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1、張璟可成“客巴巴”

王安的到來出乎在場東林黨人的預料,可他帶來的消息,也是同樣令在場一衆人等驚訝。

盧受那在萬曆時候就在的老太監,竟然死了!

這可不得了!

不對!

現在的情形已經不是用“不得了”可以形容的了,應該說,這對他們東林黨人來說,真是天大的好消息纔對!

“好!好!好!”人到老年,見過太多事情,早就練得比人精還精明的葉向高,聽到這消息,也是不由得老懷大慰的連道三聲“好”。

而在場的其他東林黨人,聽到這個消息,也是一臉興奮的大叫起來,說着各式高興言語,真是興奮之情,難以言表。

他們這般高興,其實也不怪他們,畢竟誰都知道盧受一死,便意味着什麼。

這意味着司禮監掌印太監的位置空了,而原本他們就在謀劃幫助王安奪得這個位置,並且一直在謀劃。

然而,司禮監掌印太監的職位終究非同小可,先不說他們要扳倒盧受的困難,再加上盧受倒了,怎麼讓王安即位的問題,這兩樣,都是擺在東林黨衆人面前困擾他們許久的難題。

現在,盧受一死,那根本就不需要他們費力去想辦法扳倒他了,如今只要全力保王安拿下司禮監掌印太監的位置,那便可以了。

那樣的話,到時候,王安掌握了內廷,他們再掌控外朝,如此內外結合,試問朝堂還有誰是他們的對手?

然後,他們再革除大明曆年積弊,把不符合他們東林利益的弊政全部清楚,並且整合兵馬,剿滅建奴逆賊,試問,到時候天下還有誰敢與他們東林抗衡?

在場衆人越想越覺得東林大勢所趨,頓時都在一起討論該如何助王安上位,拿下司禮監掌印太監的位置了,甚至於連原本高進被張璟抓捕,外界傳言高進和他們東林黨人僱兇殺客巴巴的事情都放到腦後了。

畢竟,僱兇殺客巴巴的這事情,他們自己都知道那是無憑無據,捕風捉影的事情,根本不可能是真的,因爲他們根本沒僱兇過。

而那事情與王安競爭司禮監掌印太監相比,孰輕孰重,他們多數都混跡官場多年,自然十分清楚。

當下,衆人你一言我一語的討論起怎麼幫助王安登上司禮監掌印太監之位了,把前來報信的王安高興不已,暗道這些年來和東林黨合作選擇選得是對了。

當然,對於這些東林黨人而言,身爲外臣的他們,其實能支持王安上位的方式並不多,最有用的辦法,其實也就是上疏向皇帝建議任命王安爲司禮監掌印太監而已。

故而,盧受死後,朱由校除了下旨令內廷妥善幫助盧受家屬安排盧受後事以外,剩下的便是下旨賞賜了盧受家屬不少東西后,之後便按慣例要挑選合格人選,接替盧受死後,司禮監掌印太監的空缺。

是時,當內廷傳出皇帝要挑選掌印太監後,外朝的奏疏,就已經成堆成堆往宮裡飛傳了。

外朝建議最多的自然是以王安充任司禮監掌印太監,其中,東林黨人上疏的奏疏最多。

不過,司禮監掌印太監一職,事關重大,也並非是外朝文武建議可以決定的,他們最多也只是給皇帝壓力而已,真正能決策的也只是皇帝一人而已。

對於朝中司禮監掌印太監競爭之事,張璟並沒有和其他人一樣,上疏什麼,畢竟他的身份特殊,而且身邊就有一個真實歷史上的未來的內廷老大在,而且和他關係還不錯,那他還需要支持別人嗎?

當然了,真實歷史上,九千歲也沒有當上司禮監掌印太監,而是讓他小弟王體乾做得。

張璟想來大概這是兩人政治分贓的結果,反正就算王體乾做了司禮監掌印太監,是當時還是司禮監秉筆太監的九千歲魏忠賢名義上的上官,但真實情況是王體乾一直是魏忠賢的小弟,甚至於按照規定他提督的東廠,都是魏忠賢掌管的,他分到的無非也只有司禮監掌印太監的名和利而已。

因此,張璟帶着趙進教,隔三差五的去找李進忠聊天。

不過,這聊天還是需要技巧的,張璟可不會當面對李進忠說要他去競爭司禮監掌印太監的位置,而是打着爲他族妹皇后張嫣着想的幌子,和李進忠聊天這宮裡有誰能當上司禮監掌印太監,從而他張璟可以提前去上門結交,結個善緣云云。

畢竟,現下的李進忠算是朱由校身邊的心腹太監不假,但以他的情況,恐怕還沒做好要去爭奪那內廷頂級權利的想法。

況且,真是歷史上,魏忠賢最終崛起得勢,那還有客巴巴和王體乾的功勞,否則怎麼可能會有魏忠賢顧忌客巴巴,分大量權利和錢財給客巴巴,甚至還願意分司禮監掌印太監的名份給王體乾?

要說魏忠賢是因爲不計名利,從而分司禮監掌印太監的名字給王體乾,張璟是不信的。

終究,魏忠賢可是非常看重名利,這從他公然接受別人對他的“九千歲”稱呼,以及接受各地討好他,爲他建的生祠,這可不是不愛好名的人乾的?

畢竟,這兩點,認真來說,就是大明官場對魏忠賢的極端的個人崇拜風氣,魏忠賢若非是極其愛好名,愛慕這種虛榮,怎麼會接受這兩點?

而權的話,更不用提了,從他後來建立起閹黨,培植勢力,就知道魏忠賢多愛權了。

至於利,從魏忠賢掌權後,沒有改變大明中後期,想到做官升官,就得上下打點的傳統,甚至自己也謀利不少,就可以看出,魏忠賢可不是個不愛錢的人,相反,他極其愛錢。

故而,一切非常注重名利的人,怎麼可能願意分權、利、名,分給別人,可他竟然分的話,那就只能是他得到這些,離不開客巴巴和王體乾二人。

當然,現在客巴巴死了,會不會成爲魏忠賢掌權的意外因素,那就只能看情況了,反正,如今的局勢,張璟覺得,若是李進忠還能崛起成九千歲的話,那他張璟,說不得能成爲助李進忠崛起的“客巴巴”也說不定。

287、王安與馮保類似192、保證張嫣的安全266、吹出來的弘治大捷80、火器研發慢,購買量不足274、死無對證148、行人47、活該你一輩子富貴不了!92、真是“老”工匠!146、都聽張國舅的217、真兇是東林黨159、流刑斬刑377、薊遼總督王象乾236、禁軍中的禁軍173、良知被羣體泯滅97、王崇洋326、手掌震得疼251、最多隻有這個數!128、拜服282、咱家怎麼可能當上司禮監掌印?106、看了也是白看!185、軍器局抽離170、空穴來風305、配合潛伏368、笑到最後250、耿直人也不老實50、崔應元要出頭107、水路很快314、大不敬,斬魏朝23、關禁閉125、飛鳥也可擊落64、宮闈內爭90、張輔之97、王崇洋213、兇手應該上過戰場340、重點在火銃83、方府之宴86、師夷長技難可成14、希望他別封還朕的中旨70、處理國舅爺的善後123、完全想岔了265、孝宗要背鍋29、給朕盯着張璟161、有辦法讓他出來211、給朕查!36、起復熊廷弼268、先跑二十圈3、且慢!303、兩面進行365、監軍朝鮮253、這馬會不會出事?318、帶俸千戶38、諸位相公可動不了那張璟377、薊遼總督王象乾332、救不救王體乾?367、蒙古不可信398、法司幾成虛設272、熊廷弼出征281、張璟可成“客巴巴”120、當面挖坑讓你跳78、老狐狸挖坑406、御極二十六年,未見忠直如此人者。225、再現浙兵的輝煌234、祖制是死的,人是活的!166、臣無罪!66、國丈是東林舔狗384、明招不行來暗的318、帶俸千戶299、六必居25、趙如龍有貓膩297、鬥毆笞刑274、死無對證74、長壽真可怕96、軍器局剝離170、空穴來風227、讓張璟去查48、好好幹!你很有前途!362、殺十一者,令行士卒131、張府誰人88、是你!134、義利之說123、完全想岔了69、偷樑換柱285、西席234、祖制是死的,人是活的!106、看了也是白看!322、絕不叫“養性”407、鄧子龍與徐觀瀾331、王體乾求救251、最多隻有這個數!382、東林黨的紅線190、逼他們同意210、就剩最後一個54、張璟怎麼會有證據呢?284、間接影響大明命運的帝師357、冷熱兵器需結合146、都聽張國舅的185、軍器局抽離386、西李受辱347、與秦、馬兩家和好71、大爺小道童
287、王安與馮保類似192、保證張嫣的安全266、吹出來的弘治大捷80、火器研發慢,購買量不足274、死無對證148、行人47、活該你一輩子富貴不了!92、真是“老”工匠!146、都聽張國舅的217、真兇是東林黨159、流刑斬刑377、薊遼總督王象乾236、禁軍中的禁軍173、良知被羣體泯滅97、王崇洋326、手掌震得疼251、最多隻有這個數!128、拜服282、咱家怎麼可能當上司禮監掌印?106、看了也是白看!185、軍器局抽離170、空穴來風305、配合潛伏368、笑到最後250、耿直人也不老實50、崔應元要出頭107、水路很快314、大不敬,斬魏朝23、關禁閉125、飛鳥也可擊落64、宮闈內爭90、張輔之97、王崇洋213、兇手應該上過戰場340、重點在火銃83、方府之宴86、師夷長技難可成14、希望他別封還朕的中旨70、處理國舅爺的善後123、完全想岔了265、孝宗要背鍋29、給朕盯着張璟161、有辦法讓他出來211、給朕查!36、起復熊廷弼268、先跑二十圈3、且慢!303、兩面進行365、監軍朝鮮253、這馬會不會出事?318、帶俸千戶38、諸位相公可動不了那張璟377、薊遼總督王象乾332、救不救王體乾?367、蒙古不可信398、法司幾成虛設272、熊廷弼出征281、張璟可成“客巴巴”120、當面挖坑讓你跳78、老狐狸挖坑406、御極二十六年,未見忠直如此人者。225、再現浙兵的輝煌234、祖制是死的,人是活的!166、臣無罪!66、國丈是東林舔狗384、明招不行來暗的318、帶俸千戶299、六必居25、趙如龍有貓膩297、鬥毆笞刑274、死無對證74、長壽真可怕96、軍器局剝離170、空穴來風227、讓張璟去查48、好好幹!你很有前途!362、殺十一者,令行士卒131、張府誰人88、是你!134、義利之說123、完全想岔了69、偷樑換柱285、西席234、祖制是死的,人是活的!106、看了也是白看!322、絕不叫“養性”407、鄧子龍與徐觀瀾331、王體乾求救251、最多隻有這個數!382、東林黨的紅線190、逼他們同意210、就剩最後一個54、張璟怎麼會有證據呢?284、間接影響大明命運的帝師357、冷熱兵器需結合146、都聽張國舅的185、軍器局抽離386、西李受辱347、與秦、馬兩家和好71、大爺小道童