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7、與秦、馬兩家和好

“國舅爺這話說得簡單,那秦良玉的丈夫馬千乘因我內廷而死,試問她又怎麼會願意與我內廷結交?”李進忠聞言,一臉詫異道。

此時的李進忠卻是不明白張璟明明知道秦良玉與內廷有血海深仇,可是張璟又怎麼能想出秦良玉和內廷結交的有悖常理的點子。

聞言,張璟回道:“李公公此言差矣,秦良玉與內廷有仇,那也是萬曆爺時候,萬曆爺那時候的內廷,現在到了當今陛下,若是施法得當,秦良玉還是有機會和內廷做朋友的。”

“嗯?不知國舅爺說得是什麼辦法?”李進忠又問道。

張璟聽後,看了看四周,見李進忠和王體乾帶來的幾個小太監已經把四周的來人攔住,給他們預留好大的空地。

明白了是酒樓周圍的食客,不敢靠近這幾個穿着太監衣服的宮裡人,所以他們的說法比較安全後,這才小聲說道:“把邱乘雲那傢伙交出來,任由秦良玉處置。”

“什麼?交出邱乘雲?”李進忠聽後,十分驚訝道,就是一旁的王體乾,也是因爲驚詫萬分。

“對的!交出邱乘雲。”張璟點了點頭道。

確認了這張璟這話,李進忠和王體乾臉色更加沉默,在他們二人看來,能和秦良玉和她麾下的數千川兵結交,那確實是少有的大喜事。

可是,如果這是用邱乘雲換來的喜事,那可就不一定了。

而且,就算邱乘雲犯了再大的罪,但是無論這人如何,他們內廷都不能輕易的把他交出來。

一旦內廷把犯事人交出,這不就是向朝野內外表明,他們內廷沒落,怕了一個女將軍,連自己人都罩不住了,只能靠處置內廷下屬來避難。

這樣的話,恐怕會導致外面的人更加嘲笑蔑視內廷,甚至於內廷內部,人心也因此都散了。

見張璟似乎還要再勸他們,李進忠和王體乾相視一眼,然後便由李進忠出面,把他們心中的擔憂說了出來。

如果是往常,他們沒做內廷的一把手、二把手的話,張璟求他們做這事情,他們自然也會去做,畢竟,要煩惱的自然也只是他們那時內廷的司禮監掌印和秉筆太監的看法,只是,現在不行。

身爲司禮監的掌印和秉筆太監,李進忠和王體乾自然不允許有人動他們手底下的人,因爲傳了出去,這是在說他們二人無能,也能說他們是內廷外人。

聽了這話,張璟想了想道:“既然二位公公,擔心現在交出邱乘雲,會有損內廷顏面,讓外人說兩位公公無能,那怎麼不自己去治罪那邱乘雲呢?”

“自己治罪?這又什麼意思。”李進忠又不解問道。

“很簡單!既然李公公怕直接把邱乘雲交出來,會有損內廷顏面,那爲什麼內廷不自己先把那邱乘雲審出來,直到判決後,再把人送到秦良玉那裡,這樣的話,就不會是有太多誤會,反正邱乘雲事先不對在先,這就有些怪不得。”張璟回道。

“這倒是個折中的好辦法,既不讓外人以爲是咱們內廷怕了那秦良玉,這才交出她的仇人的,也給安了咱們內廷其他人的心。畢竟,內廷裡能被外放當稅監的太監,基本上沒一個人的屁股是乾淨的,只要找到他的其他的違法罪行,那就必然能讓一切按原計劃進行的。”李進忠聞言,點了點頭道,就是一旁的王體乾,也十分認同張璟的話。

不過,李進忠沒話說了,考慮東西遠比李進忠全面的王體乾,卻還是有話要說。

只見,王體乾之後又有些擔心道:“馬千乘也死了不少年了,這些年,秦良玉從救她丈夫,到要爲了她丈夫報仇,恨咱們內廷也不是一天兩天了,如今到了我和李公公手裡,主動去和她和解,這娘們會願意和咱們和解嗎?”

聽到這話,一旁的李進忠,也是跟着點頭認同道:“確實!這仇恨最難消除,更何況秦良玉恨咱們內廷這麼多,我們要和她和解,恐怕也不容易。”

張璟聞言說道:“二位公公不必擔心,以我對這秦、馬兩家人的認識來看,只要兩位公公幫他們把邱乘雲弄死,給馬千乘報仇,這兩家人必然會願意和李公公、王公公所掌的內廷和好的。”

“這……國舅爺爲何這麼敢打包票,說只要咱們交出邱乘雲,那秦良玉一家人就願意和咱們內廷結交呢?”李進忠聞言,遲疑了一會兒,反問道。

對於張璟如此篤定,李進忠還是十分成疑的,畢竟,據他所知,這位國舅爺和秦、馬兩家,好像並沒有什麼交情,既然沒交情,那張璟又怎麼能保證秦良玉收到他們的誠意,而願意和他們盡棄前嫌,日後結交呢?

“猜得!”想了想,張璟只能用這個答案應付道,他總不能說他知道秦、馬兩家的多數人,對於大明朝廷,是如何盡忠的吧?

“嗯?猜……猜得?”聽了這話,李進忠有些傻眼道:“國舅爺,事關重大,這事情可不是猜測就行的,要是猜得不好,我內廷顏面盡失,到時候事情傳到皇爺耳朵裡,這不是讓我和王公公難堪嗎?”

王體乾之後也是跟着附和道:“李公公說得不錯,國舅爺,秦、馬兩家會不會願意和咱們內廷和好,你可千萬不能當做兒戲,胡亂猜測啊!”

聽了這話,張璟思索一番,只能硬着頭皮,便想便解釋道:“其實,秦、馬兩家的態度我真的是猜的,不過卻是有根據的猜測。”

“此話怎講?”李進忠聞言,急切問道,與此同時,王體乾的目光,也是跟着看着張璟。

“很簡單,我之所以敢如此猜測,全因秦、馬兩家,雖然爲我大明官,並且也習得我大明儒學教化,以臣子之忠爲本,盡心效力我大明,但其骨子裡,與其他西南土司夷人一樣,都是敢愛敢恨的人。他們不會因對方名聲,便與對方疏遠,只要內廷放出誠意,對他們百般好,秦、馬兩家的人,自然會願意和內廷和解的,畢竟,當初害死馬千乘的罪魁禍首,只是邱乘雲一人而已……”

331、王體乾求救273、都不想抓人132、水磨腔348、用誠意打動287、王安與馮保類似6、皇帝我不認識,但我認識皇后!143、誰人用心75、得找個好管家26、那就快點開始選秀吧!77、國丈無爵54、張璟怎麼會有證據呢?245、馬純兒果然是匹好馬193、管鮑之交,除膜慰道191、少年皇帝很機智92、真是“老”工匠!181、沒送銀子來,朕不見!166、臣無罪!265、孝宗要背鍋141、錢息210、就剩最後一個346、邱扒皮399、多送國舅爺372、普門醫品38、諸位相公可動不了那張璟306、酒菜有毒93、管它要不要改進232、斗膽借熊廷弼奏疏一觀49、皇后族兄的身份好381、片銅都運不出宮裡121、抗清三公得其二143、誰人用心15、還是巴巴好!172、言官也是雙刃劍201、一碼歸一碼160、高進行蹤121、抗清三公得其二62、需要一支得力的中央軍45、公公拿兩箱銀子走吧!337、南京教案116、天姿國色70、處理國舅爺的善後401、稷山大捷231、請旨借兵120、當面挖坑讓你跳239、御馬監也有貓膩194、貪污萬兩即斬407、鄧子龍與徐觀瀾138、無憑無據75、得找個好管家243、咱們得靠國舅爺了108、錦衣衛好壞119、現成人選172、言官也是雙刃劍219、秦良玉北上37、竟不如一少年監生看得透徹297、鬥毆笞刑312、搜查魏朝348、用誠意打動308、藏身車下144、該送走就送走372、普門醫品194、貪污萬兩即斬121、抗清三公得其二344、當心秦良玉330、王安留中375、浙兵訓練323、畢懋康獻自生火銃110、治客氏大不敬之罪208、帝王無音信377、薊遼總督王象乾10、袁應泰有三敗161、有辦法讓他出來254、大明朝貢是賺錢的!267、明武宗被黑335、王安有罪313、證據面前案情水落381、片銅都運不出宮裡235、王體乾391、建奴應對311、客媽媽是這麼被害的6、皇帝我不認識,但我認識皇后!42、賭坊謀財182、以後就讓皇帝背黑鍋31、此張嫣非彼張嫣?199、遼東,熊廷弼!138、無憑無據95、要有切實證據234、祖制是死的,人是活的!157、多數儒生的縮影225、再現浙兵的輝煌257、去宮裡做事393、古英貝勒很尷尬211、給朕查!22、你們說陛下會怎麼看我們國子監?272、熊廷弼出征295、大明沒“大人”242、端起鹿血幹了272、熊廷弼出征352、小兒尚幼
331、王體乾求救273、都不想抓人132、水磨腔348、用誠意打動287、王安與馮保類似6、皇帝我不認識,但我認識皇后!143、誰人用心75、得找個好管家26、那就快點開始選秀吧!77、國丈無爵54、張璟怎麼會有證據呢?245、馬純兒果然是匹好馬193、管鮑之交,除膜慰道191、少年皇帝很機智92、真是“老”工匠!181、沒送銀子來,朕不見!166、臣無罪!265、孝宗要背鍋141、錢息210、就剩最後一個346、邱扒皮399、多送國舅爺372、普門醫品38、諸位相公可動不了那張璟306、酒菜有毒93、管它要不要改進232、斗膽借熊廷弼奏疏一觀49、皇后族兄的身份好381、片銅都運不出宮裡121、抗清三公得其二143、誰人用心15、還是巴巴好!172、言官也是雙刃劍201、一碼歸一碼160、高進行蹤121、抗清三公得其二62、需要一支得力的中央軍45、公公拿兩箱銀子走吧!337、南京教案116、天姿國色70、處理國舅爺的善後401、稷山大捷231、請旨借兵120、當面挖坑讓你跳239、御馬監也有貓膩194、貪污萬兩即斬407、鄧子龍與徐觀瀾138、無憑無據75、得找個好管家243、咱們得靠國舅爺了108、錦衣衛好壞119、現成人選172、言官也是雙刃劍219、秦良玉北上37、竟不如一少年監生看得透徹297、鬥毆笞刑312、搜查魏朝348、用誠意打動308、藏身車下144、該送走就送走372、普門醫品194、貪污萬兩即斬121、抗清三公得其二344、當心秦良玉330、王安留中375、浙兵訓練323、畢懋康獻自生火銃110、治客氏大不敬之罪208、帝王無音信377、薊遼總督王象乾10、袁應泰有三敗161、有辦法讓他出來254、大明朝貢是賺錢的!267、明武宗被黑335、王安有罪313、證據面前案情水落381、片銅都運不出宮裡235、王體乾391、建奴應對311、客媽媽是這麼被害的6、皇帝我不認識,但我認識皇后!42、賭坊謀財182、以後就讓皇帝背黑鍋31、此張嫣非彼張嫣?199、遼東,熊廷弼!138、無憑無據95、要有切實證據234、祖制是死的,人是活的!157、多數儒生的縮影225、再現浙兵的輝煌257、去宮裡做事393、古英貝勒很尷尬211、給朕查!22、你們說陛下會怎麼看我們國子監?272、熊廷弼出征295、大明沒“大人”242、端起鹿血幹了272、熊廷弼出征352、小兒尚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