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47 黑暗的時代】

很多人印象裡明朝沒有漢唐那麼強大。

在國人心裡,也包括在韋寶的心裡,漢唐纔是華夏曆史上極盛時代的標杆。

而明朝,很多人的直觀印象則是黑暗的,而且皇帝大都昏庸。

明朝比不了漢唐,有一個原因是,明朝已經沒有漢唐時代的豪族階層來支撐。

越遠的時代,越單純,甚至越熱血。

先秦慘烈的諸侯戰爭就別提了,漢代衛青、霍去病破匈奴,班超投筆從戎,唐初橫掃東亞大陸,王玄策一人滅一國,看得實在熱血沸騰。

尤其漢代這兩件事,是入選教科書級別的偉大操作,已經家喻戶曉。

然而明朝,除了朱元璋,朱棣打的蒙古人屁滾尿流外,好像其餘的時間就沒啥閃光點了。

爲人所知的,1449之變,1550之變,太監亂政,被李自成一頓揍,實在沒法看,也就戚繼光還能說說。

但是明朝要真的只有那麼窩囊,是不可能支撐得了300年的。

15世紀晚期,明憲宗一樣完成過成化犁庭,王越汪直破王庭等壯舉,打得女真人蒙古人擡不起頭,然而這些壯事卻被埋在了歷史的角落,少有人知。

所以,同爲大一統王朝,造成明代與漢唐反差那麼大的原因,上層集團的變動是很大的原因。

漢代是士族、外戚的時代,對士族而言,幾代都是做官的,做學問的,自幼出身於這種家庭,普通人的衣食住行完全不用擔憂,從小起點更高,視野、見識絕非常人能比。

所謂“三代出貴族”,就是這麼個道理。

不用再操心於普通人艱苦的生活,甚至官也不用辛辛苦苦去考,精力便可以集中在建功立業上,威力自然非同凡響。

外戚就不說了,皇帝是自家親戚,對於有志者而言,還有比這個更漲志氣的嗎?心氣決定人生的高度。

至於外戚,有親戚漢武撐腰,衛青霍去病便可以大膽去嘗試去努力,失敗了不僅是自己丟人,做皇帝的親戚一樣臉上無光,這種血緣上的責任感自然不是普通大臣與皇帝“打工者與老闆”的關係能比的。

至於班超,班家是漢代顯貴與儒學大族,全家人都是史學家,這種家世會是普通人麼?投筆從戎說的就是他,一個不高興,文職不幹了,要參軍,平定西域。

至於唐代,李世民本身就出自顯貴,李靖屬於李世民集團,他們的氣魄自然不可能在衛、霍、班超之下。

隨着高宗晚年、武則天時代清除功勳、貴族集團取得重大成效,權力是盡歸己手了,然而卻也造成了將領的匱乏,武則天時代對外作戰陷入低潮,甚至還慘敗給了挨着長城邊的部落契丹。

到了玄宗朝,爲了扭轉頹勢,開始啓用胡人爲將。

胡人生存的邊塞之地環境惡劣,戰鬥時有發生,不是安定的中原能比,在這種環境成長起來的胡人,作戰自然是好手,於是8世紀開元天寶年,唐軍戰鬥力得到了恢復。

明代,文武並重纔是人追求的方向,覺得格物致知有問題,想探尋哲學的真諦。

你有功名嗎,高中了嗎?沒有功名就讀書考試,功名都沒有還說什麼建功立業?

就這樣,無數本有着遠大理想的年輕人,終於被家長保守的說教給壓下去了。

所以漢唐一系列氣吞萬里如虎的大膽操作,再對比明代總體“沉悶、黑暗”的刻板印象,所謂的“沒有漢唐的文治武功”,便可以理解了。

而明代出類拔萃的那些頂尖人物,看看他們是什麼時候中進士的,楊廷和,20歲;王陽明,27歲;嚴嵩,25歲;徐階,20歲;最負威名的張居正,22歲,之前還被省考官刻意打壓過一屆以磨其心性,不然很可能就是19歲了。

他們在年輕的時候就已經完成了別人半輩子甚至一輩子都沒做到的事,事業的起步年齡已經非常趨近於當年的士族,士族階層一般10多歲就可以做官。

家長在這份可怕的成就面前,不敢也不可能會笑話他們的志氣,沒有考半輩子試的沉重現實負擔,他們的心態,視野才能放得更遠,建功立業才更有可能。

“英雄出少年,出名要趁早”,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不過,他們的成就,真的是普通人能及的嗎?

這種天才終究是少,他們的存在,掩蓋不了寒門出貴子的概率比士族豪族要低的事實。

越完整健全的制度,總體架構也會越趨於穩定,越穩定,就意味着在這個制度內,想要火箭式升遷也越難,也越看重你是不是真的有超強的本事,而不是你身後的家世背景。

在科舉制度下,爲了不犯錯誤而被政治對手踩你上臺,你行事也會逐漸向求穩的方向靠,越走到高位,保持初進官場的熱血方剛也越來越難得。

要出事了,也沒有什麼世家大族能強行保你。

在先秦時代,禮制尚未徹底崩潰前,生來是什麼身份就是什麼身份,貴族是貴族,平民是平民,基本沒有流動的可能性,完全看血統。

兩漢時,秦朝把六國貴族上層全部清洗了一遍,自己又迅速崩潰之後,等於上層一下子造成了大量的權力真空,社會秩序大洗牌,平民纔有了出將入相的可能性。

但察舉制這東西,靠的是各地推薦人才----推薦,這裡面就大有貓膩了。

隨着承平日久,地方大族開始崛起,他們自然會利用手裡的資源去爲自己博取更大的利益。

拉攏地方官員,推薦自家子弟,排斥平民。

日後等自家子弟做了地方官,又會被地方大族拉攏,或者乾脆推薦自家後生。

往復循環,國家官制就又滑落到了一小羣人的手裡,這批人就是所謂的“士族”。

另外,皇帝也不是傻子,察舉制既然慢慢變味了,爲了對抗逐漸崛起的士族,皇帝也懶得再以正規渠道選拔人才,誰知道正規渠道得到的是不是士族代言人,轉而另外提拔外戚、宦官勢力爲己所用。

於是,兩漢士族、外戚、宦官之間斗的格外強烈,平民最終還是門外吃瓜的。

曹魏,南朝,士族在6世紀中葉的侯景之亂中被大批屠殺,稍早一點北方也發生了“河陰之變”,北朝士族也被爾朱榮等叛賊們清了,醉生夢死的腐朽舊勢力退出舞臺,給新勢力留出了發展的空間。

統一的華夏終於有了希望,只有充滿朝氣的新興勢力才擔負得起這個重任。

新興的楊家也最終完成了這一歷史使命。

但是,如果制度上不改革,換湯不換藥,那遲早也要再度滑落到士族醉生夢死,平民無法出頭的灰暗時代。

楊家站在統一全國的高度上,自然不可能認識不到潛在的危機。

爲了防止重現魏晉南北朝,皇帝階層的黑暗時代,隋朝正式推出了科舉,早在南朝時就已有雛形,但有根深蒂固的士族勢力在,最終沒有掀起什麼水花。

扶持外戚、宦官風險太大,殺敵一千也要自損一百,既然如此,我們不如試試把普通人拉進來與士族們相鬥。

當然,對於平民來說,一輩子都是平民的黑暗時代,終於要到頭了。

楊家的作死,讓隔壁親戚李家迅速取代了楊家並再度統一中國。

隋朝的改革因爲政權的迅速崩潰嘎然而止。

於是,李家接過了這一大旗。

天下都是李世民打下來的,以這等能耐,自然不會害怕什麼士族不士族的,而且自己即位時才29歲,正當壯年,哪個下屬敢造他的反。

朱元璋真正統一全國時已經50多歲了,以古代的壽命來說,不可能不考慮接班的問題,誅殺功臣的意願纔會非常強烈。

所以李世民的唐朝和朱元璋的明朝從一開始格局就不同,李世民完全可以信任自己手下的功臣們,繼續去廝殺去征戰,強大的隴西軍事集團持續閃耀在七世紀的天空。

後人引起爲傲的超級大唐,大部分功業正是在這個集團閃耀的時候拿下來的。

可是,李治不是李世民,他沒有統一天下的威望在手,李世民的忠實幹將,對他來說反而是威脅皇權的負擔。

這個集團也不可能一步拿掉,只能邊用邊防,慢慢清除。

武則天因爲出身相對低微,所以李治堅決廢掉出身大族的王氏,立武氏爲後,一方面是打支持王氏的長孫無忌們的臉,另一面則是向依然強大的士族大家宣戰。

李治不僅僅是垂涎於武則天的美貌,在隴西集團、世家大族面前,他們是真正的盟友,真正共患難的夫妻。

所以李治,心知武則天的權力慾之旺盛,然而直到去世,也沒有把她拿掉。

而武則天,哪怕養了一堆男寵,哪怕真的篡了李家的帝位,直到去世也還是要求與李治合葬。

因爲,她的心永遠只屬於自己的丈夫,也感謝自己的丈夫給了自己名揚千古的機遇。

共同作戰多年建立起來的深厚感情,絕不是兩句甜言蜜語,兩個年輕帥哥就能及的。

在還政李家之後,她自認爲沒有愧對李治,所以選擇了長眠在李治的身邊。

歷經高宗,武后時代對隴西集團和依然存在的世家大族,長達半個世紀的清洗。

從武則天時代起,普通人終於可以正式出入朝堂,而狄仁傑、姚崇等人則吹響了平民治理國家的衝鋒號。

但世家大族並沒有徹底消失,相反隨着安史之亂的爆發,與新興軍事集團,也就是割據的軍閥一起,繼續纏繞着大唐的筋骨。

歷經200多年的鬥爭沉浮,宋代才終於完成了平民治理國家的歷史使命,士族豪族被徹底掃出歷史舞臺的中央。

而到了宋朝,以文制武衆所周知,關鍵是,有鑑於前代的教訓,國家權力是不能再由那些士族、宦官、武人插手了,那選項便只剩下科舉文人。

書生文弱,而且權力不可世襲,皇位的安全性無疑大大提高了。

天下只有帝王能世襲,還有什麼家族能威脅到帝王的利益。

於是從北宋開始,國家成了讀書人,也就是士大夫的國家,而宋明兩代風氣普遍趨於保守,擴張乏力。

明朝朱元璋和朱棣父子時代是例外,因爲他們的皇位是從戰場血雨腥風中打下來的,沒有人能制約得了他們做決定。

正是由於這樣的時代背景,雄心勃勃的宋神宗反而成了時代的異類,和王安石富國強兵的努力終究石沉大海,鬱郁而逝。

他前任平淡如水的仁宗反而成了千古仁君,備受稱讚。

明憲宗強行壓下大臣的反對,力排衆議,方保得王越諸人東征西討保衛疆土,沒想到的是,被塑造成明君形象的,卻是他作爲平平的兒子。

力圖進取的憲宗和王越,一如前朝的神宗與王公,沒有人理解他們的作爲,乃至多有詆譭。王越被彈劾時,滿朝文武無人求情,憲宗更是被說成了只知依賴萬妃的巨嬰。

王安石更甚,大半個明代都在說他是毀滅王朝的罪魁禍首,不可原諒的“妖人”。

所幸,王越的志向,當世有一人能理解,他的生涯更是一些人心中永恆的豐碑。

漢的周邊環境跟唐不一樣,明跟漢唐更是天差地別。

漢的時代在東北亞方向有大敵麼,沒有,在西北方向和草原方向有長期敵人。

唐的時代東北亞已經有了完整的成熟的地方政權,武力並不弱於草原,一茬茬的地方政權在東北亞雨後春筍一般,西北和草原方向不比漢要面對的好多少,西南已經開始出現強權。

漢的時代沒有唐的時代這麼棘手的多方面競爭對手,如果唐朝崩潰之後迅速崛起的中央政權武力強勁,迅速打崩周邊地方政權,不給對方整合的可能,後一個朝代會好過的多。

胡無百年國運,宋之前是籠罩在周邊的魔咒,中原武力輸出差不多有點起色就會被弄死弄殘,典型的如高句麗,東北亞第一個地方民族強權就這麼滅亡了,有民族會在高句麗之後自稱濊貊又或者扶余?整合出來一個高句麗人了麼。不可能。

但是宋的時代,北方和東北方整合出來了蒙古和女真。

原因很簡單,女真按着趙宋打,把北宋趙官家熬燈油。

漢唐需要面對這種規模巨大的認同感之後的敵人麼,不需要的。

只是一個自我掛着高句麗的名義上的朝鮮,都不是一個善茬。

蒙元對王氏高麗的提攜,帶來的後果就是朱八八起來的時候,只是東北亞邊陲都蹲着一個步騎十萬級別的國家李氏朝鮮。

靠着參考中原制度建立起來的李朝初期,一邊跟明軍邊境摩擦一邊在討論入主中原,最後憋出來50多萬軍職人員出來。

即便是在16世紀後期軍制體制雙重崩潰的情況下,八道瓦解三都淪陷之餘,這種貨色手下依舊有二十萬的軍隊,導致十幾萬本子只能確保大中城市和主要交通線,事實上從來沒有全境佔領的能力。

胡亂之時滿洲軍隊更是快進快出,逼迫朝鮮臣服就立刻撤軍不多深陷。

明朝僅僅是朝鮮半島一地所要面對的政權,就不是唐朝更不是漢朝所要面對的敵人的組織度,那麼出發基地下的遼東,中原王朝又丟掉了多久才被朱八八重新收復。

如果覺得朱八八格局不好,子孫無能,能否給當年的大明一個漢朝或者唐朝時期。

能有同等的周邊格局環境出來嗎?

連漢、唐時代只配零星帶過的日本,在明朝都能揮軍十餘萬渡海遠征。

【0908 貨幣體系面臨崩潰】【1063 阻止朱由校修三大殿】【0210 資本社會不是哈口氣就能出來的】【0444 營造葫蘆島】【0232 鉅額欠據】【0957 讓顧秉謙上奏本】【0230 第一次牽手的滋味】【0516 韋總裁抵達北汛口】【0244 一幫潛力資本家】【0950 先大宴同僚再拜訪岳父】【0911 烏蘭圖雅琪琪格】【1041 嚇破了膽的建奴】【0302 又來一次】【0875 朱由校少有的霸氣時段】【0648 熊欣兒】【1068 烏蘭圖雅琪琪格】【0756 救下熊廷弼、楊漣、左光斗】【0140 晉商喬大公子】【0123 手術完成】【0947 黑暗的時代】【0298 高能!院試開榜】【0210 資本社會不是哈口氣就能出來的】【0898 典型的寶軍伏擊戰】【0286 羞恥的府試開榜】【0544 舉人老爺和遼南轉運使大人】【0999 折箇中吧】【0921 韋爵爺最崇拜的人】【0527 朝鮮的朝會】【0583 偶遇】【0916 一切照着歷史走】【0587 歪打正着】【0879 傷害了吳家】【0938 寶軍騎兵大發神威】【0093 怡紅院一晚】【0033 管事與丫鬟】【加更1】【0316 操作猛如虎】【0522 還是朝鮮人有錢】【0631 天地會治下百姓們的愛戴】【0991 魏忠賢點頭】【0476 王秋雅帶着李樂水和李樂土來了】【0676 又毒又壞又陰險的韋寶】【0630 市價的一倍半】【0376 韋寶決定歸還30萬兩黃金】【0871 好久沒去的山海樓】【0208 紅薯土豆稻米小麥花生玉米】【0896 吳三桂跪下了】【0478 閉關中】【0605 韋總裁的反擊】【0351 幹車伕的大爺】【0316 操作猛如虎】【0355 徹底破裂】【0172 小寶要我吧】【1054 封公爵】【0946 爵爺回京】【0130 老林子】【0982 王體乾來訪】【0820 前往山海關】【0452 用功中】【0939 佔了便宜就撤出】【0807 衣錦還鄉】【0425 不靠譜的計劃】【1063 阻止朱由校修三大殿】【0452 用功中】【0834 薊遼和遼東的大型議事】【0576 公州城談判】【0810 無數個世界第一】【0202 軍工署】【0267 正式成爲大明一學子】【0290 必中之策】【0071 功名是一點要的】【0089 十九條好漢排成排】【0499 變更了的計劃】【0654 文擂臺】【0028 文曲星要吃飯了】【加更規則】【0777 韋總裁上門提親】【0062 最弱的狼也強於最強的狗】【0583 偶遇】【0012 路在腳下】【0338 譚瘋子遭遇重大損失】【0610 青澀的韋總裁】【0450 太優秀了也麻煩】【0845 皇太極與大玉兒】【0149 大獲利】【0933 一見面就崩了】【0675 韋寶獻策】【0058 範文寀和范文程】【1024 貞明公主】【0865 和談有重大突破】【0577 朝鮮韋太傅】【0706 賣的風生水起】【1014 朱由校的馭臣之道】【0219 很會腦補】【0975 魏忠賢把話說的很重】【0182 芳姐兒出事了】【0974 君臣飲宴】【0335 火線突擊】【0437 會錯意的吳襄和吳三輔】【0815 建奴開始了】【0016 小寶被嫌棄了】【0771 張美圓】
【0908 貨幣體系面臨崩潰】【1063 阻止朱由校修三大殿】【0210 資本社會不是哈口氣就能出來的】【0444 營造葫蘆島】【0232 鉅額欠據】【0957 讓顧秉謙上奏本】【0230 第一次牽手的滋味】【0516 韋總裁抵達北汛口】【0244 一幫潛力資本家】【0950 先大宴同僚再拜訪岳父】【0911 烏蘭圖雅琪琪格】【1041 嚇破了膽的建奴】【0302 又來一次】【0875 朱由校少有的霸氣時段】【0648 熊欣兒】【1068 烏蘭圖雅琪琪格】【0756 救下熊廷弼、楊漣、左光斗】【0140 晉商喬大公子】【0123 手術完成】【0947 黑暗的時代】【0298 高能!院試開榜】【0210 資本社會不是哈口氣就能出來的】【0898 典型的寶軍伏擊戰】【0286 羞恥的府試開榜】【0544 舉人老爺和遼南轉運使大人】【0999 折箇中吧】【0921 韋爵爺最崇拜的人】【0527 朝鮮的朝會】【0583 偶遇】【0916 一切照着歷史走】【0587 歪打正着】【0879 傷害了吳家】【0938 寶軍騎兵大發神威】【0093 怡紅院一晚】【0033 管事與丫鬟】【加更1】【0316 操作猛如虎】【0522 還是朝鮮人有錢】【0631 天地會治下百姓們的愛戴】【0991 魏忠賢點頭】【0476 王秋雅帶着李樂水和李樂土來了】【0676 又毒又壞又陰險的韋寶】【0630 市價的一倍半】【0376 韋寶決定歸還30萬兩黃金】【0871 好久沒去的山海樓】【0208 紅薯土豆稻米小麥花生玉米】【0896 吳三桂跪下了】【0478 閉關中】【0605 韋總裁的反擊】【0351 幹車伕的大爺】【0316 操作猛如虎】【0355 徹底破裂】【0172 小寶要我吧】【1054 封公爵】【0946 爵爺回京】【0130 老林子】【0982 王體乾來訪】【0820 前往山海關】【0452 用功中】【0939 佔了便宜就撤出】【0807 衣錦還鄉】【0425 不靠譜的計劃】【1063 阻止朱由校修三大殿】【0452 用功中】【0834 薊遼和遼東的大型議事】【0576 公州城談判】【0810 無數個世界第一】【0202 軍工署】【0267 正式成爲大明一學子】【0290 必中之策】【0071 功名是一點要的】【0089 十九條好漢排成排】【0499 變更了的計劃】【0654 文擂臺】【0028 文曲星要吃飯了】【加更規則】【0777 韋總裁上門提親】【0062 最弱的狼也強於最強的狗】【0583 偶遇】【0012 路在腳下】【0338 譚瘋子遭遇重大損失】【0610 青澀的韋總裁】【0450 太優秀了也麻煩】【0845 皇太極與大玉兒】【0149 大獲利】【0933 一見面就崩了】【0675 韋寶獻策】【0058 範文寀和范文程】【1024 貞明公主】【0865 和談有重大突破】【0577 朝鮮韋太傅】【0706 賣的風生水起】【1014 朱由校的馭臣之道】【0219 很會腦補】【0975 魏忠賢把話說的很重】【0182 芳姐兒出事了】【0974 君臣飲宴】【0335 火線突擊】【0437 會錯意的吳襄和吳三輔】【0815 建奴開始了】【0016 小寶被嫌棄了】【0771 張美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