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2 盛世之夢】

韋寶也沒有想過與皇帝當朋友這回事,畢竟對方隨時能一句話要了自己的命,這種就不具備當朋友的基礎。

所以,只能是皇帝把大臣當朋友,世間的任何人都很難將君權至高無上的皇帝當成朋友,都不具備基礎。

朱由校喜歡與韋寶在一起,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韋寶膽子大,私底下與朱由校在一起的時候,敢談論明朝過往的皇帝和過往的大臣,就好像韋寶今天直言李成樑和薊遼歷任督撫的事情一樣。

“韋愛卿,你覺得朕是不是很失敗?登基快六年了,一事無成,大明國政每況愈下,許多地方的老百姓流離失所,建奴每年來犯數次,我們不但無力剿滅,還因爲財政困局,不得不暫行縮減軍費開支,以圖在財政穩定之後,再設法征剿建奴。”朱由校對韋寶道。

韋寶道:“陛下千萬不要自責,這不是陛下的錯,要錯也是萬曆爺的事!”

韋寶說罷,看了眼皇帝,以及皇帝旁邊站着的客巴巴,和幾名隨侍的宮女和太監。

衆人大驚,都暗忖,這話恐怕也就只有韋寶敢說了。

韋寶趕忙道:“陛下,微臣又失言了。”

朱由校笑道:“無妨,無妨,朕讓筆錄太監都撤了,這裡沒有外人,都是朕身邊的人,有什麼話但說無妨,朕愛聽愛卿說些前朝的事兒,朕也無從得知,帝師們也不可能對朕說這些。朕想從前朝得到借鑑,以匡正過失。”

韋寶笑道:“那臣就說說吧,說錯了的話,陛下就當聽個笑話。”

朱由校笑道:“看你嚇的,是朕讓你時候的,沒事。”

1614年,萬曆四十二年。

這一年李自成只有8歲,距離崇禎在煤山上吊還有30年。

而曾經的內閣首輔申時行,已經退休回蘇州23年,虛歲正好80。

他的學生萬曆皇帝爲此專門從北京送來了壽禮。

多年不見的萬曆還沒有忘記自己的老師。

申老師一邊感動涕零,一邊卻將禮物奉還,只留下了聖旨。

並且回奏說,自己作爲老師和前首輔,卻只能眼睜睜看着朝綱鬆弛,百姓財盡,皇長子不能出閣讀書,大量官員崗位空缺無人替補,實在沒有臉接受這樣的禮物。

這種陰陽怪氣的委婉指責,對於五十多歲的老油條萬曆來說,早已經麻木了。

據說是有一些悵然,但老子就這樣了。

兩個月後,申時行去世。

不知師生二人有沒有反思過,這悲劇到底是從哪一步開始走錯的呢?

1582年,萬曆十年。

三十二年前,萬曆的另一個老師,內閣首輔張居正去世了。

那時的萬曆還是一個勤勉的皇帝,張老師的好學生。

張居正成功照着儒家的經典,把萬曆培養成了一個年少有爲,品德高尚,又熱愛讀書學習的學霸少年。

張居正的去世比較突然,失去張先生的萬曆也是非常悲痛。

然而悲痛的萬曆皇帝,面對的第一件事情卻是文官們對於張居正的腐敗和弄權,展開的一波又一波反攻倒算。

萬曆是一個非常聰明的學生,又很用功。

他從小堅持天不亮就起牀,日出之前就要在大殿外等候官員們的早朝,極少間斷。

萬曆五歲便能讀書,但這恐怕是中國傳統算法。

按後世的算法,算週歲的話,可能萬曆皇帝才4歲就已經能識字閱讀。

於是從很小開始,萬曆每天就需要批閱幾十本奏章,每本幾頁到幾十頁不等。

他的“大伴”,太監馮寶會指導他根據張先生的“票擬”,用紅筆做出批示。

剛開始只需要寫幾個“知道了”就可以,然後其餘交給馮寶代寫。

隨着年齡的增長,萬曆他開始自己斟酌一些事情,但是始終無比崇拜又信任他的張先生。

除此之外,十幾歲的萬曆每天還要學習一堆老師的課程,並完成作業。

然後第二天,需要背誦出昨天學習的經史內容。

並且在課間時間也沒有休息,會有宦官拿來奏摺,讓皇帝繼續批閱。

張居正嚴格按照儒家經典,希望把萬曆打造爲一個符合儒家標準的君主。

敬重天道,效法祖宗,時刻修省自己的行爲,約束自己的慾望。

具體的政務,由張先生自己來打理。

張居正希望用自己的勵精圖治,再加上自己打造的道德完美的皇帝,可以把君子們凝聚起來,一起追求一個盛世的美夢。

而這個用心良苦的美夢,最終還是破滅了。

張居正親手教出來的這個千古一帝,卻不料成了中國歷史上不上朝時間最長的皇帝。

張老師九泉之下,被結結實實打了一記響亮的耳光。

1585年,萬曆十三年。

張居正去世三年後,海瑞接到了朝廷的召喚。

張居正不喜歡海瑞,此時海瑞也已經離職十五年了。

七十二歲的海瑞身體非常不好,但還是毫不猶豫拖着年邁的身體上任了。

尚能飯否的海瑞豪情不減當年,批判着時局,指出了民間的危機,提議朝廷反腐敗,嚴刑律法,恢復洪武年間對貪官“剝皮實草”的祖制。

這樣的言論自然遭到了其他文官的彈劾,海瑞也因爲此事連續提交七次辭呈,但每次都被萬曆挽留了下來。

海瑞是一個嚴格遵照儒家經典行事,剛正不阿,眼裡不揉任何沙子的道德模範。

此時的海瑞雖然剛猛依舊,但已經不再年輕。

兩年後,國民偶像海瑞去世,據說家家掛白,十里長街。

萬曆是在一個全新的時代下成長起來的君主。

那時候剛剛結束了嘉靖時期的黨爭,又經過了隆慶那幾年的過度,文官們以爲吸取了正德和嘉靖的教訓,已經成功地將皇帝教成了一個仁厚而又容易控制的吉祥物。

隆慶之後的小皇帝萬曆,現在身邊有張居正這樣的賢相,邊境有戚繼光這樣的名將,民間還有海瑞這樣的偶像。

都以爲是一個繼往開來的新時代。

張居正,加上戚繼光,加上海瑞,再加上年輕時的萬曆,這幾個人不要說明朝,放到整個華夏曆史上,都是絕對的豪華陣容。

更不要說還有申時行,李成樑這種一流,或者準一流的人物,一抓一大把。

一代人,兩代人的“萬曆盛世”夢,包括萬曆自己的盛世之夢,卻在如此多大牛的奮鬥之下,最終還是破滅得稀碎。

萬曆皇帝挽不回整個晚明下滑的頹勢。換成別人恐怕也無法做到更好了。

所以也很難說到底是誰的責任吧。

人們總是習慣於期待一個救世主,明君聖賢,希望這麼一個人一降臨,黃河洗淨,天地清明。

於是也很自然地把盛世歸到幾個帝王的功勞,把亂世歸爲幾個奸臣的責任。

但更多的時候,其實這是更多人選擇的結果。

歷史絕不是哪一個人譜寫的,而是好幾代人譜寫的。

“所以微臣說陛下的決策,非常務實,務實就是好,就是正確!大明的確需要先積蓄力量,整頓內務,只有內部健康了,有力量了,外部的一小撮反賊,根本不夠我大明無邊的神力打的,如碾死螞蟻!”韋寶道。

朱由校聞言大喜,本來聽韋寶批評爺爺,暗中讚揚張居正,還有點不開心,這下立馬高興了起來。

“愛卿真的這麼想的?”朱由校道。

“嗯,微臣在陛下面前從來不搞一些虛頭巴腦的,不管陛下高興不高興,微臣只要覺得對陛下好,對大明好,微臣就會告訴陛下。”韋寶誠心誠意的道,有時候,韋寶自己都分不清楚說的是真話,還是假話。

真別說,朱由校還真的被韋寶感動了,“愛卿,朕缺的就是聽到真話,更何況,你還那麼有才幹,朕每每聽了你的話,都受益匪淺。”

“微臣只求陛下哪一日要是信不過微臣了,別責罰微臣,直接讓微臣回家便好,罷了微臣所有官銜都沒事,微臣其實挺喜歡當一個與世無爭,什麼都不去想的小老百姓,微臣就想在山野種地,有空玩點木匠活,養幾隻小雞小鴨。陛下上回說爲微臣主婚來着,還記得嗎?陛下要是到微臣家,可以嘗一嘗微臣父母種出來的麥子面。”韋寶道。

“朕沒忘,這不天太冷了嘛,而且愛卿公務不少,等到春暖花開,朕就叫上愛卿去山海關,朕要去愛卿家看一看,朕要親自給愛卿主婚。”朱由校趕忙道:“愛卿,朕最信任的就是你,你問一問奉聖夫人,朕時常誇讚你來着。你千萬別灰心,朕還指望你好好幹,領着百官帶大明走上盛世之路呢!在朕看來,愛卿的才能不比張居正差。愛卿可別再說什麼回家的事,年紀輕輕的,怎麼總想着回家?”

朱由校說罷,爲了體現自己對韋寶的厚愛,急忙對客巴巴道:“奉聖夫人,趕緊讓人傳旨欽天監,讓他們趕緊查一個黃道吉日出來,看看三四月份,哪個日子好,朕到時候親自去遼西爲韋愛卿主持婚事。”

客巴巴當即答應,提醒道:“恐怕要韋爵爺和韋爵爺要娶的女子的生辰八字。”

“哦,對,”朱由校笑着對韋寶道:“韋愛卿,你要娶的女子,是叫趙金鳳吧?朕還記得呢。”

“沒錯,微臣在我丈母孃面前誇口來着,說陛下能給主持婚事,我丈母孃才同意將女兒嫁給我。否則,她捨不得女兒給我做小。”韋寶笑道。

朱由校聞言哈哈大笑:“行!在大明,恐怕只有韋愛卿有此殊榮了,娶妾還要朕親自主持。”

韋寶聞言一驚,急忙道:“陛下,微臣吃了熊心豹子膽,也就是向陛下提一提,陛下若是覺得不妥,就算了。”

“哎,韋愛卿,你呀,就是跟朕太見外,朕何時覺得不妥了?”朱由校拍了拍韋寶的肩膀,“在朕跟前,不用謹小慎微的,朕不管你韋愛卿說過什麼,做過什麼,朕都不會怪罪你的,朕相信韋愛卿!快,快把生辰八字交給奉聖夫人,讓她給你拿到欽天監去查一查。”

韋寶點點頭,將自己和趙金鳳的生辰八字交給了客巴巴。

韋寶之所以記得趙金鳳的生辰八字,是因爲其實已經找人查過了,一直帶在身邊。

客巴巴走後,韋寶對朱由校道:“陛下,微臣其實已經遞交過辭呈了,陛下看到了嗎?”

韋寶辭職的事,朱由校是知道的,這些都屬於大事,魏忠賢根本不敢瞞着朱由校。

朱由校一怔,沒有想到韋寶怎麼還提這件事?不都許諾讓你執掌海防總督衙門的事務了嗎?

這個時候,朱由校有些不高興了,感覺韋寶有點恃寵而驕了。

朕不是已經說了,你還太年輕,過兩年就給你扶正,十八歲能當上總督,總督可是正宗的大員了,還不夠嗎?

韋寶是故意提出這個問題的,韋寶也知道這麼一提,可能會引起皇帝不高興。

但不能不提,因爲自己是的確遞交了辭呈,皇帝不太可能不知道!

如果自己不提這一茬,這一茬就很很有可能成爲自己與皇帝之間的障礙。

“還沒到朕這兒,朕還沒有看過。”朱由校撒了個謊。

雖然說君無戲言,但皇帝要撒謊,誰也沒辦法。

韋寶也不說破,韋寶在宮裡面是有內線的,其實知道皇帝的大致動向和想法。

“微臣還是不太適應官場,可能太年輕了吧,很多時候毛毛躁躁,忍不住火,很容易得罪人,看不慣什麼事情就想指出來。陛下能寬容微臣,其他人未必能。”韋寶道:“微臣膽小,既怕哪天惹出禍事,讓陛下爲難,也怕自己哪天被人彈劾,被殺了。”

朱由校呵呵一笑,拍了拍韋寶的肩膀:“愛卿啊,你的確還太年輕了些,朕知道,你肯定是因爲前陣子被人彈劾,讓你心灰意冷了,這是常有的事兒,別說是你,那些個大臣和文官,時常上本子教朕這樣做那樣做,朕要是都往心裡去,早被氣死了,別往心裡去就成了。你入仕途以來,幾件事都做的很不錯。”

【0563 韋寶正式見皇太極】【0402 毛文龍第一次對袁崇煥起殺心】【0886 兩個大舅哥】【1031 戰爭擴大化】【0305 韋大善人】【0454 兩個不應該撞在一起的女子】【0660 小韋探花】【0723 韋寶想到一條計策】【0098 策劃中的天地會】【0871 好久沒去的山海樓】【1037 向大明朝廷索要二百五十萬兩補貼】【0876 內閣減員嚴重】【0663 翰林院編修和詹事府主簿】【0206 天降宋應星】【0718 婉拒楊雪要求】【0523 毛文龍的心思和孫承宗的支持】【0035 拜訪吳世恩】【加更3】【0839 手無縛雞之力之人】【1036 建奴全軍覆沒】【0250 造紙和火柴】【0039 管事和隨扈】【加更7】【0249 股東大會和董事會】【0048 王秋雅去而復返】【0389 與遼西遼東世家大戶們約定三年後還一半賭金】【0552 孫承宗帶了一堆官員來】【0843 大戰前夕】【0817 總裁要看試驗】【0202 軍工署】【0856 韋總裁真沒有那麼小氣】【0247 四平八穩的融資】【0115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下】【0645 吳孔嘉】【0246 拉人入股】【0925 莽古爾泰】【0395 急於買糧的毛文龍】【0727 北鎮撫司大打出手】【1007 晉商】【0578 韋總裁的人口置換】【0417 四面放火】【0776 還是聖旨威力大】【0438 何其熟悉的場景】【0482 震撼洋人傳教士的軍用望遠鏡】【0042 這纔是人生】【0586 李倧打趙貴人】【0185 孫九叔的賭約】【0579 朝鮮一幫主戰派大臣的計策】【0712 對刑部動手】【0966 八百萬兩銀子的缺口】【0536 李適和韓明璉成爲家奴】【0192 在大明打口井都如此費勁】【0095 再硬的石頭也能踢碎】【0501 船老大們和近兩千名江湖水手】【0553 孫承宗高興了】【0404 韋寶正式拜師孫承宗】【0655 殿試】【0878 很容易就都辦妥了】【0964 初見楊嗣昌】【0606 仁穆大王大妃的決斷】【0379 很頭疼的薊遼督師孫承宗】【0325 韋家莊的工業初起步】【0169 遇見故人】【0791 建奴不給韋總裁時間】【0782 新媳婦新姑爺回門】【1062 義妹田氏義姐張皇后】【0106 楊弘毅在山海樓約見】【0940 不一樣的韋寶】【0928 恩格德爾】【0890 寶軍騎兵團】【0704 意想不到的幫手】【0119 帶徐蕊和譚瘋子回金山裡】【0146 朱由校魏忠賢朱由檢】【0196 採煤炸葯工業肌肉】【0292 吳大小姐你變了】【0276 所有人都不看好】【0111 張建平吳老三王四刀】【0267 正式成爲大明一學子】【0646 熊家門外】【0148 會找機會的韋寶】【0687 九千歲與韋寶】【0094 吳家大公子】【0188 造城牆】【0018 分發饅頭】【0338 譚瘋子遭遇重大損失】【0146 朱由校魏忠賢朱由檢】【0019 鄭金髮打韋寶】【0455 別生氣了啊】【0245 牛頭不對馬嘴】【0796 韋大人議事】【0230 第一次牽手的滋味】【0363 證人趙小蓮】【0770 張維賢對韋寶大改觀】【0225 喜慶之宴】【0553 孫承宗高興了】【0266 無處不在的吳雪霞】【0953 開放口岸和統管整個大明水師】【0654 文擂臺】【0433 韋總裁上錦州城見孫承宗】【0391 孫承宗的收弟子信號】【0782 新媳婦新姑爺回門】【0337 阿敏被迫撤兵】
【0563 韋寶正式見皇太極】【0402 毛文龍第一次對袁崇煥起殺心】【0886 兩個大舅哥】【1031 戰爭擴大化】【0305 韋大善人】【0454 兩個不應該撞在一起的女子】【0660 小韋探花】【0723 韋寶想到一條計策】【0098 策劃中的天地會】【0871 好久沒去的山海樓】【1037 向大明朝廷索要二百五十萬兩補貼】【0876 內閣減員嚴重】【0663 翰林院編修和詹事府主簿】【0206 天降宋應星】【0718 婉拒楊雪要求】【0523 毛文龍的心思和孫承宗的支持】【0035 拜訪吳世恩】【加更3】【0839 手無縛雞之力之人】【1036 建奴全軍覆沒】【0250 造紙和火柴】【0039 管事和隨扈】【加更7】【0249 股東大會和董事會】【0048 王秋雅去而復返】【0389 與遼西遼東世家大戶們約定三年後還一半賭金】【0552 孫承宗帶了一堆官員來】【0843 大戰前夕】【0817 總裁要看試驗】【0202 軍工署】【0856 韋總裁真沒有那麼小氣】【0247 四平八穩的融資】【0115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下】【0645 吳孔嘉】【0246 拉人入股】【0925 莽古爾泰】【0395 急於買糧的毛文龍】【0727 北鎮撫司大打出手】【1007 晉商】【0578 韋總裁的人口置換】【0417 四面放火】【0776 還是聖旨威力大】【0438 何其熟悉的場景】【0482 震撼洋人傳教士的軍用望遠鏡】【0042 這纔是人生】【0586 李倧打趙貴人】【0185 孫九叔的賭約】【0579 朝鮮一幫主戰派大臣的計策】【0712 對刑部動手】【0966 八百萬兩銀子的缺口】【0536 李適和韓明璉成爲家奴】【0192 在大明打口井都如此費勁】【0095 再硬的石頭也能踢碎】【0501 船老大們和近兩千名江湖水手】【0553 孫承宗高興了】【0404 韋寶正式拜師孫承宗】【0655 殿試】【0878 很容易就都辦妥了】【0964 初見楊嗣昌】【0606 仁穆大王大妃的決斷】【0379 很頭疼的薊遼督師孫承宗】【0325 韋家莊的工業初起步】【0169 遇見故人】【0791 建奴不給韋總裁時間】【0782 新媳婦新姑爺回門】【1062 義妹田氏義姐張皇后】【0106 楊弘毅在山海樓約見】【0940 不一樣的韋寶】【0928 恩格德爾】【0890 寶軍騎兵團】【0704 意想不到的幫手】【0119 帶徐蕊和譚瘋子回金山裡】【0146 朱由校魏忠賢朱由檢】【0196 採煤炸葯工業肌肉】【0292 吳大小姐你變了】【0276 所有人都不看好】【0111 張建平吳老三王四刀】【0267 正式成爲大明一學子】【0646 熊家門外】【0148 會找機會的韋寶】【0687 九千歲與韋寶】【0094 吳家大公子】【0188 造城牆】【0018 分發饅頭】【0338 譚瘋子遭遇重大損失】【0146 朱由校魏忠賢朱由檢】【0019 鄭金髮打韋寶】【0455 別生氣了啊】【0245 牛頭不對馬嘴】【0796 韋大人議事】【0230 第一次牽手的滋味】【0363 證人趙小蓮】【0770 張維賢對韋寶大改觀】【0225 喜慶之宴】【0553 孫承宗高興了】【0266 無處不在的吳雪霞】【0953 開放口岸和統管整個大明水師】【0654 文擂臺】【0433 韋總裁上錦州城見孫承宗】【0391 孫承宗的收弟子信號】【0782 新媳婦新姑爺回門】【0337 阿敏被迫撤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