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59 顧秉謙難辦了】

天啓皇帝朱由校隨即批令各部:“如議,著實遵守,如或仍前怠玩,視爲虛者,聽言官指名參劾。”

對丁紹軾的疏奏,首輔顧秉謙認爲是挾皇帝令諸臣,頗爲不悅。

這時期朝中有人倡議至浙江雲霧山採伐大木,用作修葺宮殿,紹軾又上疏勸阻,停止採伐。

御史趙允昌彈劾紹軾,紹軾上疏求退。

熹宗認爲紹軾心直口快,婉言挽留,紹軾再辭、三辭,帝仍不準。

這時又有御史吳裕中彈劾紹軾爲大奸,惡語極致。

魏忠賢察言觀色,見熹宗欣賞紹軾,以吳裕中報復紹軾之由,罷了吳裕中官職,廷杖一百。

紹軾聞知此事,立即上疏爲吳求救,疏上,吳裕中已被杖死。

紹軾認爲吳裕中死得冤屈,但礙於魏忠賢的淫威,深覺愧疚,而又有口難言。

禮部侍郎馮銓欲追論前朝三大疑案,一是“移宮案”,泰昌元年光宗死,熹宗朱由校當立。撫養他的李選侍與心腹魏忠賢,想利用熹宗年幼的機會,把持政權,據乾清宮。朝臣楊漣、左光斗等不讓她與熹宗同居一宮,迫使其遷至噦鸞宮,然後引太子還乾清宮舉行即位儀式。

二是“梃擊案”,萬曆四十三年手執棗木棍,闖入光宗朱常洛住的慈慶宮,打傷幾個守門太監。被執後供系鄭貴妃手下太監龐保、劉成引進。時人懷疑鄭貴妃欲謀殺太子。神宗與太子不願追究,以瘋癲奸徒罪殺張差於市,並斃龐保、劉成於內廷了案。

三是“紅丸案”,泰昌元年光宗即位後沉湎酒色,不久病重。司禮監秉筆兼掌御藥房太監崔文昇下瀉藥,病益重。鴻盧寺丞李可灼連進紅丸,自稱仙方,光宗服藥後即死去。

當時有人疑是神宗寵妃鄭貴妃指使下的毒,引來許多爭議。

結果崔文昇遣南京,李可灼遣戍。魏忠賢專權時翻案,免李可灼遣戍,擢崔文昇總督漕運。

諸多朝臣不滿魏忠賢妄爲,要將三案主要責任的姓名勒於碑上,永遠不能翻案。

紹軾擔心此事引起諸多朝臣驚恐,極力勸阻不可妄行,使此建議未能實施。

滿洲兵侵犯山海關,關門兵少餉浮,熹宗準備下旨遣內臣坐鎮指揮,新設一管理機構,負責清兵清餉。

紹軾與諸閣臣以爲不妥,同上密揭,述其理由有四。

其一,考察古今,揣度利害,遣內臣坐鎮邊關一線幾乎沒有成功者,反而多出禍亂。因爲內臣是皇上近臣,代表皇帝說話,一言一行,前方將吏誰敢不聽,使臣一到將吏們圍着他們轉,分散將吏精力,無暇謀劃戰略戰術。

其二,無才者皇帝不會派遣,稍有才智者,往往下車伊始,亂髮一番言論。

Wωω●ttκд n●¢ ○

前線遼東經略熊廷弼主張守,而遼東巡撫王化貞主張戰,使臣不熟悉地形地貌和前期戰況,支持誰的觀點呢?若導致戰爭失利,責任由誰來負?

其三,文與文、文與武不和導致戰爭失敗的事例,屢見不鮮。

而今將吏不和已是客觀存在。

今派使臣赴前線,使臣就成了“憑中”。

文臣武將都要表述彼此是非,“憑中”若不能辨別對錯,輕易表態,輕則加深矛盾,重則造成內訌。

既然有如此之弊端,皇上爲何要派內臣坐鎮山海關呢?

其四,清兵清餉是件好事,然而戰爭在亟之時能清出多少餉來?而增設一衙門要增加多少供應,並增加多少護衛,這是利少而弊多呀。疏上。

熹宗遣使臣坐鎮山海關的敕書已草成,準備發行。

他閱覽紹軾與諸臣密揭後,覺得言之成理,下旨暫停發敕書。

數日後,熹宗在魏忠賢、顧秉謙等人唆使下,下旨逮捕東林黨人,要將他們一網打盡,朝廷上下一片沸騰。

紹軾上言勸阻,毫無效果,便託病不出。

結果左副都御史楊漣、左僉都御史左光斗、御史黃尊素、文選員外郎周順昌等慘遭殺害。

就在此時,禁衛吏役在蘇州亂抓人,激起民憤,顧秉謙認爲是亂黨作祟,要強力鎮壓。

紹軾以爲不可打擊面太寬,顧秉謙聽了他的建議,只懲治了爲首者,脅從者一律得以寬恕。

這年四月,熹宗晉紹軾少保兼太子太保,改戶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蔭一子錦衣衛副千戶世襲,復賜銀幣坐蟒,照新銜給應。

得誥命,紹軾即上辭謝疏。

丁紹軾爲官雖近二十年,實際在職僅十年左右。

他性素謹密,忠於國家,爲了國家安定,敢於、善於向皇帝直言進諫;處處息事寧人,與同僚和諧相處,視朝中同鄉爲知己,多方關心他們。

對親友尊敬,對伯叔兄弟敬愛。

在居家守喪和病休的八年時間裡,拿出自己薪俸爲鄉黨修堤築墩,建造三座寶塔,加固水口,立會莊田以贍後學,並對家庭梓里之間的困難、矛盾,竭力支助,悉心調解,人人稱頌其賢德。

“韋爵爺,你對我說句實話,你想開放通商口岸,想控制大明所有水師,究竟想幹什麼?是不是想培植自己的勢力,成爲有足夠兵權與朝廷對抗的地方實權派?”丁紹軾問道。

“這個話題,我不想多談,我說絕對沒有,丁大人你相信嗎?”韋寶道:“將大明水師全部收編在一起,可以進一步裁撤軍隊,現在大明水師的兵額是十萬,這還是我主動裁掉了一半登萊水師之後的數字!否則還得更多。一旦合兵一處,實力能得到加強,兵餉能得到縮減,豈不是兩全其美?至於開放通商口岸,對地主們有一定的衝擊,但是對老百姓,對大明朝廷,一定是有益處的!這一點,相信你們都能想明白。至於我個人,請您看看這道奏本。”

韋寶說罷,直接將要拿給顧秉謙,讓顧秉謙具名上呈的奏本拿給了丁紹軾看。

丁紹軾看了一遍,“你請陛下委任海防總督衙門大臣?你不想當海防總督嗎?眼下海防總督衙門未曾設置總督,就等於是你當家啊,這是多少人眼紅的衙門。”

丁紹軾不解的看着韋寶。

韋寶微微一笑:“我自然想當海防總督衙門的總督,不想纔是虛僞。但是比起大明社稷,我個人的升遷不算什麼,我即便現在稱病回家,十年八年不出山,再過十年,我也不過只有二十五歲,不出問題,我仍然是侯爵,仍然是大明的正三品大員,三十歲之前,閉着眼睛也能入閣。”

丁紹軾點了點頭,韋寶說的不錯,“這麼說,韋爵爺果然是無私,是爲大明朝廷着想的,真是讓人敬佩!那你爲什麼不具名?”

“我打算讓首輔大人具名,以首輔大人的名義呈報給陛下。”韋寶笑道。

丁紹軾一怔,立馬明白了韋寶的意圖,也笑了,“你覺得首輔大人會做這種事嗎?這是要擔天下人的罵名的!哪家當官的家裡沒有許多田畝?只要開海,外面的糧食,金銀進來,大明做買賣的人多了起來,就一定會對有田畝的人造成衝擊。”

韋寶笑着點頭,看樣子,這幫飽學鴻儒並不是書呆子,他們也是什麼都清楚的。

“若是首輔大人不肯幫忙,我就算了,不理這件事了,因爲我人微言輕。”韋寶道:“我是聽聞陛下爲今年的鉅額兵餉空缺煩惱,纔想着幫朝廷獻策。獻策的目的已經達到,做的太多,反而容易引起猜忌。”

“這件事,一定會引起非議。若是我上呈陛下,有人會反對。若是那頭的人上呈陛下,東林官員一定會羣起反對,不要以爲你控制了大理寺和都察院,控制了言官就能霸佔視聽。”丁紹軾道:“韋爵爺,我個人來說,是贊成你這麼做的,覺得這是一個不錯的法子,對大明利大於弊。”

韋寶明白丁紹軾說的那頭指的是閹黨,只是這裡不方便明說罷了。

“多謝丁大人!我真沒有想到你能這麼寬宏大量。”韋寶道。

“我也知道,有時候兩邊,純粹是爲了反對而反對,耽誤了很多事情,但你不要以爲我們都是什麼都不明白的人。”丁紹軾道:“好了,這件事,如果爵爺能讓首輔上奏陛下,我會暗中相助一二。”

“多謝丁大人。”韋寶再次感謝,並且向丁紹軾施禮。

顧秉謙等人很快到了。

韋寶辭別了丁紹軾,便請顧秉謙給自己一點時間,要與顧秉謙單獨說點事。

顧秉謙答應之後,韋寶向魏廣微,黃立極和馮銓稍微解釋了一下,說他們等會就會知道是什麼事。

本來魏廣微、黃立極和馮銓覺得韋寶有什麼事情揹着他們做,有些不高興,但是韋寶解釋了一下,幾個人又連忙說沒關係。

顧秉謙知道韋寶找自己什麼事,到了他的值房,首先便道:“爵爺是想說開放通商口岸和統一大明各地水師的事兒吧?”

韋寶笑着點頭:“首輔大人厲害,什麼都瞞不過首輔大人。”

“這事問我沒用,不管我答不答應,都無關大局,毫無可能,你明白嗎?首先,水師分散各地,便於相互制衡,以免出現一家獨大的局面。其次,開放那麼多通商口岸,怎麼可能?各地有田畝的人家,豈不都要將你視爲死敵?陛下和九千歲也不會答應的。”顧秉謙道。

“我是想請首輔大人具名,幫着將這份奏本上奏給陛下。若是首輔大人不肯,就當我沒有提過。”韋寶說着,將昨晚上寫好的奏本拿給顧秉謙看。

顧秉謙驚奇的瞪大了眼睛,像是看鬼一樣的看着韋寶,狐疑的接過了韋寶遞過來的奏本看了看,與韋寶昨天說的別無二致,“你讓我具名,讓我上奏朝廷?豈不等於讓我揹負天下的罵名?你怎麼想出來的,覺得我很傻?”

“首輔大人冤枉了,我怎麼敢認爲首輔大人傻?首輔大人是我官場上的引路人,是我半個座師啊。”韋寶道:“我讓首輔大人上奏朝廷,呈送給陛下,是想將留名青史的美差留給首輔大人!我的奏本上面寫的很清楚,請陛下委任大員擔任海防總督衙門總督一職務,而這個人肯定不是海防總督衙門已經有的人,所以絕對不是我。我做這一切,都是爲了朝廷着想,爲了陛下着想,毫無私心。所以,由首輔大人上呈給陛下,天下人也會這麼看首輔大人,是受到萬民敬仰重要,還是區區一些有土地的人給的罵名重要?孰輕孰重,相信以首輔大人高超的智慧,一定能立刻想明白的。”

顧秉謙苦笑着搖了搖頭:“爵爺,我知道你的口才好,死的都能說成活的,但是放在我這裡真的沒用。老夫不可能做這種事,這種留名青史的機會,老夫不需要。當初提議隆慶爺開放月港的大臣,他留下美名了嗎?”

韋寶見顧秉謙態度堅決,也不着急,淡然道:“既然如此,那就當我沒有說過吧。”

顧秉謙有點不高興,可你已經對我說過這事情了呀,只要做過,就可能被人知道,你這不是把火球扔我懷裡了嗎?

等下陛下和九千歲知道了這件事的始末,還不得怨恨我不想爲朝廷出力?

“你就不該告訴我這事,要上奏,你自己上奏,行了吧?老夫保證支持,這總行了吧?”顧秉謙無奈道。

“我不是怕擔罵名,而是我上奏沒用,我才幾天的官場資歷?這事一定會引起東林黨的反彈,我又沒有能力號召人支持我,一大幫東林黨再彈劾我一下,就算我本人沒事,這項方案也一定流產了。”韋寶道。

顧秉謙覺得韋寶的分析很有道理,可還是連連擺手:“我是絕不可能具名的。你要是嫌自己分量不夠,大可以找你家老丈人上奏。你老丈人可是比我有分量。”

“我想過,那樣的話,陛下和魏公公都不見得會答應。”韋寶道:“倒是東林黨們很有可能會贊成,那更要流產了。”

顧秉謙覺得韋寶用的流產這個詞挺好笑的,卻笑不出來,只是不肯答應。

“那算了吧,這件事我絕對不會對旁人說起的。”韋寶說着便要撕了奏本。

“哎,你幹什麼?別撕了啊。”顧秉謙道:“你再問一問魏廣微、黃立極和馮銓三位大人的意思啊,他們肯上奏,也是可以的。”

其實顧秉謙也希望能找到解決巨大兵餉口子的方法,如果這個時候,京營和邊軍同時缺餉銀,情況是很糟糕的,本來各地就已經有民變的跡象,再要是讓一大幫行伍出身的人加入民變,民變的火焰一定會越燒越旺盛,會動搖大明的根本的。

作爲首輔,到時候這些事肯定算是他擔責任,而且,他很有可能成爲背黑鍋的那個人。

“這個本子,只能由首輔大人上呈,別人都沒有那個分量。”韋寶道:“要不然就當我沒說過。”

顧秉謙重重嘆口氣,“你這不是爲難我嗎?”

顧秉謙說罷,去將魏廣微、黃立極和馮銓三人也叫到了自己的值房,將韋寶的奏本給三人看了,“現在韋爵爺讓我具名,以的名義重報給陛下,你們怎麼看?”

他們四個都是閹黨大臣,同在內閣,屬於命運共同體,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魏廣微、黃立極和馮銓都驚訝的看了眼韋寶,自從昨天晚上韋寶在酒桌上提出來,他們就記下了這件事,本來以爲韋寶會獨立向陛下上奏本,他們就只當什麼都不知道就行了。

卻沒有想到韋寶這麼厲害,居然會抓首輔大人上奏本,這不是找首輔大人當替罪羊嗎?

大明還沒有聽說過哪個下官能抓首輔大人當替罪羊的先例。

顧秉謙深鎖眉頭,非常不安。

其實顧秉謙不能說多有能力的人,也不能說是多果斷的人,甚至都不能算是鐵桿的閹黨,坐上首輔這個位置,是很多因素造成的。

顧秉謙是萬曆二十三年(公元1595年)進士,歷任編修,累官禮部右侍郎。

天啓元年晉禮部尚書,掌詹事府事。

第二年魏忠賢掌權,他率先趨附,史稱爲人“庸塵無恥”,“曲奉忠賢,若奴役然”。

天啓三年兼東閣大學士,入參機務。

五年正月晉少傅、太子太師、吏部尚書,改建極殿大學士。九月晉少師。

葉向高、韓爌罷免後,他繼任首輔。

顧秉謙起草聖旨,每事都順從魏忠賢的旨意。

先前他假傳聖旨將主考官王乾學治罪,又起草聖旨殺害楊漣、左光斗等人。

只有周順昌、李應升等人被投進詔獄,顧秉謙請將他們移交法司,不讓他們死得不合法。

時人說:“我聞今相國崑山顧秉謙,嚴相國儔也。”

又充《三朝要典》總裁。

宦官出去鎮守,顧秉謙撰寫皇上諭告,過後又與丁紹軾請求停罷此事。

兩事前後稍有矛盾。馮銓既已入閣,他們同黨中日夜傾軋,羣小們也各自支持一方。

顧秉謙心中不安,屢次上疏請求退休。

這些都看的出來,顧秉謙其實不願意當這個燙手的首輔大人了。

【0144 海商會館】【0855 韋大人藉機說教】【0082 蕊姑娘】【0200 穿越史上的創新】【0953 開放口岸和統管整個大明水師】【0418 互相舉報】【0946 爵爺回京】【0365 侯力行死不鬆口】【0590 佔萍查探誓約】【0631 天地會治下百姓們的愛戴】【0693 反將一軍】【0362 韋寶的殺手鐗】【1019 我是韋寶舅舅】【0603 仁穆大王大妃出手了】【0852 議和】【0447 韋寶拜訪吳府見吳祖氏】【0846 果斷的努爾哈赤】【0435 恩師很懷疑韋寶的動機】【0803 高第的金獅鎮紙】【0293 韋寶是傻子】【1065 田秀英】【0700 動了所有人的蛋糕】【0293 韋寶是傻子】【0421 韋寶見劉興祚】【0440 薑是老的辣】【0291 終於有消息了】【0787 李精白返回】【0452 用功中】【0217 濃度不夠】【0927 內喀爾喀的寒冷夜晚】【0169 遇見故人】【0439 口才好溜的吳三鳳】【0889 出征吧,騎兵團】【0879 傷害了吳家】【0552 孫承宗帶了一堆官員來】【0254 如火如荼的建設】【1021 又和袁崇煥碰頭了】【0627 韋總裁請客】【0028 文曲星要吃飯了】【加更規則】【0980 韋爵爺辭官】【0803 高第的金獅鎮紙】【0825 韋大人睡的很好】【0394 很堅持的祖大壽】【0547 得糧食者得天下】【0895 閒得慌的吳三桂】【0177 帥炸天的駱養性】【1059 不聽勸的朱由檢】【0652 韋總裁那首震懾全場的詩】【0077 去山海關辦路引】【1051 努爾哈赤不甘心的地方】【0825 韋大人睡的很好】【0202 軍工署】【0358 兇殺】【0647 做壞事也同樣要講口碑】【0901 韋總裁上課】【0725 韋寶首次平臺議政】【0713 勸說首輔和刑部尚書】【0312 主教練和助理教練】【0551 東江軍丟了東江】【0806 監軍韋大人閱兵】【0365 侯力行死不鬆口】【0828 把吳襄嚇到了】【0697 不服的就地斬殺】【0174 強勢歸來】【1008 關寧錦防線的前世今生】【0690 大理寺左寺丞】【0506 我這一生,不信命運,不畏生死,無懼天地,無視等級】【0721 傅應星正告韋寶】【0369 紅兄吳三輔】【0436 說動孫承宗】【1050 給努爾哈赤看病】【0836 定下來了】【0765 韋總裁部署應對策略】【0875 朱由校少有的霸氣時段】【0215 土地爺們的壓力】【0438 何其熟悉的場景】【0279 大禮包送上門】【0796 韋大人議事】【1065 田秀英】【0758 海防錢莊】【0110 四倍的價錢】【0686 天生大贏家】【0198 鼓勵私人持股】【0187 韋寶舌戰趙里正】【0406 孫承宗祖大壽鬥法】【0781 朱由校的密辛】【0363 證人趙小蓮】【0955 臣子難爲】【0542 韋總裁親自坐鎮遼陽城】【0164 跟江湖奇士學過點看相】【1038 東北王】【0201 出水了】【0341 侯三升上尉譚瘋子降少尉】【0054 暫時只要男的不要女的】【0247 四平八穩的融資】【0547 得糧食者得天下】【1010 薊遼督師的官位】【0661 最帥探花郎】【0581 不按套路出牌的韋總裁】【0275 順風順水提早交卷】
【0144 海商會館】【0855 韋大人藉機說教】【0082 蕊姑娘】【0200 穿越史上的創新】【0953 開放口岸和統管整個大明水師】【0418 互相舉報】【0946 爵爺回京】【0365 侯力行死不鬆口】【0590 佔萍查探誓約】【0631 天地會治下百姓們的愛戴】【0693 反將一軍】【0362 韋寶的殺手鐗】【1019 我是韋寶舅舅】【0603 仁穆大王大妃出手了】【0852 議和】【0447 韋寶拜訪吳府見吳祖氏】【0846 果斷的努爾哈赤】【0435 恩師很懷疑韋寶的動機】【0803 高第的金獅鎮紙】【0293 韋寶是傻子】【1065 田秀英】【0700 動了所有人的蛋糕】【0293 韋寶是傻子】【0421 韋寶見劉興祚】【0440 薑是老的辣】【0291 終於有消息了】【0787 李精白返回】【0452 用功中】【0217 濃度不夠】【0927 內喀爾喀的寒冷夜晚】【0169 遇見故人】【0439 口才好溜的吳三鳳】【0889 出征吧,騎兵團】【0879 傷害了吳家】【0552 孫承宗帶了一堆官員來】【0254 如火如荼的建設】【1021 又和袁崇煥碰頭了】【0627 韋總裁請客】【0028 文曲星要吃飯了】【加更規則】【0980 韋爵爺辭官】【0803 高第的金獅鎮紙】【0825 韋大人睡的很好】【0394 很堅持的祖大壽】【0547 得糧食者得天下】【0895 閒得慌的吳三桂】【0177 帥炸天的駱養性】【1059 不聽勸的朱由檢】【0652 韋總裁那首震懾全場的詩】【0077 去山海關辦路引】【1051 努爾哈赤不甘心的地方】【0825 韋大人睡的很好】【0202 軍工署】【0358 兇殺】【0647 做壞事也同樣要講口碑】【0901 韋總裁上課】【0725 韋寶首次平臺議政】【0713 勸說首輔和刑部尚書】【0312 主教練和助理教練】【0551 東江軍丟了東江】【0806 監軍韋大人閱兵】【0365 侯力行死不鬆口】【0828 把吳襄嚇到了】【0697 不服的就地斬殺】【0174 強勢歸來】【1008 關寧錦防線的前世今生】【0690 大理寺左寺丞】【0506 我這一生,不信命運,不畏生死,無懼天地,無視等級】【0721 傅應星正告韋寶】【0369 紅兄吳三輔】【0436 說動孫承宗】【1050 給努爾哈赤看病】【0836 定下來了】【0765 韋總裁部署應對策略】【0875 朱由校少有的霸氣時段】【0215 土地爺們的壓力】【0438 何其熟悉的場景】【0279 大禮包送上門】【0796 韋大人議事】【1065 田秀英】【0758 海防錢莊】【0110 四倍的價錢】【0686 天生大贏家】【0198 鼓勵私人持股】【0187 韋寶舌戰趙里正】【0406 孫承宗祖大壽鬥法】【0781 朱由校的密辛】【0363 證人趙小蓮】【0955 臣子難爲】【0542 韋總裁親自坐鎮遼陽城】【0164 跟江湖奇士學過點看相】【1038 東北王】【0201 出水了】【0341 侯三升上尉譚瘋子降少尉】【0054 暫時只要男的不要女的】【0247 四平八穩的融資】【0547 得糧食者得天下】【1010 薊遼督師的官位】【0661 最帥探花郎】【0581 不按套路出牌的韋總裁】【0275 順風順水提早交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