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半壁君臣

南京皇城,赤珊宮。

這座赤珊宮是臨時改建的,說起來還有個典故。

在久遠的遠古時代,舜帝治理天下有功,東海龍君獻上一座九尺高的血珊瑚作爲禮物。自此以後,血珊瑚就成爲天下太平四海康樂的象徵。

不久之前,弘光帝也得到了一座血珊瑚。

這座血珊瑚高有六尺餘,通體嫣紅如血,又用黃金美玉雕刻了一個底座兒,美輪美奐價值連城,弘光帝十分喜愛,專門修建了一做殿宇用來觀賞這個寶貝。

和他老子老福王一樣,弘光帝極是貪婪。把搜刮來的金銀珠寶及各色珍玩全都堆在這赤珊宮中,整日把玩。

這位登基還不足一年的大明天子不僅“喜珠玉”,而且“好酒色”。

有了珍寶美玉,沒有美人當然是不完美的。

廣徵天下秀女充實內廷,現如今的後宮之中,光是從各地徵選出來的佳麗就有一萬多人,可謂規模空前。

從血緣關係上來看,弘光是崇禎皇帝的堂兄弟,但生活作風卻截然向相反,走了兩個完全不同的極端。如果九泉之下的崇禎皇帝知道自己的繼任者如此窮奢極欲,一定會氣的從地底爬出來將這個肥胖如豬的傢伙暴打一頓。

或許是因爲太過於肥胖的緣故,弘光帝很少穿衣服,整日裡袒胸露腹,連吃飯或者是出恭都需要好幾個宮人服侍,要不然的話,光是那一身亂顫的肥肉就能把他贅趴下。

這座赤珊宮中,除了金銀珠寶之外,就是數不清的女人。

弘光帝不僅愛享樂,而且會享樂。在龍榻四周堆滿金珠美玉,耳畔幾十名美女吹拉彈唱,絲竹之聲悅耳,彷彿人間仙境。

爲了滿足近乎於變態的色慾,弘光帝命令那些個歌舞的女子僅披一層粉色的輕紗,在輕歌曼舞中斜臥在滿是珠光寶氣的龍榻之上,醉眼惺忪的享受着人間極樂……

微一張口,馬上就有宮女把早就準備的美酒送到嘴邊兒……

當馬士英過來奏事的時候,弘光帝才老大不情願的命人撤去了絲竹舞樂。

對於這個萬歲爺的享樂,雖然有些反感,但馬士英卻並不準備“勸諫阻止”,而是聽之任之,如果弘光帝是雄才大略奮發圖強的英主,馬士英就真的不放心了,好在這個肥豬一般的傢伙確實是一個廢物,整日裡沉溺於酒色之中,反而更讓馬士英放心。

馬士英唯一擔心的事情就是:弘光帝太過於注重享樂,而且醉心彈丸之術,每天都要服用道士們貢上來的鉛汞之藥,那可不是什麼好東西,若是吃的太多會對身體造成巨大傷害,馬大人可不希望自己辛辛苦苦的立起來的這個皇帝再發生一出“紅丸案”……

“陛下身系天下,千萬保重龍體。”

弘光帝用鼻子發出“嗯”“嗯”的聲音,也不曉得是什麼意思。

“臣之所奏,不過有二。”

“其一,潁州那個真僞不明的太子最近鬧騰的厲害,不僅出兵豫西,還招降納叛,很是聚攏了些人馬……”

說起潁州的那個太子,弘光帝是知道的,但卻並不怎麼在意。

因爲他知道馬士英等人一定會擺平這個事情。

甭管那個太子是真還是假,馬士英一黨都不會承認,因爲他們的權勢和地位全都維繫於弘光一朝。先不說那個太子尚且真假難辨,就算真的是崇禎朝的天子,馬士英也絕對不會承認。而且新朝早已建立,就算是太子來了又能怎樣?總不能退位讓賢由前朝太子做江南的皇帝吧。

這件事兒完全不用擔心。

“效忠於太子的大旗軍調動頻繁,似欲染指中都。”

最近這段時間,大旗軍的調動非常明顯,擺明就是要進攻鳳陽的架勢,這讓馬士英很擔心。

中都留守鳳陽府到底有多麼空虛,沒有人比馬士英更清楚了。

那是自己的根基之地,絕對不能落在別人手中。

“臣欲調江北劉澤清部協守鳳陽,一來是爲了鞏固江右,而來也是爲了震懾大旗軍,讓他們不敢輕舉妄動。”

弘光帝還是沒有說話,又“嗯”了一聲。

肥胖如豬的弘光帝雖然很蠢,但卻一點都不傻。他知道馬士英這麼做純粹就是爲了他自己的利益。但卻不得不聽之任之。

如果沒有馬士英的擁立之功,自己就做不到皇帝的寶座上。如果不是馬士英極力擁戴,這個皇位就坐不穩。

“只是……調動江北人馬,恐怕史可法會有些微詞,但攘外必先安內是早就定下的方略,也由不得他史可法了。”

“近日,調動左部人馬東進江南的論調又塵囂日上,東林黨人還是不死心呢。”

說起東林黨人,弘光帝的眼睛裡終於有了些神采,毫不猶豫的說道:“不許左良玉過來。”

“臣也是這麼個意思,左良玉的百萬大軍一旦開赴過來,到時候的情形就不好說了……”

只要左良玉的人馬過不來,就憑東林黨的那些個傢伙們,不管他們跳的多高喊的口號有多麼響亮,也是不濟事的,根本就改變不了什麼。

關於這一點,馬士英和弘光帝的意見完全一致。

“從眼下的局勢來看,建虜已有了南下之意……”

說起建虜,弘光帝臉上的肥肉就忍不住的跳了幾下。

這個蛤蟆天子從來都沒有見過建虜的辮子兵,但卻見過昔日的闖軍。

闖軍攻破福王府的情形依舊曆歷在目,他還清清楚楚的記得闖軍的可怕。

闖賊的軍馬洶洶百萬勢不可擋,輕而易舉就攻破了洛陽和開封這兩座重鎮。但是遇到了建虜的八旗辮子兵,就被打的毫無還手之力,眼看着李闖就要被打崩了。

闖軍可怕,建虜的戰鬥力更強,若是真的進攻江南,恐怕這金陵繁盛之地就保不住了。

“若是建虜南侵……可有應對之法?”

“江北防線固若金湯,更有四鎮二十萬人馬,”馬士英說的信心十足:“長江天險飛鳥難渡,但凡清軍還有一點理智,就絕不敢進犯江南。”

江北四鎮的那二十萬人馬給弘光帝帶來了一絲底氣,再加上心目當中的長江天險,終於有些了虛無縹緲的安全感:“這樣最好,只是聽說八旗辮子兵戰力驚人……”

“陛下無需擔憂,江北雄兵根本就不需與建虜決戰,只需將清軍拖住即可。”馬士英信心滿滿的說道:“清軍主力困頓江北,賊兵必然趁勢反撲。到時候陛下作壁上觀,收服北地光復大明指日可待!”

這句話就是江南防禦戰的核心戰略:賊虜相殺。

江南朝廷根本就沒有想過要和清軍決戰,他們制定的戰略核心就是防禦。

只要把清軍拖住,讓他們過不了長江,必然久拖生變。

川、陝、湖廣的賊軍一定會趁勢反撲,給建虜一個厲害看看。到時候就可以隔岸觀火,坐視賊虜相殺,然後就是“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老套路了。等到賊和虜殺的兩敗俱傷的時候,就可以盡起江南之兵收復北地,再現大明輝煌了。

收復北地?

弘光從來就沒有過這樣的念頭。

在弘光的心目當中,宋高宗就是他的偶像和人生目標:坐擁江南半壁,壽數綿長,做一個太平天子,想怎麼玩就怎麼玩,享盡人間富貴也就是了。

至於說光復舊都重整大明,作爲朱氏子孫的弘光帝知道自己沒有那個本事,也不做那樣的奢望,還是等到子孫後代出了雄才大略的英主之後再說吧。

“我聽說……朕聽說最近城裡邊的讀書人又鬧騰起來了,還組了個什麼學社,說的全都是北伐之事,有這麼回事嗎?”

“是錢謙益說的吧?”馬士英不屑的說道:“這錢謙益本就是東林黨人,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做派臣早就見的多了。不過是空口大言不切實際的空談而已,北伐……說的好聽,他們也就過過嘴癮罷了。”

東林黨人空口白話的唱高調已不是一年兩年了,真要是按照他們的想法去治理國家,未必能比現在更好。

那些個狗屁不懂的窮酸書生們還是高喊着“北伐”的口號,而且喊的震天響,擺明了就是不切實際的滿口妄言。

北伐?

上嘴皮一碰下嘴皮就能說出“北伐”二字,簡直荒謬。

就眼下這個局勢,能保住江南半壁就已經很不錯了,哪裡還有北伐的實力?

北伐的兵士從何處調集?所需的糧餉從哪裡來?那些個傢伙全然不顧這些最現實的問題,只是拼命的唱高調,早已讓馬士英不勝其煩了。

什麼狗屁的學社,肯定是借了東林黨人的勢,再加上浙社等人推波助瀾,肯定沒好事兒。

馬士英一黨中人早就看錢謙益等東林黨人不順眼了,要不是多有顧忌,早就一腳將他提出朝局了。

既然錢謙益這麼跳,就應該把他幹掉了,至少也要把這個空口大言的老東西排擠到權利圈兒之外,免得他總是噁心人。

眼下的學社風潮,就是一個很不錯的機會,稍用些手段就能攀扯到錢謙益的身上。雖說治國無能,但是構陷污衊打擊異己這種事情,馬士英早已做的輕車熟路了……

第二百五十一章 高僧大德第一百八十一章 僞造證據第四百一十三章 神仙日子第二百五十四章 叫板第五百一十二章 請降第三百一十章 珍珠項鍊第九十五章 一己之私第四百二十八章 裁軍之事第五百五十三章 最後超越第四百三十一章 戰後事宜第七十四章 水運專家第四百零二章 一錯再錯第一百一十六章 孤立無援第五百八十二章 英雄歸來第一百九十三章 佛門金剛第四百五十章 小小物件第三百零四章 二子第一百九十七章 抗旨不遵第二百九十四章 皇上聖明第二百五十六章 文武並進第一百五十七章 先行跑路第三百零三章 胥吏第七十七章 老來得子第五百九十一章 亡國之君第二百零六章 武穆遺風第二百九十四章 皇上聖明第二百六十七章 戰爭機器第六十一章 城頭變換大王旗第二百五十章 艱難困苦第八十八章 裝傻充愣第七十四章 水運專家第五百九十二章 毫不在意第二百九十三章 皇帝站臺第五百五十五章 欠債鬼第四百一十一章 鏖戰京畿第五十七章 懇請成軍第六十四章 大智如妖第四百七十二章 兩個選擇第二百一十九章 隱喻第四百三十七章 自力更生第二百零九章 報應不爽第二百一十五章 軍校學生第三百八十七章 醉翁之意第四百五十一章 離家出走第二百七十三章 拙劣的表演第一百五十章 最後撤離第六十章 最後撤離第四章 銀雀兒第四百三十六章 恩斷義絕第三百八十四章 老崔故智第二十七章 贖肉票第三百六十四章 全面失控第一百二十六章 膽大包天第六十六章 前朝新朝第三百七十章 大帥學徒第四百三十二章 醫者之心第三百七十三章 寧死不降第二十二章 賣隊友第四百九十六章 光棍皇帝第一百九十章 勝利在望第三章 野狼崽子第三百三十三章 真空地帶第一百八十四章 生產關係第五百二十二章 驕兵第十二章 我最懂你第二百七十八章 有樣學樣第三十七章 江湖騙子第四百六十五章 狗屎運第一百零八章 妖夢入懷第四百零五章 雷霆救兵第一百六十五章 鐵血宦官第一百四十二章 揚州不孤第五百三十九章 誓言之重第二百二十章 敢爲天下先第四百一十二章 騎兵衝陣第一百五十七章 先行跑路第一百零一章 最是交情見面初第四百八十七章 退位詔書第三百八十六章 和議第二百二十五章 馳援遠方第五百零八章 三心二意第二百八十九章 賭國運第五百三十八章 寡婦再嫁第三百四十章 知府人選第二百五十七章 永福秘事第五百三十七章 神奇之物第四百九十七章 淪落至此第二百三十一章 專業專家第四百五十二章 不給面子第一百二十一章 小小縫隙第八十六章 夫妻夜話第五百八十八章 只是漸凋零第四百零四章 反鎖大門第三百六十一章 我族長興第二百四十一章 大婚第四百六十六章 巍巍雄關第五百零四章 打回去第五百六十六章 走向彼方第八十三章 小城固州第三十八章 戰略眼光
第二百五十一章 高僧大德第一百八十一章 僞造證據第四百一十三章 神仙日子第二百五十四章 叫板第五百一十二章 請降第三百一十章 珍珠項鍊第九十五章 一己之私第四百二十八章 裁軍之事第五百五十三章 最後超越第四百三十一章 戰後事宜第七十四章 水運專家第四百零二章 一錯再錯第一百一十六章 孤立無援第五百八十二章 英雄歸來第一百九十三章 佛門金剛第四百五十章 小小物件第三百零四章 二子第一百九十七章 抗旨不遵第二百九十四章 皇上聖明第二百五十六章 文武並進第一百五十七章 先行跑路第三百零三章 胥吏第七十七章 老來得子第五百九十一章 亡國之君第二百零六章 武穆遺風第二百九十四章 皇上聖明第二百六十七章 戰爭機器第六十一章 城頭變換大王旗第二百五十章 艱難困苦第八十八章 裝傻充愣第七十四章 水運專家第五百九十二章 毫不在意第二百九十三章 皇帝站臺第五百五十五章 欠債鬼第四百一十一章 鏖戰京畿第五十七章 懇請成軍第六十四章 大智如妖第四百七十二章 兩個選擇第二百一十九章 隱喻第四百三十七章 自力更生第二百零九章 報應不爽第二百一十五章 軍校學生第三百八十七章 醉翁之意第四百五十一章 離家出走第二百七十三章 拙劣的表演第一百五十章 最後撤離第六十章 最後撤離第四章 銀雀兒第四百三十六章 恩斷義絕第三百八十四章 老崔故智第二十七章 贖肉票第三百六十四章 全面失控第一百二十六章 膽大包天第六十六章 前朝新朝第三百七十章 大帥學徒第四百三十二章 醫者之心第三百七十三章 寧死不降第二十二章 賣隊友第四百九十六章 光棍皇帝第一百九十章 勝利在望第三章 野狼崽子第三百三十三章 真空地帶第一百八十四章 生產關係第五百二十二章 驕兵第十二章 我最懂你第二百七十八章 有樣學樣第三十七章 江湖騙子第四百六十五章 狗屎運第一百零八章 妖夢入懷第四百零五章 雷霆救兵第一百六十五章 鐵血宦官第一百四十二章 揚州不孤第五百三十九章 誓言之重第二百二十章 敢爲天下先第四百一十二章 騎兵衝陣第一百五十七章 先行跑路第一百零一章 最是交情見面初第四百八十七章 退位詔書第三百八十六章 和議第二百二十五章 馳援遠方第五百零八章 三心二意第二百八十九章 賭國運第五百三十八章 寡婦再嫁第三百四十章 知府人選第二百五十七章 永福秘事第五百三十七章 神奇之物第四百九十七章 淪落至此第二百三十一章 專業專家第四百五十二章 不給面子第一百二十一章 小小縫隙第八十六章 夫妻夜話第五百八十八章 只是漸凋零第四百零四章 反鎖大門第三百六十一章 我族長興第二百四十一章 大婚第四百六十六章 巍巍雄關第五百零四章 打回去第五百六十六章 走向彼方第八十三章 小城固州第三十八章 戰略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