺四面楚歌之時倒也不委屈自己,養氣功夫令人佩服。”

秦堪聞言眼神頓時有些不善:“非常時期楊大人別怪我敏感,你這話不是明褒暗貶吧?”

楊一清楞了一下,接着苦笑,嘴裡不自禁冒出一句陝西話:“你這人咋連好賴話都聽不出來捏?”

這位楊大人曾任三邊總制多年,說話時常帶着一口陝西腔。

秦堪急忙報以歉意的目光:“楊大人莫怪,最近的我有點脆弱,可能是春天快到了……”

楊一清笑了兩聲,垂頭又啜了一口茶,慢悠悠地道:“再過三日便是大朝會了,秦公爺有何想法?”

щшш•ttκΛ n•co

秦堪想了想,似真似假地笑道:“我只希望楊大人能給我親筆題一幅輓聯,上曰‘音容宛在’……”

楊一清眉頭漸漸皺起,深沉地盯着他,緩緩道:“我與你雖相識日短,但對你多少有些瞭解,你不是那種束手待斃之人,是信不過我,還是真的沒主張?”

秦堪深深地看着他,不答反問道:“我已身處絕境,你爲何在這個時候來我府上?”

楊一清肅然道:“因爲你在做的事情,正是我想做而沒做到的。”

秦堪的心瞬間抽動了一下。

強國富民的志向,原來世上並不止他一人才有,很多人一生默默無名,卻堅守着自己的信念,靜靜等待機會,有的人沒等到,於是終其一生碌碌無爲,臨死前長嘆一句“一生襟抱未曾開”,有的人等到了,一遇風雲便化龍。

楊一清接着道:“除了這個,還有別的原因,師兄李東陽致仕之前囑咐我在朝中與你守望相助,而當年劉瑾亂政時,你也巧施計謀救了我一命,於公於私,我這次都應該義無返顧站在你這邊……”

秦堪的目光隨即望向王守仁,王守仁垂頭正喝着茶,彷彿感受到秦堪的目光,王守仁驀然擡頭,然後笑道:“我只是忽然想起,當初你還欠我一罈女兒紅……”

正月十四,上元節的前一天,京師市井熱鬧非凡,百姓們攜家帶口走出家門,穿上嶄新的衣裳,拋卻一切煩惱,興致勃勃逛着廟會集市,忍着心疼排出積攢了許多時日的銀錢,爲妻子兒女添置衣裳頭香和最便宜的首飾。

民間的其樂融融並未給朝堂帶來多少歡樂的氣象,就在百姓們翹首盼着上元節夜晚鬧花燈的時候,一個又一個的壞消息將休沐在家的朝臣震得搖搖欲墜。

寧國公私造海船與藩國貿易一事的影響已擴散到地方官府,不知有人煽動還是地方官府們自發而起,數日之內,無數參劾奏疏飛進了京師,飛向內閣和司禮監的案頭。

更有甚者,山東登州知府徐泰福聞知朝廷態度曖昧不明,皇帝更是欲蓋彌彰,徐泰福憤慨之下連上五道奏疏,結果石沉大海杳無音訊,於是憤而跳海自盡,死得不清不楚,只留下一封所謂的絕筆信。

與此同時,福建,浙江,南直隸,廣東,江西等八省布政使及總督紛紛上疏,參劾寧國公秦堪違反祖制,請求朝廷查辦嚴懲,同時各地藩王亦上疏朝廷,語氣嚴厲地指責朝廷縱容奸佞,禍國誤君,朝臣不力愧對朱家列祖列宗云云。

若說天下誰最恨秦堪,除了京師那些文官,便只剩散佈大明各地的朱家藩王。

安化王被平,寧王被平,說來是朝廷之功,實則大家都知道,這兩位藩王的覆滅與秦堪脫不了關係,這傢伙就像藩王終結者,天生跟朱家藩王的八字犯衝,滅了一個又一個,如今好不容易等到秦堪落難的機會,若不狠狠落井下石一番,怎麼對得起永樂皇帝坑蒙拐騙得來的江山社稷?

彷彿幕後有一隻無形的大手在興雲佈雨,離上元節後的大朝會只有一天之時,天下的地方官府,衛所,藩王們如同商量好了似的,參劾秦堪的奏疏如雪片般飛進了京師。

一直淡定以對的秦堪,這回終於變了臉色,他無法再淡定下去了。

第327章 收服遼東第332章 火篩借兵第259章 漸生仇隙(上)第416章 遙相掣肘第720章 禍福難測第619章 決戰在即第479章 無聲挑撥第68章 主母駕到第521章 行刑伏誅(下)第17章 化解危局(下)第716章 子禾入宮第176章 詔獄大亂第600章 正德出征第370章 迫在眉睫第667章 鬧市刺殺第205章 王爺哭窮第117章 有人有燈第159章 滿朝讚頌第273章 捨身赴死第147章 朝堂人心第301章 接管義州(上)第670章 因勢而合(下)第471章 侯府定計(上)第499章 殺留難取第689章 佈局日本第179章 狐假虎威第480章 天象示警第367章 侯爺求官第324章 正面接敵第472章 侯府定計(中)第176章 詔獄大亂第379章 城下之盟第38章 國公之怒第218章 進宮請罪第599章 親征在即第479章 無聲挑撥第693章 駐兵之爭(上)第683章 百年大敵第368章 復開弘文第347章 再募少年第469章 金柳臨盆(上)第728章 豹房驚變第453章 遼東消息第403章 白蓮紅陽第342章 秦家女人(上)第673章 陰差陽錯第658章 千夫所指第212章 秦堪升官第280章 城外送別第469章 金柳臨盆(上)第546章 決戰前夜(上)第184章 打草驚蛇第296章 人頭生意第292章 臨行準備第385章 下詔罪己(下)第422章 巾幗壯志第551章 階下女囚第52章 朋友之義第527章 情敵相見第2章 吊頸秀才第285章 正德大婚(中)第105章 少年紈絝第246章 深宮奪兵(中)第559章 佝僂老婦第399章 收服牟斌第7章 白手起家(上)第231章 難演的戲第38章 國公之怒第29章 順流逆流第21章 父女賴賬第520章 行刑伏誅(中)第225章 坑人夜宴(下)第62章 權力慾望第196章 扭轉乾坤第513章 決戰金殿第680章 黑鍋天子第512章 決戰金殿(下四)第448章 詭異早朝(上)第584章 陽明離京第165章 似曾相識第490章 遷居豹房第242章 準備反擊(上)第339章 命不該絕第21章 父女賴賬第15章 化解危局(上)第736章 避禍之策第370章 迫在眉睫第616章 天不藏奸第537章 開拔霸州第659章 盛世光景第331章 經營遼東第186章 上達天聽第490章 遷居豹房第54章 開拔集結第71章 坑儒千戶(上)第145章 再覲天顏第53章 尋找財源第681章 糊塗亂仗第191章 水落石出(中)第587章 劾書入京
第327章 收服遼東第332章 火篩借兵第259章 漸生仇隙(上)第416章 遙相掣肘第720章 禍福難測第619章 決戰在即第479章 無聲挑撥第68章 主母駕到第521章 行刑伏誅(下)第17章 化解危局(下)第716章 子禾入宮第176章 詔獄大亂第600章 正德出征第370章 迫在眉睫第667章 鬧市刺殺第205章 王爺哭窮第117章 有人有燈第159章 滿朝讚頌第273章 捨身赴死第147章 朝堂人心第301章 接管義州(上)第670章 因勢而合(下)第471章 侯府定計(上)第499章 殺留難取第689章 佈局日本第179章 狐假虎威第480章 天象示警第367章 侯爺求官第324章 正面接敵第472章 侯府定計(中)第176章 詔獄大亂第379章 城下之盟第38章 國公之怒第218章 進宮請罪第599章 親征在即第479章 無聲挑撥第693章 駐兵之爭(上)第683章 百年大敵第368章 復開弘文第347章 再募少年第469章 金柳臨盆(上)第728章 豹房驚變第453章 遼東消息第403章 白蓮紅陽第342章 秦家女人(上)第673章 陰差陽錯第658章 千夫所指第212章 秦堪升官第280章 城外送別第469章 金柳臨盆(上)第546章 決戰前夜(上)第184章 打草驚蛇第296章 人頭生意第292章 臨行準備第385章 下詔罪己(下)第422章 巾幗壯志第551章 階下女囚第52章 朋友之義第527章 情敵相見第2章 吊頸秀才第285章 正德大婚(中)第105章 少年紈絝第246章 深宮奪兵(中)第559章 佝僂老婦第399章 收服牟斌第7章 白手起家(上)第231章 難演的戲第38章 國公之怒第29章 順流逆流第21章 父女賴賬第520章 行刑伏誅(中)第225章 坑人夜宴(下)第62章 權力慾望第196章 扭轉乾坤第513章 決戰金殿第680章 黑鍋天子第512章 決戰金殿(下四)第448章 詭異早朝(上)第584章 陽明離京第165章 似曾相識第490章 遷居豹房第242章 準備反擊(上)第339章 命不該絕第21章 父女賴賬第15章 化解危局(上)第736章 避禍之策第370章 迫在眉睫第616章 天不藏奸第537章 開拔霸州第659章 盛世光景第331章 經營遼東第186章 上達天聽第490章 遷居豹房第54章 開拔集結第71章 坑儒千戶(上)第145章 再覲天顏第53章 尋找財源第681章 糊塗亂仗第191章 水落石出(中)第587章 劾書入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