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盛京風雲(五)

多爾袞和周文元此時就在多爾袞給薩哈璘信中所寫的城西觀音廟的一間庵房中。

多爾袞身爲後金高級將領,又是王族,自然知道坐在自己面前的這位三十多歲的中年文士擁有什麼樣的身份。

“下官周文元見過多爾袞的將軍。”周文元含笑施禮道。

多爾袞忙一笑,客氣的學了一個抱拳道:“周大人客氣了。”

“下官剛剛得到密報,薩哈璘公使已經悄悄的命人將將軍您生還的消息送到盛京了。”周文元道,“不過,他卻派了不少人暗中將這座觀音廟團團圍了起來,下官猜想,他可能會對大人不利。”

“小薩想殺我,他還沒有那個膽量!”多爾袞重哼了一聲,眼中微微露出一絲殺機。

“如今將軍與下官也算的上是一殿爲臣,而皇上給下官的使命就是將將軍安然無損的送回盛京,若不是不能暴露將軍被俘的消息的話,也就不需要藉助這個薩哈璘了!”周文元有些看不慣一身傲氣的多爾袞,不過這是朱影龍吩咐下來的事情,他不得不費心辦好,因此話中也是軟中帶刺。

多爾袞如何聽不出來,自古文武相輕,自己在一般南人眼裡就是一個未開化的蠻夷,與滿口道德文章的儒家學子差遠了,人在屋檐下,哪能不低頭,便不在意的道:“周大人放心好了,小薩雖然與我諸多政見不合,但他還是我的親侄子,我也是他的親叔叔,量他也不敢對我怎麼樣!”

“希望如此,不過多將軍此次回去可要多加小心,遇事千萬要冷靜,切不可意氣行事,壞了大事。”周文元也不多說,率領手下悄悄的撤出了觀音廟。

當然周文元並沒有走遠,他要親眼看到薩哈璘帶走多爾袞,至於多爾袞的安全他一點也不擔心,多爾袞是什麼人?一員猛將,一身武藝罕逢敵手,別說十來個人,就算千百軍中,也不見得能攔得住他。

四個人擡着一頂轎子急匆匆的朝觀音廟而來,不用說,轎子上坐的是後金駐北京的公使薩哈璘,待轎子在觀音廟門口停下,薩哈璘悄悄的掀開轎簾的一角,四下警惕的看了看,這才掀開轎簾迅速的從裡面走了出來。

觀音廟只有一個廟祝和幾個看管廟產的小雜役,不算是正規的寺院,平日裡也就是靠香客們施捨點香油錢過活,有時候也收留一些上京趕考又住不起客棧的舉子,廟中也有十幾間廂房,不過有些年久失修,又久不住人,都破敗了。

多爾袞化妝成一個落魄的舉子,進京趕考不成,沒有盤纏返鄉,就淪落道京城街頭,以替人書寫書信和測字解籤爲生,觀音廟本來有個測字解籤的劉老先生,前些日子暴病死了,多爾袞雖然看上去很年輕,但在周文元的安排下,頂上了這個位置,數日來倒也做的似模似樣,於是廟裡的廟祝就把他收留在廟裡了。

薩哈璘敲開了觀音廟的門,見一雜役模樣的人走了出來,忙上前問道:“這位小哥,這裡可是觀音廟?”

開門的人叫猛子,是廟祝的外甥,這觀音廟除了他舅甥兩人還有兩個僕役,猛子是看大門的,活最是輕鬆了,雖然他叫猛子,可人卻是精瘦,腦袋靈活,也有眼力勁兒,一看薩哈璘雖然外表衣着樸素,可不經意的看到人家手上那顆碩大的翡翠戒指,觀音廟雖然是小地方,可不時的也有幾個善男信女前來上香,可沒有幾個手上的萬一能比的上眼前這位爺的,忙露出花兒般的笑容,趕緊的低眉哈腰的道:“正是,這位老爺您來我們這小廟有何貴幹呀?”

薩哈璘早已習慣了別人對他的奉承,清咳了一聲道:“你們廟中可有一位測字解籤的多先生?”

猛子一愣,這纔想起來前幾天舅舅收留的那位先生,這纔在廟中擺了幾天的攤子,就有貴人上門了,一想到貴人,猛子的心就熱了起來,要是伺候的好了,可能就有一筆不小的賞錢,忙擠出無比燦爛的笑容道:“有,就在西廂房住着呢,小的領老爺您去!”

“前面帶路!”薩哈璘一挺胸,跨進了廟門。

觀音廟不大,就前後兩進,前院是觀音大殿,供善男信女上香叩拜的,後院纔是居所,猛子一邊在前面引路,一邊大肆吹噓觀音廟的神明,薩哈璘並不關心這個,但知道的規矩的他,還是賞了猛子幾塊銀元,也在廟上的認捐薄子上捐了三十塊銀龍元,這纔到了猛子所說的西廂房門前。

“多先生,有位老爺慕名而來,想要拜見您!”猛子對有知識的讀書人還是蠻尊重的,多爾袞也算的上是滿腹的才華,因此猛子不敢在他面前有絲毫的放肆,這也是他廟祝舅舅再三叮囑的。

“進來吧,們沒有上鎖!”多爾袞厚重的聲音傳了出來,猛子到不見的有何異樣,多爾袞的聲音他已經聽習慣了,到是薩哈璘渾身不自由自主的輕顫了一下,這個聲音太熟悉了,正是自己那十四歲,雖然兩個人年紀相仿,但多爾袞是長輩的身份,薩哈璘也自負才華,文武全才,但是每一次見到這與自己差不多大的十四叔就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感覺,小心翼翼的。

正想着進去該怎麼見禮,一旁的猛子已經推開了房門,跨步走了進去。

“多先生,就是這位老爺要見您。”猛子熱情的把薩哈璘介紹給了多爾袞。

薩哈璘見狀,不能就這麼站在門外,只好硬着頭皮走了進去,可當着猛子的面又不好見禮,又震驚又尷尬,不知道如何開口,就好比一個犯錯的孩子正好被父母逮了一個正着,那種滋味甚是難受。

“猛子,你先下去,這位老爺是來找我的。”多爾袞給了猛子一個淡淡的微笑道。

“好的,多先生,這位老爺你們慢慢談,小的這就給你們沏壺熱茶去!”猛子應了一聲,就朝外走了過去。

“不用了,猛子小哥,我跟多先生說幾句話就走!”薩哈璘叫住了猛子道。

猛子楞了一下,點了點,徑自走出了廂房。

“小侄薩哈璘給十四叔請安,小侄還一位這輩子都見不到十四叔了,天可憐見,十四叔大難不死,實乃我大金國之福呀!”薩哈璘撲通一聲朝多爾袞跪下,痛哭流涕道。

不管這裡面有幾份真情,但咋一見親侄兒,多爾袞也不禁眼眶紅了起來,忙上前將薩哈璘攙扶了起來的道:“小薩兒,你十四叔我可是歷盡千辛萬苦才騙過那哥的追蹤,才留下一條性命呀!”

當下叔侄二人心中俱悲,就差沒有抱頭痛哭了。

“十四叔,這裡是大明的京城,您在這裡極其不安全,你要是信得過侄兒,侄兒立刻給你在城外安排一個隱秘的住所。”薩哈璘激動的道,他早有準備,若能用言語勸動多爾袞聽從自己的安排,那就沒有必要強來,畢竟多爾袞也是他的長輩。

“小薩兒,十四叔又怎麼會不信得過你呢,不過,這最危險的地方也是最安全的地方,我在這兒,根本沒有人會知道我的身份,再說我已經在大明待了數月,早已學會了他們的生活習性,待着這兒挺好的!”多爾袞如何不清楚薩哈璘的心思,自然是婉拒道。

“可是,這裡不安全,萬一被明廷知道了,那十四叔您的安全可就?”薩哈璘繼續努力道。

“現在大家都知道我已經喪生大沙漠,我或者的消息只有你一個人知道,只要你不說,我不說,又有誰會知道我真實的身份呢?”多爾袞繼續推辭道。

“十四叔,您可能還不知道明廷的厲害,明廷自改組以來,軍政分開,原來的內閣改名政務院,兵部變成現在的軍機閣,軍機閣又分成三部,總裝備部、總參謀部以及總後勤部,總參謀部下設了一個軍情司,這個軍情司比起我大金國的偵知處還要厲害,簡直就是無孔不入,比之當年的錦衣衛和東廠還要恐怖萬分,只是他們善於隱匿,身份詭異多變,防不勝防,能人異士數不勝數,京城乃是朱明皇室命脈,朱皇現在有很得民心,因此侄兒在京城的活動是處處碰壁,難以展開,侄兒的公使館更是被嚴密監視,侄兒可是費了好大的勁纔來見十四叔你一面呀!”薩哈璘聲情並茂的道。

多爾袞知道薩哈璘說的都是事實,他已經見識過明廷情報部門的能力,薩哈璘的一舉一動可都在周文元的監控之下,甚至薩哈璘都吃了什麼,喝了什麼,見了什麼人,說了什麼話,都被一一記載下來送到周文元的面前,然後周文元又把這些送到他的面前,他知道自己雖然宣誓效忠明帝,但並沒有知道這件事,除了大玉兒,沒有別的人證,大玉兒是不會出賣自己的,這一點他堅信,到時候他可以一推了之,明廷也不會一下子對他十分的信任,這些東西其實是一種敲打也是一種警告。

眼前薩哈璘完全落入周文元的圈套,止不住仰天長嘆一聲道:“那眼下你打算怎麼辦,我要是跟你走了,豈不更加會惹人懷疑,到時候他們順藤摸瓜,找到你怎麼辦?”

“十四叔放心,侄兒手下有一個善易容之人,找一個人身材與您差不多的易容成您現在的模樣,頂上一頓時間,只要十四叔你安全的回到盛京,一切就自然沒有問題。”薩哈璘自信滿滿的道。

“敗軍之將,十四叔沒臉去見八哥還有你阿瑪已經衆兄弟呀!”多爾袞長長的嘆息一聲,彷彿看破了紅塵一般。

“十四叔戰敗,實乃明廷插手的緣故,十四叔不必過於自責了。”薩哈璘忙勸慰道,多爾袞的戰敗固然是因爲大明突然插手的緣故,但也由於他遇到了兩個強大的對手聯合起來了,而且士兵精銳不下於八旗鐵騎,加上戰場上判斷失誤,沒有援兵的情況下,能夠隻身逃回已經是萬幸了。

“事不宜遲,侄兒不能在此久待,還請十四叔速速決斷!”薩哈璘着急道,他今天可是冒了極大的風險,一旦明廷的監視公使府的人發現公使府內的那個是假的他,那可就大麻煩了。

“你讓我想一想。”多爾袞素來謹慎,雖然這一次是有大明暗中策劃的,基本上他只要聽從安排就行了,但不等於他會把自己的命運交到別人手上,多爾袞可不是一個隨意聽人擺佈的傀儡。

“盛京知道我還活着的消息嗎?”多爾袞眼神如同犀利的鋒芒直刺入薩哈璘的目光中。

“這個,這個……”薩哈璘眼神趕緊從多爾袞關注的目光中移開,甚至還有些慌張道,“十四叔不要怪侄兒,侄兒收到十四叔的親筆信,大驚之下,經過慎重考慮,侄兒知道明廷有許多奇人怪才,有些人臨摹別人的筆跡幾可亂真,有的就是真人瞧見了也未必能發現其真僞,因此侄兒不但斷定就是十四叔您,因此只好給盛京去了一份急信,將此事稟告了大汗。”

這件事他早已知道,但他還是想從薩哈璘的嘴裡親自證實一下,眼神緩和下來問道:“小薩兒,你猜猜,大汗會怎麼處置你十四叔?”

“侄兒不知道了。”薩哈璘腦門直冒汗,低下頭道。

“如果大汗要殺你十四叔,而且就要你來執行,你會怎麼做?”多爾袞盯着薩哈璘問道。

這個問題簡直就是將薩哈璘逼到死角上了,只見薩哈璘額頭上的汗珠一個勁的不停的往外冒,用手擦都來不及。

“算了,十四叔就不難爲你了,食君之祿,忠君之事,如果真有那麼一天,小薩兒,你可得給你十四叔一個痛快!”多爾袞一副絲毫不在意的模樣從容不迫的道。

第4章 佳人如昔(二)第10章 沈溪第8章 救人第5章 傷勢惡化(二)第7章 開戰(一)第8章 順帝之璽(二)第12章 大龍興寺(一)第6章 圍困南京(四)第1章 風吹草動(二)第6章 夜戰錦州(二)第9章 微服南巡(八)第3章 將功贖罪(二)第12章 黃紅之爭(二)第3章 兩淮鹽商(四)第7章 開戰(二)第3章 皇帝萬壽(四)第10章 扶桑行省(七)第11章 琉球行省(六)第13章 來信(二)第10章 扶桑行省(十一)第12章 意外之喜(一)第1章 春闈出貢(二)第2章 臨幸泰鬆(一)第11章 父女相見(四)第3章 藍家兄妹(二)第9章 東江有變(二)第9章 少數民族政策(一)第5章 天子之怒(二)第5章 藏寶圖(二)第1章 不速之客(二)第9章 微服南巡(十二)第11章 迷霧一般的局勢(六)第12章 智取嶽州(一)第12章 黃紅之爭(二)第11章 促膝長談(二)第9章 微服南巡(八)第6章 一統天下(三)第9章 微服南巡(十一)第6章 一統天下(二)第9章 血戰(一)第5章 高麗棒子完了(二)第10章 順水推舟(二)第10章 浴火鳳凰(一)第8章 遭遇一戰(三)第3章 再見張嫣(二)第12章 黃紅之爭(四)第2章 三方備戰(一)第4章 菜市口公審(二)第7章 條件(二)第4章 意外收穫(三)第12章 教育改革(三)第11章 促膝長談(一)第2章 白蓮教(一)第8章 一網打盡(一)第7章 撲朔迷離(六)第4章 意外收穫(二)第9章 東江有變(一)第3章 故人(二)第3章 藍家兄妹(二)第2章 撐死膽大的(二)第9章 苗疆鳳凰(二)第8章 開放武器禁運(二)第6章 平定江南(一)第8章 清獄嚴打(一)第5章 真病(一)第8章 整風運動(四)第4章 脫身(二)第10章 戰局(一)第2章 撐死膽大的(二)第3章 杭州大捷(四)第2章 新科狀元(二)第9章 戰爭的天平(三)第9章 微服南巡(十六)第2章 借刀殺人(一)第7章 班師返京(三)第8章 整風運動(四)第11章 軍制改革(五)第7章 劫色第4章 四方來賀(一)第1章 風雲變幻(二)第10章 沈溪第10章 岳父周奎(二)第4章 破冰之舉(二)第10章 梟雄遲暮(一)第3章 藍家兄妹(四)第9章 微服南巡(四)第7章 血戰寧遠上(一)第5章 藏寶圖(一)第7章 協理朝政(一)第2章 三方備戰(一)第3章 巾幗英雄(二)第12章 苗人內訌(二)第8章 傳國玉璽(一)第1章 廢除八股(三)第11章 失落的青城(一)第3章 金屋藏嬌(四)第12章 大龍興寺(三)第8章 清獄嚴打(三)第1章 不速之客(一)第11章 張嫣
第4章 佳人如昔(二)第10章 沈溪第8章 救人第5章 傷勢惡化(二)第7章 開戰(一)第8章 順帝之璽(二)第12章 大龍興寺(一)第6章 圍困南京(四)第1章 風吹草動(二)第6章 夜戰錦州(二)第9章 微服南巡(八)第3章 將功贖罪(二)第12章 黃紅之爭(二)第3章 兩淮鹽商(四)第7章 開戰(二)第3章 皇帝萬壽(四)第10章 扶桑行省(七)第11章 琉球行省(六)第13章 來信(二)第10章 扶桑行省(十一)第12章 意外之喜(一)第1章 春闈出貢(二)第2章 臨幸泰鬆(一)第11章 父女相見(四)第3章 藍家兄妹(二)第9章 東江有變(二)第9章 少數民族政策(一)第5章 天子之怒(二)第5章 藏寶圖(二)第1章 不速之客(二)第9章 微服南巡(十二)第11章 迷霧一般的局勢(六)第12章 智取嶽州(一)第12章 黃紅之爭(二)第11章 促膝長談(二)第9章 微服南巡(八)第6章 一統天下(三)第9章 微服南巡(十一)第6章 一統天下(二)第9章 血戰(一)第5章 高麗棒子完了(二)第10章 順水推舟(二)第10章 浴火鳳凰(一)第8章 遭遇一戰(三)第3章 再見張嫣(二)第12章 黃紅之爭(四)第2章 三方備戰(一)第4章 菜市口公審(二)第7章 條件(二)第4章 意外收穫(三)第12章 教育改革(三)第11章 促膝長談(一)第2章 白蓮教(一)第8章 一網打盡(一)第7章 撲朔迷離(六)第4章 意外收穫(二)第9章 東江有變(一)第3章 故人(二)第3章 藍家兄妹(二)第2章 撐死膽大的(二)第9章 苗疆鳳凰(二)第8章 開放武器禁運(二)第6章 平定江南(一)第8章 清獄嚴打(一)第5章 真病(一)第8章 整風運動(四)第4章 脫身(二)第10章 戰局(一)第2章 撐死膽大的(二)第3章 杭州大捷(四)第2章 新科狀元(二)第9章 戰爭的天平(三)第9章 微服南巡(十六)第2章 借刀殺人(一)第7章 班師返京(三)第8章 整風運動(四)第11章 軍制改革(五)第7章 劫色第4章 四方來賀(一)第1章 風雲變幻(二)第10章 沈溪第10章 岳父周奎(二)第4章 破冰之舉(二)第10章 梟雄遲暮(一)第3章 藍家兄妹(四)第9章 微服南巡(四)第7章 血戰寧遠上(一)第5章 藏寶圖(一)第7章 協理朝政(一)第2章 三方備戰(一)第3章 巾幗英雄(二)第12章 苗人內訌(二)第8章 傳國玉璽(一)第1章 廢除八股(三)第11章 失落的青城(一)第3章 金屋藏嬌(四)第12章 大龍興寺(三)第8章 清獄嚴打(三)第1章 不速之客(一)第11章 張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