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二章 兵力

九月二十,李植和麾下官員們聚在王府次殿中,議論着天子送來的聖旨。

安平伯韓金信首先站了出來,拱手說道:“王爺,如今陝西、山西和北直隸俱反。地方上的軍鎮武將都是文官的人。天子這些年辦法庭整治貪腐,又大力辦新軍,可以說是極大地威脅了地方上武將的利益。”

“此時京營覆沒,天子再沒有兵力鎮壓這些地方軍鎮。地方武官紛紛站到了文官一邊。各地的武將們都舉起了呼應江北軍的大旗,在地方上私自抓捕他們恨之入骨的法院官員。”

“各地的叛軍魚龍混雜,總數有十數萬之衆。”

“只等江北軍攻入,恐怕這些地方軍鎮就會聯合江北軍一起攻打京城。”

最後韓金信在地圖上一指,說道:“南昌府三萬江北軍被定興伯牽制,其餘的六萬江北軍已經攻入陝西。如果王爺不發兵阻止這六萬江北軍北上,阻止這十數萬叛軍,則天子危在旦夕。”

聽到韓金信的局勢介紹,次殿中的衆官們都吸了一口氣,看着地圖沒有說話。如今李植兵力有限,在江淮省只有兩萬虎賁軍,這如何救助天子?這確實是一個難題。

李植看了看殿中的諸臣,想了一會,說道:“發電報給各地的要員,讓他們出出主意。”

負責電報的官員趕緊跑了下去,把李植的議題擬成電報發往各省。過了半個小時,各省的答覆就彙集回來了。

負責電報的官員舉着一摞電報走到李植面前,李植說道:“念!”

官員舉着電報唸了出來,首先是遼東巡撫鄭元的電報:“臣以爲,天子爲社稷之重國家之魂,不可不救。我一鎮九省無論如何兵力不足,也要籌集兵力,破解京城的危局。遼東積存糧食甚多,可爲軍資。”

鄭元十二分支持救援京城。

接下來是新任河南巡撫李道的電報:“救助天子固然重要,但如今我虎賁軍四處用兵,處處捉襟見肘,王爺誠宜量力而爲。若兵力不足被江北軍利用,就得不償失。”

衆人聽到李道的電報,互相看了一眼。顯然有不少人認可李道的觀點,認爲現在兵力緊張,這救亡一事無從下手。

在江淮省坐鎮的李興直接了當:“兩萬江淮駐軍已經攻入江西,願意繼續牽制三萬南昌江北軍。但兩萬對三萬已經十分吃力,望王兄明鑑。”

接下來是鍾峰從朝鮮發來的電報:“王爺欲獨挽狂瀾,末將不敢不全力襄助。然朝鮮國家滅亡不過數年,朝鮮百姓依舊視虎賁軍爲外來侵略。沒有大兵鎮壓,朝鮮必反。朝鮮人丁一千多萬,兩萬虎賁軍最多隻能抽出三千,多則生變。”

衆臣聽到鍾峰的電報,都忍不住議論起來。陝西、山西和北直隸的叛軍合起來有十數萬,再加上六萬北上的江北軍,沒有六萬以上的虎賁軍恐怕難以匹敵。朝鮮只能抽出三千兵力,可謂是杯水車薪。

次殿中一時充滿了嘈雜的議論聲,衆官們各執一詞,甚至在殿中爭論起來。

日本和中南半島沒有電報線,兵力最多的鄭開成和李老四聯繫不上,形勢有些不明朗。

國防部部長洪承疇拱手說道:“王爺,綜合平東伯鄭開成這些日子的往來文書,臣以爲,日本的農民和武士們已經對現狀有所接受。雖然民間的復國暗流依舊洶涌,但是日本人沒有人能站出來牽頭執行,所以不成大害。駐紮在日本的五萬虎賁軍可以抽調兩萬人出來。”

“如此一來,我們就有兩萬三千兵馬迎戰北上的江北軍和各地叛軍。”

聽到洪承疇的話,李植點了點頭。洪承疇老成謀國,做事十分仔細,既然他估計日本能抽出兩萬人出來,想來不會有什麼大的錯誤。

紀檢組總長崔昌武說道:“即便如此,要迎戰叛軍也還缺四萬人。”

衆人看向了地圖,齊齊看向了中南半島。

中南半島的李老四那裡倒是有四萬虎賁軍。除了四萬虎賁軍,李老四手上還有六萬義字營和五萬武士軍,不知道可以抽出多少兵馬支援北方的戰事。

武士軍的戰鬥力很低,不值一提。義字營剛剛加入天津體系幾個月,槍法一塌糊塗,也難以和江北軍對壘。最關鍵的還是四萬虎賁軍。如果四萬虎賁軍全部抽出來,李植倒是能湊齊六萬人對陣江北軍爲首的各地叛軍。

李植點了點頭,說道:“派船去中南半島聯繫李老四,讓他停了中南半島的征伐,最大程度調出兵馬北上支援。”

####

十月二十,莫臥爾帝國的皇帝胡馬雍騎在一批阿拉伯駿馬身上,一臉的決然。

這一年,胡馬雍可謂是順風順水。依靠荷蘭人的武器,胡馬雍只用幾個月就順利打敗了印度北部的幾個反叛者,成功地佔領了德里。

這幾十年莫臥爾帝國在印度北方分封貴族,如今次大陸北方的封建領主全是莫臥爾帝國的舊臣。作爲莫臥爾帝國正牌的皇帝,胡馬雍在印度北方有充分的號召力。胡馬雍一奪回德里後,各地的領主就紛紛來到德里表忠心。

轉眼間,北方印度就平定了四分之三。除了少數幾個負隅頑抗的王公,基本上莫臥爾帝國已經恢復到原先的版圖。

胡馬雍又成爲了那個尊榮的印度皇帝。

不過胡馬雍沒有忘記和荷蘭人的約定。這半年來,胡馬雍聚集了二十萬印度各邦軍隊,操練荷蘭人送來的各式火器,隨時準備攻打李植。

前幾天,荷蘭人的使者找到了胡馬雍,讓他出兵拖住李植。

荷蘭人說得很清楚,如今明國出現內亂,江北軍北上攻打京城。如果江北軍控制了京城,就可以動員整個大明的全部資源訓練更多士兵攻打李植。所以在這個關鍵時刻,胡馬雍必須在中南半島拖住李植的主力,讓李植無暇北顧。

胡馬雍當即答應了荷蘭人。

打敗李植不僅僅是爲了荷蘭人,也是爲了莫臥爾。李植在中南半島的擴張太快了,讓胡馬雍感覺道芒刺在背。如果不打敗李植,恐怕要不了多久,印度就要變成大明的一個省了。

如今明國生亂,正是最好的機會。

第一百零七章 拍賣玻璃杯第九百八十五章 良將第六百九十七章 雲泥第九百七十五章 噩夢第六十三章 建設新城第三十六章 顧家媳婦第七百一十章 理工學院第九百三十五章 威權第三百五十八章 縣衙第四百四十四章 合兵第十四章 還錢第一千八十九章 武器第七百四十二章 戰壕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歐洲?第三百九十六章 老叟第三百一十一章 發難第八百三十九章 賣官第二百一十七章 清流的關係網第三百五十一章 風塵僕僕第五百三十三章 撞擊上架感言第一千三十章 使命第五百九十二章 殺招第六十三章 建設新城第一千七十章 北圳第一千四十四章 捐錢第四十四章 陸化榮上門第六百五十四章 愛新覺羅第六百零二章 均賦第八百五十七章 李定國第一百零二章 衆將觀摩試槍第一千二十二章 聚寶盆第四百二十七章 塔山第七百一十三章 鋼筋第六百零九章 威風第一百一十一章 滾動軸承第二百一十七章 清流的關係網第四十八章 商量買官第三百四十一章 尷尬第八百四十六章 搶灘第七十七章 鐵坯鑄炮技術第七百七十七章 收割機第二百三十九章 皮弁冠服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英國第五百二十四章 螺旋槳第六白二十一章 糜爛第九百零八章 獵物第七十章 鑄炮工匠第三百章 東洋南洋第四百零七章 士林敗類第四百五十二章 救命之恩上架感言第五百四十六章 紅薯第三百零一章 朝鮮半島第四十七章 同知陸化林第四百八十三章 總兵第六白二十一章 糜爛第四百五十章 刺刀第一千五十一章 城市第四百二十五章 豪紳第三百九十三章 大開眼界第二百四十二章 血花第二十五章 許敏策第六百六十七章 家國第五章 贈品肥皂第二百七十六章 繞着走中午12點20的更新推遲到1點第七百一十七章 碘第六百八十四章 轉爐第四百九十六章 賀世壽第一千九十章 轟炸第六百四十七章 神射手第五百三十二章 碾壓第二百九十五章 王道樂土第四百一十三章 海上馬車伕第一千五十七章 畫大餅第九百九十八章 汽油第七百五十四章 規矩第一千五十九章 後裝炮第四百二十九章 錦衣衛第八百九十八章 議會第六百二十九章 挾持第六百八十二章 殖民地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路易十四第一百八十七章 張可望的建策第七百五十章 分公田第六百六十七章 重甲第九百三十一章 電報第六百九十五章 震怖第一百一十一章 滾動軸承第六百八十七章 絳雲樓第六百一十一章 包抄第四百零二章 公德第一百九十章 衙門議功第五百六十三章 馬場利重第七百零六章 爆炸第四百一十一章 新竹第七百章 對策第九百一十七章 失禁第一千一十九章 本分
第一百零七章 拍賣玻璃杯第九百八十五章 良將第六百九十七章 雲泥第九百七十五章 噩夢第六十三章 建設新城第三十六章 顧家媳婦第七百一十章 理工學院第九百三十五章 威權第三百五十八章 縣衙第四百四十四章 合兵第十四章 還錢第一千八十九章 武器第七百四十二章 戰壕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歐洲?第三百九十六章 老叟第三百一十一章 發難第八百三十九章 賣官第二百一十七章 清流的關係網第三百五十一章 風塵僕僕第五百三十三章 撞擊上架感言第一千三十章 使命第五百九十二章 殺招第六十三章 建設新城第一千七十章 北圳第一千四十四章 捐錢第四十四章 陸化榮上門第六百五十四章 愛新覺羅第六百零二章 均賦第八百五十七章 李定國第一百零二章 衆將觀摩試槍第一千二十二章 聚寶盆第四百二十七章 塔山第七百一十三章 鋼筋第六百零九章 威風第一百一十一章 滾動軸承第二百一十七章 清流的關係網第四十八章 商量買官第三百四十一章 尷尬第八百四十六章 搶灘第七十七章 鐵坯鑄炮技術第七百七十七章 收割機第二百三十九章 皮弁冠服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英國第五百二十四章 螺旋槳第六白二十一章 糜爛第九百零八章 獵物第七十章 鑄炮工匠第三百章 東洋南洋第四百零七章 士林敗類第四百五十二章 救命之恩上架感言第五百四十六章 紅薯第三百零一章 朝鮮半島第四十七章 同知陸化林第四百八十三章 總兵第六白二十一章 糜爛第四百五十章 刺刀第一千五十一章 城市第四百二十五章 豪紳第三百九十三章 大開眼界第二百四十二章 血花第二十五章 許敏策第六百六十七章 家國第五章 贈品肥皂第二百七十六章 繞着走中午12點20的更新推遲到1點第七百一十七章 碘第六百八十四章 轉爐第四百九十六章 賀世壽第一千九十章 轟炸第六百四十七章 神射手第五百三十二章 碾壓第二百九十五章 王道樂土第四百一十三章 海上馬車伕第一千五十七章 畫大餅第九百九十八章 汽油第七百五十四章 規矩第一千五十九章 後裝炮第四百二十九章 錦衣衛第八百九十八章 議會第六百二十九章 挾持第六百八十二章 殖民地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路易十四第一百八十七章 張可望的建策第七百五十章 分公田第六百六十七章 重甲第九百三十一章 電報第六百九十五章 震怖第一百一十一章 滾動軸承第六百八十七章 絳雲樓第六百一十一章 包抄第四百零二章 公德第一百九十章 衙門議功第五百六十三章 馬場利重第七百零六章 爆炸第四百一十一章 新竹第七百章 對策第九百一十七章 失禁第一千一十九章 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