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寧遠爭議(中)

洪承疇坐下後,讓王承恩,張若麒,王鬥三人也說兩句。

王承恩身爲中官,爲皇上寵愛的司禮監大太監,實折上達天聽,又掌握糧秣及功次覈對,督諸軍勇怯,權雄勢大,王鬥與張若麒,都謙讓着,讓公公先說。

王承恩含笑站起來,說道:“咱家也沒什麼好說的,咱家受皇上重託,定然不負聖恩。糧秣運送,一定督送到位,不讓前線戰士短了衣食。有立功的,咱家也定實場核較,不使立功將士心寒。當然,有敢畏怯後退,不盡爲國作戰者,到時也別念咱家不顧情面。總的一句話,一切爲了遼東勝局。”

王承恩的話,給在場衆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雖然他話說得和氣,但語中森然之意還是誰都聽得出來。看來想要飛黃騰達,實不能得罪此人。看得這個外表和氣,實則深沉冷森的司禮監大太監,在場衆多將官,都將其列入需要巴結的對象。

張若麟拈着自己一絲不亂的鬍鬚,似對王承恩的話極爲讚賞,不時微笑點頭,在王承恩說完後,他含笑對王鬥說道:“今日盛宴,忠勇伯是否說兩句,壯壯我軍威士氣?”

王鬥朗聲笑道:“方纔洪督與王公公都說得多了,本伯就不獻醜了,還是張監軍言說,鬥洗耳恭聽。”

張若麒謙讓幾句,也站起身來,說道:“王師雲集遼東,軍心可用,本職以爲,當乘銳而擊之,以定遼東勝局!如此,方下不負衆望。上不負聖上及諸公殷殷寄託之意。”

此話一出。遼東各官將,洪承疇的親信幕僚謝四新等人,都臉色一變。只有洪承疇含笑坐着,不動聲色的樣子。

張若麟說了一大堆,他代表朝廷。代表兵部尚書陳新甲的意思,衆人也非常給面子。

此後廳中一團和氣,衆人大杯大碗歡飲,特別遼東及入援各大將們,基本上都是長相粗野的武夫。他們大聲囔嚷,斗酒拼酒,讓廳中吵雜一片。

這種場合,王樸向來如魚得水,他在進入寧遠前。對遼東諸將嘀嘀咕咕,此時卻與吳三桂,白廣恩。馬科。祖大樂,劉肇基等人言笑晏晏。相互敬酒,哪有絲毫芥蒂的樣子?

神機營前營副將符應崇,則與密雲總兵唐通相互摟着脖子,不時發出一陣低笑,也不知在談什麼妙事。

各武夫放浪形骸,酒碗拍得咣咣響,相比之下,王鬥這一桌就比較無趣了。

總督洪承疇,是個斯文的人,遼東巡撫邱民仰,看起來比較嚴肅克板,御史出身的人,果然就是比較冷漠。還有同桌的兵備蔡懋德、張鬥諸人,他們談論些詩句詞牌,王鬥又哪懂了?

而且大家說話前,都要先對聖上及朝廷歌功頌德一番,方纔舉杯喝一小口,也沒有人敢斗酒拼酒,未免悶了點。

當然,他們對王鬥還是非常客氣的,以洪承疇爲首,不時提及一些軍事戰務,與王鬥探討,不使王鬥受到冷落。

席中,王鬥發現一個有趣的人,就是那個似乎一陣風就能吹倒的,寧前兵備道右參政仍帶降職一級蔡懋德。他一直默默坐着,只吃素菜,竟然不吃葷菜,看他坐姿,似乎在位上修撣一樣。

對蔡懋德王鬥有些瞭解,聽聞其父母皆持佛戒,蔡懋德從小受染,承繼家學,平日律身如苦行頭陀,看起來果然不假。

或許長年吃素,蔡懋德顯得極爲瘦弱,曾有人上書言其文弱,不宜擔此戍邊重任。但因其知人善任,又習於用兵,帝深信之,所以蔡懋德官運很好,歷史上蔡懋德一直任到山西巡撫。

蔡懋德默默吃菜,看王鬥似乎很注意自己,他對王鬥略略頜首,說道:“忠勇伯好釋學嗎?”

語中帶點南直隸崑山的口音。

王鬥還沒說話,遼東巡撫邱民仰己是不悅地看了他一眼,子不語亂力怪神,在酒席上談這個?還對忠勇伯這個大將談?

兵備張鬥爲人風趣,他笑道:“維立啊,佛家言不殺生,你對忠勇伯這個血戰大將談佛學,是否找錯人了?”

衆官都笑起來,蔡懋德搖頭道:“佛家講慈悲爲懷,然也有怒目金剛,斬妖除魔之說。”

見蔡懋德看着自己,王鬥沉吟了半晌,說道:“宗教博大精深,非鬥隻言片語能說清,不過宗教對安定民衆,安撫人心處頗有妙用。我們處在大千世界,對許多事務無知。無知,則產生恐懼,恐懼,便會去追思,去探尋前因後果。探尋不到時,便會迷惘,混亂,如此,佛學諸教便有其用。自度度人,心平則天下平。”

王鬥一番話,讓席上衆人都意外地看他一眼,沒想到其武人一個,竟有如此見識。

洪承疇深深地看了王鬥一眼,撫須沉吟。

蔡懋德大讚:“妙也,忠勇伯此言大妙!生死之間有大恐怖,很多人怕死後一片漆黑,實不知眼前就是黑暗,都說生死事大,卻不知剎那間生死流轉。”

蔡懋德似乎得到知己一般,與王鬥談論起生死來,看得餘者各人暗暗皺眉。

正說着起勁,兩個大將端着酒碗過來,卻是山西總兵李輔明,援剿總兵左光先。

李輔明約與楊國柱同歲,一張國字臉滿是風霜雪雨,舉止中頗爲豪邁,他來到王鬥身前,哈哈大笑道:“早聞忠勇伯大名,惜不得一見,今日相見,說什麼也得痛飲數杯!”

那左光先一臉亂蓬蓬的鬚髮,身材極爲魁梧,也爆雷似的說道:“不錯不錯,忠勇伯怎麼也得給面子,今日不醉不歸。”

王鬥站起來,笑道:“怎敢勞動李帥與左帥過來?該鬥過去敬酒纔是。”

李輔明與左光先二人,見名滿天下的忠勇伯態度和氣,這麼給臉面。都心中大悅。大笑:“那就同飲。”

李輔明原爲祖寬部下,遼東人,不過自到山西鎮後。不免與遼東各將疏遠一些。

他與援剿總兵左光先一樣,都是洪承疇任薊遼總督後,隨洪一起出關的大將。不過左光先卻原是秦軍麾下,操着滿嘴的陝地口音,素以驍勇聞名。

正說着話,又有一大批大將過來,卻是遼東總兵劉肇基,寧遠總兵吳三桂,遼東大將祖大樂,東協總兵孟道等人,身後還跟着一大羣將官。都是來向王鬥敬酒的。

看到吳三桂過來,薊遼總督洪承疇,遼東巡撫邱民仰臉上露出笑容。洪承疇更起身笑道:“長伯啊。可是來向忠勇伯敬酒的?”

吳三桂施禮道:“回督臣,正是。”

洪承疇撫須笑道:“應當的。忠勇伯治軍打仗出衆,長伯你英略獨擅,廉勇過人,也是我遼東傑俊,當多多親近纔是。”

吳三桂又再施禮道:“督臣教導得是,三桂也是這樣想的。”

祖大樂大笑道:“宣鎮有傑俊,我遼東也有傑俊,以後這天下,還是你們年輕人的。”

祖大樂此時爲祖大壽之堂弟,祖大壽、祖大樂、祖大弼三兄弟皆爲遼東大將,祖家世代爲遼東望族,勢力極大。祖大樂也算吳三桂長輩,言語中,極力爲吳三桂撐腰。

聽祖大樂這樣說,身後一干衆人都是附合,只有遼東總兵劉肇基微笑不語。

王鬥看向吳三桂,還是那樣白皙英俊,世家子弟風範盡顯無疑。看衆人樣子,竟隱隱以他爲首,很多人還語帶巴結。一旁的薊遼總督洪承疇,遼東巡撫邱民仰,也對吳三桂真心愛惜,語中多有誇讚。

“好會得人心啊。”

王鬥心中閃過這個念頭,依他得到的情報,吳三桂在任寧遠團練總兵後,在洪承疇支持下大力練兵,兩年的時間,練成遼兵二萬,都有戰鬥力。與其父吳襄一起,還練就一支吳氏家丁,內精騎二千,皆以五十騎一隊,分四十隊,每隊設一領騎官。

吳三桂將這些領騎官的姓名分別書寫在竹籤上,平日插在自己靴筒上,遇到緊急情況,便信手從靴筒中取出一簽,呼叫某領騎官,該領騎官即統領本騎隊,跟隨他衝突決陣,無往不利。

而且吳三桂也頗爲善戰,崇禎十三年,清兵圍困錦州後,不論夾馬山遭遇戰,還是奇襲清兵鑲藍旗營地,或是五道嶺伏擊戰,其人多有傑出表現。

特別崇禎十四年,清騎充斥錦、鬆各處,勢殊猖獗,錦州糧草不足,各運糧官驚心奴儆,不敢前往,吳三桂自告奮勇,以新年過節,出其不意之計,將糧草運去。

正月初二、初三兩天,他以牛騾驢車三千四百輛,裝米一萬五千石,安全躲過清兵的監視,運糧到錦州。後又空車安全返回寧遠,並未遇警,絕無疏失,更大受薊遼總督洪承疇與遼東巡撫丘民仰的誇讚。

衆人認爲,吳三桂冒險督運糧食,顯見他的膽略遠在衆將官之上,實心任事,忠可炙日。

加上父親吳襄、舅父祖大壽全力扶持,吳三桂本身也非常會做人,輕財好士,待人和藹,並無名門之後的傲氣,極受遼東上下官將好評。

吳三桂還非常善於攀附,高起潛監軍遼東時,吳三桂就認其爲義父。方一藻巡撫遼東時,吳三桂與其子方光琛結爲結拜兄弟,洪承疇經略遼東後,他又迅速與洪承疇親信幕僚謝四新結爲至交,如此精明機敏,想不發達都難。

看他身旁薊遼總督洪承疇,神情中對其依重之意明顯。

相比之下,劉肇基這個遼東總兵就有點尷尬,論後臺與威望,都不能與吳三桂相比。事實上,洪承疇己經在考慮解劉肇基職,代以吳三桂爲遼東總兵。

第794章 大側擊第413章 新營制第544章 優勢第673章 這是魔鬼第189章 開建據點第342章 所見、所聞第396章 匹夫無禮!第707章 西紅柿煮蝦第774章 越急第128章 寇可往、我亦可往第446章 血路第375章 有我舜鄉軍在,何人可以破城?第326章 殺蟲焉用牛刀第462章 神機箭第741章 暴雨第515章 及時第52章 衝突第563章 賓客如雲第215章 要不要搶一把第131章 衛城第477章 錦州危第774章 越急第601章 烏倫珠日格第478章 雞蛋第692章 到西安第400章 天使第186章 命運第826章 吾鄉第239章 王樸離去、南下真定第688章 先取湖廣,再奪陝西!第708章 死得好慘第62章 用事實說話第374章 洛陽城血腥攻防戰(下)第480章 輜重第337章 聖意第700章 儒學與督察員(中)第578章 可憐吾國吾民第621章 紅顏第270章 合兵第614章 空城第300章 擊其奔散第716章 戰爭烏雲第730章 傾瀉第563章 賓客如雲第97章 捉生第24章 建堡第483章 馬科第788章 全民第682章 不平等條約第394章 行刑!第533章 皇家臉面何在?第714章 議所向第547章 血本無歸(上)第382章 勝利第50章 銀秤第120章 大敵第486章 激鬥(上)第229章 聖旨到第417章 舉措第776章 忠與順第387章 襲城第546章 沸騰不休第805章 三方第599章 調虎離山(下)第325章 進剿第520章 長嶺山絞肉機(下)第753章 出關第59章 烏合之衆第88章 繳獲所得第681章 若大明能活第118章 懷隆兵備道第418章 忠義營第75章 新編第529章 讓他們自己玩去吧第550章 決斷第804章 六部分第341章 如潮而來(上)第45章 堡成第772章 到了第318章 尊皇攘夷、驅狼吞虎第22章 小人多第472章 薑是老的辣第374章 洛陽城血腥攻防戰(中)第706章 腰斬第63章 伏擊第70章 舊日上司第169章 想要我的女人第167章 夏稅、東路參將第85章 揚眉吐氣第18章 兼任屯堡官第807章 驚遇第216章 多爾袞、阿巴泰第705章 見習研究員第721章 銅牆鐵壁第796章 起兵第190章 盧象升丁憂第382章 勝利第2章 甲長鍾大用第243章 鉅鹿第597章 潛在威脅
第794章 大側擊第413章 新營制第544章 優勢第673章 這是魔鬼第189章 開建據點第342章 所見、所聞第396章 匹夫無禮!第707章 西紅柿煮蝦第774章 越急第128章 寇可往、我亦可往第446章 血路第375章 有我舜鄉軍在,何人可以破城?第326章 殺蟲焉用牛刀第462章 神機箭第741章 暴雨第515章 及時第52章 衝突第563章 賓客如雲第215章 要不要搶一把第131章 衛城第477章 錦州危第774章 越急第601章 烏倫珠日格第478章 雞蛋第692章 到西安第400章 天使第186章 命運第826章 吾鄉第239章 王樸離去、南下真定第688章 先取湖廣,再奪陝西!第708章 死得好慘第62章 用事實說話第374章 洛陽城血腥攻防戰(下)第480章 輜重第337章 聖意第700章 儒學與督察員(中)第578章 可憐吾國吾民第621章 紅顏第270章 合兵第614章 空城第300章 擊其奔散第716章 戰爭烏雲第730章 傾瀉第563章 賓客如雲第97章 捉生第24章 建堡第483章 馬科第788章 全民第682章 不平等條約第394章 行刑!第533章 皇家臉面何在?第714章 議所向第547章 血本無歸(上)第382章 勝利第50章 銀秤第120章 大敵第486章 激鬥(上)第229章 聖旨到第417章 舉措第776章 忠與順第387章 襲城第546章 沸騰不休第805章 三方第599章 調虎離山(下)第325章 進剿第520章 長嶺山絞肉機(下)第753章 出關第59章 烏合之衆第88章 繳獲所得第681章 若大明能活第118章 懷隆兵備道第418章 忠義營第75章 新編第529章 讓他們自己玩去吧第550章 決斷第804章 六部分第341章 如潮而來(上)第45章 堡成第772章 到了第318章 尊皇攘夷、驅狼吞虎第22章 小人多第472章 薑是老的辣第374章 洛陽城血腥攻防戰(中)第706章 腰斬第63章 伏擊第70章 舊日上司第169章 想要我的女人第167章 夏稅、東路參將第85章 揚眉吐氣第18章 兼任屯堡官第807章 驚遇第216章 多爾袞、阿巴泰第705章 見習研究員第721章 銅牆鐵壁第796章 起兵第190章 盧象升丁憂第382章 勝利第2章 甲長鍾大用第243章 鉅鹿第597章 潛在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