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三章 上天之子

白晃晃的日頭耀的人睜不開眼,滾滾熱浪撲面而來,別說是下雨了,天上連一絲雲彩都沒有。

就算是真龍天子親自下場求雨,老天爺也沒有給他這個面子,照樣不下雨。

這讓復隆皇帝非常非常的懊惱,他已經開始後悔了,後悔自己沒有頂住輿論的壓力。當初若是不親自求雨的話,還好說一點。現在已經親自求過了,還是不下雨,這應該怎麼解釋?

是說自己失德?還是說自己根本就不是真正的真龍天子?不論怎麼說都是非常不利的。

老天爺連皇帝的面子都不給,一滴雨水都沒有求下來,以後的輿論是不是更加的洶涌如潮?

唯一的辦法就是下一份《罪己詔》,做一番自我檢討,把責任承攬到自己的身上,還能爭取到主動。

不過這《罪己詔》一下,就是潑出去的水再也收不回來了,會成爲帝王生涯中的一個重大污點。

也不知是因爲心情太過於糟糕,而是求雨的時候中了暑,當天晚些時候復隆皇帝就“龍體欠安”,其實就是病倒了。

茶飯不思,發着低燒,嘴角起了一圈兒大燎泡,身上的虛汗出了一層又一層,一會說冷一會說熱,那太醫們折騰了個臭夠。

好不容易到了第二天晚上,用了不知道多少湯藥之後,皇帝的病情總算是沉穩下來,,終於進了點湯水平躺在龍榻上睡着了。

翁皇后憂心皇帝的病情,衣衫不解的照顧了足足兩天,約莫到了丑時初刻前後,昏睡了幾個時辰的復隆皇帝忽然驚醒,劈頭蓋臉的問出了一句話:“下雨了沒有?”

皇帝的病情,其實就是因爲這場求雨給鬧的,本來就是炎熱的天氣裡,又結結實實的熱了一回,然後有患得患失憂心忡忡,不病倒那才真是活見鬼了呢。

復隆皇帝一直都在惦記着下雨的事兒,睡覺都不得安穩呢。

可天氣晴好的很,哪裡來的雨水呀?

就在這個時候,忽然傳來一陣陣隆隆之聲。

雷聲?

翁皇后以爲是自己聽錯了,但復隆皇帝卻死死的抓住了她的手腕,好像神經質一般的詢問着:“是不是打雷了?是不是打雷了呀?”

外面的太監急急忙忙的奔跑進來,普通一聲跪倒在龍榻之前,已經喜的語無倫次了:“恭喜萬歲賀喜萬歲,雲從東來風從東北起,打雷了打雷了……”

還不等太監把話說完,猛然一道閃電劃過,緊接着就是一聲炸雷。

病中的復隆皇帝猛然翻身坐起:“打雷了,真的打雷了,朕……上蒼帝天迴應了朕的祈求,迴應了呀!”

“萬死龍體欠安,宜靜養……”

這個時候的復隆皇帝哪裡還顧得上靜養,歡喜都要哭了,手舞足蹈的大叫着:“朕乃上天之子,區區病患何足道哉?內外人等全都叩謝上蒼帝天,喜迎甘霖……速速取朕的袞服來……快……”

又一次穿上那套之後在重大祭祀場合纔會穿上的大禮服,復隆皇帝率領着翁皇后和一衆的宮人大踏步出門而去。

夜空之中,一道道妖冶的閃電劃過蒼茫,一聲聲驚雷滾滾而來,風起雲涌早已不見星月。復隆皇帝跪倒在階下不住叩拜,早已激動的熱淚盈眶,不住的喃喃祈禱:“朕以涼德尤獲上蒼垂憐,惶恐之至惶恐之至啊。皇天厚土在上,列祖列宗在上,天意至此,朕已盡知。必勤政而愛民,必時時臨淵事事履薄,許國以泰許民以安,以慰上蒼眷顧之心……”

“朕何德何能?竟獲帝天之眷?朕何以報之?何以報之啊!”

就在這個時候,復隆皇帝忽然感覺臉上一涼,頓時淚如雨下。

老天爺還了他天大的面子,竟然下雨了,真的下雨了。

這一場祈雨大典沒有白費,總算把雨水給求下來了、

對於復隆皇帝而言,雨水是,上蒼的眷顧是大。這一場雨足以說明老天爺還是很看重他的,這就說明大明仍然深受上天的眷顧。

還有什麼比老天爺更大的嗎?

這就是天意,這就是天命!

銅錢大的雨點子噼裡啪啦的砸落下來,復隆皇帝不住的望空而拜,前所未有的虔誠。

連皇帝本人都在那裡跪着呢?誰敢找地方避雨?要是有人真的敢躲避雨水的話,一定會觸怒上天,到時候有一百顆腦袋都不夠砍的。

憋了這麼久的雨水越下越大,天地之間一片蒼茫,視野之內全都是白茫茫的雨線,瞬間就把衆人淋成了落湯雞。

翁皇后最爲關心皇帝的身體,命人撐起了一把傘想要給復隆皇帝遮一下雨水,卻被複隆皇帝大力推開。

“萬歲龍體要緊吶……”翁皇后聲的提醒着。

“朕有上蒼眷顧,百無禁忌。”

雖然剛剛大病了一場,自己還沒有痊癒,但復隆皇帝不認爲那是一場病,也不認爲那是自己的身體有毛病,而是當成了上天的懲罰。

祈雨的時候就已經說過了:如果自己做錯了什麼事情,希望上天把懲罰降臨到自己的身上,別讓全天下的老百姓跟着一起受罪。

那場病就是老天爺給的懲罰,就應該受着。懲罰過後,老天爺的怒火已經平息,並且降下了甘霖,這就足以說明老天爺還是很眷顧自己的,依舊在眷顧着這煌煌大明天下。

有老天爺罩着,當然什麼都不怕了,又怎麼會在乎被甘霖弄溼了身子呢?

還別說,老天爺給復隆皇帝的這個面子還真的不呢,大雨越來越大越來越猛,如傾盆似瓢潑,竟然一發不可收拾,一直到了拂曉時分才漸漸雨住雲收。

瓢潑大雨下了兩個時辰,所有的宮人還有翁皇后就陪着復隆皇帝淋了兩個時辰的雨。

這場大雨來的太及時了,似乎天然就是迴應復隆皇帝的求雨行爲,看起來就好像是老天爺在配合復隆皇帝一般。

從大雨剛剛開始下的那一刻開始,幾乎所有的臣子都已經意識到了這一點,這絕對是個報喜的好機會,不趁着這個機會猛拍皇帝的馬屁那就真的成傻子了。

因爲這場大雨,“順天應人”“喜獲甘霖”“上天眷顧”等等這些類似的言辭看起來也就不那麼肉麻了,反而顯得恰如其分,必定可以討得皇帝的極大歡心。

“旱情得以解”“黎禾得以救”“生民欣喜萬衆頌揚”“江河暴漲水位飆升”“旱情無虞”這樣的奏報準備了不知道多少。

第二條早晨上朝的時候,諸位臣工故意把靴子弄溼,在袍服上弄出了很多黑乎乎的泥點子,藉以表示昨天晚上的那場雨水真的很大,而這些全都是皇帝的功勞,是皇帝親自求雨的行爲感動了上蒼,所以纔會喜降甘霖解除旱情。

就在這些大大的臣子準備了拍馬屁的時候,皇帝卻沒有上朝,正式的說法是:

“上不豫,罷朝!”

在工作態度方面,復隆皇帝完全繼承了他老爹崇禎皇帝的做法,勤奮的很。總是三更不眠五更即朝,幾乎從來沒有出現過“從此君王不早朝”的狀況。要是大明王朝設立一個勤奮獎的話,復隆皇帝覺得能夠獲獎。

但是,在今日這個特殊的日子裡,復隆皇帝卻非常罕見的“罷朝”了。

“上不豫”的意思就是皇帝病了,當年的萬曆皇帝幾十年不上朝,就是用的這個藉口。但是復隆皇帝不是萬曆皇帝,他真的沒有找藉口,而是確實病了。

祈雨儀式上幾乎當場熱的暈厥過去,肯定是中暑了,又是着急又是上火折騰了一整天,還不等身體狀況有所好轉,就又淋了半夜的雨,一下子病倒完全就在情理之中。

復隆皇帝年輕力壯,就算是偶然有些病災的也算不了什麼,稍微用幾幅湯藥,將養幾日估計很快就可以痊癒,到時候就又是生龍活虎的樣子了。

這是幾乎所有人的想象,所以大家並不是很在意。

其實,復隆皇帝的病情遠比這些臣子想象中的更爲嚴重。

原本的低燒忽然轉爲高燒,牙關緊咬當場暈厥,早已把太醫們急的團團轉了,但卻束手無策。一直到了第二天晚上,昏迷不醒的復隆皇帝才終於幽幽醒轉,但身體狀況卻大不如前,看樣子得需要好好的將養一段時間了……

雖然身在大病之中,身體虛的不行,連走路都需要人攙扶,但復隆皇帝卻堅持要繼續親自處理政務。以他現在的身體狀況,這幾乎是一個無法完成的任務,尤其是在他決心要廢掉內閣的情況之下,工作量相當之大。

好在復隆皇帝有一個很不錯的幫手:長平公主。

長平公主作爲復隆皇帝的“臨時秘書”,在一定稱帝上分擔了皇帝的繁重工作,將那些奏摺和條陳先做處理,只選出一部分重大和緊急事物交由皇帝本人親自處理,其他那些不怎麼要緊的常規事物,則由公主殿下代替皇帝陛下處理……

在路恭行記載的史書中,提到了這一點:祈雨畢,雨至而上不豫,帝女始協理政務,效之!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雖然皇帝真的求來了雨水,卻因此而病倒了。公主殿下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協助皇帝辦公的,而且做的很不錯!

被路恭行記載於史書當中的寥寥數語,看起來完全就是輕描淡寫,卻對歷史造成了極其深刻的影響……

第五百七十章 冷酷無情第四十九章 最後的囑託第二百一十五章 軍校學生第四百七十一章 海州模式第五十七章 懇請成軍第三百零一章 拱手相讓第二百六十八章 誇海口第三百七十七章 攝政王第一百零一章 最是交情見面初第五百七十九章 青出於藍第五十二章 擋路者死第二百二十五章 馳援遠方第五百四十四章 全球視野第五十八章 最終籌備第一百八十六章 帥府第四百二十七章 手法粗糙第三百二十五章 壁虎斷尾第一百八十七章 絕不回援第五百零八章 三心二意第一百八十七章 絕不回援第三百四十三章 驚雷第二百八十九章 賭國運第二百三十三章 山雨欲來第四百九十一章 不是納妾第三百一十八章 百座書樓第三百一十四章 拒絕參加第三百三十七章 復仇之火第四百二十三章 最終處置第二百零九章 報應不爽第四百三十二章 醫者之心第三百八十四章 老崔故智第一百二十一章 小小縫隙第四百二十六章 天家覺悟第四百五十八章 一面之緣第五百一十二章 請降第四百零八章 聽天由命第五百章 極北之地第四百五十九章 全新路途第三十五章 太子師第一百八十一章 僞造證據第四百一十四章 推心置腹第四百零八章 聽天由命第六十二章 血海深仇第六十二章 血海深仇第九十五章 一己之私第一百七十一章 老子不信第四十一章 我是有身份的人第一百三十章 欲速不達第二百六十七章 戰爭機器第八十三章 小城固州第四十三章 債主上門第一百八十五章 首至金陵第二百三十六章 重大影響第三百九十九章 改旗易幟第五百五十六章 謎底揭開第一百一十七章 犧牲之決心第一百零七章 君臣失和第二百三十九章 私縱第三百四十四章 兩道聖旨第三百一十九章 絕對自信第五百七十章 冷酷無情第四百五十一章 離家出走第二百一十九章 隱喻第二百九十三章 皇帝站臺第五百六十四章 時代變革第四百零九章 使命第四百九十四章 你答應嗎第四百三十一章 戰後事宜第二百七十章 夜雨蒼茫第五百三十二章 失去太平洋第四百七十八章 祥瑞之鹿第二百一十六章 小狼初長成第二百九十章 不需報答第四百六十章 應對之法第三百六十二章 我是臥底第二百四十三章 前任現任第四百八十三章 兄終弟及第九十三章 手中筆掌中刀第三百二十四章 扛把子第八十九章 雙簧第四百零五章 雷霆救兵第四十九章 最後的囑託第五百五十八章 九天攬月第三百一十九章 絕對自信第二百一十章 告天下書第二百六十一章 商業援助第一百一十章 荒堂之君第四百一十八章 鑽空子第二百四十六章 繼承者第二百五十章 艱難困苦第四百七十三章 你猜對了第一百八十九章 忠奸之辯第四百五十六章 人心思定第三百七十四章 秦王談話第三百四十八章 小兵心思第三百八十八章 談判鬧劇第五百一十五章 熱血少年第五百四十三章 孤懸海外第六十三章 柔弱女子第一百二十八章 敢死隊
第五百七十章 冷酷無情第四十九章 最後的囑託第二百一十五章 軍校學生第四百七十一章 海州模式第五十七章 懇請成軍第三百零一章 拱手相讓第二百六十八章 誇海口第三百七十七章 攝政王第一百零一章 最是交情見面初第五百七十九章 青出於藍第五十二章 擋路者死第二百二十五章 馳援遠方第五百四十四章 全球視野第五十八章 最終籌備第一百八十六章 帥府第四百二十七章 手法粗糙第三百二十五章 壁虎斷尾第一百八十七章 絕不回援第五百零八章 三心二意第一百八十七章 絕不回援第三百四十三章 驚雷第二百八十九章 賭國運第二百三十三章 山雨欲來第四百九十一章 不是納妾第三百一十八章 百座書樓第三百一十四章 拒絕參加第三百三十七章 復仇之火第四百二十三章 最終處置第二百零九章 報應不爽第四百三十二章 醫者之心第三百八十四章 老崔故智第一百二十一章 小小縫隙第四百二十六章 天家覺悟第四百五十八章 一面之緣第五百一十二章 請降第四百零八章 聽天由命第五百章 極北之地第四百五十九章 全新路途第三十五章 太子師第一百八十一章 僞造證據第四百一十四章 推心置腹第四百零八章 聽天由命第六十二章 血海深仇第六十二章 血海深仇第九十五章 一己之私第一百七十一章 老子不信第四十一章 我是有身份的人第一百三十章 欲速不達第二百六十七章 戰爭機器第八十三章 小城固州第四十三章 債主上門第一百八十五章 首至金陵第二百三十六章 重大影響第三百九十九章 改旗易幟第五百五十六章 謎底揭開第一百一十七章 犧牲之決心第一百零七章 君臣失和第二百三十九章 私縱第三百四十四章 兩道聖旨第三百一十九章 絕對自信第五百七十章 冷酷無情第四百五十一章 離家出走第二百一十九章 隱喻第二百九十三章 皇帝站臺第五百六十四章 時代變革第四百零九章 使命第四百九十四章 你答應嗎第四百三十一章 戰後事宜第二百七十章 夜雨蒼茫第五百三十二章 失去太平洋第四百七十八章 祥瑞之鹿第二百一十六章 小狼初長成第二百九十章 不需報答第四百六十章 應對之法第三百六十二章 我是臥底第二百四十三章 前任現任第四百八十三章 兄終弟及第九十三章 手中筆掌中刀第三百二十四章 扛把子第八十九章 雙簧第四百零五章 雷霆救兵第四十九章 最後的囑託第五百五十八章 九天攬月第三百一十九章 絕對自信第二百一十章 告天下書第二百六十一章 商業援助第一百一十章 荒堂之君第四百一十八章 鑽空子第二百四十六章 繼承者第二百五十章 艱難困苦第四百七十三章 你猜對了第一百八十九章 忠奸之辯第四百五十六章 人心思定第三百七十四章 秦王談話第三百四十八章 小兵心思第三百八十八章 談判鬧劇第五百一十五章 熱血少年第五百四十三章 孤懸海外第六十三章 柔弱女子第一百二十八章 敢死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