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1、稷山大捷

彼時,明軍自中日議和後,第一次援朝的明軍,只剩下少數明軍還留守朝鮮,即使加上楊鎬帶來的兵馬,以及靠近朝鮮,早早馳援的明軍,整個朝鮮的明軍此時一共才四千餘人,其他的人,都還在援朝的路上。

雖然當時還有漢城的一部分朝鮮軍,但日軍猖狂的長驅直入,連敗朝鮮軍,也早就讓那些朝鮮兵嚇破膽了,哪裡能指望他們殺日軍?

故而,漢城面臨強敵進攻,人心惶惶,朝鮮宣祖早將家眷撒出漢城,宗社遷至城外,已然做好棄守漢城的打算。

“本月初九日二更,國王宮眷、世子,皆潛隱出城,城中一空。”

此時,楊鎬的到來,給他們帶來了希望,他成爲朝鮮抵禦日軍進攻王京漢城最後的信心與依靠,所以朝鮮上下對於楊鎘的舉動十分關心。

“今日楊經理若動,則城內民心,益無所侍。願乞小留之意,百官呈文經理,懇告請停。”

不過,戰前,令朝鮮君臣十分恐嚇的是原本沒透露怎麼對付日本人的楊鎬,突然率數十騎潛出城。

這讓朝鮮君臣不明所以,他們亟盼楊鎬能夠出良策,以解漢城之圍,可是楊鎬竟然在敵強我弱的時候,直接偷偷出城,難免不讓朝鮮君臣認爲楊鎬怕了,要逃亡。

直到九月十四日,宣祖接到楊鎬的諮文,諮文中,楊鎬分析當時敵我形勢,強敵當前,楊需要求國王“出公私帑簿,犒享士卒,以作背城借一之氣”,這樣加上明朝大軍,方可抵禦日軍的攻擊,捍衛漢城的安全。

然而,對於楊鎬這般命令,朝鮮上下並不太滿意。

畢竟,要是按楊鎬所說得犒軍,朝鮮的貴族們都得把他們家裡的錢財糧食報給楊鎬,而因爲私心作祟,不少人即使知道可能要亡國,但還是不願意把家裡的錢財糧食拿出來。

只是,無論他們怎麼有異議,向來膽大愛冒險的楊鎬,可不會管他們,一朝權在手,敢違抗他命令,楊鎬可是會毫不手軟的殺人的。

作爲明軍援朝軍務經略,楊鎬也是明朝欽差,手中的權利必然大的很,殺起人來,可以這麼說,除了當時的朝鮮國王,其他人敢違抗楊鎬的意思,楊鎬都能第一時間殺了他。

靠着這些權利,以及朝鮮宣祖和其他臣子的信任,朝鮮上下,只能拿出金銀糧食,按楊鎬說得犒賞漢城內守軍,並做出背水一戰的樣子,等待日軍到來。

日軍得知此事,輕敵不已,爲求趕在明朝後續援軍入朝鮮之前佔據有利形勢,日軍在名將黑田長政率領下的第三軍團前鋒精銳,不顧一切向漢城挺進,迫近稷山。

而這一切,無論朝鮮和日本,其實都中了楊鎬的計策,因爲膽大瘋狂的楊鎬早就安排好了對策,那就是就在稷山組織戰鬥,在任何人都想不到的情況下,給日軍狠狠一擊。

九月己丑,楊鎬突然請宣祖出視漢江,增加軍隊士氣,“上不得已而行,人心洶懼,士庶皆荷擔而立,內殿避兵西幸。”

楊鎬自來漢城後,一直在朝鮮君臣面前做出沒什麼實際應對的樣子,這些都讓朝鮮君臣倍感恐懼,以爲楊鎬是個花架子。

然而,就在當日,楊鎘收剎了前方捷報,原來楊鎘早就部署了作戰計劃,那就是藉助稷山的地利優勢,發揮軍隊中騎兵的特點,出奇制勝,以少戰多,伏擊黑田長政和他率領的第三軍團日軍前鋒一萬人。

這一戰,明軍靠着楊鎬的大膽謀略,利用日軍的大意,創造了奇蹟——稷山大捷!

一萬名精銳的日軍前鋒,被兩千明軍騎兵揍得倉皇撤退,若非是毛利秀元和日軍後續的二萬五千人趕到,明軍知不敵,只能退去,那就真的把這一萬日軍團滅了。

“先是,賊自陷南原,乘勝長驅,進逼京錢。經理楊鎬在平壤聞之,馳入京城,招提責不戰之狀,與提督定計,密選騎士之精勇者,使解督生、牛伯英、楊登山、頗貴領之,迎擊於稷山,諸軍及我人皆莫知也。解生等伏兵於稷山之素沙坪,乘賊未及成列,縱突騎擊之,賊披靡而走,死者甚多。又遣遊擊擺賽,將二千騎繼之,與四將合勢追擊,又破之。”

明軍只有兩千人,卻在日軍十五萬兵馬的眼皮子底下,差點把日軍先鋒一萬人團滅了,稷山大捷的影響是深遠的,因爲在此之後的一段時間,即使日軍兵力上一直佔優,可是日軍卻愣是不敢和明軍野戰。

可以說,日軍在稷山被打怕了,而一直到後世,都有研究這段歷史的日本學者,爲了面子,都死咬說黑田長政是跟十萬明軍交戰,而不是幾千人,這才敗的如此之慘。

若非是楊鎬以弱兵拖得日軍不敢冒險,成功拖到明軍援軍的到來。

換而言之,如果不是楊鎬的膽量,保住了朝鮮,要不然現在的朝鮮,說不得就長成了日本的了。

朝鮮君臣在想着怎麼逃亡時,不聲不響間,明軍取得了稷山大捷的勝利,漢城之圍遂解。

而事情到了這一步,朝鮮君臣如何會猜不出楊鎬早有計謀,但是他對朝鮮君臣隻字未提,致使朝鮮君臣整日在惶恐之中度日。

不過,伏擊日軍的捷報傳來,楊鎬談笑之間,運籌帷幄的解了漢城之圍,朝鮮君臣這才喜出望外。

十月二十日,漢城之圍已解,宣祖在宮中接見楊鎬,賓主雙方行揖禮坐定之後,宣祖對楊鎬保衛漢城之功,心表感激之情,曰:“頃者賊逼畿輔,都城幾不守,人民散亡,無以爲計,不得已奉宗社,於外,姑避寇虐矣。今則天兵大至,兇鋒少退,故奉還宗社,再安京城。此莫皇靈之遠暢,又實由大人威德之致,不勝感激皇恩,仰拜大人之賜也。”

言語之中,宣祖把所有漢城保衛之功,視作楊鎬的功勞,也正因爲楊摘解漢城之圍,致使以後朝鮮君臣世代皆傳誦楊鎬有“再造”之恩。

稷山之戰的一百多年後,英祖二十六年,朝鮮英祖過素沙,望橋南平原淺草,問此處是否楊鎬破倭之處,承旨黃景源答曰:“經理密道牛伯英、楊登山、解生、頗賈等,擊矮奴於此,又遣擺賽將二千騎,爲繼援矣。”

英祖聞言,遂“立馬慷慨久之”,可見稷山之戰在歷史上,對朝鮮影響深遠。

197、賬目上的人怎麼處置275、高郎中可真會演戲201、一碼歸一碼379、遠小人359、白桿兵要成大爺了382、東林黨的紅線318、帶俸千戶182、以後就讓皇帝背黑鍋111、逐客氏出宮75、得找個好管家132、水磨腔395、後手與刺探3、且慢!281、張璟可成“客巴巴”246、後半輩子靠張璟402、蔚山之戰的真相121、抗清三公得其二69、偷樑換柱218、旨意不對勁286、騙得這麼深166、臣無罪!217、真兇是東林黨82、張璟不能爲官66、國丈是東林舔狗400、楊鎬被黑的太久307、走後門326、手掌震得疼82、張璟不能爲官283、九千歲崛起很幸運116、天姿國色400、楊鎬被黑的太久226、都是混賬!362、殺十一者,令行士卒128、拜服12、對付張璟的好時機116、天姿國色95、要有切實證據407、鄧子龍與徐觀瀾392、代善381、片銅都運不出宮裡152、沒有賭博,就沒有九千歲!287、王安與馮保類似333、反水的代價不夠106、看了也是白看!207、瓜很苦85、合作謀劃140、驅使地頭蛇195、額度高了?16、王安萬萬留不得7、連臣子都怕,還做什麼皇帝?35、國舅爺的事情有古怪132、水磨腔200、還是葉相公是明白人318、帶俸千戶324、放一銃406、御極二十六年,未見忠直如此人者。231、請旨借兵232、斗膽借熊廷弼奏疏一觀106、看了也是白看!86、師夷長技難可成226、都是混賬!97、王崇洋235、王體乾324、放一銃186、降落傘段子的啓示319、西山軍器局170、空穴來風320、王體乾的預感151、找姓魏的幹嘛?37、竟不如一少年監生看得透徹257、去宮裡做事4、真性情354、冤家宜解不宜結332、救不救王體乾?205、三方佈置104、不是賭神的高進194、貪污萬兩即斬153、不識廬山真面目83、方府之宴307、走後門17、不是所有“牛奶”都叫特侖蘇!108、錦衣衛好壞406、御極二十六年,未見忠直如此人者。181、沒送銀子來,朕不見!142、脫靶了377、薊遼總督王象乾362、殺十一者,令行士卒212、羨慕客巴巴145、乾等不如誘導6、皇帝我不認識,但我認識皇后!361、殺人瘋子戚繼光288、胡攪蠻纏朱由校40、握手河橋柳似金25、趙如龍有貓膩261、都想博關注43、咱家倒要看看誰敢對國舅爺動手?397、錦衣衛詔獄266、吹出來的弘治大捷295、大明沒“大人”169、言者無罪
197、賬目上的人怎麼處置275、高郎中可真會演戲201、一碼歸一碼379、遠小人359、白桿兵要成大爺了382、東林黨的紅線318、帶俸千戶182、以後就讓皇帝背黑鍋111、逐客氏出宮75、得找個好管家132、水磨腔395、後手與刺探3、且慢!281、張璟可成“客巴巴”246、後半輩子靠張璟402、蔚山之戰的真相121、抗清三公得其二69、偷樑換柱218、旨意不對勁286、騙得這麼深166、臣無罪!217、真兇是東林黨82、張璟不能爲官66、國丈是東林舔狗400、楊鎬被黑的太久307、走後門326、手掌震得疼82、張璟不能爲官283、九千歲崛起很幸運116、天姿國色400、楊鎬被黑的太久226、都是混賬!362、殺十一者,令行士卒128、拜服12、對付張璟的好時機116、天姿國色95、要有切實證據407、鄧子龍與徐觀瀾392、代善381、片銅都運不出宮裡152、沒有賭博,就沒有九千歲!287、王安與馮保類似333、反水的代價不夠106、看了也是白看!207、瓜很苦85、合作謀劃140、驅使地頭蛇195、額度高了?16、王安萬萬留不得7、連臣子都怕,還做什麼皇帝?35、國舅爺的事情有古怪132、水磨腔200、還是葉相公是明白人318、帶俸千戶324、放一銃406、御極二十六年,未見忠直如此人者。231、請旨借兵232、斗膽借熊廷弼奏疏一觀106、看了也是白看!86、師夷長技難可成226、都是混賬!97、王崇洋235、王體乾324、放一銃186、降落傘段子的啓示319、西山軍器局170、空穴來風320、王體乾的預感151、找姓魏的幹嘛?37、竟不如一少年監生看得透徹257、去宮裡做事4、真性情354、冤家宜解不宜結332、救不救王體乾?205、三方佈置104、不是賭神的高進194、貪污萬兩即斬153、不識廬山真面目83、方府之宴307、走後門17、不是所有“牛奶”都叫特侖蘇!108、錦衣衛好壞406、御極二十六年,未見忠直如此人者。181、沒送銀子來,朕不見!142、脫靶了377、薊遼總督王象乾362、殺十一者,令行士卒212、羨慕客巴巴145、乾等不如誘導6、皇帝我不認識,但我認識皇后!361、殺人瘋子戚繼光288、胡攪蠻纏朱由校40、握手河橋柳似金25、趙如龍有貓膩261、都想博關注43、咱家倒要看看誰敢對國舅爺動手?397、錦衣衛詔獄266、吹出來的弘治大捷295、大明沒“大人”169、言者無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