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喜事連連(一)

時間進入十二月,這是北京城一年中最冷的時候,已經連續的下過好幾場雪了,一到夜裡,絕對是零下十幾二十度的氣溫,北方呼嘯呵氣成冰,冷到骨子裡去了。

田淑英真是心靈手巧,在她的琢磨下,將羊毛紡成粗線,由於編織羊毛線衣耗時太長,加上田淑英看到朱影龍每晚批摺子手都凍的通紅的,雖然有生着炭火,但屋子太大,還是很冷,於是動了先編織手套的念頭,前面幾雙不怎麼成功,不是長了就是指套粗了,最後才真正的掌握了這個編織手套的技術,這成品的第一雙自然是進獻給他這個皇帝了,朱影龍一見之下,大喜,還是這小妮子知道他的心思,也懂的心疼人,抱起田淑英在她那光潔的額頭上是猛親了十幾下才放下,因爲這個小東西的關係,還連續三夜在她的寢宮過夜,羨慕死其他幾女了,大呼埋怨他偏心,衆怒難犯,只得以身相許了。

手套這東西在這個時空也不是什麼新鮮的東西,只不過這種編織出來,既能禦寒,十指還能靈活適用,不需除去的好像還沒有出現,朱影龍帶着這雙羊毛手套一上朝,就引起了朝臣的注意,朱影龍更是在朝臣面前炫耀了一番,不過他沒有說出這雙羊毛手套是誰編織的,的怕就怕這些大臣胡亂猜疑,又聯想到立後的事情上去,但有些東西是紙包不住火的,很快就傳出英妃得寵的消息,這也讓一些提心吊膽的朝臣以爲皇帝鐵了心的要立寧妃爲後的大臣們鬆了一口氣。

在百姓看來,那座高大的紅牆裡面的一切既是他們羨慕的,也是他們渴望知道的,凡是從這裡面傳出來的事情都將被無限的關注,成爲他們茶餘飯後的話題,這些流言蜚語傳到朱影龍的耳朵裡,至多是一笑了之,絲毫不放在心上。

最近是喜訊不斷,先是總督湖廣,四川,山西軍務的朱燮元在消失了近一個多月的王在晉的勸說下,正是向北京朝廷宣誓效忠,身負重任的王在晉馬不停蹄的南下貴州、雲南,他的下一步就是要去見雲貴的土皇帝黔國公沐啓元,目的自然是要這位顛南無冕之王效忠北京朝廷。

還有一個令朱影龍意想不到的消息,那就是葉漣漪的爺爺,原首輔大學士葉向高在幾位忠勇之士的協助下,其中包括了袁崇煥的兩個弟弟和堂兄,這些都是魏忠賢想要對付的人,這些人在葉向高悄悄的召集下,聯合起來擊殺了魏忠賢派來捉拿他一家老小的左都督田爾耕,然後趁勢殺進福建總督衙門,將福建一省的軍政大權抓到手裡,清除閹黨在福建的勢力,然後派人聯繫北京朝廷,葉向高可是太國丈的身份,他登高這麼一呼,頓時南面半邊天風雲變色,部分的東林黨人因錢謙益賣身投靠魏忠賢,不滿之下,偷偷的舉家遷入福建,魏忠賢控制下的其他幾個省似乎也有這樣鬥爭的發生,只不過他們沒有向葉向高這樣有威望的人領導,加之離南京太近,很容易就被魏忠賢出動軍隊鎮壓,但福建卻不一樣,魏忠賢雖然手握幾十萬兵馬,卻不敢調動一兵一卒去所謂的平叛,葉向高也不敢輕舉妄動,因爲福建只有一支不像樣的水師,路上軍隊加起來還不足兩萬,他還不知道北京朝廷的確切情況,不敢貿然行動,因此雖然控制了福建的軍政大權,卻暫時沒有敢有任何行動,更重要的是沒有一個合格的軍事統帥,所以他控制了福建之後,第一個想到的是等候孫女婿的指示。

朱影龍見到這個在海上顛簸了近一個多月的報信之人,自然是大喜過望,首先將這個好消息通報給了宮中擔心家人安全的葉妃葉漣漪,然後通報給各部,這可是朱影龍在告別天啓七年,進入自己的崇禎元年接到的最好的消息了。

令朱影龍更加想不到的是,這個信使居然是乘坐橫行閩海的海盜商人鄭芝龍的海船過來的,隨行的還有一位令朱影龍意想不到的人,這個人就是鄭芝龍的三弟鄭鴻逵,鄭鴻逵的目的自然是來試探一下北京明廷對他們這些海盜商人的態度,另外更深層次的目的看一些是他這個皇帝坐龍椅長一些,還是南京的那位魏公公的命長久一些,親眼所見一下,好回去給他那位兄長參考一下。

朱影龍自然是看透了這位鄭家三弟的心思,囑咐史可法和周淮安兩人對鄭鴻逵在京城的所有行事不加干涉,仔細盯着就是,況還要靠他的船才能將葉向高的信使帶回福建呢!

福建突然易幟意味着魏忠賢精心策劃的北上計劃已經破產,如果在有後面雲貴沐啓雲的威脅,那麼他只能窩在南京,守着這麼幾個富庶的省份,至少三年之內沒有集聚了足夠的力量他是不敢北上的,北上之前還要解決後顧之憂,加上福建有一支水師,這下可是幫了朱影龍一個大忙了,雖然這一支水師戰鬥力很弱,但用它來運輸做貿易還是沒有什麼大問題,福建、兩廣一帶糧食可以源源不斷的通過海上運送到北方,極大的緩解北方缺糧的狀況,還有可疑通過鄭芝龍到日本購糧,鄭芝龍雖然還處於觀望之中,但有錢他是不會不賺的,只要能讓北方的百姓艱難的挺過這個冬天和明年的上半年,形勢就會有所好轉,朝廷在大力推行一些能在比較乾旱的情況下生長的糧食和經濟植物,現在的西部的土地還沒有三百年後那樣的過度的使用,如果保護的好,完全可以再現千年以前大糧倉的喜人景象,就算做不到,自給自足總能行吧!

和談就是談判雙方在磨牙,看誰的牙口好,誰就能堅持到最後,這一點武人絕對比不上這些靠嘴皮子的文人士大夫,所以和談對後金來說,基本上是劉鴻訓三人跟兩個漢奸在磨牙,三人之中,有以周文元的最後意見爲基準,劉鴻訓心裡最清楚,周文元是皇帝身邊的人,是派來監督他們不能出錯的,後金也看出這位談判副使的比起對方正使說話還有些分量,對他是百般暗示,如果他在和談上鬆一下口,必有重謝,可週文元早已將自己一條性命賣給朱影龍了,況自己要是收了後金的重酬,恐怕也沒命去享受,這種蠢事他纔不會幹呢!

吊死在一棵樹上自然不是朱影龍的作風,雖然朝鮮在一定程度上牽制了後金,皇太極在談判桌上的要價也越來越低,但並沒有達到朱影龍心中的底線,所以談判一直是在一些無關緊要的條款上扯皮,實質性的進展幾乎沒有,與其把利益送給後金,不如把利益送給蒙古人,後金被蒙古和朝鮮東西夾擊之下,我看你怎麼跟自己談條件,於是朱影龍讓工部侍郎劉宗周率領了龐大的使團,連續出使了蒙古諸多部落,達成不少令雙方都得到實惠的協議,尤其在鋼鐵方面,由於有了新式的鍊鋼方法,原來積壓的大量劣質鋼鐵就沒用必要用了,這些鋼鐵一部分回爐重煉,還有一部分就拿來賣給蒙古的各部落,壯大這些蒙古部落的實力,驅虎吞狼,尤其他們都已經看到了一個鄰居逐漸強大起來,一步步的蠶食他們生存的空間,其中還有與金人大仇的察哈爾部蒙古林丹大汗,皇太極登基後以軟硬兼施的手段,拉攏並征服了察哈爾部外圍的內喀爾喀(巴林、札魯特、巴嶽特、烏齊葉特、弘吉剌特)和科爾沁部,使素來強大的察哈爾部的力量大爲削弱。於是皇太極將軍事行動的鋒芒直指察哈爾部。

奈曼和敖漢爲察哈爾八鄂托克成員,影響較大。努爾哈赤及其繼承人皇太極早就通過奈曼鄂托克中有影響力的烏木薩特綽爾濟喇嘛,策動奈曼部長袞楚克巴圖魯臺吉歸順後金。天啓七年二月,皇太極暗中遣人至奈曼部袞楚克所在地,希望袞楚克說服敖漢部首領索諾木杜棱及克什克騰部首領索諾木諾延歸順後金。四月,奈曼和敖漢部遣人表示,他們曾說服林丹汗與後金講和,但他們的努力遭到林丹汗和克什克騰部長的拒絕。六月,奈曼和敖漢部長派遣烏木薩特綽爾濟喇嘛至都爾弼城,通知後金兩蒙古部來降。皇太極領諸貝勒自都爾弼渡遼河,迎接了兩部長。

此次劉宗周出使的蒙古最大的部落就是察哈爾部,帶去黃金兩千兩,食鹽和茶葉各一百擔,絲綢布匹一萬匹,精美的瓷器、玉石、玻璃器皿,以及各種生活必須品。並且帶去了大明皇帝給他冊封的蒙古大汗的金印,雙方就通商交易,共同抑制皇太極後金勢力等幾個方面達成一定的共識,當然皇太極得知之後,自然是極力破壞,先後讓秘密答應歸順他的察哈爾阿喇克楚特部長多爾濟伊勒登、安班和碩齊、扣肯巴圖魯、昂坤杜棱等臺吉挑動明朝這是不懷好意,蒙古和金人本來就是近宗同源,漢人才是他們最大的敵人,漢人這麼作是想讓他們自相殘殺,河蚌相爭,漁翁得利,但林丹汗畢竟不是個太昏聵的君主,他也看出明廷是何意圖,但就目前來說蒙古的敵人不是明廷,而是後金,這是一個看得到的威脅,雖然是蒙古與後金有近枝同源的關係,但卻是敵人,別的不說,這些年皇太極吞併了他蒙古那麼多部族,這個怨不是那麼容易了結的,還有他信奉的喇嘛紅教,而後金信奉的宗教逐漸由本宗的撒滿教變成了喇嘛黃教,喇嘛黃教和紅教是死敵,除非一方消亡,否則是絕對走不到一起的,因此立主與明廷簽訂了邊境貿易友好協定,並且回贈了明廷萬匹牛羊,千匹駿馬,甚至林丹汗還有意跟明朝聯姻,希望明朝能挑選一位公主下嫁給他的兒子額哲,同時希望自己的女兒,美麗的泰鬆格格(作者杜撰)成爲朱影龍的妃子,這樣的要求,劉宗周可不敢擅自作主,遂派人上摺子奏報朱影龍,自己卻留在察漢浩特等待朱影龍的旨意。

朱影龍接到劉宗周這份奏摺是時候已經是崇禎元年正月的事情了,至於爲什麼用還用崇禎這個年號,那是朱影龍對佔據這這副身軀原來的主人的一點愧疚之情,反正不就是個年號嗎,他心裡其實是無所謂的。

;掃描起點微信二維碼,全民搶答冷知識,拿勳章,贏大獎!點擊微信右上角+號,選擇添加朋友,搜索公衆號“qdread”參與!各種大獎,輕鬆拿下!

第8章 一網打盡(三)向大家推薦一本好書第1章 武昌戰役(二)第10章 順水推舟(一)第6章 重陽賞菊(一)第3章 家庭晚宴(二)第7章 撲朔迷離(三)第3章 藍家兄妹(四)第12章 大龍興寺(二)第10章 順水推舟(二)第12章 教育改革(一)第8章 干戈暫息(二)第9章 美人婉若(二)第6章 一統天下(二)第5章 人算不如天算(四)第2章 各懷心機(四)第11章 姐妹團圓(四)第7章 除夕晚宴(一)第3章 圖賴之死(四)第8章 順帝之璽(一)第3章 制度變革(二)第9章 突病(二)第10章 金屋藏嬌(四)第8章 夫妻團聚(二)第7章 班師返京(四)第8章 一網打盡(八)第3章 圓桌擴大會議(二)第9章 喋血龍王廟(一)第12章 袁崇煥(一)第9章 苗疆鳳凰(二)第4章 真相(四)第8章 一網打盡(六)第10章 簽訂協議(二)第12章 決戰山海關(一)第10章 湘西風雲(二)第5章 封鎖苗疆(二)第5章 血戰長江(一)第12章 黃雀在後(二)第2章 借刀殺人(一)第1章 風吹草動(二)第3章 軍校第11章 父女相見(四)第12章 匆匆一年(一)第10章 宴無好宴(二)第11章 組建軍機閣(一)第5章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二)第1章 三方會談(一)第12章 南京城下(三)第7章 夜審(一)第7章 中秋月圓(二)第11章 實業第7章 平壤之戰(一)第12章 決戰山海關(二)第6章 夜戰錦州(一)第2章 新科狀元(一)第12章 龍鳳呈祥(二)第7章 屠夫到了(一)第7章 協理朝政(二)第9章 美人婉若(一)第8章 兵從何來(一)第7章 夜審(三)第6章 平倭方略(四)第9章 主動出擊(二)第12章 苗人內訌(一)第8章 翻牌子制度(一)第3章 巾幗英雄(一)第4章 大家一齊開打(二)第2章 借刀殺人(一)第3章 揭開謎底(四)第1章 沅州之爭(一)第11章 組建軍機閣(一)第9章 勒索第4章 佳人如昔(二)第8章 星火基金(一)第9章 真假玉璽(四)第9章 微服南巡(十一)第4章 苗疆大智者(二)第10章 扶桑行省(十三)第5章 血戰長江(六)第9章 主動權(一)第12章 苗人內訌(二)第4章 兄弟反目(一)第5章 閃電偷襲(二)第8章 干戈暫息(二)第8章 開放武器禁運(二)第4章 兄弟反目(二)第10章 金屋藏嬌(三)第3章 揭開謎底(三)第12章 黃雀在後(一)第1章 早朝風波(一)第10章 梟雄遲暮(三)第2章 白蓮教(一)第6章 喪家之犬(二)第4章 黔驢技窮(二)第1章 風雲變幻(一)第11章 姐妹團圓(三)第11章 努爾哈赤之死(一)第9章 上元燈節(一)第5章 封鎖苗疆(一)第4章 黔驢技窮(五)
第8章 一網打盡(三)向大家推薦一本好書第1章 武昌戰役(二)第10章 順水推舟(一)第6章 重陽賞菊(一)第3章 家庭晚宴(二)第7章 撲朔迷離(三)第3章 藍家兄妹(四)第12章 大龍興寺(二)第10章 順水推舟(二)第12章 教育改革(一)第8章 干戈暫息(二)第9章 美人婉若(二)第6章 一統天下(二)第5章 人算不如天算(四)第2章 各懷心機(四)第11章 姐妹團圓(四)第7章 除夕晚宴(一)第3章 圖賴之死(四)第8章 順帝之璽(一)第3章 制度變革(二)第9章 突病(二)第10章 金屋藏嬌(四)第8章 夫妻團聚(二)第7章 班師返京(四)第8章 一網打盡(八)第3章 圓桌擴大會議(二)第9章 喋血龍王廟(一)第12章 袁崇煥(一)第9章 苗疆鳳凰(二)第4章 真相(四)第8章 一網打盡(六)第10章 簽訂協議(二)第12章 決戰山海關(一)第10章 湘西風雲(二)第5章 封鎖苗疆(二)第5章 血戰長江(一)第12章 黃雀在後(二)第2章 借刀殺人(一)第1章 風吹草動(二)第3章 軍校第11章 父女相見(四)第12章 匆匆一年(一)第10章 宴無好宴(二)第11章 組建軍機閣(一)第5章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二)第1章 三方會談(一)第12章 南京城下(三)第7章 夜審(一)第7章 中秋月圓(二)第11章 實業第7章 平壤之戰(一)第12章 決戰山海關(二)第6章 夜戰錦州(一)第2章 新科狀元(一)第12章 龍鳳呈祥(二)第7章 屠夫到了(一)第7章 協理朝政(二)第9章 美人婉若(一)第8章 兵從何來(一)第7章 夜審(三)第6章 平倭方略(四)第9章 主動出擊(二)第12章 苗人內訌(一)第8章 翻牌子制度(一)第3章 巾幗英雄(一)第4章 大家一齊開打(二)第2章 借刀殺人(一)第3章 揭開謎底(四)第1章 沅州之爭(一)第11章 組建軍機閣(一)第9章 勒索第4章 佳人如昔(二)第8章 星火基金(一)第9章 真假玉璽(四)第9章 微服南巡(十一)第4章 苗疆大智者(二)第10章 扶桑行省(十三)第5章 血戰長江(六)第9章 主動權(一)第12章 苗人內訌(二)第4章 兄弟反目(一)第5章 閃電偷襲(二)第8章 干戈暫息(二)第8章 開放武器禁運(二)第4章 兄弟反目(二)第10章 金屋藏嬌(三)第3章 揭開謎底(三)第12章 黃雀在後(一)第1章 早朝風波(一)第10章 梟雄遲暮(三)第2章 白蓮教(一)第6章 喪家之犬(二)第4章 黔驢技窮(二)第1章 風雲變幻(一)第11章 姐妹團圓(三)第11章 努爾哈赤之死(一)第9章 上元燈節(一)第5章 封鎖苗疆(一)第4章 黔驢技窮(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