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兵臨城下(二)

比較以下南岸佈防,江西境內的軍隊可以不算,因爲有熊廷弼的西線兵團牽制,他們沒有膽量過來,長江安徽湖口至銅陵再到馬鞍山段,魏忠賢重新起用李琪爲江西總督,太監李實爲監軍,率領守軍約七萬扼守此處,中段從馬鞍山到南京西,靈壁候湯世隆爲中軍,兵力五萬,南京以東鎮江到江陰段左都督董芳名爲主將,兵力三萬,松江府兵力最少,約有五千左右,加上長江水師和鄭芝龍的海盜兵力,南京在這個長江防線佈置了大約十八萬的兵力,還配備了少量岸防大炮,力量也不容小視。

再說南京城內佈防,京營加上錦衣衛,衛戍南京城的兵力大約在二十五萬上下,魏忠賢爲了全力防守南京,幾乎將周圍各府縣衛所的兵丁都抽調進南京了,可以說南京城現在是槍山刀林,草木皆兵,崔呈秀由兵部尚書,大學士的身份再進一步,升太子太保兼任直隸總督,全權佈防南京,可惜如果讓他出謀劃策,搞點陰謀詭計不再話下,但要他排兵佈陣,卻非其所長,南京城內的武將不是承繼祖蔭就是草包,結果是帥不知將,將不知兵,亂成一團。

“皇上,微臣研究過長江防線各叛逆將領,江西總督李琪,是熊大人手下敗將,回去之後有被魏忠賢猜忌,很不得歡心,一直閒置,這次起用他,根據我們得到的消息,應該是魏忠賢和僞後許蓉蓉妥協的結果,李琪實際上已經脫離了魏忠賢,他現在的主子應該是許蓉蓉,所以魏忠賢乾脆將他踢出南京,此人雖不堪大用,但還算有些才能,我軍的目的是南京城,他所在的防線離南京有一段距離,只要我軍不攻擊他的防線,他最大可能的是坐山觀虎鬥,至少在開戰前,我軍不會碰到他,靈壁候湯世隆,是我大明開國元勳湯和的後人,魏忠賢沒有來南京之前,整個南京城就數他最有錢,因爲他還兼任漕運提督的職務,魏忠賢的幾個親信手下一直很想把這個職務給搶過來,雖然漕運一大半控制在我們手裡,但漕運還兼管海運,海上走私一船貨物,那可不是一筆小數目,湯世隆跟現在的福建王鄭芝龍交情菲淺,自然是財源滾滾,因此把他推到長江最前線再合理不過了,左都督董芳名,靠魏忠賢才混上現在這個位置,草包一個,他駐守的南京東鎮江到江陰段是最重要的,特別是烏龍山要塞,都是我軍必克之處,在整個長江防禦中他所處的位置是最關鍵,但統帥卻是最窩囊的一個,不知道魏忠賢怎麼會如此安排,至於松江府,只有五千兵馬,兵器鎧甲都不足,沒什麼戰鬥力,我軍只要稍微在崇明島上一增兵,它就不敢動彈了!”洪承疇身爲此次渡江戰役的前敵指揮,瞭解敵方岸防是必須的。

聽洪承疇的語氣,他有意的把主攻段選在了南京以東的鎮江到江陰這一段,朱影龍點頭認同了他的分析,道:“洪愛卿已經把對面江防大致的的情況說了一遍,諸位愛卿還有什麼可以補充的嗎?”

熊兆璉起身道:“啓稟皇上,湯世隆的副將是中山王徐達之後,原南京後軍都督徐孔基,據微臣瞭解,他是逼不得已得以才屈閹黨從叛逆的,原因是他這一家子都在南京,若是不從,早就被魏忠賢清洗了,此次朝廷出兵剿滅閹黨,只要派出使者悄悄與他聯絡,微臣有九成把握他會其暗投明的。”

朱影龍點點頭,這個徐孔基的情況他早已通過暗影和鷹組知道了,並且已經派人前去悄悄聯絡了,只不過他現在態度隱晦不明,是個優柔寡斷之人,現在長江兩岸兵力懸殊達四比一,這個徐孔基還在觀望,這種人的心理他最清楚了,因此熊兆璉所說的九成把握不現實不過他這種策略並非不對,只是他考慮的並不周全,甚至還有些冒險,換做是他父親熊廷弼即使要這麼做,也會有兩手準備,人心隔肚皮,他不能不防。

“皇上,微臣認爲,當務之急是整編軍隊,我軍除水師外,差不多都是臨時拼湊出來的,新軍也不另外,所以微臣建議立刻就地整編,時間半個月。”袁崇煥不愧是多年軍旅鍛煉出來的老將,他的眼睛何其銳利,這次南征,新軍是主力,但新軍也是從四個大營抽調出來的,平時各自訓練各的,雖然也有些交流,但那都是小範圍內的,只能算小打小鬧,大規模的聯合作戰可還是第一次,而且還是實戰,不磨合一下,仗是打不贏的。

朱影龍鄭重的點了頭同意了袁崇煥的臨時整編磨合建議,他是此次南下主要指揮,又是天下聞名的袁督師,這項工作自然是當仁不讓的交到他得手裡,其實在這一點上朱影龍也很是無奈,他也想搞大規模的軍事演習,這樣新軍一上來,很快就能熟悉進入戰場,但是他沒辦法去搞,保密倒在其次,所有的槍支彈藥生產都嚴格保密,就算被對手得到實物,想要真正生產出來,估計還得好幾年,這方面他不太擔心,更重要的是國庫沒銀子,要知道一場大規模的演習,需要花多少銀子,搞小了,沒效果,搞大了,財政吃緊,所以只能臨陣磨槍了。

“皇上,半個月時間拖下去,豈不是達不到奇襲的目的,現在對面的江防是漏洞百出,這個機會我們不能錯過!”常炎林着急道,雖然魏忠賢得知了朱影龍御駕親征的消息,緊急調兵佈置和加固江防,目前正是他們的江防還有漏洞,再等半個月,恐怕就沒有這麼好的機會了。

雖然南岸一直在不斷的加固江防,但一直沒有合格統帥,因此魏忠賢眼裡那固若金湯的江防,還有天塹長江,就以爲自己高枕無憂了,其實在袁崇煥等人的眼裡,魏忠賢佈置了近二十萬兵馬搞出來的長江防禦就是一個擺設,該守的不守,不該守到是重兵防禦,只要突破一點,整個防線就不攻自破了。

“皇上,古語說,磨刀不誤砍柴工,我軍兵力只有十餘萬,對方總兵力是我四倍之上,雖然我軍戰鬥力強於對方,但如果不把我軍磨合成一個整體的話,即使戰術上佔優勢,我軍就算最終勝利了,也將會是慘勝。”袁崇煥道。

朱影龍點了點頭,道:“兩位愛卿說的都有道理,常愛卿是擔心機會稍瞬即逝,錯失進攻的良機,袁愛卿擔心大軍沒有經過一定的磨合,配合作戰指揮的時候容易出現失誤,甚至會出現滅頂之災,新軍訓練不易,可不能因爲這個而無辜的犧牲。”

“不過決定戰爭勝利的不是靠堅固的防線,而是靠人,什麼樣的將軍什麼樣的兵,一個草包將領,就算他把自己的防線建設的天衣無縫,同樣一個聰明的將領總能找出一條縫隙鑽進去,所以眹決定先整編磨合,然後再進攻!”朱影龍臉色一正宣佈道,不管從統帥的角度還是實際出發,朱影龍都得支持袁崇煥,因爲要樹立他絕對的權威,否則接下來他如何指揮大軍作戰?

常炎林雖然出生將門世家,到底還沒有真正鍛鍊起來,希望這一次能夠完全成熟起來,不負朱影龍對他的期望。

第6章 一統天下(三)第5章 高麗棒子完了(三)第8章 破臉(一)第10章 秦淮(二)第10章 扶桑行省(七)新書發佈了第6章 喪家之犬(一)第1章 風雨飄搖(二)第4章 苗疆大智者(二)第7章 撲朔迷離(二)第9章 海蘭珠(三)第2章 賜婚第8章 清獄嚴打(四)第12章 意外之喜(二)第3章 皇帝萬壽(四)楔子第7章 中秋月圓(二)第4章 敲詐鹽商(四)第10章 順水推舟(二)第7章 圍困南京(三)第4章 破冰之舉(一)第3章 再見張嫣(一)第11章 軍制改革(一)第5章 選秀危機(一)第9章 勒索第6章 平倭方略(一)第6章 伏屍千里(二)第9章 微服南巡(十八)第1章 苦寂方丈(一)第1章 鐵口斷宋(二)第1章 武昌戰役(二)第10章 戰局(一)第11章 父女相見(二)第4章 佳人如昔(一)第2章 新科狀元(一)第2章 遭受軟禁(二)第7章 夜審(二)第10章 佈局天下(三)第2章 幕後操控(二)第7章 絕代雙驕(二)第6章 想不到的刺客(二)第4章 如瑩懷孕(二)第9章 風生水起(二)第2章 盛京風雲(一)第6章 一統天下(六)第4章 原來是你(四)第6章 半島危機(三)第9章 美人婉若(二)第4章 原來是你(二)第6章 引蛇出洞(五)第9章 血戰寧遠下一(下)第2章 新科狀元(二)第2章 借刀殺人(一)第5章 悲城南京(五)第11章 聖駕南下(二)第11章 軍制改革(四)第7章 血戰寧遠上(一)第10章 秦淮(一)第1章 草原來客(三)第8章 血戰寧遠中(一)第8章 清獄嚴打(三)第12章 苗人內訌(二)第10章 扶桑行省(七)第8章 緩緩徐圖(一)第1章 風雲變幻(二)第3章 談判交鋒(一)第5章 金、蒙常駐公使(二)第9章 微服南巡(五)第12章 教育改革(三)第1章 孤身入京(一)第7章 撲朔迷離(二)第8章 順帝之璽(二)第12章 南京城下(一)第9章 微服南巡(三)第2章 驚天之密(一)第5章 官場地震(二)第7章 中秋月圓(二)第11章 寧錦再捷(二)第10章 岳父周奎(一)第3章 兩淮鹽商(三)第3章 將功贖罪(一)第3章 湘西局勢(四)第1章 苦寂方丈(二)第9章 戰爭的天平(一)第9章 微服南巡(十四)第10章 梟雄遲暮(二)第10章 扶桑行省(一)第12章 一道聖旨(二)第4章 敲詐鹽商(一)第10章 通州軍校(一)第7章 開源節流(一)第3章 揭開謎底(二)第11章 軍制改革(四)第9章 微服南巡(十七)第3章 新土地法(一)第11章 開封風雲(一)第12章 劃時代的變革(五)第4章 再次和談(二)第4章 再次和談(一)第8章 一網打盡(八)
第6章 一統天下(三)第5章 高麗棒子完了(三)第8章 破臉(一)第10章 秦淮(二)第10章 扶桑行省(七)新書發佈了第6章 喪家之犬(一)第1章 風雨飄搖(二)第4章 苗疆大智者(二)第7章 撲朔迷離(二)第9章 海蘭珠(三)第2章 賜婚第8章 清獄嚴打(四)第12章 意外之喜(二)第3章 皇帝萬壽(四)楔子第7章 中秋月圓(二)第4章 敲詐鹽商(四)第10章 順水推舟(二)第7章 圍困南京(三)第4章 破冰之舉(一)第3章 再見張嫣(一)第11章 軍制改革(一)第5章 選秀危機(一)第9章 勒索第6章 平倭方略(一)第6章 伏屍千里(二)第9章 微服南巡(十八)第1章 苦寂方丈(一)第1章 鐵口斷宋(二)第1章 武昌戰役(二)第10章 戰局(一)第11章 父女相見(二)第4章 佳人如昔(一)第2章 新科狀元(一)第2章 遭受軟禁(二)第7章 夜審(二)第10章 佈局天下(三)第2章 幕後操控(二)第7章 絕代雙驕(二)第6章 想不到的刺客(二)第4章 如瑩懷孕(二)第9章 風生水起(二)第2章 盛京風雲(一)第6章 一統天下(六)第4章 原來是你(四)第6章 半島危機(三)第9章 美人婉若(二)第4章 原來是你(二)第6章 引蛇出洞(五)第9章 血戰寧遠下一(下)第2章 新科狀元(二)第2章 借刀殺人(一)第5章 悲城南京(五)第11章 聖駕南下(二)第11章 軍制改革(四)第7章 血戰寧遠上(一)第10章 秦淮(一)第1章 草原來客(三)第8章 血戰寧遠中(一)第8章 清獄嚴打(三)第12章 苗人內訌(二)第10章 扶桑行省(七)第8章 緩緩徐圖(一)第1章 風雲變幻(二)第3章 談判交鋒(一)第5章 金、蒙常駐公使(二)第9章 微服南巡(五)第12章 教育改革(三)第1章 孤身入京(一)第7章 撲朔迷離(二)第8章 順帝之璽(二)第12章 南京城下(一)第9章 微服南巡(三)第2章 驚天之密(一)第5章 官場地震(二)第7章 中秋月圓(二)第11章 寧錦再捷(二)第10章 岳父周奎(一)第3章 兩淮鹽商(三)第3章 將功贖罪(一)第3章 湘西局勢(四)第1章 苦寂方丈(二)第9章 戰爭的天平(一)第9章 微服南巡(十四)第10章 梟雄遲暮(二)第10章 扶桑行省(一)第12章 一道聖旨(二)第4章 敲詐鹽商(一)第10章 通州軍校(一)第7章 開源節流(一)第3章 揭開謎底(二)第11章 軍制改革(四)第9章 微服南巡(十七)第3章 新土地法(一)第11章 開封風雲(一)第12章 劃時代的變革(五)第4章 再次和談(二)第4章 再次和談(一)第8章 一網打盡(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