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九章 四海皆兄弟

對於真正的上位者而言,這樣的聚會根本就是瞎胡鬧。但是,對於這些江湖好漢們來說,卻是一樁了不起的大事。

天下英雄齊集一堂,共商拯救史公遺女的壯舉,當然個個臉上平添了幾分光彩。一個個說着豪邁慷慨的話語,彷彿全都是心懷天下的江湖大豪。

在忠義碑前的聚會,充斥着草莽氣息,雖然慷慨豪邁,卻終究難脫俗套,斬雞頭燒黃紙歃血爲盟的場面一定會出現。

好在史二爺也是江湖中人,早就做了萬全的準備,當場擺設香案燭火等物,與這麼多的英雄豪傑一起,結成了一個“忠義盟”。

所謂的“忠義盟”,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幫會,而是個非常鬆散的組織,更多是一種名義上的聯合,其實依舊是自行其是,各幹各的。

既然有了“忠義盟”這個組織,一定會推選出一位“盟主”,按照江湖上的說法,就是要有一位帶頭大哥。

一般情況下,“帶頭大哥”的人選必然是實力最雄厚的那個人,奈何這些個江湖大豪來自四面八方蕪湖市,很難說誰比誰更強,沒有一個很重可以服衆的領袖。在這種情況之下,九紋龍史二爺這個發起人就會得到大家的推舉,成爲“忠義盟”的帶頭大哥。

但史二爺卻堅辭不受,說什麼也不肯做這個“帶頭大哥”。

“自古道,蛇無頭不行,鳥無頭不飛,這帶頭大哥非你莫屬,就不要客套了。”

“是啊,你九紋龍在江湖上也是有一號的,且又得過大旗軍的勳章,資格肯定是夠了!”

當初李大帥授勳的時候,九紋龍史二曾經得到過一面下等黑鐵勳章。雖說是最低級的勳章,卻是一份莫大的榮耀。到了江湖上,則會直接轉化爲身份和地位的象徵。

雖然連史二自己都知道這面勳章的水分太大,但卻珍視萬分,就算是以他喜愛炫耀的本性也不會輕易那出現顯擺。

大旗軍的勳章,那是要留給後世子孫的資本,自己死後一定會供奉到祠堂裡的。

“咱們忠義盟最要緊的事情就是拯救環妹子,你又是史家的族人,咱們忠義盟的頭一把交椅一定要你來才行……”

聽了這話,連史二爺自己都覺得臉紅。

揚州大戰之時,史二爺確實說過這樣的話,他自稱是史公可法的族人,其實那根本就是自吹自擂在給自己臉上貼金,套用後世的說法,就是“蹭熱度”。

史可法的老家在河南,他九紋龍算是土生土長的金陵土著,雖然都姓史,卻是八竿子打不着,根本就不存在任何血緣上的關係,連遠支宗族的扯不上。

他的這個說法,對於金陵本地的百姓而言,根本就是個笑話。但是,有了今天的這個事兒,反而成了事實。

你史二肯定和史公可法存在宗族關係,說不準還是近支哩。要不然的話,你怎麼會費心費力的爲營救史環出這麼大的力氣?

就算是你心懷忠義之人,那史家太夫人是何等樣人?豈是隨便什麼人都能請出來的?

要不是你九紋龍和史家有很親近的關係,深居簡出從不露面的太夫人會出來給你站臺?

史家太夫人能夠出席今天的這場“盛會”,確實“驚世駭俗”,唯一的解釋就是史二真的是史可法的族人,甚至有可能是子侄輩的近親都不是沒有可能。

只有史二本人知道真相,他之所以能“請”得動太夫人,不是說他史二的臉大面子足,而是李大帥之功。

能夠請動太夫人的人物,不敢說絕對沒有,但也一定屈指可數,而他李吳山李大帥一定是少數幾人當中之一。

史家太夫人露面,完全就是李吳山在背後運作的結果。

但是,“江湖同道”們說起這個事情了,史二也不可能自打自臉把以前的牛皮吞回去。

江湖好漢,最講究的就是言出必行一口吐沫砸個坑。

雖然不可以否認,但史二卻另有說法。他朝着衆人團團一揖:“不受這帶頭大哥之位,不是我史二和大家客套。如此爲國爲民之事本應當仁不讓,但我史二卻知自己德行不夠威望不足,不敢居此位子,到時候我自己丟人現眼是,誤了大事就不好了。”

史二堅持不肯做這個帶頭大哥,但卻不能沒有個主事之人。對於這種情況,史二早有準備。

“我推舉一人,想必諸位兄弟一定會首肯。”

“二爺推舉何人?”

“李吳山李大帥,做咱們忠義盟的帶頭大哥,應該夠了吧?”

李大帥?

不論是身份地位還是影響力,甚而至於名頭,那才真的是如雷貫耳,肯定是足以勝任忠義盟的帶頭大哥。若是由他住持忠義盟的事物,當然也可以跟着沾光不少呢。

問題是,那李大帥是何等樣人,怎麼會理會這江湖草莽之事?

對於這些亂七八糟的“大俠”“少俠”“幫主”“寨主”而言,一個“帶頭大哥”的名頭可以給自己增添不少威望,但對於李吳山卻是“自降身份”了。

“李大帥早有書信在此!”關鍵時刻,九紋龍史二爺取出了李吳山的親筆信。

與其說這是一封書信,還不如說是一篇檄文,上面卻用的是李吳山的私人印章,雖然顯得有些不倫不類,但卻絕對是真的。

“……近聞忠義相聚之事,吳山不才,不敢落於人後。奈何軍務纏身不能親往,唯有轉書信一封以明心跡。與會者,皆忠義之士俠肝義膽之雄……”

“……英雄相聚,共商義舉,吳山視天下英雄爲兄,共舉大義之旗。待到光復河山天下太平之時,吳山定與諸位盟兄把酒言歡……辱弟吳山手書!”

李吳山的這封信並沒有什麼具體的內容,多是一些客套話,但卻被九紋龍等人視爲瑰寶,直接就扯旗了李吳山的虎皮做大旗了。

李大帥說我們這些“英雄豪傑”是他的兄弟,雖然這是一句典型的客套話,卻被史二給具體化了:“不若就讓李大帥做這個帶頭大哥,諸位意下如何?”

這還用問嗎?肯定是一千個同意一萬個同意。

於是乎,幾百人亂糟糟的舉行了一場歃血爲盟的隆重儀式,共同推舉李吳山爲忠義盟的“帶頭大哥”,遙尊李吳山爲“忠義盟”名義上的首領和精神領袖。

能和李大帥扯上關係,正是這些江湖好漢們求之不得的事兒。

雖然這事本身就是順水推舟半真半假,但是有了李大帥的這份親筆信擺在這裡,以後大家也就可以理直氣壯的和李大帥稱兄道弟了。

“李大帥是我大哥,我們曾一個頭磕在地上。”

“我和李大帥義結金蘭,是異姓的兄弟!”

這得是多麼體面的事情啊!

一場戰亂但卻熱鬧的“結拜儀式”過後,李吳山就又多了三百多個“異姓兄弟”。

“忠義盟”得到了史家的支持,還有李吳山在背後撐腰,偌大的名頭,讓這些大俠好漢們覺得臉面上有了光彩,腰桿兒也硬了很多……

“咱們老爺還真是別出心裁呢。”金雀兒把剛剛看完的那張字條丟進炭盆之中,看着紙條子在火焰中捲曲起來很快化爲灰燼,笑呵呵的說道:“和江湖好漢們義結金蘭,這種事我真的想不出來。”

那張字條,是史二通過大旗軍的外圍渠道轉過來的,詳細敘述了今天的事情。

忠義碑前忠義相聚,這事固然是李吳山的授意,但卻是金雀兒具體策劃實施。要不然的話,僅憑一個史二不可能弄出這麼大的聲勢。

對於銀雀兒來說,這完全就是一場熱熱鬧鬧的大戲,她尤其喜歡那些個“江湖好漢”,並且充滿了好奇心。

“我聽別人說,江湖上的高手,全都厲害的很,一個人最少能打十個,什麼譚家拳、五虎斷門刀,都是頂頂厲害的武術。”

江湖好漢全都是武林高手,高來高去的輕功,隔山打牛的拳法,摘葉飛花的暗器,等等這些江湖傳聞讓銀雀兒無比神往。尤其是那些個“俠女”們除暴安良的故事,她早就聽過無數遍了,甚至經常幻想自己和某個功夫高絕的名門正派的少俠行走江湖的故事……

這種事兒,也就只有天真的銀雀兒纔會信以爲真,金雀兒卻是一丁點都不信。

什麼樣的武林高手也擋不住正規軍的衝殺,一個江湖好漢或許真的能匹敵一個戰兵,但一百個江湖高手絕對打不過一百個戰兵。

協同配合衝鋒陷陣,這些個東西不是江湖好漢們能夠匹敵的。

要是江湖好漢們真的那麼厲害,國家還養那麼多的正規軍做甚?

江湖傳說大多不靠譜,多是些誇大甚至神話了的東西,最多也就是騙一騙銀雀兒這樣的無知之人罷了。

但這不代表他們沒有影響力。

他們的影響力不是體現在戰鬥力層面,而是體現在輿論層面。

所謂的江湖好漢,多是地方上的幫會組織,對於下層的影響力很強。

李吳山之所以做這個“帶頭大哥”,就是看中了他們的對下層的這種影響力。

廟堂之上的袞袞諸公,對於江湖人士大多秉承一種深惡痛絕的態度,卻忽視了他們的影響力。若是運用得法,這將是一股很大的力量……

第四百章 罪不可恕第一百四十三章 樹碑建廟第一百三十三章 會師第三百一十九章 絕對自信第二百九十三章 皇帝站臺第五百三十三章 忘年交第四百八十七章 退位詔書第五百一十章 烈火焚城第五百四十六章 皇位皇權第三百三十章 亂臣賊子第二百三十七章 拒不配合第四百一十章 狹路相逢第四十八章 大明末日第四百零一章 肘腋之變第三百四十九章 反正第三百五十三章 降不得第一百五十一章 兄弟情深第四百七十四章 飯後閒談第一百五十八章 營救太子第一百八十五章 首至金陵第三百三十三章 真空地帶第二百二十六章 我是天王第三百四十九章 反正第二百六十七章 戰爭機器第四百六十章 應對之法第一百八十六章 帥府第二百二十六章 我是天王第五百五十五章 欠債鬼第三百六十四章 全面失控第八十二章 只爲求財第二百三十九章 私縱第四百四十三章 遷都之事第三百一十九章 絕對自信第六章 走後門兒第四百零一章 肘腋之變第一百六十四章 形勢危急第二百四十八章 有生之年第五百六十五章 蜀中神童第五百零二章 絕地反殺第四百五十三章 上天之子第五百四十四章 全球視野第二百四十三章 前任現任第四百四十章 匹配天家第五十八章 最終籌備第一百四十三章 樹碑建廟第五百章 極北之地第三百九十六章 大凶之兆第一百零六章 你要幹嘛第九十六章 半壁君臣第五百一十九章 成本問題第三百五十五章 小官難當第一百四十二章 揚州不孤第二百七十六章 父與子第二百七十五章 初露崢嶸第四百零六章 絕處逢生第五百四十九章 搬石砸腳第三百五十六章 怕啥來啥第四百九十五章 改良時代第一百九十二章 兇僧真悟第一百五十五章 二人之力第二百二十八章 自行其是第七十一章 自願捐獻第七十章 勸善書第五百二十一章 報應不爽第一百四十三章 樹碑建廟第三百二十九章 狼子野心第二百零二章 授勳大典第三百九十六章 大凶之兆第二百八十五章 保密工作第二百三十一章 專業專家第四百六十七章 煙消雲散第一百二十四章 原來是他第二百六十章 皇商第六十六章 前朝新朝第三百一十三章 小題大做?第一百七十五章 通風報信第七十六章 家底兒第一百一十二章 金雀兒的疑慮第二百四十章 殿試第十七章 辮子兵第二百二十二章 一心當官第三百七十八章 千鈞重託第二百五十三章 回籠覺第七十四章 水運專家第二百零四章 上天之子第八章厲害之處第二百九十六章 癡傻對手第十章 大比賽第十九章 戰場紀律第三百七十九章 蝴蝶之翼第二百四十九章 江北總督第五百八十二章 英雄歸來第一百五十章 最後撤離第三百二十一章 向我開炮第一百六十五章 鐵血宦官第三百七十五章 破事一籮筐第四百零七章 撤離第三十三章 陛見第十章 大比賽第一百九十五章 乾坤逆轉
第四百章 罪不可恕第一百四十三章 樹碑建廟第一百三十三章 會師第三百一十九章 絕對自信第二百九十三章 皇帝站臺第五百三十三章 忘年交第四百八十七章 退位詔書第五百一十章 烈火焚城第五百四十六章 皇位皇權第三百三十章 亂臣賊子第二百三十七章 拒不配合第四百一十章 狹路相逢第四十八章 大明末日第四百零一章 肘腋之變第三百四十九章 反正第三百五十三章 降不得第一百五十一章 兄弟情深第四百七十四章 飯後閒談第一百五十八章 營救太子第一百八十五章 首至金陵第三百三十三章 真空地帶第二百二十六章 我是天王第三百四十九章 反正第二百六十七章 戰爭機器第四百六十章 應對之法第一百八十六章 帥府第二百二十六章 我是天王第五百五十五章 欠債鬼第三百六十四章 全面失控第八十二章 只爲求財第二百三十九章 私縱第四百四十三章 遷都之事第三百一十九章 絕對自信第六章 走後門兒第四百零一章 肘腋之變第一百六十四章 形勢危急第二百四十八章 有生之年第五百六十五章 蜀中神童第五百零二章 絕地反殺第四百五十三章 上天之子第五百四十四章 全球視野第二百四十三章 前任現任第四百四十章 匹配天家第五十八章 最終籌備第一百四十三章 樹碑建廟第五百章 極北之地第三百九十六章 大凶之兆第一百零六章 你要幹嘛第九十六章 半壁君臣第五百一十九章 成本問題第三百五十五章 小官難當第一百四十二章 揚州不孤第二百七十六章 父與子第二百七十五章 初露崢嶸第四百零六章 絕處逢生第五百四十九章 搬石砸腳第三百五十六章 怕啥來啥第四百九十五章 改良時代第一百九十二章 兇僧真悟第一百五十五章 二人之力第二百二十八章 自行其是第七十一章 自願捐獻第七十章 勸善書第五百二十一章 報應不爽第一百四十三章 樹碑建廟第三百二十九章 狼子野心第二百零二章 授勳大典第三百九十六章 大凶之兆第二百八十五章 保密工作第二百三十一章 專業專家第四百六十七章 煙消雲散第一百二十四章 原來是他第二百六十章 皇商第六十六章 前朝新朝第三百一十三章 小題大做?第一百七十五章 通風報信第七十六章 家底兒第一百一十二章 金雀兒的疑慮第二百四十章 殿試第十七章 辮子兵第二百二十二章 一心當官第三百七十八章 千鈞重託第二百五十三章 回籠覺第七十四章 水運專家第二百零四章 上天之子第八章厲害之處第二百九十六章 癡傻對手第十章 大比賽第十九章 戰場紀律第三百七十九章 蝴蝶之翼第二百四十九章 江北總督第五百八十二章 英雄歸來第一百五十章 最後撤離第三百二十一章 向我開炮第一百六十五章 鐵血宦官第三百七十五章 破事一籮筐第四百零七章 撤離第三十三章 陛見第十章 大比賽第一百九十五章 乾坤逆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